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本科生“增负”加码 “取消毕业清考”倒逼学生重视过程学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本科生“增负”加码 “取消毕业清考”倒逼学生重视过程学习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毕业生如果在毕业前还存在“挂科”科目,则无法按时毕业。因此,许多大学会为大四毕业生举办一次“清考”,给四年里补考也没通过的毕业生最后一次补考机会。在毕业补考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可过关,顺利拿到毕业证。

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也再次被强调: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对大学生加强管理。今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中指出,本科教育中出现的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等问题。并强调“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在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看来,教育部之所以会对本科培养提出明确要求,是因为“我国要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必须在人才培养上实现真正的突破,在整体上抬高高等专门人才培养的水平”。

“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必须落到实处,这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在本科教育上‘掉链子’会对整个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张端鸿称。

他告诉界面新闻,“过于宽松的本科培养十分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我国的专业教育依然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如果不加强对本科培养的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实际上,界面新闻发现,此前已有部分高校主动拆除“清考”这道“最后的保护墙”,以鞭策学生重视过程学习。

2011年,中南财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就取消了“清考”制度。2013年,西华大学也发布公告称“从2012级学生起,取消毕业前增加的一次补考”。

西华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毕业补考一直存在,学生们就总觉得有退路。学校希望通过取消毕业补考,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清考’制度实际上并非成文制度,而是一种‘潜规则’,本质上则是一种‘放水’。”张端鸿告诉界面新闻,在这种“潜规则”之下,很多学业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已经对此形成了一种预期——即便不努力学习,学校最终还是会放一条“生路”。而很多表现尚处中游,却又难以争先的学生看到这种现象后,也会逐渐产生侥幸心理,从而整个院系乃至全校都失去奋力争先的学风。

另外,通知要求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对此,张端鸿认为,要淘汰“水课”还需要改变现有大学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让每一个大学教师岗位成为以人才培养为本的工作,因人才培养而聘,因人才培养而计发整体薪酬,从而使大学教师将精力放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与传播上,从根本上去除‘水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本科生“增负”加码 “取消毕业清考”倒逼学生重视过程学习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毕业生如果在毕业前还存在“挂科”科目,则无法按时毕业。因此,许多大学会为大四毕业生举办一次“清考”,给四年里补考也没通过的毕业生最后一次补考机会。在毕业补考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可过关,顺利拿到毕业证。

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毕业“清考”是“最后一道保护墙”。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同时,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也再次被强调: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对大学生加强管理。今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部首次召开的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中指出,本科教育中出现的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等问题。并强调“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在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看来,教育部之所以会对本科培养提出明确要求,是因为“我国要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必须在人才培养上实现真正的突破,在整体上抬高高等专门人才培养的水平”。

“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必须落到实处,这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在本科教育上‘掉链子’会对整个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张端鸿称。

他告诉界面新闻,“过于宽松的本科培养十分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我国的专业教育依然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如果不加强对本科培养的规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实际上,界面新闻发现,此前已有部分高校主动拆除“清考”这道“最后的保护墙”,以鞭策学生重视过程学习。

2011年,中南财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就取消了“清考”制度。2013年,西华大学也发布公告称“从2012级学生起,取消毕业前增加的一次补考”。

西华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毕业补考一直存在,学生们就总觉得有退路。学校希望通过取消毕业补考,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清考’制度实际上并非成文制度,而是一种‘潜规则’,本质上则是一种‘放水’。”张端鸿告诉界面新闻,在这种“潜规则”之下,很多学业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已经对此形成了一种预期——即便不努力学习,学校最终还是会放一条“生路”。而很多表现尚处中游,却又难以争先的学生看到这种现象后,也会逐渐产生侥幸心理,从而整个院系乃至全校都失去奋力争先的学风。

另外,通知要求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对此,张端鸿认为,要淘汰“水课”还需要改变现有大学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让每一个大学教师岗位成为以人才培养为本的工作,因人才培养而聘,因人才培养而计发整体薪酬,从而使大学教师将精力放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与传播上,从根本上去除‘水课’。”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