正在阅读:

资料馆:电影特供的滋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资料馆:电影特供的滋味

  文/徐元    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我在电影资料馆当了15年的观众。  资料馆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当然,不少国

 

 

文/徐元

 

 

 

 

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我在电影资料馆当了15年的观众。

 

 

资料馆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当然,不少国家都有电影资料馆,但像中国这样,片库的建筑标准是能防核武打击的,恐怕再没有第二家了。

 

 

电影是列宁同志钦点的“最重要的”艺术,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有“电影局”这样的政府机构(但化工部、铁道部之流都没了)。曾经的电影资料馆就和曾经的那些电影制片厂一样,看上去和国外的同类差不多,但性质功能却天差地别。

 

 

资料馆收藏了新中国诞生以来绝大多数出品的合法影片,以及不少民国电影和境外电影。因为大一统的国营体制,很长的时间里,国产电影不但上缴了拷贝,连原始底片都缴给了资料馆。又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几十年不开放(到今天依然是),境外电影也就成了资料馆独家而丰富的馆藏(在那个没有电视甚或是只有八个样板戏的时代,首长们也是需要看片的,尤其是外国片)。

 

 

三万部的馆藏在90年代末期才慢慢向公众开放,每周四的晚上,北京文慧园路上的资料馆艺术影院不广告不宣传,放映两部馆藏影片,名曰“学术放映专场”。尽管多数入场券还是“系统内”职工的福利,但一般人也能买票进场了。

 

 

2000年的大学生电影节还非常单纯,它们和资料馆合作了一个外语文艺片的展映单元,我第一次去资料馆,至今还记得第一场看的是伊朗的《小鞋子》和日本的《谈谈情,跳跳舞》。这也是我平生头回在大银幕上领教原声对白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真和看碟大不一样。

 

 

我变成了资料馆的常客。周四的排片非常随性,通常是一部好莱坞热门片加一部法国/欧洲/日韩文艺片,零星也会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加一部好莱坞B级片,港台片极少。记忆所及,似乎除了一部《偷天换日》和一部《K-19:寡妇制造者》,很多年里,“学术专场”的好莱坞大片和院线里放的都不重样,比如《黑鹰坠落》《芝加哥》《飞行大亨》《杀死比尔》等等。

 

 

当时的排片主事者,和我们大多数普通影迷一样,补课式地对好莱坞商业片充满了热情(其实至今还是)。很多人看完第一场就回家了,第二场也不时有人中途离席。不过,充满了变数的下半场经常有惊喜,无论是重口味B级片还是小清新文艺片,不少都难得一见,尤其还在全国最大的一块银幕上呈现,风味就更别致了。而且,法国电影联盟经常带来一些非常时鲜的过路片,时不时还把卡拉克斯、德斯普里钦、阿萨亚斯这样的大导演请来见面座谈。

 

 

除了周四的例牌菜,一年半载还会出现一两次专题影展,多数是国外使馆和资料馆合办的文化交流项目,比如法国影展、意大利影展、西语影展、日本影展、以色列影展,以及谢晋回顾展、侯麦回顾展等等。2005年的法国精品展,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境内举办过的最强影展,从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开始,100年来,法国最拿得出手的电影基本都来亮了相。

 

 

在还没有社交网络的这个时期,观众始终是不多的,900座(后来改成了600座)大厅除了少数热门片,基本也就坐一半,甚至更少。最初,排片信息只是写在影院门口的小黑板上,简单的一个中文片名,很多还是港台新马那边的译法,经常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片子。特别是第二场,那些半新不旧的欧洲片根本闻所未闻,无从稽考。这时看电影就像听广播一样,满载着不期而遇的意外之喜。

 

 

中国电影市场在这些年里日益蓬勃着,但资料馆这种时间停滞式的机关大院作风倒还是延续了很久。甚至几次停业改造,最长的一次歇了快一年,其间还传出过领导不想再继续,打算把影院加入新影联放院线片的小道消息。幸亏后来没有成真。

 

 

不过,大概终归是大势所趋,电影市场的大气候,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资料馆在最近三四年终于重视起了学术放映,每周一次的专场逐渐扩大到两场、三场、四场、五场,去年,还在北京片库的所在地百子湾开了分院。每有《黄金三镖客》《重庆森林》这样的知名片,年轻人在豆瓣、微博上知道消息,过来朝圣,全场爆满。

 

 

图:2014年王家卫亮相中国电影资料馆“王家卫电影回顾展”

 

 

 

 

看到新观众叽叽喳喳,又爱掏出手机对银幕拍照,我这样的老观众难免要皱眉毛。早年间,资料馆最铁杆观众是一位建行西单分行的退休大妈,她每场必到,而且自发维持秩序,厉声呵斥接电话、嗑瓜子的人。彼时,观众们虽然大多互不相识,但来回大抵是一批熟面孔,大伙儿都认可她的权威和制裁。不过,微博微信时代,老观众日渐凋零,面对一拨拨大多数不过是偶尔来捧场的新人,大妈再也管不过来了。

 

 

法国资料馆的故事,资深的影迷大约都知道。馆长朗格卢瓦被撤职,甚至引爆了法国的68年大革命,而在资料馆泡大的戈达尔、特吕弗、波兰斯基,后来都当上了大导演,更是影史传奇。“资料馆+《电影手册》+戛纳电影节”这套组合,直至今日,还是法国(欧洲)电影圈的图腾圣物。

 

 

如今,中国资料馆和国外同行越来越接近了。从前他们只放自己的馆藏片,要不就是配合外国使馆做承办。最近三年,资料馆开始主动联系国外版权方,租片放映,跟“国际接轨”了。大卫·里恩、库布里克影展于是来了北京。

 

 

但还是特别不一样。中国只有一个资料馆——最多再加上一个性质接近而开张不久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然而,比方说,法国一个月有多达1000部的电影在影院里放着,资料馆之外,全国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影院,既有专门的艺术影院,商业院线也有固定的经典片、艺术片空间。再如日本,影院行会制订了全国性的经典片放映制度,每年挑选几十部世界影史里的精品,在全国几十个县市的主流影院巡回、循环。——简而言之,在家门口的影院里看到经典电影,可以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中国不行。资料馆放映只是一个独门生意,其他人难以染指:经营性影院只能放有放映许可证的电影。在不透风的铁屋里,只有资料馆、上影节、北影节、电影学院这不多的几个“系统内单位”,能够争取到一道小小的例外的门缝。大城市垄断了教育、医疗、文化的种种优质资源,而难以想象又何其荒唐的是,放电影居然是其中垄断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低的一项。

 

 

所以,中国的电影迷是全世界最幸福,又是最不幸的。录像带时代以降,繁荣的盗版事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坐拥一座片库,“看到”全世界的电影。不过,电影本就是为了大银幕而生,没在影院看,又实在不算“看过”。

 

 

坊间爱抱怨中国没有艺术院线,又或者是中国观众没有欣赏水平。说的是事实,但这本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们或许爱看综艺电影,但如果不是因为我们长期缺少艺术、审美教育和资源,尤其是电影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审查管控和进口配额,局面也不会如此恶性循环。何况,如果能有比综艺电影更好的供应,观众们真的会不买账吗?百年电影史,各国都奉献过众多好电影,但它们中的大多数,从来也没有进过我们身边的影院。世界名著摆满了我们的书店,但世界名片却大多只能变成一张张盗版碟。

 

 

十五年里,在资料馆看了几百部电影,作为一个影迷,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明明电影之于戏剧,就在于它能够摆脱时空的限制,惠及所有人,可几十年了,总有人认为有些东西拍不得、看不得,而且糟糕的是,这种被迫的偏食经过的年头多了,真的会让味蕾退化,除了地沟油和糖精混合勾兑的味道,其他酸甜苦辣咸都消受不了了。所以,资料馆一小群食客的幸运,衬出的其实是其他大多数人的不幸。

 

 

 

作者简介:

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版权合作:

邮箱:1030245625@qq.com

人间电影指南

有种的电影观点

有趣的电影专题

有品的电影八卦

微信:rjdy2014

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资料馆:电影特供的滋味

  文/徐元    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我在电影资料馆当了15年的观众。  资料馆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当然,不少国

 

 

文/徐元

 

 

 

 

从2000年开始,到今天,我在电影资料馆当了15年的观众。

 

 

资料馆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当然,不少国家都有电影资料馆,但像中国这样,片库的建筑标准是能防核武打击的,恐怕再没有第二家了。

 

 

电影是列宁同志钦点的“最重要的”艺术,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有“电影局”这样的政府机构(但化工部、铁道部之流都没了)。曾经的电影资料馆就和曾经的那些电影制片厂一样,看上去和国外的同类差不多,但性质功能却天差地别。

 

 

资料馆收藏了新中国诞生以来绝大多数出品的合法影片,以及不少民国电影和境外电影。因为大一统的国营体制,很长的时间里,国产电影不但上缴了拷贝,连原始底片都缴给了资料馆。又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几十年不开放(到今天依然是),境外电影也就成了资料馆独家而丰富的馆藏(在那个没有电视甚或是只有八个样板戏的时代,首长们也是需要看片的,尤其是外国片)。

 

 

三万部的馆藏在90年代末期才慢慢向公众开放,每周四的晚上,北京文慧园路上的资料馆艺术影院不广告不宣传,放映两部馆藏影片,名曰“学术放映专场”。尽管多数入场券还是“系统内”职工的福利,但一般人也能买票进场了。

 

 

2000年的大学生电影节还非常单纯,它们和资料馆合作了一个外语文艺片的展映单元,我第一次去资料馆,至今还记得第一场看的是伊朗的《小鞋子》和日本的《谈谈情,跳跳舞》。这也是我平生头回在大银幕上领教原声对白中文字幕的外国电影,真和看碟大不一样。

 

 

我变成了资料馆的常客。周四的排片非常随性,通常是一部好莱坞热门片加一部法国/欧洲/日韩文艺片,零星也会是一部好莱坞大片加一部好莱坞B级片,港台片极少。记忆所及,似乎除了一部《偷天换日》和一部《K-19:寡妇制造者》,很多年里,“学术专场”的好莱坞大片和院线里放的都不重样,比如《黑鹰坠落》《芝加哥》《飞行大亨》《杀死比尔》等等。

 

 

当时的排片主事者,和我们大多数普通影迷一样,补课式地对好莱坞商业片充满了热情(其实至今还是)。很多人看完第一场就回家了,第二场也不时有人中途离席。不过,充满了变数的下半场经常有惊喜,无论是重口味B级片还是小清新文艺片,不少都难得一见,尤其还在全国最大的一块银幕上呈现,风味就更别致了。而且,法国电影联盟经常带来一些非常时鲜的过路片,时不时还把卡拉克斯、德斯普里钦、阿萨亚斯这样的大导演请来见面座谈。

 

 

除了周四的例牌菜,一年半载还会出现一两次专题影展,多数是国外使馆和资料馆合办的文化交流项目,比如法国影展、意大利影展、西语影展、日本影展、以色列影展,以及谢晋回顾展、侯麦回顾展等等。2005年的法国精品展,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境内举办过的最强影展,从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开始,100年来,法国最拿得出手的电影基本都来亮了相。

 

 

在还没有社交网络的这个时期,观众始终是不多的,900座(后来改成了600座)大厅除了少数热门片,基本也就坐一半,甚至更少。最初,排片信息只是写在影院门口的小黑板上,简单的一个中文片名,很多还是港台新马那边的译法,经常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片子。特别是第二场,那些半新不旧的欧洲片根本闻所未闻,无从稽考。这时看电影就像听广播一样,满载着不期而遇的意外之喜。

 

 

中国电影市场在这些年里日益蓬勃着,但资料馆这种时间停滞式的机关大院作风倒还是延续了很久。甚至几次停业改造,最长的一次歇了快一年,其间还传出过领导不想再继续,打算把影院加入新影联放院线片的小道消息。幸亏后来没有成真。

 

 

不过,大概终归是大势所趋,电影市场的大气候,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资料馆在最近三四年终于重视起了学术放映,每周一次的专场逐渐扩大到两场、三场、四场、五场,去年,还在北京片库的所在地百子湾开了分院。每有《黄金三镖客》《重庆森林》这样的知名片,年轻人在豆瓣、微博上知道消息,过来朝圣,全场爆满。

 

 

图:2014年王家卫亮相中国电影资料馆“王家卫电影回顾展”

 

 

 

 

看到新观众叽叽喳喳,又爱掏出手机对银幕拍照,我这样的老观众难免要皱眉毛。早年间,资料馆最铁杆观众是一位建行西单分行的退休大妈,她每场必到,而且自发维持秩序,厉声呵斥接电话、嗑瓜子的人。彼时,观众们虽然大多互不相识,但来回大抵是一批熟面孔,大伙儿都认可她的权威和制裁。不过,微博微信时代,老观众日渐凋零,面对一拨拨大多数不过是偶尔来捧场的新人,大妈再也管不过来了。

 

 

法国资料馆的故事,资深的影迷大约都知道。馆长朗格卢瓦被撤职,甚至引爆了法国的68年大革命,而在资料馆泡大的戈达尔、特吕弗、波兰斯基,后来都当上了大导演,更是影史传奇。“资料馆+《电影手册》+戛纳电影节”这套组合,直至今日,还是法国(欧洲)电影圈的图腾圣物。

 

 

如今,中国资料馆和国外同行越来越接近了。从前他们只放自己的馆藏片,要不就是配合外国使馆做承办。最近三年,资料馆开始主动联系国外版权方,租片放映,跟“国际接轨”了。大卫·里恩、库布里克影展于是来了北京。

 

 

但还是特别不一样。中国只有一个资料馆——最多再加上一个性质接近而开张不久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然而,比方说,法国一个月有多达1000部的电影在影院里放着,资料馆之外,全国更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影院,既有专门的艺术影院,商业院线也有固定的经典片、艺术片空间。再如日本,影院行会制订了全国性的经典片放映制度,每年挑选几十部世界影史里的精品,在全国几十个县市的主流影院巡回、循环。——简而言之,在家门口的影院里看到经典电影,可以是生活的常态。

 

 

但是中国不行。资料馆放映只是一个独门生意,其他人难以染指:经营性影院只能放有放映许可证的电影。在不透风的铁屋里,只有资料馆、上影节、北影节、电影学院这不多的几个“系统内单位”,能够争取到一道小小的例外的门缝。大城市垄断了教育、医疗、文化的种种优质资源,而难以想象又何其荒唐的是,放电影居然是其中垄断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低的一项。

 

 

所以,中国的电影迷是全世界最幸福,又是最不幸的。录像带时代以降,繁荣的盗版事业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坐拥一座片库,“看到”全世界的电影。不过,电影本就是为了大银幕而生,没在影院看,又实在不算“看过”。

 

 

坊间爱抱怨中国没有艺术院线,又或者是中国观众没有欣赏水平。说的是事实,但这本就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们或许爱看综艺电影,但如果不是因为我们长期缺少艺术、审美教育和资源,尤其是电影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审查管控和进口配额,局面也不会如此恶性循环。何况,如果能有比综艺电影更好的供应,观众们真的会不买账吗?百年电影史,各国都奉献过众多好电影,但它们中的大多数,从来也没有进过我们身边的影院。世界名著摆满了我们的书店,但世界名片却大多只能变成一张张盗版碟。

 

 

十五年里,在资料馆看了几百部电影,作为一个影迷,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明明电影之于戏剧,就在于它能够摆脱时空的限制,惠及所有人,可几十年了,总有人认为有些东西拍不得、看不得,而且糟糕的是,这种被迫的偏食经过的年头多了,真的会让味蕾退化,除了地沟油和糖精混合勾兑的味道,其他酸甜苦辣咸都消受不了了。所以,资料馆一小群食客的幸运,衬出的其实是其他大多数人的不幸。

 

 

 

作者简介:

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版权合作:

邮箱:1030245625@qq.com

人间电影指南

有种的电影观点

有趣的电影专题

有品的电影八卦

微信:rjdy2014

微博:@人间电影指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