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真实的中国创业者,十年通信人做创新,却差点输在工厂生产线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真实的中国创业者,十年通信人做创新,却差点输在工厂生产线上

“用创业对抗中年危机的自虐狂。”

那个20块钱只能买100条短信的年代,属于中兴、属于华为。身处其中的通信人在这一时期,从青年过渡到中年。我们想要在中兴困局之外,关注一下他们如何带着过去教给他们的骄傲,度过人生的中年困局。

车外是山崖,马钢紧张地瞥了一眼,不敢多看,身体也不敢多动。就在刚刚,出租车的车灯坏了,没有路灯的阿尔卑斯山区一片漆黑。

马钢不知道法国司机是怎么看清路的,他甚至不确定司机能否看清路。他下意识想攥紧背包,得到安全感,双手却抓了空。背包在后备箱,行李的旁边。大多数长期海外出差的人,都会强迫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防止将行李箱遗忘在车上。

这是2009年的大年初二,马钢加入中兴的第三年。他正赶往法瑞边境,那儿的一个小镇上正在举办中兴欧洲区年会。

马钢很少感到害怕。他外派到尼日利亚时,需要在AK47保护下上下班;在欧洲时,要提防抢护照的假警察和飞车党。他像所有奔波于海外市场的通信同行一样,培养出强大生存能力。但就在刚才,当山底的深渊从窗外看向他时,他第一次看到身体里的恐惧。

再次见到这种恐惧,是在马钢创业后。距离他离开中兴创业,还有5年。

1

铁 块

2016年11月12日,广东顺德。

模具工厂里到处是不成形的铁块,“1、2、3……3……,”厂长胡兴斌再也数不下去了,停下来看着马钢。马钢从胡敷衍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最担心的结果。他被骗了。

这些“铁块” 已经在京东众筹超过500万元,超过600个人参与众筹。按照众筹承诺,12月底,这些铁块应当变成烤箱,送到参与众筹的人手上。但此刻,它们还像石头一样堆在工厂里。

这是马钢离开中兴创业的第二年。几个熟悉的同事也和他一起离开了中兴,开始创业,其中包括罗平平、段长亮。

在中兴的最后一个夏天,是马钢职业经历中最轻松的时光。再也不用作24小时在线的全时区超人,只需要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看看方案,讨论项目。尽管此时,通信行业已经显现疲态,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消极影响要几年后才真正降临。

这段时间,只要抬头环视办公室,马钢就能把自己一生看到底。他已经习惯在压力下生存,绵软、平顺的生活,对他而言就像是一脚踩到软泥里。他害怕泥地最终会变成沼泽,吞噬自己的生存力。或许下一次抬头环视周遭时,自己已经被抛弃。一想到这里,年近四十的马钢就会慌张。

2005年研究生毕业,马钢加入到港湾。那是李一男率领的港湾最生猛,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一边高歌猛进,一边面临着华为的剿杀。他们藏身在软件园的写字楼里,像秘密部队一样,研发着领先同行的核心路由器。

一年后,港湾被收购。收购的余波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还将延续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谈判桌上,华为的代表对马钢说,“你们不是来投诚的,你们是被俘的。”

马钢转身去了中兴。

2010年,段长亮到中兴面试,坐在对面的面试官就是马钢。后来,罗平平从华为跳槽到中兴,面试时,推门走进会议室的也是马钢。

2014年离开中兴创业时,马钢36岁。

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刻里,马钢会绷着一根弦,他不愿对不住跟他一起离开中兴的人。他不停告诫自己,大家都已三十好几,每个人身后都有家庭。

一位北京创业者曾说,北京属于草根创业者,上海才属于精英。在北京的创业团队中,马钢等人是少数:主创成员都是研究生学历,十年以上通信行业经历,创业时年龄都超过32岁。

2015年1月14日,大家成立了小焙,想要做最好的智能烤箱。这个选择,没有任何温情的故事,出于纯粹理性的商业逻辑判断。“烤箱是所有家电里唯一有培训班的。也就是说,只有烤箱可以做社群。”

创业前,团队的几个大男人基本连烤箱都没用过,只有为人母的罗平平接触过烤箱。创业后,马钢和段长亮疯狂拜访烘焙圈的达人、大师。他们甚至会带着PPT神情严肃地和人聊烘焙,认真得就像是在竞标。

2

输 了

顺德模具厂里,马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他很少会像此刻这样,指着鼻子骂人。厂长不痛不痒的表情刺痛着他,也提醒着他,浪费的时间再也补不回来。一旁的总装厂厂长柯辉华摇着头说,“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40天前,马钢向位于顺德的总装厂融方签订烤箱的订单,总装厂照例向模具厂下单生产。模具是所有生产的第一步,只有当模具生产完成,总装厂才能用模具生产一套套配件,再加工、组装成烤箱。没有模具,生产就不能真正启动。T3烤箱的工业设计是由小焙和洛可可团队,连续几个月磨出来的,马钢深知其挑战性,为了控制流程,保证结果,刻意在合同上注明:不得外包。

从10月7日开始,在北京的马钢每天都会准时收到,顺德发来的模具厂进度。起初并没有什么问题,从传来的消息来看,生产按照流程进行着。

很快,从小在工厂长大的马钢意识到不对劲。十八套钣金模具流程一模一样,同时采购原料、同时上机床进行生产。到11月1日,情况依然如此,不好的预感越发强烈。马钢赶紧打电话给柯辉华,让他去模具厂看看情况。马钢并不清楚柯辉华是怎么跟胡兴斌沟通的,但确认过后,柯辉华反复向马钢保证没有问题。

11月11日,等不及2016年的“双十一”结束,马钢连夜飞到顺德。第二天早上八点,工厂刚上班,马钢已经守在工厂里,身旁是被他硬拉来的柯辉华。在这之前,马钢只见过胡兴斌一次。这个外形忠厚老实的中年男人,见到马钢,没有丝毫紧张不安。

马钢问起模具生产的情况,胡保证没问题,随意指了指地上的铁堆,表示这些马上就要用来生产。马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你数给我看,哪些铁是我的。你说,我记。”

“有些铁块的形状,一看就知道不是做烤箱的,”马钢说。

面对有备而来的马钢,胡兴斌终于兜不住。

这家模具厂承接了国内不少知名家电品牌订单,权衡过投入产出比后,胡兴斌将大部分小焙的模具外包生产。层层外包到最后,一些模具甚至流落到家庭作坊。胡只将其中较为关键的三套模具,留在自己工厂。

即使是留下的三套,马钢也没有在5000多平米的工厂里看到。

留给马钢的时间不多,选择也不多。这家模具厂基本代表着顺德制造业的水平。如果对他们来说困难的事情,意味着顺德大部分工厂也做不到。如果在顺德做不到,也很难在中国其他地方实现。

创业的日子里,总有人告诉他,“马钢,你不是最适合做烤箱的。”这话甚至曾出自小焙的投资人。一位科技网站的记者听到小焙设计后评价,这是上一代制造者的思路,没有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这更像是一种讽刺。建造互联网,恰恰是马钢等人过去十年的工作。他们看见互联网的源头——通信行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盛极一时再逐步式微。

我们就快要忘记,有过这样一个年代:20块钱只能买100条中国移动包月短信,并且给联通用户发短信,需要另外计算。在这一时期,通信行业的热闹场景,甚至胜过今天的互联网。第一代 iPhone 发布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只有2.1亿人。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7.5亿人。

从2.1亿到7.5亿,是一个比拼修高速路的时期,也是通信行业厮杀最为惨烈的时代。华为可以以1欧元的“地狱价”参与海外竞标;在国内,你可以在投标会议室的桌子下,伸手摸到窃听器。

在诺基亚手机仍然是全球市场第一时,马钢代表中兴在芬兰市场上,与诺基亚正面交锋。那是他最为得意的一次胜利。

但这一次,马钢输给了顺德的工厂老板。

3

决 定

摆在马钢面前的,是6份设计方案。他需要做一个决定。此时,小焙已经融到5500万元,对于一个初创团队,不算小数目。但这笔钱,只够他们在烤箱生产线上跑一次。他们没有试错的机会。

这个决定等于小焙的全部未来。

五个月前,马钢、罗平平、段长亮带着几台旧烤箱,走进洛可可北京公司。最大的会议室里,挤满了十几来个测试烤箱的用户。有的人用过烤箱,有的没有。他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使用烤箱。

几乎没有人会看说明书,有些人不知道烤箱有一个电源开关,有些人没办法把烤箱从箱子里拿出来……

从测试用户的迷茫的眼神中,在一旁观察的马钢越发肯定团队的想法。他们告诉洛可可,小焙要用手机思维做烤箱。

两年后当马钢面对徐小平、李国庆等投资人时,他用同样的话解释了自己的烤箱。

烤箱将分为软硬件两部分。在硬件上,烤箱内会有一个摄像头,人们可以通过摄像头看烘焙的过程,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别人家在做什么。不仅是用户看,烤箱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看”食物、识别食物,加入AI技术,烤箱最后可以自己烘焙。软件上,用户可以在手机App上操作烤箱,可以在社群里分享,并且可以让烤箱实现系统升级。

5个月后,2016年1月,洛可可拿出了6个方案。面对这六个方案,团队反复研究了很多次,马钢闭上眼都能清楚看到每一条弧线。但他仍然不敢做最后的决定。

他们像被关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里,看不见外面。房间有6扇门,他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门后的路,就是他们的未来。

机会只有一次,他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再无退路。

一向果敢的马钢,这次不敢轻易往前冲。在团队反复讨论之后,马钢找过几乎所有认识的北京烘焙圈朋友,向他们解释烤箱的每一条弧线设计原因,按钮如何摆放,6种方案有什么不同。当他从上海带着最后一个意见回来时,几乎一边倒的意见让他终于拿定了主意。

这个最终方案里,T3是一款完全不同于现有产品的烤箱,外形上是一个类似太空舱的“n形框”,整体是互联网时代标志性的圆角矩形设计。表面只能看到一个圆形的旋转按钮,可以控制烤箱开关、温度。其他按键只有在触摸时才会点亮,这和手机触屏是一个道理。

这个让他们期待的方案,遭到了来自生产线的集体反对。

4

无路可退

2016年5月12日,小焙T3烤箱发布会当天。橙色的T3烤箱如期出现在上海AWE展会上,到场的人丝毫没有吝啬赞美,现场反应甚至超出团队预期。

5月10日,发布会前2天,T3烤箱0台。

5月6日,距离发布会还有5天。因为暴雨,北京飞往广州的航班一再推迟。马钢在候机室看着窗外的大雨。曾经有一次,在维也纳,暴雨击透了雨伞。伞下的马钢湿得像水桶里的抹布,他却马上要见自己的客户。

候机厅响起航班取消的通知时,马钢和罗平平已经提前抢好了高铁票。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过去4个月,小焙、洛可可和融方工厂,一直陷在外观和结构难以调和的泥潭里。在厂长柯辉华看来,洛可可精心设计的n型框只是“随意勾勒的一条曲线”,完全没有考虑到,钣金材料在生产时会发生回弹。按钮点亮、唤醒的工艺,更是复杂繁琐,没有必要。

他最无法认同的是,设计师对n型框16mm厚度的坚持。按照他的判断20mm才能进行生产。双方开始了以毫米为单位的互相折磨。

创新的成本,远远高出人们通常以为的。所有成熟的生产线都是为既有产品服务。些许的变化,都是对现实的挑战。只有习惯了挑战的人,才能承受。

在去往广州的高铁上,他们和同行的洛可可设计师,就着图纸聊结构。一直到后半夜,几个人才匆忙休息一会儿。5月7日早上六点,高铁停靠在广州火车站。四个人进了融方的会议室,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出来。

罗平平和马钢带着赶制的原型机赶去上海,已经是5月11日。这天周三,距离发布会还有一天。

T3的研发一直保持这样高频的节奏,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旋转。没有人注意到,罗平平时常需要在工作中,停下来休息。和柯厂长沟通中,她需要更加努力控制情绪。连罗平平自己都没有在意。

8月,又一次从顺德回到北京后,罗平平发现,自己容易疲倦是因为怀孕了。罗平平感觉自己怀了两个孩子,一个是肚子里的,一个叫T3。起初,她并没告诉任何人,仍然正常工作,直到医生提出警告。

即便如此,罗平平仍然两次通宵加班,她的老公一直守在一旁。

2016年10月25日,T3正式上线京东众筹。10个小时里,众筹50万元,参与用户超过300人。

按照原计划,从3月开始结构设计之后,最多9个月时间,一定能实现生产。小焙胸有成竹地在众筹页面上写明:“发货时间是2016年12月25号,您的最佳圣诞礼物!”

顺丰的货车载着第一批烤箱离开工厂,已经是2017年4月。

5

众筹开始后的1个月,马钢终于意识到生产出问题了,但是他已经来不及收回众筹发货的承诺。此时,公司上下60多个人,没有人见过一台可以使用的T3。

顺德的生产线已经为小焙开到最大转数,T3烤箱仍然困在生产线上出不来。T3和过去工人们生产的任何一台烤箱都不同,门把手不一样、框型不一样、连螺丝位置都不一样。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

比人更加难磨合的,是工厂里的技术设备。更准确说,是从顺德到东莞、中山的家电制造技术。这些为现有产品配备的技术,在遇到新要求时,不约而同地暴露出极其脆弱的一面。

顺德每一个不起眼的平房里面,都是一个争分夺秒转动的制造工厂。从这里生产的家电,装入包装箱后,发往全国,甚至全球各个仓库、卖场,苏宁、国美、京东、沃尔玛、百思买……品牌有大有小,有美的、格兰仕、容声,也有佛山小米,以及一些把拼音到英文用的“外国品牌”。

广州老板们每天的愿望就是办公室墙上贴着的对联:客似云来,货如轮转。信息技术给顺德工厂带来的改变,并没有北上杭的互联网企业们声称的那么多。大部分工厂仍然依靠人工生产线。

负责品质的赵雷和结构设计师熊少松守在顺德,盯紧生产进度。两人住在顺德的宿舍里,远离北京的生活。白天在工厂盯生产,晚上对着墙壁唱歌解闷。

但生产速度仍然没有明显提高。进入十二月后,距离圣诞节越来越近,顺德的大部分工厂生产速度,都因为种种原因慢了下来。此时,众筹已经结束,有超过4000个用户购买了小焙T3烤箱。

时间是套在小焙所有人脖子上的绳子,越收越紧。

柯辉华不得不拦下打算回家过年的模具厂老板,守着他亲自上生产线。第一批三台T3的样机,终于赶在2017年的春节前完成。赵雷和熊少松带着样机回到北京时,负责HR的马敬提前准备好横幅挂在公司,“欢迎T3英雄回家。”

公司六十多个人第一次看到他们一直努力的T3烤箱。大家轮流欣赏这三台透明的烤箱,没有喷漆,没有外壳,只有一个烤箱的腔体,电路板、结构都看得清清楚楚。和刚出生婴儿一样,皱巴巴像个猴子,看不出模样。即便如此,大家仍然看到了希望。

只是希望转瞬即逝。

原本报以厚望的摄像头,却让人大失所望。画面信号严重不稳定,手机上只有不停闪烁的画面。这意味着,摄像头功能基本不能用。负责调试的林梅拿着芯片手册,反复测试了一个月,仍然找不到办法,就连原因都找不到。陷入崩溃的林梅不得不告诉马钢,无法解决。她清楚,马钢一定不会接受这个答案。

就在林梅为摄像头感到绝望时,从上海特意飞来北京的祝作,却对接下来的一周充满了期待。

同样生于70年代的祝作,在上海徐汇区的一所小学里,当了将近20年的老师。祝作说自己是从“小白用户”,一点点“磕”,法棍烤不出来就“磕法棍”,戚风蛋糕烤不出来就“磕戚风”。现在,她是在微博上有3万多粉丝的美食博主。

这位过去生活圈子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小学老师,因为烘焙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就包括马钢。2016年5月的那次发布会上,她一眼相中了橙色的T3烤箱,成为了小焙的种子用户,也成了马钢的朋友。

她会溺爱地称呼自己的烤箱为“橙宝宝”,“出去旅行,我都想带上橙宝宝。”2017年1月的这一次,她的“橙宝宝”还只是三台赤裸的样机。

她来北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温场条件下,用三台“裸机”烘焙各种食物。段长亮会根据烘焙的结果,确定最佳的温场参数。就像当初“磕法棍”一样,她需要一点点“磕烤箱”。

这是祝作第一次离开学校去上班。她很兴奋,就像参与了一件神秘的大事。

她从上海特意带来自己培养的酵母,想用来给T3测试法棍。北京干燥的冬天里,酵母摊在桌子上,一转身的功夫,酵母表面就干掉,只能倒掉。

比起天气的不适应,在戚风蛋糕上屡屡失败,才真正开始消耗掉她的兴奋。戚风是一种普通蛋糕,却对烤箱温场颇有要求。大家通常会用戚风蛋糕测试烤箱温场。

到小焙的第三天,祝作仍然没能烤出最理想的戚风,这意味着她还是无法告诉段长亮,T3的理想上下加热管的比例。烘焙是一项精细活儿,烤盘放在烤架第几层,上下加热管功率是多少,甚至烤盘的材质,都会影响烘焙的结果。

她有点急了。跟家里说好只待一周,老公、小孩都等她回去照顾,可时间过去快一半了。每一天她围着八米长的操作台走来走去,一天没过完,脚就酸了。

第三天,祝作吃完晚饭,并没有回酒店,没跟任何人说,自己折回公司“加班”。她把心里推测的几个组合,挨个试一遍。终于成功烤出戚风时,已经过了凌晨一点。她兴奋得完全不想睡觉,想着再多做几个,才发现今天刚买的一箱鸡蛋已经用完了。

这时她才意识到,整栋楼只剩自己。

小焙的办公室在中坤广场C座。白天办公室倒也明亮。到晚上没人,走廊的灯光和大堂一样昏暗,祝作探头望了一眼瘆人的走廊,不敢往外走。她琢磨着,干脆在沙发上躺一晚,早上起来还能把蛋糕当早餐吃。

台湾工程师在屏幕那头远程指导后,林梅终于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上清楚看见烤箱内部情况。摄像头芯片的参数设置基本是服务于手机摄像头,用在T3烤箱上,出现不适配并不意外。但是要调试到匹配,需要更底层的数据。马钢几个人找到过去通信业的同事、朋友,从代理商到芯片公司总部,一层层联系,到后来这家芯片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有个烤箱公司,需要解决摄像头的问题。

6

至暗时刻

小彭负责小焙的官微,但现在她带着逃避的心情拒绝再打开微博。她无力面对那些私信里关于发货的责问,其中一些已经可以算作网络暴力。她已经决定辞职。马敬已经被一个女用户骂了将近半小时,她仍然要一边提醒用户注意开车安全,一边陪着不是。快八个月身孕的罗平平现在最怕有人问她“什么时候能发货?”最想问这个问题的是她自己。

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极力把压力藏起来,不带给别人。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房间里散不去的压迫感。

这已经是T3众筹第三次延期发货,距离众筹承诺发货时间2016年12月,已经延期4个月。

退款通道已经向众筹用户发出,但4000多个用户仍然轮番找客服投诉。团队里那些曾经觉得4000个众筹用户不够多的人,现在只觉得4000人,实在太多。

事情过去一年后,负责市场部的袁小龙想起来仍然觉得是噩梦。那段时间,他接过了所有众筹客服的工作。并非个人英雄主义作祟,实在是用户声音高一点,团队里90后的女生就不知所措,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接过客服工作之后,袁小龙再没法早睡。电话响起的时间越来越晚,起初是晚上十一点,后来延长到十二点,再后来凌晨一两点都会有用户打电话。袁小龙早上七点多起床准备上班,刚挤好牙膏、刷着牙,手机就提前他一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袁小龙家住北京西二旗,搭地铁五个站到公司。一天最安静的时候,就是在地铁里这30分钟,浑浊的人声吞掉了手机,听不见手机铃声,也没有用户的斥责声。一旦走出地铁,手机上就会显示有十几个未接电话,最新一个在等待接听中。他知道,生产线上的压力比自己大太多。

顺德各个工厂的人手已经负荷不了T3的生产要求,小焙的人不得不直接参与生产。新加入的三木,整个4月都一直开着柯辉华的凯美瑞,在融方和中山的配件厂之间来回跑。他要将把手送到喷漆厂去喷黑漆,再送回总装厂刻白字,接着回到喷漆厂第二次喷黑漆,最后再送回总装厂。总装厂和喷漆厂中间,隔着40多分钟的车程,一天可以跑四五个来回。

三木每次看见公司微信群里,客服同事询问“烤箱什么时候发”,“该如何回答用户”之类的问题时,就恨不得再多跑几趟。

T3的所有按钮都在门把手上,像手机一样是触摸的。根据产品设计要求,按钮只有在开机的时候才亮起,正常情况下是黑的,这会在使用时有一种唤醒的体验。在反复讨论之后,工厂提出先喷漆、再刻字、再喷漆的方案。

三木来回奔波,良品率只有20%。工厂几乎想要放弃。

段长亮看着工厂里堆在一旁的报废品,他明白只要放宽对T3的要求,哪怕只是一条窄缝,T3的生产速度会马上提升,可以给众筹的用户发货,压力会立马像泄洪一下释放出来。

曾经有一次在芬兰,马钢硬拉着他在结冰的海面上走。他们想要抄捷径穿过海面,到对面岸上去。走到一半时,前方不远处,薄冰在海面上飘,蓝色的海水在波动,两个人立马掉转头往回跑。

在从没有真正冬天的顺德,段长亮跳进了浮冰的海水里,朝着对岸游过去,今天不能回头。

大家已经记不清,在反复的报废、讨论、研究中,是谁第一个想到了用丝印贴膜的方案。在门把手上喷一次漆,用丝印贴膜将按钮贴上去,程序减半,出错率减半。

一直卡住的齿轮终于转动起来,白天连着晚上地转。

赵雷寸步不离盯着生产线;三木一次又一次开着车,中山、顺德、东莞跑;马钢守在生产线前不敢离开;团队其他人陆续从北京赶来。

过了4月中旬,配件终于齐整。在小焙为融方设计的生产统计系统上,赵雷看着烤箱数量从1台,到100台,越来越多。

5月12日晚上,顺翔路53号的大门慢慢打开,顺丰的黑色货车从融方驶出。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将陆续被送到4000多个用户手中。赵雷伸出左手,向越来越远的顺丰货车挥手再见。

厂房的灯一盏盏关掉,工人们在夜色中下班回家。马钢招呼大家,“喝酒去”。

7

两块路牌

“大家好,我是马钢,38岁。”

3个月后,马钢带着T3烤箱,来到《合伙中国人》。

“我们用手机的方法重新定义了烤箱的全部功能……这是全球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烤箱。”节目上,马钢这样介绍自己,语气中带着骄傲。

“我们是2000元以上台式烤箱市场份额第一名,每天产生的视频有1万条,生产的视频在网络上被浏览超过1亿次……希望可以和各位大佬合作,共同打造美食人工智能时代。”

徐小平吃着用T3烤的巴伐利亚猪肘,对马钢说,“你在回答他(李国庆)问题之前,再(给我)夹块肉。”

现场投资意愿最强的是姚劲波。“我们平台上有十几万个保姆,他们可以轻易说服这个家庭换烤箱……所以是你很好的一个渠道,我们是有投资你们的逻辑的。但是你们估值太高,有没有考虑把你的估值打三分之一?”

错愕的表情在马钢脸上一闪而过。

“如果是2亿估值(2000万元投资占股10%),我可以马上拍板。”姚劲波继续紧逼。

真实融资过程中,投资人与创业者间的漫长博弈,在这个节目上浓缩成为几分钟的对垒。面对投资人的狡猾试探,创业者们必须当机立断。这种场面,对马钢并不陌生。比现在更加凶险的谈判,他也曾遇过,这次他没有犹豫。

“我们的资源也能让您的58变得更加与众不同。”马钢回答道,“这种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是一个更加平等合作的关系,所以我先拒绝一下您的投资。”

李国庆笔划出点赞的手势,“牛。”

这月,赵雷又回到了顺德生产线上。工厂里没有中央空调,挂机空调都是为工人准备的,赵雷只有靠近工人们的时候,才能吹到冷气。赵雷像是在生产线上游泳,每天都湿淋淋的。

如果马钢去顺德,会招呼大家晚上下班后看午夜场电影。2017年,马钢走进的电影院都在顺德。电影大屏幕上范·迪塞尔开着豪车横冲直撞,装车声、机枪扫射声灌满电影院,这是赵雷等了两年的《速度与激情8》。此时,赵雷睡着了。

祝作把烤箱带到了她所在的小学,在融合课上,教随班就读的学生烘焙。上海每所小学都会有一些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和其他人正常沟通的学生,也就是随班就读学生。在融合课上,祝作要教会他们如何和其他同学协助、沟通。她很欣喜地看到,随班就读的孩子们竟然开始主动跟她说,“老师下周有烘焙课。”

北京,段长亮正在一个用户家里检查烤箱。这位少有的男性用户投诉,摄像头无法使用。段长亮没有想到,问题其实很简单,男生将可更换的摄像头当乐高玩,拔出来,没有能复位。段长亮使劲往下按,“吭”的一声之后,问题解决了。男生乐了。

段长亮礼貌性地感谢一下男生,等了将近半年才拿到货。男生摆摆手,对他说“做智能硬件都这样。”

2017年底,创业近三年的马钢在朋友圈里这样形容自己:“用创业对抗中年危机的自虐狂。”

中坤广场,小焙隔壁的公司从2016年的养马管理公司,已经换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玻璃门上贴着面包图案的房间,就是小焙的办公室。

马钢的座位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桌子上一直放着两个路牌。一个黄色,一个蓝色。黄色的一个是在芬兰时买的,画着一只麋鹿,写着“小心麋鹿”,马钢想要提醒自己创业要“小心迷路”。

蓝色的一个是在美国的阿甘的虾餐厅里买的纪念品。这家餐厅灵感来自于那部著名的电影《阿甘正传》,蓝色标牌上面写着《阿甘正传》里,珍妮对童年阿甘说的话,那句改变了阿甘人生的台词:

“Run,Forrest run!”

感谢黄鸿儒先生、顾成余先生、刘原先生对本文的支持。​感谢@糯米情书对本文的支持。文中胡兴斌系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真实的中国创业者,十年通信人做创新,却差点输在工厂生产线上

“用创业对抗中年危机的自虐狂。”

那个20块钱只能买100条短信的年代,属于中兴、属于华为。身处其中的通信人在这一时期,从青年过渡到中年。我们想要在中兴困局之外,关注一下他们如何带着过去教给他们的骄傲,度过人生的中年困局。

车外是山崖,马钢紧张地瞥了一眼,不敢多看,身体也不敢多动。就在刚刚,出租车的车灯坏了,没有路灯的阿尔卑斯山区一片漆黑。

马钢不知道法国司机是怎么看清路的,他甚至不确定司机能否看清路。他下意识想攥紧背包,得到安全感,双手却抓了空。背包在后备箱,行李的旁边。大多数长期海外出差的人,都会强迫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防止将行李箱遗忘在车上。

这是2009年的大年初二,马钢加入中兴的第三年。他正赶往法瑞边境,那儿的一个小镇上正在举办中兴欧洲区年会。

马钢很少感到害怕。他外派到尼日利亚时,需要在AK47保护下上下班;在欧洲时,要提防抢护照的假警察和飞车党。他像所有奔波于海外市场的通信同行一样,培养出强大生存能力。但就在刚才,当山底的深渊从窗外看向他时,他第一次看到身体里的恐惧。

再次见到这种恐惧,是在马钢创业后。距离他离开中兴创业,还有5年。

1

铁 块

2016年11月12日,广东顺德。

模具工厂里到处是不成形的铁块,“1、2、3……3……,”厂长胡兴斌再也数不下去了,停下来看着马钢。马钢从胡敷衍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最担心的结果。他被骗了。

这些“铁块” 已经在京东众筹超过500万元,超过600个人参与众筹。按照众筹承诺,12月底,这些铁块应当变成烤箱,送到参与众筹的人手上。但此刻,它们还像石头一样堆在工厂里。

这是马钢离开中兴创业的第二年。几个熟悉的同事也和他一起离开了中兴,开始创业,其中包括罗平平、段长亮。

在中兴的最后一个夏天,是马钢职业经历中最轻松的时光。再也不用作24小时在线的全时区超人,只需要在北京的办公室里看看方案,讨论项目。尽管此时,通信行业已经显现疲态,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消极影响要几年后才真正降临。

这段时间,只要抬头环视办公室,马钢就能把自己一生看到底。他已经习惯在压力下生存,绵软、平顺的生活,对他而言就像是一脚踩到软泥里。他害怕泥地最终会变成沼泽,吞噬自己的生存力。或许下一次抬头环视周遭时,自己已经被抛弃。一想到这里,年近四十的马钢就会慌张。

2005年研究生毕业,马钢加入到港湾。那是李一男率领的港湾最生猛,也是最艰难的时期。一边高歌猛进,一边面临着华为的剿杀。他们藏身在软件园的写字楼里,像秘密部队一样,研发着领先同行的核心路由器。

一年后,港湾被收购。收购的余波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还将延续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谈判桌上,华为的代表对马钢说,“你们不是来投诚的,你们是被俘的。”

马钢转身去了中兴。

2010年,段长亮到中兴面试,坐在对面的面试官就是马钢。后来,罗平平从华为跳槽到中兴,面试时,推门走进会议室的也是马钢。

2014年离开中兴创业时,马钢36岁。

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刻里,马钢会绷着一根弦,他不愿对不住跟他一起离开中兴的人。他不停告诫自己,大家都已三十好几,每个人身后都有家庭。

一位北京创业者曾说,北京属于草根创业者,上海才属于精英。在北京的创业团队中,马钢等人是少数:主创成员都是研究生学历,十年以上通信行业经历,创业时年龄都超过32岁。

2015年1月14日,大家成立了小焙,想要做最好的智能烤箱。这个选择,没有任何温情的故事,出于纯粹理性的商业逻辑判断。“烤箱是所有家电里唯一有培训班的。也就是说,只有烤箱可以做社群。”

创业前,团队的几个大男人基本连烤箱都没用过,只有为人母的罗平平接触过烤箱。创业后,马钢和段长亮疯狂拜访烘焙圈的达人、大师。他们甚至会带着PPT神情严肃地和人聊烘焙,认真得就像是在竞标。

2

输 了

顺德模具厂里,马钢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他很少会像此刻这样,指着鼻子骂人。厂长不痛不痒的表情刺痛着他,也提醒着他,浪费的时间再也补不回来。一旁的总装厂厂长柯辉华摇着头说,“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40天前,马钢向位于顺德的总装厂融方签订烤箱的订单,总装厂照例向模具厂下单生产。模具是所有生产的第一步,只有当模具生产完成,总装厂才能用模具生产一套套配件,再加工、组装成烤箱。没有模具,生产就不能真正启动。T3烤箱的工业设计是由小焙和洛可可团队,连续几个月磨出来的,马钢深知其挑战性,为了控制流程,保证结果,刻意在合同上注明:不得外包。

从10月7日开始,在北京的马钢每天都会准时收到,顺德发来的模具厂进度。起初并没有什么问题,从传来的消息来看,生产按照流程进行着。

很快,从小在工厂长大的马钢意识到不对劲。十八套钣金模具流程一模一样,同时采购原料、同时上机床进行生产。到11月1日,情况依然如此,不好的预感越发强烈。马钢赶紧打电话给柯辉华,让他去模具厂看看情况。马钢并不清楚柯辉华是怎么跟胡兴斌沟通的,但确认过后,柯辉华反复向马钢保证没有问题。

11月11日,等不及2016年的“双十一”结束,马钢连夜飞到顺德。第二天早上八点,工厂刚上班,马钢已经守在工厂里,身旁是被他硬拉来的柯辉华。在这之前,马钢只见过胡兴斌一次。这个外形忠厚老实的中年男人,见到马钢,没有丝毫紧张不安。

马钢问起模具生产的情况,胡保证没问题,随意指了指地上的铁堆,表示这些马上就要用来生产。马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你数给我看,哪些铁是我的。你说,我记。”

“有些铁块的形状,一看就知道不是做烤箱的,”马钢说。

面对有备而来的马钢,胡兴斌终于兜不住。

这家模具厂承接了国内不少知名家电品牌订单,权衡过投入产出比后,胡兴斌将大部分小焙的模具外包生产。层层外包到最后,一些模具甚至流落到家庭作坊。胡只将其中较为关键的三套模具,留在自己工厂。

即使是留下的三套,马钢也没有在5000多平米的工厂里看到。

留给马钢的时间不多,选择也不多。这家模具厂基本代表着顺德制造业的水平。如果对他们来说困难的事情,意味着顺德大部分工厂也做不到。如果在顺德做不到,也很难在中国其他地方实现。

创业的日子里,总有人告诉他,“马钢,你不是最适合做烤箱的。”这话甚至曾出自小焙的投资人。一位科技网站的记者听到小焙设计后评价,这是上一代制造者的思路,没有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这更像是一种讽刺。建造互联网,恰恰是马钢等人过去十年的工作。他们看见互联网的源头——通信行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盛极一时再逐步式微。

我们就快要忘记,有过这样一个年代:20块钱只能买100条中国移动包月短信,并且给联通用户发短信,需要另外计算。在这一时期,通信行业的热闹场景,甚至胜过今天的互联网。第一代 iPhone 发布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只有2.1亿人。2017年,这个数字达到7.5亿人。

从2.1亿到7.5亿,是一个比拼修高速路的时期,也是通信行业厮杀最为惨烈的时代。华为可以以1欧元的“地狱价”参与海外竞标;在国内,你可以在投标会议室的桌子下,伸手摸到窃听器。

在诺基亚手机仍然是全球市场第一时,马钢代表中兴在芬兰市场上,与诺基亚正面交锋。那是他最为得意的一次胜利。

但这一次,马钢输给了顺德的工厂老板。

3

决 定

摆在马钢面前的,是6份设计方案。他需要做一个决定。此时,小焙已经融到5500万元,对于一个初创团队,不算小数目。但这笔钱,只够他们在烤箱生产线上跑一次。他们没有试错的机会。

这个决定等于小焙的全部未来。

五个月前,马钢、罗平平、段长亮带着几台旧烤箱,走进洛可可北京公司。最大的会议室里,挤满了十几来个测试烤箱的用户。有的人用过烤箱,有的没有。他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使用烤箱。

几乎没有人会看说明书,有些人不知道烤箱有一个电源开关,有些人没办法把烤箱从箱子里拿出来……

从测试用户的迷茫的眼神中,在一旁观察的马钢越发肯定团队的想法。他们告诉洛可可,小焙要用手机思维做烤箱。

两年后当马钢面对徐小平、李国庆等投资人时,他用同样的话解释了自己的烤箱。

烤箱将分为软硬件两部分。在硬件上,烤箱内会有一个摄像头,人们可以通过摄像头看烘焙的过程,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别人家在做什么。不仅是用户看,烤箱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看”食物、识别食物,加入AI技术,烤箱最后可以自己烘焙。软件上,用户可以在手机App上操作烤箱,可以在社群里分享,并且可以让烤箱实现系统升级。

5个月后,2016年1月,洛可可拿出了6个方案。面对这六个方案,团队反复研究了很多次,马钢闭上眼都能清楚看到每一条弧线。但他仍然不敢做最后的决定。

他们像被关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子里,看不见外面。房间有6扇门,他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门后的路,就是他们的未来。

机会只有一次,他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再无退路。

一向果敢的马钢,这次不敢轻易往前冲。在团队反复讨论之后,马钢找过几乎所有认识的北京烘焙圈朋友,向他们解释烤箱的每一条弧线设计原因,按钮如何摆放,6种方案有什么不同。当他从上海带着最后一个意见回来时,几乎一边倒的意见让他终于拿定了主意。

这个最终方案里,T3是一款完全不同于现有产品的烤箱,外形上是一个类似太空舱的“n形框”,整体是互联网时代标志性的圆角矩形设计。表面只能看到一个圆形的旋转按钮,可以控制烤箱开关、温度。其他按键只有在触摸时才会点亮,这和手机触屏是一个道理。

这个让他们期待的方案,遭到了来自生产线的集体反对。

4

无路可退

2016年5月12日,小焙T3烤箱发布会当天。橙色的T3烤箱如期出现在上海AWE展会上,到场的人丝毫没有吝啬赞美,现场反应甚至超出团队预期。

5月10日,发布会前2天,T3烤箱0台。

5月6日,距离发布会还有5天。因为暴雨,北京飞往广州的航班一再推迟。马钢在候机室看着窗外的大雨。曾经有一次,在维也纳,暴雨击透了雨伞。伞下的马钢湿得像水桶里的抹布,他却马上要见自己的客户。

候机厅响起航班取消的通知时,马钢和罗平平已经提前抢好了高铁票。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过去4个月,小焙、洛可可和融方工厂,一直陷在外观和结构难以调和的泥潭里。在厂长柯辉华看来,洛可可精心设计的n型框只是“随意勾勒的一条曲线”,完全没有考虑到,钣金材料在生产时会发生回弹。按钮点亮、唤醒的工艺,更是复杂繁琐,没有必要。

他最无法认同的是,设计师对n型框16mm厚度的坚持。按照他的判断20mm才能进行生产。双方开始了以毫米为单位的互相折磨。

创新的成本,远远高出人们通常以为的。所有成熟的生产线都是为既有产品服务。些许的变化,都是对现实的挑战。只有习惯了挑战的人,才能承受。

在去往广州的高铁上,他们和同行的洛可可设计师,就着图纸聊结构。一直到后半夜,几个人才匆忙休息一会儿。5月7日早上六点,高铁停靠在广州火车站。四个人进了融方的会议室,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出来。

罗平平和马钢带着赶制的原型机赶去上海,已经是5月11日。这天周三,距离发布会还有一天。

T3的研发一直保持这样高频的节奏,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旋转。没有人注意到,罗平平时常需要在工作中,停下来休息。和柯厂长沟通中,她需要更加努力控制情绪。连罗平平自己都没有在意。

8月,又一次从顺德回到北京后,罗平平发现,自己容易疲倦是因为怀孕了。罗平平感觉自己怀了两个孩子,一个是肚子里的,一个叫T3。起初,她并没告诉任何人,仍然正常工作,直到医生提出警告。

即便如此,罗平平仍然两次通宵加班,她的老公一直守在一旁。

2016年10月25日,T3正式上线京东众筹。10个小时里,众筹50万元,参与用户超过300人。

按照原计划,从3月开始结构设计之后,最多9个月时间,一定能实现生产。小焙胸有成竹地在众筹页面上写明:“发货时间是2016年12月25号,您的最佳圣诞礼物!”

顺丰的货车载着第一批烤箱离开工厂,已经是2017年4月。

5

众筹开始后的1个月,马钢终于意识到生产出问题了,但是他已经来不及收回众筹发货的承诺。此时,公司上下60多个人,没有人见过一台可以使用的T3。

顺德的生产线已经为小焙开到最大转数,T3烤箱仍然困在生产线上出不来。T3和过去工人们生产的任何一台烤箱都不同,门把手不一样、框型不一样、连螺丝位置都不一样。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

比人更加难磨合的,是工厂里的技术设备。更准确说,是从顺德到东莞、中山的家电制造技术。这些为现有产品配备的技术,在遇到新要求时,不约而同地暴露出极其脆弱的一面。

顺德每一个不起眼的平房里面,都是一个争分夺秒转动的制造工厂。从这里生产的家电,装入包装箱后,发往全国,甚至全球各个仓库、卖场,苏宁、国美、京东、沃尔玛、百思买……品牌有大有小,有美的、格兰仕、容声,也有佛山小米,以及一些把拼音到英文用的“外国品牌”。

广州老板们每天的愿望就是办公室墙上贴着的对联:客似云来,货如轮转。信息技术给顺德工厂带来的改变,并没有北上杭的互联网企业们声称的那么多。大部分工厂仍然依靠人工生产线。

负责品质的赵雷和结构设计师熊少松守在顺德,盯紧生产进度。两人住在顺德的宿舍里,远离北京的生活。白天在工厂盯生产,晚上对着墙壁唱歌解闷。

但生产速度仍然没有明显提高。进入十二月后,距离圣诞节越来越近,顺德的大部分工厂生产速度,都因为种种原因慢了下来。此时,众筹已经结束,有超过4000个用户购买了小焙T3烤箱。

时间是套在小焙所有人脖子上的绳子,越收越紧。

柯辉华不得不拦下打算回家过年的模具厂老板,守着他亲自上生产线。第一批三台T3的样机,终于赶在2017年的春节前完成。赵雷和熊少松带着样机回到北京时,负责HR的马敬提前准备好横幅挂在公司,“欢迎T3英雄回家。”

公司六十多个人第一次看到他们一直努力的T3烤箱。大家轮流欣赏这三台透明的烤箱,没有喷漆,没有外壳,只有一个烤箱的腔体,电路板、结构都看得清清楚楚。和刚出生婴儿一样,皱巴巴像个猴子,看不出模样。即便如此,大家仍然看到了希望。

只是希望转瞬即逝。

原本报以厚望的摄像头,却让人大失所望。画面信号严重不稳定,手机上只有不停闪烁的画面。这意味着,摄像头功能基本不能用。负责调试的林梅拿着芯片手册,反复测试了一个月,仍然找不到办法,就连原因都找不到。陷入崩溃的林梅不得不告诉马钢,无法解决。她清楚,马钢一定不会接受这个答案。

就在林梅为摄像头感到绝望时,从上海特意飞来北京的祝作,却对接下来的一周充满了期待。

同样生于70年代的祝作,在上海徐汇区的一所小学里,当了将近20年的老师。祝作说自己是从“小白用户”,一点点“磕”,法棍烤不出来就“磕法棍”,戚风蛋糕烤不出来就“磕戚风”。现在,她是在微博上有3万多粉丝的美食博主。

这位过去生活圈子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小学老师,因为烘焙认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就包括马钢。2016年5月的那次发布会上,她一眼相中了橙色的T3烤箱,成为了小焙的种子用户,也成了马钢的朋友。

她会溺爱地称呼自己的烤箱为“橙宝宝”,“出去旅行,我都想带上橙宝宝。”2017年1月的这一次,她的“橙宝宝”还只是三台赤裸的样机。

她来北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温场条件下,用三台“裸机”烘焙各种食物。段长亮会根据烘焙的结果,确定最佳的温场参数。就像当初“磕法棍”一样,她需要一点点“磕烤箱”。

这是祝作第一次离开学校去上班。她很兴奋,就像参与了一件神秘的大事。

她从上海特意带来自己培养的酵母,想用来给T3测试法棍。北京干燥的冬天里,酵母摊在桌子上,一转身的功夫,酵母表面就干掉,只能倒掉。

比起天气的不适应,在戚风蛋糕上屡屡失败,才真正开始消耗掉她的兴奋。戚风是一种普通蛋糕,却对烤箱温场颇有要求。大家通常会用戚风蛋糕测试烤箱温场。

到小焙的第三天,祝作仍然没能烤出最理想的戚风,这意味着她还是无法告诉段长亮,T3的理想上下加热管的比例。烘焙是一项精细活儿,烤盘放在烤架第几层,上下加热管功率是多少,甚至烤盘的材质,都会影响烘焙的结果。

她有点急了。跟家里说好只待一周,老公、小孩都等她回去照顾,可时间过去快一半了。每一天她围着八米长的操作台走来走去,一天没过完,脚就酸了。

第三天,祝作吃完晚饭,并没有回酒店,没跟任何人说,自己折回公司“加班”。她把心里推测的几个组合,挨个试一遍。终于成功烤出戚风时,已经过了凌晨一点。她兴奋得完全不想睡觉,想着再多做几个,才发现今天刚买的一箱鸡蛋已经用完了。

这时她才意识到,整栋楼只剩自己。

小焙的办公室在中坤广场C座。白天办公室倒也明亮。到晚上没人,走廊的灯光和大堂一样昏暗,祝作探头望了一眼瘆人的走廊,不敢往外走。她琢磨着,干脆在沙发上躺一晚,早上起来还能把蛋糕当早餐吃。

台湾工程师在屏幕那头远程指导后,林梅终于通过摄像头,在手机上清楚看见烤箱内部情况。摄像头芯片的参数设置基本是服务于手机摄像头,用在T3烤箱上,出现不适配并不意外。但是要调试到匹配,需要更底层的数据。马钢几个人找到过去通信业的同事、朋友,从代理商到芯片公司总部,一层层联系,到后来这家芯片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有个烤箱公司,需要解决摄像头的问题。

6

至暗时刻

小彭负责小焙的官微,但现在她带着逃避的心情拒绝再打开微博。她无力面对那些私信里关于发货的责问,其中一些已经可以算作网络暴力。她已经决定辞职。马敬已经被一个女用户骂了将近半小时,她仍然要一边提醒用户注意开车安全,一边陪着不是。快八个月身孕的罗平平现在最怕有人问她“什么时候能发货?”最想问这个问题的是她自己。

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极力把压力藏起来,不带给别人。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房间里散不去的压迫感。

这已经是T3众筹第三次延期发货,距离众筹承诺发货时间2016年12月,已经延期4个月。

退款通道已经向众筹用户发出,但4000多个用户仍然轮番找客服投诉。团队里那些曾经觉得4000个众筹用户不够多的人,现在只觉得4000人,实在太多。

事情过去一年后,负责市场部的袁小龙想起来仍然觉得是噩梦。那段时间,他接过了所有众筹客服的工作。并非个人英雄主义作祟,实在是用户声音高一点,团队里90后的女生就不知所措,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接过客服工作之后,袁小龙再没法早睡。电话响起的时间越来越晚,起初是晚上十一点,后来延长到十二点,再后来凌晨一两点都会有用户打电话。袁小龙早上七点多起床准备上班,刚挤好牙膏、刷着牙,手机就提前他一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袁小龙家住北京西二旗,搭地铁五个站到公司。一天最安静的时候,就是在地铁里这30分钟,浑浊的人声吞掉了手机,听不见手机铃声,也没有用户的斥责声。一旦走出地铁,手机上就会显示有十几个未接电话,最新一个在等待接听中。他知道,生产线上的压力比自己大太多。

顺德各个工厂的人手已经负荷不了T3的生产要求,小焙的人不得不直接参与生产。新加入的三木,整个4月都一直开着柯辉华的凯美瑞,在融方和中山的配件厂之间来回跑。他要将把手送到喷漆厂去喷黑漆,再送回总装厂刻白字,接着回到喷漆厂第二次喷黑漆,最后再送回总装厂。总装厂和喷漆厂中间,隔着40多分钟的车程,一天可以跑四五个来回。

三木每次看见公司微信群里,客服同事询问“烤箱什么时候发”,“该如何回答用户”之类的问题时,就恨不得再多跑几趟。

T3的所有按钮都在门把手上,像手机一样是触摸的。根据产品设计要求,按钮只有在开机的时候才亮起,正常情况下是黑的,这会在使用时有一种唤醒的体验。在反复讨论之后,工厂提出先喷漆、再刻字、再喷漆的方案。

三木来回奔波,良品率只有20%。工厂几乎想要放弃。

段长亮看着工厂里堆在一旁的报废品,他明白只要放宽对T3的要求,哪怕只是一条窄缝,T3的生产速度会马上提升,可以给众筹的用户发货,压力会立马像泄洪一下释放出来。

曾经有一次在芬兰,马钢硬拉着他在结冰的海面上走。他们想要抄捷径穿过海面,到对面岸上去。走到一半时,前方不远处,薄冰在海面上飘,蓝色的海水在波动,两个人立马掉转头往回跑。

在从没有真正冬天的顺德,段长亮跳进了浮冰的海水里,朝着对岸游过去,今天不能回头。

大家已经记不清,在反复的报废、讨论、研究中,是谁第一个想到了用丝印贴膜的方案。在门把手上喷一次漆,用丝印贴膜将按钮贴上去,程序减半,出错率减半。

一直卡住的齿轮终于转动起来,白天连着晚上地转。

赵雷寸步不离盯着生产线;三木一次又一次开着车,中山、顺德、东莞跑;马钢守在生产线前不敢离开;团队其他人陆续从北京赶来。

过了4月中旬,配件终于齐整。在小焙为融方设计的生产统计系统上,赵雷看着烤箱数量从1台,到100台,越来越多。

5月12日晚上,顺翔路53号的大门慢慢打开,顺丰的黑色货车从融方驶出。接下来的半个月,他们将陆续被送到4000多个用户手中。赵雷伸出左手,向越来越远的顺丰货车挥手再见。

厂房的灯一盏盏关掉,工人们在夜色中下班回家。马钢招呼大家,“喝酒去”。

7

两块路牌

“大家好,我是马钢,38岁。”

3个月后,马钢带着T3烤箱,来到《合伙中国人》。

“我们用手机的方法重新定义了烤箱的全部功能……这是全球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烤箱。”节目上,马钢这样介绍自己,语气中带着骄傲。

“我们是2000元以上台式烤箱市场份额第一名,每天产生的视频有1万条,生产的视频在网络上被浏览超过1亿次……希望可以和各位大佬合作,共同打造美食人工智能时代。”

徐小平吃着用T3烤的巴伐利亚猪肘,对马钢说,“你在回答他(李国庆)问题之前,再(给我)夹块肉。”

现场投资意愿最强的是姚劲波。“我们平台上有十几万个保姆,他们可以轻易说服这个家庭换烤箱……所以是你很好的一个渠道,我们是有投资你们的逻辑的。但是你们估值太高,有没有考虑把你的估值打三分之一?”

错愕的表情在马钢脸上一闪而过。

“如果是2亿估值(2000万元投资占股10%),我可以马上拍板。”姚劲波继续紧逼。

真实融资过程中,投资人与创业者间的漫长博弈,在这个节目上浓缩成为几分钟的对垒。面对投资人的狡猾试探,创业者们必须当机立断。这种场面,对马钢并不陌生。比现在更加凶险的谈判,他也曾遇过,这次他没有犹豫。

“我们的资源也能让您的58变得更加与众不同。”马钢回答道,“这种时候,我们认为我们应该是一个更加平等合作的关系,所以我先拒绝一下您的投资。”

李国庆笔划出点赞的手势,“牛。”

这月,赵雷又回到了顺德生产线上。工厂里没有中央空调,挂机空调都是为工人准备的,赵雷只有靠近工人们的时候,才能吹到冷气。赵雷像是在生产线上游泳,每天都湿淋淋的。

如果马钢去顺德,会招呼大家晚上下班后看午夜场电影。2017年,马钢走进的电影院都在顺德。电影大屏幕上范·迪塞尔开着豪车横冲直撞,装车声、机枪扫射声灌满电影院,这是赵雷等了两年的《速度与激情8》。此时,赵雷睡着了。

祝作把烤箱带到了她所在的小学,在融合课上,教随班就读的学生烘焙。上海每所小学都会有一些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和其他人正常沟通的学生,也就是随班就读学生。在融合课上,祝作要教会他们如何和其他同学协助、沟通。她很欣喜地看到,随班就读的孩子们竟然开始主动跟她说,“老师下周有烘焙课。”

北京,段长亮正在一个用户家里检查烤箱。这位少有的男性用户投诉,摄像头无法使用。段长亮没有想到,问题其实很简单,男生将可更换的摄像头当乐高玩,拔出来,没有能复位。段长亮使劲往下按,“吭”的一声之后,问题解决了。男生乐了。

段长亮礼貌性地感谢一下男生,等了将近半年才拿到货。男生摆摆手,对他说“做智能硬件都这样。”

2017年底,创业近三年的马钢在朋友圈里这样形容自己:“用创业对抗中年危机的自虐狂。”

中坤广场,小焙隔壁的公司从2016年的养马管理公司,已经换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玻璃门上贴着面包图案的房间,就是小焙的办公室。

马钢的座位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桌子上一直放着两个路牌。一个黄色,一个蓝色。黄色的一个是在芬兰时买的,画着一只麋鹿,写着“小心麋鹿”,马钢想要提醒自己创业要“小心迷路”。

蓝色的一个是在美国的阿甘的虾餐厅里买的纪念品。这家餐厅灵感来自于那部著名的电影《阿甘正传》,蓝色标牌上面写着《阿甘正传》里,珍妮对童年阿甘说的话,那句改变了阿甘人生的台词:

“Run,Forrest run!”

感谢黄鸿儒先生、顾成余先生、刘原先生对本文的支持。​感谢@糯米情书对本文的支持。文中胡兴斌系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