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号,京东的刘强东被镁光灯缠身,阿里的马云却主动宣布,将在明年的9月10号,辞去董事局主席职位,投身教育事业。
两厢对比,这一局,高下立判。
1
三十而立
马云,1964年生于曲艺世家,杭州人。
中国人常讲:30而立。立不立的倒不知道,单看马云30岁前的那些经历,这个“立”字,可不算怎么成功。
小学四年级,帮人打架,去医院缝针。中考考了两次,高考考了三次。高考三年中,教马云的老师愤怒地说:你要是考上的话,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不过我们也都知道,当老师的,谁没说过两句狠话。“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你要是考上,我头拿下来给你当球踢”……云云,总归若干年后,我们回想起,哦,多亏了那个放狠话的老师。
1984年,20岁的马云终于考上了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尽管是专科分数,可因本科生没有招满,马云幸运上了本科。
这仅有的小幸运,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很快消失无踪。
从英语系毕业后的马云,先去找了工作。
考警察学院,五个人应征,四个人拿到offer,只有马云没被录取;去肯德基公司,二十四个人应聘,二十三个被录取,还是只有马云,被拒绝。心灰意冷的马云申请了哈佛大学,申请了10次,都被拒了。
后来,马云做了外语系的老本行,在大学教英语。
1994年,马云而立之年。他成立杭州海博翻译社,还是自己的老本行——英语翻译,不同的是,这是他第一步“下海”。
校园——英语——翻译。这条路,马云脑门上写着四个字: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向来有个显著特点:穷。
“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很想在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所以我打算花10年工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传授给我的学生。”
都听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走来走去,绕个圈圈,出不去的是一个“仕”字。可,30岁的马云脑门里想的是“师”。
第一个月的海博翻译社收入700块。房租2000块。钱不够,马云就背着大麻袋去义乌进货,在海博翻译社卖鲜花,礼品。
师,出师未捷也。
师,传道授业解惑也。
又过了一年,马云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尽管开了公司,“到讲台上去”这种声音从来没有在心里停止。
02
英语老师常说:英语,是打开世界的钥匙。
课堂上说劝人向学的话,多半听听,嘻嘻哈哈,就此过去。
可是身揣着英语这个技能的马云,果然捡到了一把“钥匙”。
在90年代,倘若家里通了电话,有了电视机,DVD。这样的家,对孩子而言,已经是胜似“游乐厅”的场所。当时的你无法想象,汪洋之上的世界,已经连成一片“网”。
马云因翻译出国公出。在西雅图,偶然去一家小公司,摸到了一台电脑。
马云的指头在按键上敲了敲,心里的小鼓也敲了敲:这玩意儿多少钱?我万一弄坏了,咋赔?
指头上敲了敲:beer。点“搜索”。
德国啤酒、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全都有。可唯独没有中国啤酒。
这一次互联网冲浪的经历,真叫人难忘。
回国后的马云,第一个晚上就提出:要做互联网。
听了他提议的有24个朋友。其中23个朋友说:算了吧。还有1个朋友讲:你试试看,不行就撤。
1995年4月,马云成立“海博网络”互联网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并启动“中国黄页”项目。
这是互联网的冲浪儿,也是马云在互联网上掘出的第一桶金。
1995年,杨致远的雅虎正在起飞,贝索斯的亚马逊刚刚诞生。天刚刚亮,一切也刚刚开始。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1999年1月15日,马云带领团队在杭州推出——阿里巴巴网站。
马云对大家说:你们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只能留下一点点钱吃饭。还好,那是一个爱写诗的、充满理想的90年代,要搁现在,哪有老板敢对90后说这句话呢?
大家凑出来50万本金,有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金建杭说:那个时候我负责拍照片和录像,现在我看过去,照片里大家的眼神都是迷茫空洞的。
后来有人问马云:那个时候,你对互联网的中国市场有信心吗?马云说了句极振奋人心的话: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晚上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
现实的艰险往往一概而过。不过,鸡汤足以振奋、且满足人心,那就够了。
2003年,阿里巴巴的淘宝大战美国eBay易趣,赢了。易趣匆匆退出中国市场。2003年,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投入使用。2005年,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雅虎。
此时,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型初现。
那就是
消费者:雅虎搜索——消费冲动——淘宝购买
商家:阿里巴巴进货——售卖
其中,作为支付平台的支付宝,横亘其间。
2006年6月,美国公布的“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排行榜”中,马云第15位,比盖茨高6名。
2007年,比尔盖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
支持人:下一个比尔盖茨会是谁?盖茨:可能是马云。
03
知乎上有个问题,阿里的软肋是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是这个:
在民众认知上来看,马云=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马云。
我想,这也许和马云接地气的长相有关。
在商业角度上来看,马云更像一个大侠,带着阿里在江湖中闯荡。
从淘宝客服的“店小二”花名,到达摩院/罗汉堂……阿里巴巴充满武侠气息。甚至在张纪中拍电视剧《笑傲江湖》时,马云希望出演风清扬一角,可惜无缘。
但在互联网的江湖,马云已经是“风清扬”,一出手,无招胜有招。从涉足互联网,到创办阿里巴巴,再到对搜索引擎的拓展。
单独看马云走过的路,几乎每一步都令人费解。可几乎每一步,都没有走错。
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彭蕾说:有时我们并不完全理解他作出的很多决策。懵懵懂懂跟着他做了,居然就取得了成功。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马云成为中国首富,净资产195亿美元,高于马化腾和李彦宏。
04
马云二字,代表着阿里。可以说,他是阿里的英雄,可更是阿里的软肋。
一个健康的企业最忌讳英雄。英雄正如美人,总会垂暮,而企业需要的是走下去。
如果英雄垂暮呢?比如2009年二度出山的柳传志,再比如今年中兴的侯为贵。
除非有人能代替英雄,做得更好。
比如马云在公开信中提及的接班人——张勇。
马云对他的评价是: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
而同事则对他的标签是:比我聪明,还比我勤奋。
张勇加入阿里巴巴已经十一年,自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以来,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华和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连续13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他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坚信使命愿景,勇于担当,全情投入,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他被评为中国 2018 年最佳CEO排名第一,这份荣誉当之无愧!
张勇在阿里一共待了11年,从淘宝做起,发展天猫;创立了双十一剁手节;并且利用价格差把阿里从PC端带入了移动端,创办菜鸟驿站。
尽管名字让人陌生,可他的痕迹早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
而马云呢?
最近,在接受美国彭博新闻社的采访时,马云也再一次表示,自己很快会回到教师的职位上,并且会做得比阿里巴巴CEO更好。
退位,这并不是马云的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是把总裁位置交给卫哲;第二次把CEO交给陆兆禧;这次,又将CEO交给张勇。
即使马主席变成马老师,我相信,他的帝国依然屹立。英雄不可能永远冲锋,却有机会身居幕后。
最后,如果有时光机,我很想问,那个在西湖边办第一个英语角的马云:请问,你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
我想,他一定笑着对着镜头回答:学好英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