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第一款前驱车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本文部分来自于界面新闻记者的试乘体验,部分节选自美国汽车自媒体作者Horatiu Boeriu对宝马2系Active Tourer设计师Michael De Bono专访,有删改。
评论(0)
Q:宝马推出这款前驱车的意图何在?
A:不难看出,这款车帮助我们在拉伸轴距和改变车型这件事情上拥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在这款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轴距拉伸到以往无法做到的地步,因此在未来,我们可以借此制造出一整套完全不同的车型。除了五座版2系Active Tourer,今年还会推出七座版。
Q:宝马2系Active Tourner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A:我们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审视这款车。所有的设计搭配、比例和协调性都是全新的,而且还必须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辆宝马车。因此“双肾式”进气栅格和“天使眼”车头灯这样的标志性宝马设计符号得以进化。
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线条来表现运动感觉,但线条的数量绝对不能超过其他汽车,因为这是一款体形较小的车型。我很希望让这辆车具有一种紧凑感,从视觉上减少车轮以上部分的笨重感。因此在这款车的表面进行了一些强化处理。Q:从后驱车过渡到前驱车,最大的设计难题是什么?
A:最大的设计挑战可能在于把控比例。我们会通过设计一个很长的引擎盖来表现车型的活力,然后再考虑腰线以上被称为“greenhouse”的部分。这就意味着,上述两个空间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我们一般会根据整车的长度来考虑这些线条的延伸性——这能让人产生车型很大的感觉。
而对于一辆紧凑车来说,其空间整合性更强,形态也更单一,而前驱设置又决定了该车型的整车布局要比后驱车型更前倾,焦点也将从后轮移向前轮,所以Active Tourer的总布置会被设计得相当紧凑。Q:与后驱车型相比,前驱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哪些不同的设计元素?
A:很幸运,宝马始终将设计、空气动力学以及其他工程学领域结合得很紧密。与以往让整个车尾耸起的做法不同,我们为Active Tourer设计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竖直形车尾,令它看上去更像一辆传统的厢式车——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元素帮助我们加强了这辆车的活力,它得以同时兼具运动感和优雅性。
就连“双肾进气栅格”本身也得到了革新,我们在栅格上方安装了一块特殊的叶片,这将帮助气流从引擎盖上方掠过。在Active Tourer身上,没有为修饰而进行的修饰,所有视觉元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性作用。Q:你认为哪些人会成为这一设计的典型消费者?
A:有一点很有趣,对这辆车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典型消费者,他们更像是三个不同的人群,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家庭、所有生活在城市郊区的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希望驾驶视野能高一点的年迈夫妇——以及在城市中工作的年轻人。驾驶这辆车的感觉很舒适、很轻松,人们可以驾车满足工作所需,也可以在闲暇时去城市里逛逛,所以说这是一辆为城市生活打造的全天候车型。Q:如果要你选出这辆车中最让你骄傲的设计元素,你会怎么选?
A:这样的问题总是很难回答。我对“双肾进气栅格”和整个前脸都感到非常满意。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后四分之三的设计,尤其是汽车尾部,因为它很高。通过调整气灯、箭形灯等元素以及汽车的结构,我们最终让Active Tourer尾部也拥有了很强的运动感。这么说吧,尽管车尾让我花费了更多的心思,但车头是我最喜欢的地方。Q:在考虑到Active Tourer采用的是三缸引擎而不是四缸引擎时,设计上是不是会有所调整?这是否构成了挑战?
A:在听闻了这个三缸引擎的能力及特性之后,我们真的为这款基础车型能拥有响应表现如此出色的发动机而感到兴奋,我相信这款引擎拥有很广阔的未来。因为作为一款从零开始研发的全新引擎,它的表现很优秀。它不会为我们的设计工作带来任何困扰。在界面新闻记者的驾驶感受中,典型的精准灵敏操控确实在时时提醒你这是一款宝马车,但在时速超过100之后,三缸发动机并不那么令人悦耳的咆哮声却总让人感觉有点不够带劲。至于后驱和前驱的区别,我们相信对绝大多数车主而言,除了能感受到比1系好太多的后排空间之外,应该体会不出什么差别。当然,宝马2系Active Tourer吸引的绝对不是那种喜欢躺着开快车的人。年轻时尚的小家庭或许可以尝试这款目前最特别的宝马车。
评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