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南文化们”皆唱挽歌?实业跨界影视公司的同生不同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南文化们”皆唱挽歌?实业跨界影视公司的同生不同命

洗牌期。

北京文化发行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剧照

文│薄荷

于2014年3月宣布以10亿元并购大唐辉煌,进军影视文化行业的中南文化,在前几年还是被津津乐道的转型影视的成功范例,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何在近期,它的“衰败”引得了不少哀叹。

跨界做影视,或者并购影视公司的企业并不少见。除了重工实业,互联网、旅游业、金融、房地产,各行各业都有跨界影视的影子。比如说聚美优品、小米和三只松鼠,你能想象他们都有自己的影业公司吗?

然而能保持盈利增长,和真正能出头、被行业看见的公司,却是少之又少。

这些日子,关于影视行业的“寒冬论”屡屡见诸报端,各大上市影视公司的半年报也并非全然志得意满,所以,这些跨界而来的影视公司,该何去何从?

断崖式亏损,或依靠实业支撑

虽然在中南文化的半年报中,整体营收较去年下跌较低,仅为7.4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9.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52%,而扣非后净利润仅为1723.35万元,同比减少86.79%。

营收和净利润下跌的同时,中南文化还身负停牌、违规担保、诉讼等多项负面新闻。但中南文化可能只是一个“典型”,还不足以说明影视行业的凛冬已至,不过“日子不太好过”的跨界影视公司,的确也不少。

另外一家令人感到凛冽的公司是东方网络。有着《镇魂》和《特化师》的电视剧版权业务,但它去年的亏损高达2.72亿。这家传统制造业出身的公司宣布再次转型投资文旅小镇,并且积极乐观的认为随着业务调整,公司业绩将会逐步回升。

对于去年的巨额亏损,东方网络的解释是,“2017年公司处于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期,对原有行业前景不明、业务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影视投资、渠道销售、版权运营、动画内容制作等业务进行收缩,并逐步向文化旅游等新业务尝试转型。”

但据中报显示,东方网络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滑60.71%,亏损额高达近7000万元,同比下滑335.01%。以“转型”救“转型”,布局文旅产业的东方文化,恐怕还需要长期的等待才能得出结果。

当代东方则是账目好看,实际暗流汹涌的存在。

当代东方前身为大同水泥,2010年被当代集团以6474.5万元收购后逐渐剥离了原有产业,以文化传媒业务为主。一部《军师联盟》使得当代东方名声大噪,收购盟将威影视后,当代东方又收购了永乐影视,同样签订了对赌协议。

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虽然处于增长趋势,但是现金流继续吃紧,并且还有4.52亿元的待偿还短期借款。当代东方可以说是游弋在高收益和高风险之间,但是这场资本游戏终归是风险重重。

戏剧化的是,在中南文化当年一路高歌时,前身为鹿港科技的鹿港文化并不为外界所看好。然而如今的鹿港文化依然以传统纺织业为主,并且相当重视实业经营。

由于在纱线和呢料方面都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业务线,所以鹿港文化可以用相当稳健的实业收益,来对抗影视板块的亏损,毕竟其投资的几部电影还没有拿到收益,投资的电视剧《曹操》和电影《大轰炸》也尚未正式面世。

眼光和实力同样重要

今夏的情绪捕手《我不是药神》,无疑让北京文化再次瞩目。虽然《我不是药神》的档期处于下半年,亮眼的票房成绩无法体现在半年报中,但是北京文化在2018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仍然达到了3.04亿元,同比增长82.03%,影视文化业务收入为2.53亿元,同比增长122.94%。

前身为北京旅游,以景区经营管理和酒店管理服务的旅游业为主业,北京文化在2010年-2015年的路走得不太顺,先是营收低迷,接着寻求转型,希望使旅游和影视相互扶持,能够打出一片新光景来,未曾想两者都未能救市,旅游业务更是岌岌可危。

于是北京文化公开表示,预计从2016年开始,其影视业务与旅游业务的占比约为7:3,并且将逐年提高影视业务的占比。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在2010-2013年间,北京文化的营业收入一直在1.6亿-1.7亿之间徘徊,直到2014年飞跃至4.21亿,但是在2015年又跌落至3.49亿。

然而北京文化的春天在2016年便降临了,当年营业收入为9.27亿,净利润高达5.22亿,要知道2015年的净利润只有0.21亿。

电影板块有《同桌的你》《心花路放》《解救吾先生》《我不是潘金莲》《战狼2》《芳华》《我不是药神》,电视剧板块有《少帅》《九州·海上牧云记》,北京文化给外界的印象一向是“能押中爆款”。

与其说善于押片子,不如说善于押人才,北京文化聚集了业内众多资深从业者,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文化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完成转型并且盈利的原因。

但是“押”也意味着有不确定因素存在。北京文化目前顺风顺水,但是自身涉入行业不深,未能有独立制作的能力,并且投资向来伴随着风险。

另外,完美世界这位游戏界的大佬自涉足影视业之后也表现不俗,接连收购今典院线、入股嘉行传媒,嘉行传媒旗下的影视作品不用多言。完美世界去年出品了电影《非凡任务》《嘉年华》,今年还有出品了《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多部剧集,在综艺和网络电影上也没落下。

高举影游联动大旗的公司不在少数,完美世界选择加码投资入局,哪怕是间接收购连续三年亏损的编剧公司青春你好,也要在影视圈的各个环节拿下筹码。

在2018年上半年里,影视版权在完美世界的整体营收中虽然只占比27.38%,但是10.04亿的收入较去年增长了93.85%。完美世界有着和北京文化相似的“眼光”,只是更加谨慎,游戏仍是第一大主营业务,影视板块更重布局。

还有以一部《那年花开月正圆》成功翻盘的华视娱乐。此前以石油生意起家,华视娱乐早年的转型路走得坎坷,已经成立十余年,但是“出圈”作品较少,电影《致青春》表现还不错。

围绕华视娱乐以往的轨迹来看,“偏爱IP改编”或许能形容这家公司的特质,包括国民动漫形象阿狸改编电影、《步步惊心》电影版、《山楂树之恋》电视剧版等多个项目计划。

《那年花开月正圆》待播时,外界也是一片猜测之声,“押进全部身家的华视娱乐成败在此一举”成了热门话题。好在这部剧成了当年的“剧王”,但是相对较大的投入和早些年的亏损还是让华视娱乐“造血缓慢”。

和中南文化、鹿港文化相似,以传统钼业公司进军影视业的吉翔股份反倒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00亿元,同比增长9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78.04%,其中影视业务收入9.08亿,占比54%。

可以见得,吉翔股份在策略上与鹿港文化相似,没有缩减其主营的实业,并且稳中有升,同时在影视板块“运气较好”,参与出品或投资制作的电视剧《爱情的边疆》《归去来》等作品,同时完成收入确认,电影板块则投资了《动物世界》。

在下半年待播的剧集中,由陈宝国、许晴、冯远征主演的《老中医》,或为吉翔股份纳入2-2.5亿的发行收益。另外还有《娘道》《原来你还在这里》《大明皇妃》等多部参与投资的待播作品。

据了解,吉翔股份由儒意影视前高管席晓唐、前北京卫视高层曹力宁作为影视业务负责人,吉翔股份与毛卫宁、郭靖宇、刘江等导演合作密切。在这一点上,是与北京文化有相似之处的。

小结

跨界做影视的公司来自各行各业,甚至相邻的传统媒体也参与了进来。归根结底,近几年影视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或是为了“过冬”,或是为了分散业务,这个行业在众人的眼里无疑是一杯鲜美的羹汤。

只是随着政策趋严,能出头的终归是少数,他们要么背靠自身强大的基业,要么有着精准的眼光。2016年前后,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影视标的风潮开始有了退却的意思,并购重组失败率明显升高。直到2017年的“寒潮”来袭至今,影视行业实际上一直处于调整期。

同时,并购或转型也从最初的投机和探寻,有了注重专业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更像是被动的,哪怕短期内无法瞥见利害端倪,但是长此以往,如果缺乏专业的把控,就可能面对不测的未来。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中南文化们”皆唱挽歌?实业跨界影视公司的同生不同命

最新更新时间:09/12 11:3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南文化

  • 80只股遭北向资金减仓超30%
  • 龙虎榜 | 中南文化今日跌9.79%,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2392.54万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南文化们”皆唱挽歌?实业跨界影视公司的同生不同命

洗牌期。

北京文化发行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剧照

文│薄荷

于2014年3月宣布以10亿元并购大唐辉煌,进军影视文化行业的中南文化,在前几年还是被津津乐道的转型影视的成功范例,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何在近期,它的“衰败”引得了不少哀叹。

跨界做影视,或者并购影视公司的企业并不少见。除了重工实业,互联网、旅游业、金融、房地产,各行各业都有跨界影视的影子。比如说聚美优品、小米和三只松鼠,你能想象他们都有自己的影业公司吗?

然而能保持盈利增长,和真正能出头、被行业看见的公司,却是少之又少。

这些日子,关于影视行业的“寒冬论”屡屡见诸报端,各大上市影视公司的半年报也并非全然志得意满,所以,这些跨界而来的影视公司,该何去何从?

断崖式亏损,或依靠实业支撑

虽然在中南文化的半年报中,整体营收较去年下跌较低,仅为7.48%,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69.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52%,而扣非后净利润仅为1723.35万元,同比减少86.79%。

营收和净利润下跌的同时,中南文化还身负停牌、违规担保、诉讼等多项负面新闻。但中南文化可能只是一个“典型”,还不足以说明影视行业的凛冬已至,不过“日子不太好过”的跨界影视公司,的确也不少。

另外一家令人感到凛冽的公司是东方网络。有着《镇魂》和《特化师》的电视剧版权业务,但它去年的亏损高达2.72亿。这家传统制造业出身的公司宣布再次转型投资文旅小镇,并且积极乐观的认为随着业务调整,公司业绩将会逐步回升。

对于去年的巨额亏损,东方网络的解释是,“2017年公司处于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期,对原有行业前景不明、业务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性较大的影视投资、渠道销售、版权运营、动画内容制作等业务进行收缩,并逐步向文化旅游等新业务尝试转型。”

但据中报显示,东方网络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滑60.71%,亏损额高达近7000万元,同比下滑335.01%。以“转型”救“转型”,布局文旅产业的东方文化,恐怕还需要长期的等待才能得出结果。

当代东方则是账目好看,实际暗流汹涌的存在。

当代东方前身为大同水泥,2010年被当代集团以6474.5万元收购后逐渐剥离了原有产业,以文化传媒业务为主。一部《军师联盟》使得当代东方名声大噪,收购盟将威影视后,当代东方又收购了永乐影视,同样签订了对赌协议。

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虽然处于增长趋势,但是现金流继续吃紧,并且还有4.52亿元的待偿还短期借款。当代东方可以说是游弋在高收益和高风险之间,但是这场资本游戏终归是风险重重。

戏剧化的是,在中南文化当年一路高歌时,前身为鹿港科技的鹿港文化并不为外界所看好。然而如今的鹿港文化依然以传统纺织业为主,并且相当重视实业经营。

由于在纱线和呢料方面都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业务线,所以鹿港文化可以用相当稳健的实业收益,来对抗影视板块的亏损,毕竟其投资的几部电影还没有拿到收益,投资的电视剧《曹操》和电影《大轰炸》也尚未正式面世。

眼光和实力同样重要

今夏的情绪捕手《我不是药神》,无疑让北京文化再次瞩目。虽然《我不是药神》的档期处于下半年,亮眼的票房成绩无法体现在半年报中,但是北京文化在2018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仍然达到了3.04亿元,同比增长82.03%,影视文化业务收入为2.53亿元,同比增长122.94%。

前身为北京旅游,以景区经营管理和酒店管理服务的旅游业为主业,北京文化在2010年-2015年的路走得不太顺,先是营收低迷,接着寻求转型,希望使旅游和影视相互扶持,能够打出一片新光景来,未曾想两者都未能救市,旅游业务更是岌岌可危。

于是北京文化公开表示,预计从2016年开始,其影视业务与旅游业务的占比约为7:3,并且将逐年提高影视业务的占比。

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在2010-2013年间,北京文化的营业收入一直在1.6亿-1.7亿之间徘徊,直到2014年飞跃至4.21亿,但是在2015年又跌落至3.49亿。

然而北京文化的春天在2016年便降临了,当年营业收入为9.27亿,净利润高达5.22亿,要知道2015年的净利润只有0.21亿。

电影板块有《同桌的你》《心花路放》《解救吾先生》《我不是潘金莲》《战狼2》《芳华》《我不是药神》,电视剧板块有《少帅》《九州·海上牧云记》,北京文化给外界的印象一向是“能押中爆款”。

与其说善于押片子,不如说善于押人才,北京文化聚集了业内众多资深从业者,这也是为什么北京文化能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完成转型并且盈利的原因。

但是“押”也意味着有不确定因素存在。北京文化目前顺风顺水,但是自身涉入行业不深,未能有独立制作的能力,并且投资向来伴随着风险。

另外,完美世界这位游戏界的大佬自涉足影视业之后也表现不俗,接连收购今典院线、入股嘉行传媒,嘉行传媒旗下的影视作品不用多言。完美世界去年出品了电影《非凡任务》《嘉年华》,今年还有出品了《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多部剧集,在综艺和网络电影上也没落下。

高举影游联动大旗的公司不在少数,完美世界选择加码投资入局,哪怕是间接收购连续三年亏损的编剧公司青春你好,也要在影视圈的各个环节拿下筹码。

在2018年上半年里,影视版权在完美世界的整体营收中虽然只占比27.38%,但是10.04亿的收入较去年增长了93.85%。完美世界有着和北京文化相似的“眼光”,只是更加谨慎,游戏仍是第一大主营业务,影视板块更重布局。

还有以一部《那年花开月正圆》成功翻盘的华视娱乐。此前以石油生意起家,华视娱乐早年的转型路走得坎坷,已经成立十余年,但是“出圈”作品较少,电影《致青春》表现还不错。

围绕华视娱乐以往的轨迹来看,“偏爱IP改编”或许能形容这家公司的特质,包括国民动漫形象阿狸改编电影、《步步惊心》电影版、《山楂树之恋》电视剧版等多个项目计划。

《那年花开月正圆》待播时,外界也是一片猜测之声,“押进全部身家的华视娱乐成败在此一举”成了热门话题。好在这部剧成了当年的“剧王”,但是相对较大的投入和早些年的亏损还是让华视娱乐“造血缓慢”。

和中南文化、鹿港文化相似,以传统钼业公司进军影视业的吉翔股份反倒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00亿元,同比增长9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278.04%,其中影视业务收入9.08亿,占比54%。

可以见得,吉翔股份在策略上与鹿港文化相似,没有缩减其主营的实业,并且稳中有升,同时在影视板块“运气较好”,参与出品或投资制作的电视剧《爱情的边疆》《归去来》等作品,同时完成收入确认,电影板块则投资了《动物世界》。

在下半年待播的剧集中,由陈宝国、许晴、冯远征主演的《老中医》,或为吉翔股份纳入2-2.5亿的发行收益。另外还有《娘道》《原来你还在这里》《大明皇妃》等多部参与投资的待播作品。

据了解,吉翔股份由儒意影视前高管席晓唐、前北京卫视高层曹力宁作为影视业务负责人,吉翔股份与毛卫宁、郭靖宇、刘江等导演合作密切。在这一点上,是与北京文化有相似之处的。

小结

跨界做影视的公司来自各行各业,甚至相邻的传统媒体也参与了进来。归根结底,近几年影视行业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吸引各类资本进入,或是为了“过冬”,或是为了分散业务,这个行业在众人的眼里无疑是一杯鲜美的羹汤。

只是随着政策趋严,能出头的终归是少数,他们要么背靠自身强大的基业,要么有着精准的眼光。2016年前后,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影视标的风潮开始有了退却的意思,并购重组失败率明显升高。直到2017年的“寒潮”来袭至今,影视行业实际上一直处于调整期。

同时,并购或转型也从最初的投机和探寻,有了注重专业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可能更像是被动的,哪怕短期内无法瞥见利害端倪,但是长此以往,如果缺乏专业的把控,就可能面对不测的未来。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中南文化们”皆唱挽歌?实业跨界影视公司的同生不同命

最新更新时间:09/12 11:39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