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刚过,很快就是团圆的中秋佳节。小林连夜画了十个朋友们分享的温暖动人、中秋甜蜜粘人的回忆,里面有没有让您共鸣的故事呢?
@休憩一秒
奶奶送给爷爷的糖,却粘掉了爷爷的一颗牙,幸福笑掉了牙大约如此。
@红薯粉条
感谢岁月,让自己的脸变的和中秋的月亮一般……
@等1朵花开?
中秋节,和爱人不能一起团圆,一块月饼,分开两半,邮寄过来另一半,同一月光下,同一块月饼,也就不那么遥远了!
@海边的愚人
17年前的中秋,我从福州寄了个月饼给在北大读博的男友。
之后的17年间,这只月饼盒子陪伴他从北京到德国再到北京、天津。
见证我们从恋爱到结婚到生娃的人生,成了一只“粘”了我先生整整17年的月饼盒......
@陶之妖妖
中秋是除了春节外,最应该团圆的日子了吧。
我在北京定居,爸妈还生活在兰州,年龄越大就越发想家,父母在视频的那头,我在视频的这头,一聊起来就一两个小时,哪怕只听着对方的声音也是一种想念,聊着八卦、聊着网剧、聊着闲天、聊着家常。
三十多岁的我,此刻写着写着我竟流起泪来,是有多久没有回家了啊。
家就是团圆粘人的理由,只要挨在一起,便能相互感知心的温度,哪怕不说一句话。
@信风
小时候中秋之夜农村的小伙伴总会成群结队提着小灯笼走街串巷,走着走着就长大了,或许没有约好,走着走着就散了。
@无语
小时候,就盼着过中秋,月饼一定要到晚上吃饭后才给我吃,留着赏月。
所谓赏月就是:低头啃一口月饼,抬头看一眼月亮,反反复复。
@铁打的小芳
中秋节的记忆最是那一顶柚子帽。儿时中秋,父母喜欢将柚子皮小心翼翼剥出来放在我们的头上,一顶受人欢迎的“柚子帽”就诞生了。
月儿圆圆,人月两圆。大学时,看着柚子就特别想念月下一家人团聚的喜乐。
毕业工作后,在微信看着父亲做一顶圆圆的柚子帽给他那可爱伶俐的小孙子,看着他那心满意足的表情,远在他乡的我也觉得心里暖意满满。
@猪猪侠
爷爷坚持每年中秋给奶奶打月饼,看上去越来越没型了,奶奶却说越来越圆了。
@左岸
不喜欢吃月饼因为太甜,去年中秋(预产期超过),肚子里的宝宝还迟迟不肯出来。
我妈妈就说要不然你吃一块月饼吧,孩子会感受就会迫不及待来到这个世界,结果还真的是 。
来源:小林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