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云金盆洗手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云金盆洗手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正如马云所喜欢的武侠作品《笑傲江湖》中的那场著名的“金盆洗手”一样,真正的矛盾和冲突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对于阿里而言,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能否一直保持到最后,不但关系着马云的退休生活能否如他所愿,也关系着阿里巴巴是否能从成功走向伟大。

作者 | 李威

设计 | 托马斯

“如果马云不在了,会发生什么?”

几年前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马云讨论过公司股东是否会大权独揽的话题,“对雅虎和软银来说,我马云依然健在,他们尊重我,我尊重他们,我们一起工作得很好。我是创始人兼CEO,我可以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当创始人不在时,问题就来了。这是太极哲学,你必须解决未来的问题,必须治未病。”

十年之前,马云着力解决的除了阿里巴巴的业务发展,就是在“马云不在了之后”,如何保证阿里巴巴能够健康的生存。他给出的答案是,“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十年之后,马云开始对他给出的这个答案进行最终的验证。

根据今天早些时候马云在公开信中公布的传承计划,2019年的9月10日,马云将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专注公益和教育,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会接替他,掌管这家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看上去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一年之后迎接一个离开他也可以正常运作的阿里巴巴。

 

一切看上去顺利无比,甚至马云主导的这一场权力交接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常新老交替的“范本”。但是,正如马云所喜欢的武侠作品《笑傲江湖》中的那场著名的”金盆洗手“一样,真正的矛盾和冲突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对于阿里而言,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能否一直保持到最后,不但关系着马云的退休生活能否如他所愿,也关系着阿里巴巴是否能从成功走向伟大。

传承的依仗

 

在《南华早报》的评价中,马云将把亚洲最有价值公司的钥匙交给阿里巴巴集团的CEO,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传承计划。《南华早报》的报道中同时引用了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对此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交接模式。“在探索如何将成功传递给下一代的最佳模式的中国企业家中,马云是先锋。”

将一个本应由创始人马云基于个人魅力领导的公司,改造成为有一套“集体决策”机制,由一群有担当、负责任的合伙人群体进行治理的开放经济体,并试图实现一次平稳的权力交接,是马云此举得以收获如此多的正面解读与评价的原因。“阿里巴巴现在的治理制度、企业文化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允许我走开而不至于带来破坏。”马云这样告诉媒体。

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的前提是“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然后还需要由现有合伙人向合伙人委员会推选,由合伙人委员会审查、经过1年考察、并由不低于75%合伙人同意后方能进入合伙人团队。目前,阿里巴巴一共有36位合伙人,其中包括两位“80后”——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

以价值观为核心支撑,马云为阿里设计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生态系统:最上层由马云负责价值观的制订;中层由接受阿里价值观的合伙人们组成,他们认同一个共同的使命和理想,并负责将其倾注到阿里体系所覆盖的各个业务线中;下层的员工们则在业绩和价值观的双重衡量标准的筛选下,进行优胜劣汰,自愿或不自愿得成为阿里价值观的接受者与追随者。

阿里巴巴2017年会上,马云携全体合伙人玩魔术

马云通过缔造企业的规则和价值观来进行内部和外部生态系统的约束和梳理,建立起维系阿里巴巴生态健康的一整套决策、人才和治理安排。合伙人制度建立之初,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保证持股较少的马云和管理团队,能够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其次,是解决公司战略规划与实施的问题,将个人决策变为集体决策;最后,才是后来被赋予重要意义的企业传承功能。

根据规定,合伙人团队可以提名董事会半数以上的董事,通过影响董事会成员组成,保持对重要事项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同时合伙人制度还规定了退休、除名等退出机制,保证了一定的纠错能力。通过合伙人团队的定期补充或更新,实现了决策层的新陈代谢,既保障了战略规划具有稳健性、连续性和创新性,也让决策更加立足于长远,也成为马云实现退休的最大依仗。

阿里传承三级跳

 

对阿里巴巴机制、体系建设的思考,以及对自己退休的安排在马云那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09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的10周年庆典晚会上,马云说道:“我们不希望背负过去的荣誉,明天我们将会重新应聘求职于阿里巴巴,和任何普通员工的一样,从0开始,为下一个10年继续努力。”这天,马云宣布阿里巴巴18位创始人集体“辞任”,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变成合伙人,“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前十年结束后,新的十年将从明天开始。”这也是马云传承计划迈出的第一步。

在2012年的时候,马云便对当时的《时尚先生》主编李翔表示,阿里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生态系统,而绝不能建一个帝国系统。结束创始人时代是远离帝国的第一步,首先,合伙人制度的实现,可以保证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其次,马云认为可以借此让创始人们放下了因为创始人身份而承受的压力;同时,创始人的“消失”,彻底打通了阿里体系内的“阶级壁垒”,让新的血液能够以“合伙人”的身份,进入阿里生态体系的心脏。

尽管当时阿里巴巴规模初成,但是接连遇到的卫哲事件、假货风波、支付宝事件以及淘宝商城“十月围城”让马云身心俱疲,没能让他实现45岁退休的计划,反而开始了对阿里巴巴体制的又一次改造,也是传承的第二步。2013年整个阿里巴巴被拆分成25个事业部,由不同的事业部总裁负责管理,形成了三层权力体系: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以及事业部。

现在,按照张勇的说法,阿里巴巴已经从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电商公司,蜕变为一个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产生数据并且用数据来反哺行业的一家数据公司。同时,阿里巴巴不同业务实行“履带式前进”的规划,即旗下业务轮流领跑,2017~2019年,由蚂蚁金服领跑,2019~2021年则由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菜鸟将挑头。

同时,马云对人才培养的思考也变得更为深入。“当年我为什么成熟起来,是没人替我做决定,我必须自己做决定,哪怕是错了。张勇今天再不可能出现商城事件,商城暴乱,他还会再让它出现吗?不可能了。他比谁都懂。这就是一次的痛苦带给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离开了我,某种程度上来讲,团队成长更快。”

这一系列变化,促成了马云从日常事务中脱身。2013年5月10日,在近4万阿里人面前,马云与当时的继任者陆兆禧在雨中紧紧拥抱,完成了交接仪式,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身份变更为集团董事局主席。随后,阿里巴巴又完成了多次交接:2015年张勇接任CEO;2016年井贤栋接任蚂蚁金服CEO并在一年半后接任董事长;菜鸟、阿里云等板块也都完成过至少一次的管理层变动。

自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在马云的关照下继续运转了5年,如今,马云开始准备释放出更多的权力,将自己完全隐入幕后。在阿里巴巴2018年最新公告的年报中提到,2019年要完成对VIE架构进行调整完善,调整的核心内容为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马云自己则在公开信中宣称,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胃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他将回归教育。

退而难休?

 

在公开信的最后,马云作出承诺,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正如承诺所说,马云及时交出了公司的实际治理权,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权力传承方面走得最远,也做得恰到好处。但是,这次的传承并没有结束,合伙人组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未来的不可知和不确定性,至少目前还难以回答阿里巴巴的权力传承是否能够走向最终圆满的问题。

传承之后的马云将如何处理自己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次传承的圆满程度。最理想的状态可能是,马云从此不再处理与阿里巴巴相关的一切事物,专注于公益和教育事业。最不理想的状态则是马云再次出山,挽救阿里巴巴于危机之中。最有可能的状态则是,马云成为整个阿里巴巴的象征符号和守望者。

卸任CEO的马云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退,“我的退跟以前想象的不一样,跟职业经理人的退不一样。你看我在公司没多少天,但作为从里面出来的旁观者,我回来之后,里面螺丝拧几下,哪几个螺丝松了,可能需要跟他们讲一讲,谈一谈。然后再回来,再向后撤一撤。这样他们也舒服,我也舒服。”

在媒体的评论中,张勇很像一个创业者。他力主举全集团之力“All in无线”,奠定了阿里巴巴从PC端向移动互联变迁的基础。但是,张勇在更多时间里会表现为马云战略的卓有成效执行者。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并发布了“五新”战略。随后,张勇将新零售阐释为用大数据和互联网重构“人、货、场”等现代商业要素,形成的一种新的商业业态,并主导收购饿了么、私有化银泰,入股高鑫零售,与苏宁、百联和三江购物合作,并推出无人零售店、无人口红售卖机、汽车自动贩卖机等无人零售业态。

至少目前来看,还没人能够取代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角色和地位,合伙人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也尚需时间验证。正如《马云的计划:试图让阿里变成一座蜂巢 而蜂王却不是自己》一文所说:职业经理人能够用商业的理论与逻辑来解决公司面临的商业难题,但创始人在公司长远未来上的构想以及企业变革中的快速推动,会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同时,科技公司会比传统公司更容易面临技术变革以及市场变化,需要公司持续的创新力来推动发展。

下一个十年,能否圆满?

 

而且,阿里巴巴还在爬山,准备下山的马云也不会允许自己下得不够漂亮。正如马云自己所说,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马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因为在我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起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阿里巴巴已经足够成功,但是还未走向伟大。

如果参考古人提出的“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来评判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成功,三部曲也只能说最多完成了两部半。剩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阿里巴巴成为一家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多影响和改变的企业,发挥出更大的企业责任。现在看来,通过作为马云自身赋予阿里巴巴更多美誉度,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手段,退休赋予他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更专注于对阿里巴巴价值观的把控。

“你没有到达过8000米以上,你不知道空气有多么稀薄。你真的爬到了8000米以上,你会想他妈的老子怎么这么傻,跑到这上面来。”经历过8000米极限的马云已经可以不太在意公司的好,但是公司的不好依然和他紧密相关,就像有的媒体会更愿意将他在这个时间点的退休,与当前的环境联系起来。

传承之时,也是阿里巴巴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间节点。如果说阿里头十年的主题是开创基业,第二个十年的主题是建立制度,第三个十年的主题就将是实现传承。阿里巴巴的权力过渡将在一年后结束,但是验证传承是否成功,还需将要更长时间以及更多挑战,马云金盆洗手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马云

  • 马云“爆改”阿里这一年
  • 马云的旧贴,和那个燃烧的时代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云金盆洗手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正如马云所喜欢的武侠作品《笑傲江湖》中的那场著名的“金盆洗手”一样,真正的矛盾和冲突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对于阿里而言,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能否一直保持到最后,不但关系着马云的退休生活能否如他所愿,也关系着阿里巴巴是否能从成功走向伟大。

作者 | 李威

设计 | 托马斯

“如果马云不在了,会发生什么?”

几年前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马云讨论过公司股东是否会大权独揽的话题,“对雅虎和软银来说,我马云依然健在,他们尊重我,我尊重他们,我们一起工作得很好。我是创始人兼CEO,我可以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当创始人不在时,问题就来了。这是太极哲学,你必须解决未来的问题,必须治未病。”

十年之前,马云着力解决的除了阿里巴巴的业务发展,就是在“马云不在了之后”,如何保证阿里巴巴能够健康的生存。他给出的答案是,“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十年之后,马云开始对他给出的这个答案进行最终的验证。

根据今天早些时候马云在公开信中公布的传承计划,2019年的9月10日,马云将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专注公益和教育,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会接替他,掌管这家庞大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看上去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一年之后迎接一个离开他也可以正常运作的阿里巴巴。

 

一切看上去顺利无比,甚至马云主导的这一场权力交接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常新老交替的“范本”。但是,正如马云所喜欢的武侠作品《笑傲江湖》中的那场著名的”金盆洗手“一样,真正的矛盾和冲突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对于阿里而言,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能否一直保持到最后,不但关系着马云的退休生活能否如他所愿,也关系着阿里巴巴是否能从成功走向伟大。

传承的依仗

 

在《南华早报》的评价中,马云将把亚洲最有价值公司的钥匙交给阿里巴巴集团的CEO,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传承计划。《南华早报》的报道中同时引用了香港中文大学范博宏对此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交接模式。“在探索如何将成功传递给下一代的最佳模式的中国企业家中,马云是先锋。”

将一个本应由创始人马云基于个人魅力领导的公司,改造成为有一套“集体决策”机制,由一群有担当、负责任的合伙人群体进行治理的开放经济体,并试图实现一次平稳的权力交接,是马云此举得以收获如此多的正面解读与评价的原因。“阿里巴巴现在的治理制度、企业文化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允许我走开而不至于带来破坏。”马云这样告诉媒体。

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的前提是“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高度认同公司文化,并且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性贡献,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然后还需要由现有合伙人向合伙人委员会推选,由合伙人委员会审查、经过1年考察、并由不低于75%合伙人同意后方能进入合伙人团队。目前,阿里巴巴一共有36位合伙人,其中包括两位“80后”——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

以价值观为核心支撑,马云为阿里设计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生态系统:最上层由马云负责价值观的制订;中层由接受阿里价值观的合伙人们组成,他们认同一个共同的使命和理想,并负责将其倾注到阿里体系所覆盖的各个业务线中;下层的员工们则在业绩和价值观的双重衡量标准的筛选下,进行优胜劣汰,自愿或不自愿得成为阿里价值观的接受者与追随者。

阿里巴巴2017年会上,马云携全体合伙人玩魔术

马云通过缔造企业的规则和价值观来进行内部和外部生态系统的约束和梳理,建立起维系阿里巴巴生态健康的一整套决策、人才和治理安排。合伙人制度建立之初,解决的最基本问题是保证持股较少的马云和管理团队,能够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其次,是解决公司战略规划与实施的问题,将个人决策变为集体决策;最后,才是后来被赋予重要意义的企业传承功能。

根据规定,合伙人团队可以提名董事会半数以上的董事,通过影响董事会成员组成,保持对重要事项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同时合伙人制度还规定了退休、除名等退出机制,保证了一定的纠错能力。通过合伙人团队的定期补充或更新,实现了决策层的新陈代谢,既保障了战略规划具有稳健性、连续性和创新性,也让决策更加立足于长远,也成为马云实现退休的最大依仗。

阿里传承三级跳

 

对阿里巴巴机制、体系建设的思考,以及对自己退休的安排在马云那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009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的10周年庆典晚会上,马云说道:“我们不希望背负过去的荣誉,明天我们将会重新应聘求职于阿里巴巴,和任何普通员工的一样,从0开始,为下一个10年继续努力。”这天,马云宣布阿里巴巴18位创始人集体“辞任”,从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变成合伙人,“这标志着阿里巴巴前十年结束后,新的十年将从明天开始。”这也是马云传承计划迈出的第一步。

在2012年的时候,马云便对当时的《时尚先生》主编李翔表示,阿里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生态系统,而绝不能建一个帝国系统。结束创始人时代是远离帝国的第一步,首先,合伙人制度的实现,可以保证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其次,马云认为可以借此让创始人们放下了因为创始人身份而承受的压力;同时,创始人的“消失”,彻底打通了阿里体系内的“阶级壁垒”,让新的血液能够以“合伙人”的身份,进入阿里生态体系的心脏。

尽管当时阿里巴巴规模初成,但是接连遇到的卫哲事件、假货风波、支付宝事件以及淘宝商城“十月围城”让马云身心俱疲,没能让他实现45岁退休的计划,反而开始了对阿里巴巴体制的又一次改造,也是传承的第二步。2013年整个阿里巴巴被拆分成25个事业部,由不同的事业部总裁负责管理,形成了三层权力体系:战略决策委员会(由董事局负责)、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由CEO负责)以及事业部。

现在,按照张勇的说法,阿里巴巴已经从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电商公司,蜕变为一个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产生数据并且用数据来反哺行业的一家数据公司。同时,阿里巴巴不同业务实行“履带式前进”的规划,即旗下业务轮流领跑,2017~2019年,由蚂蚁金服领跑,2019~2021年则由阿里云接棒,2021年~2024年,菜鸟将挑头。

同时,马云对人才培养的思考也变得更为深入。“当年我为什么成熟起来,是没人替我做决定,我必须自己做决定,哪怕是错了。张勇今天再不可能出现商城事件,商城暴乱,他还会再让它出现吗?不可能了。他比谁都懂。这就是一次的痛苦带给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离开了我,某种程度上来讲,团队成长更快。”

这一系列变化,促成了马云从日常事务中脱身。2013年5月10日,在近4万阿里人面前,马云与当时的继任者陆兆禧在雨中紧紧拥抱,完成了交接仪式,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身份变更为集团董事局主席。随后,阿里巴巴又完成了多次交接:2015年张勇接任CEO;2016年井贤栋接任蚂蚁金服CEO并在一年半后接任董事长;菜鸟、阿里云等板块也都完成过至少一次的管理层变动。

自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在马云的关照下继续运转了5年,如今,马云开始准备释放出更多的权力,将自己完全隐入幕后。在阿里巴巴2018年最新公告的年报中提到,2019年要完成对VIE架构进行调整完善,调整的核心内容为减少马云和谢世煌的个人控制力,改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和高管们集体控制,目的是为规避“关键人风险”。马云自己则在公开信中宣称,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胃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他将回归教育。

退而难休?

 

在公开信的最后,马云作出承诺,阿里从来不只属于马云,但马云会永远属于阿里。正如承诺所说,马云及时交出了公司的实际治理权,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权力传承方面走得最远,也做得恰到好处。但是,这次的传承并没有结束,合伙人组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未来的不可知和不确定性,至少目前还难以回答阿里巴巴的权力传承是否能够走向最终圆满的问题。

传承之后的马云将如何处理自己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次传承的圆满程度。最理想的状态可能是,马云从此不再处理与阿里巴巴相关的一切事物,专注于公益和教育事业。最不理想的状态则是马云再次出山,挽救阿里巴巴于危机之中。最有可能的状态则是,马云成为整个阿里巴巴的象征符号和守望者。

卸任CEO的马云曾经这样描述过自己的退,“我的退跟以前想象的不一样,跟职业经理人的退不一样。你看我在公司没多少天,但作为从里面出来的旁观者,我回来之后,里面螺丝拧几下,哪几个螺丝松了,可能需要跟他们讲一讲,谈一谈。然后再回来,再向后撤一撤。这样他们也舒服,我也舒服。”

在媒体的评论中,张勇很像一个创业者。他力主举全集团之力“All in无线”,奠定了阿里巴巴从PC端向移动互联变迁的基础。但是,张勇在更多时间里会表现为马云战略的卓有成效执行者。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并发布了“五新”战略。随后,张勇将新零售阐释为用大数据和互联网重构“人、货、场”等现代商业要素,形成的一种新的商业业态,并主导收购饿了么、私有化银泰,入股高鑫零售,与苏宁、百联和三江购物合作,并推出无人零售店、无人口红售卖机、汽车自动贩卖机等无人零售业态。

至少目前来看,还没人能够取代马云在阿里巴巴的角色和地位,合伙人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也尚需时间验证。正如《马云的计划:试图让阿里变成一座蜂巢 而蜂王却不是自己》一文所说:职业经理人能够用商业的理论与逻辑来解决公司面临的商业难题,但创始人在公司长远未来上的构想以及企业变革中的快速推动,会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同时,科技公司会比传统公司更容易面临技术变革以及市场变化,需要公司持续的创新力来推动发展。

下一个十年,能否圆满?

 

而且,阿里巴巴还在爬山,准备下山的马云也不会允许自己下得不够漂亮。正如马云自己所说,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马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因为在我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起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是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阿里巴巴已经足够成功,但是还未走向伟大。

如果参考古人提出的“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来评判马云和阿里巴巴的成功,三部曲也只能说最多完成了两部半。剩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阿里巴巴成为一家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多影响和改变的企业,发挥出更大的企业责任。现在看来,通过作为马云自身赋予阿里巴巴更多美誉度,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手段,退休赋予他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更专注于对阿里巴巴价值观的把控。

“你没有到达过8000米以上,你不知道空气有多么稀薄。你真的爬到了8000米以上,你会想他妈的老子怎么这么傻,跑到这上面来。”经历过8000米极限的马云已经可以不太在意公司的好,但是公司的不好依然和他紧密相关,就像有的媒体会更愿意将他在这个时间点的退休,与当前的环境联系起来。

传承之时,也是阿里巴巴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间节点。如果说阿里头十年的主题是开创基业,第二个十年的主题是建立制度,第三个十年的主题就将是实现传承。阿里巴巴的权力过渡将在一年后结束,但是验证传承是否成功,还需将要更长时间以及更多挑战,马云金盆洗手的大戏才刚刚开锣。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