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城市君的票圈被《通勤,正在杀死 2000万北京人》刷爆,道出了无数上班族的心酸与痛。凌晨四点的湾区见不见得到可能随缘,可是凌晨五点的北京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天天必须遇到的标配。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山水迢迢的通勤路已经吃光了我们的血槽....
然而,在很多人眼中地广人稀的美帝,在旧金山湾区这寸土寸金地区commute(通勤)的头痛指数跟帝都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知道,北京的地铁已经辐射周边地区,即使是住在天津、河北也有开往北京的高铁聊以慰藉。
而湾区多数地段基本别想指望公共交通,Bart和Caltrain只能帮公司正好在车站旁的幸运儿解决难题,绝大多数人都是靠自驾上班!
通往旧金山的高速凌晨五点就开始堵车,一直堵到大中午
周末车速能上70mile/小时,高峰期车速能上30mile就谢天谢地了
整个湾区,一路飘红,堵起来仿佛一个世纪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家在这头,公司在那头~
湾区人的通勤路,这么近却那么远,无数小伙伴不得不起早贪黑,赌上宝贵的光阴,虚掷在这漫漫的消耗中,挣扎在这无力的旅途上
掐指一算,一辈子耗着路上的时间加起来得好几年,细思极恐。
超长时间通勤的苦痛也只有湾区人才懂!
超长通勤下的恐惧
据SFGate报道,U.S. Census统计有超过10万的湾区人每天通勤时间超过90分钟。
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这些城市,也衍生出一个新名词——“Super -commuting”(超级通勤)。
大量的工作机会和及其有限的房屋,导致“Super -commuting”与日俱增。
2015年zillow就有研究显示,像是在旧金山、西雅图这样科技产业导向的城市中,相对低收入群体的通勤时间普遍比高收入群体久。“超级通勤者”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城市周边城市夸张速度竟高于中心城市,而在全美10个超级通勤者比例最高的城市中,有五个都在加州。
美国超级通勤比例最高的城市
而对于旧金山湾区这些昂贵邮编,房价中位数100万起的地区,多数高学历高收入的人聚集于此,他们有能力支付高额房价,另外的普通工薪族只能无奈,望洋兴叹。
这只怕让“穷苦大众”陷入了消极的循环。
高收入者因为住的近,通勤效率高,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支配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将这挣来的时间用于休闲,自我充电,还是开辟新的生财之路,都是提高生活品质的明智之举。
然而,囊中羞涩的普通人,每天只是按时到岗,安全回家,就要耗尽洪荒之力了,休闲娱乐、提升自我不说,房价的压力和通勤的辛苦会不会变成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智湾区人为缓解压力各出奇招
为了减少压力,湾区人可谓是“各出奇招”,手段不重要,能不耽误工作更能省钱才是硬道理。
在旧金山工作的Danny,折服于“惊悚的”房价,和妻子居住在加州的一个小镇Dixon。他晚上定好凌晨4:30的闹钟,准时起床,迎接他的是长达2小时72mile的通勤。
早上5:10他准时开车出发,开20分钟的车程到Fairfield。然后乘坐45分钟bus到El Cerrito,在坐45分钟的或者到三番,下车后步行10分钟到公司。
为了省下4500刀房租,往返4小时上下班。
住在东湾Richmond的Janis为开高峰期,也是不走寻常路,划船上班
比起高速上缓慢的车流,她更爱徜徉在宽广的水面上!
有人住远减轻住房压力,有人划船避开拥堵高速,还有人直接开房车睡公司停车场。Google工程师和妻子一直住在房车里,停在google自家停车场,没有租房的开支,一个月80%的工资都能省下来。
谁来拯救湾区的“堵”?
未来美国超大城市的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网站Zillow统计,从去年到今年旧金山的房价上涨10%,预计明年将继续上涨8%。
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人成为“超级通勤者”,交通和住房问题该如何得到缓解?
希望Tesla CEO 伊隆马斯克备受期待的Hyperloop One超级管道高速铁路有朝一日可以将乘客飞速转移到城市中心。
Facebook也表示已经为经济适用房和综合用房提供了超过1800万美元的资金,并正在与私营合作伙伴和当地政府合作寻求更多解决方案。
如Facebook的首席政策官所说:如果我们不解决住房和交通问题,硅谷将不再是硅谷!
本平台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谢绝公众号商业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