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昌丰
日前,英国唱片业协会(BPI)公布报告称,英国音乐出口规模去年达到4.084亿英镑,创造了该报告自2000年诞生以来的新纪录。
报告显示,英国唱片公司去年在海外取得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2%,除去人力成本等相关运营成本,厂牌们去年为英国的GDP贡献了约2亿英镑的净收入,而这个数字较2016年同比增长了23%。
在2017年全球消费者购买的唱片中,每8张中就有1张来自英国音乐人;在过去13年间的9年当中,最畅销的唱片都是由英国歌手创作或演绎的。而自2000年以来,英国厂牌和唱片公司在海外取得的总收入已超过50亿英镑。
不过,由于英国脱欧所引发的潜在问题,英国唱片行业可能也会因此经受各种考验。对此,BPI兼全英音乐奖首席执行官Geoff Taylor警告称,除非英国政府能够在脱欧谈判中签到更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新贸易条款,比如保证音乐人能够自由巡演、保护音乐版权,以及保障实体音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被海关查扣等,否则它可能遭到重创。
“英国音乐行业正值百花齐放,而我们的音乐人、创作人和厂牌仍正努力推动这个产业继续兴盛发展。对于全世界的消费者来说,英国音乐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经济而言,它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此前,独立音乐厂牌贝阁集团也曾发出相似警告,称随着脱欧后英国不再享有欧盟的自由贸易政策,海关查扣、实体产品的额外进口成本、对艺人巡演签证的担忧以及物流等问题都将加重整个产业的负担。
这种担忧情绪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BPI的说法,欧洲消费者为英国音乐行业贡献的收入增速最高,过去两年的增长率达到了9%。在它主要的几个市场,除德国的增速为个位数外,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3个市场的增速则分别达到了57%、22%和33%。
2017年,欧洲市场为英国音乐产业带去了1.65亿英镑的收入,这个数字占到总收入的42%。美国则是贡献最大的单一市场,占比达到35%。得益于Ed Sheeran新专辑《Devide》的大卖,英国音乐也再次登上最畅销专辑的宝座。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的数据,《Devide》去年在全球卖出了610万张,超过了Taylor Swift和Drake 。除了Ed Sheeran,Rag ‘n’ Bone Man、Sam Smith和Harry Styles等人也取得了不俗成绩。
此外,中国则成为了英国音乐行业增速最快的市场,自2015年起的增长率达到了432%。诸如巴西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表现也不错,过去两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57%和120%。
接下来,英国唱片业协会将通过扶持新人的方式加速英国音乐在海外市场的扩张,它不仅已经和英国国际贸易部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将音乐产品推广至非洲和南美等增长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之后还会与独立音乐协会(AIM)合作共同在海外市场推广英国音乐人。
来源:音乐财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