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退伍季丨边关再响驼铃曲,诉说老兵不舍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退伍季丨边关再响驼铃曲,诉说老兵不舍情

这一天,戍守边关的老兵们,即将挥别戍守多年的喀喇昆仑。不想说再见,只因巍峨的雪山,永远矗立在他们心间。

陈永鑫在离队前精心擦拭连队荣誉室。刘孝强摄

西北向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喀喇昆仑山脚下。

这是边关军营普通的一天,耳边回旋的驼铃曲,让营盘里的气氛显得有些伤感。

这一天,戍守边关的老兵们,即将挥别戍守多年的喀喇昆仑。不想说再见,只因巍峨的雪山,永远矗立在他们心间。

 

“啥时候想回来,这里就是家”

9月3日,24岁的南疆军区某团下士陈永鑫坐在床沿,怔怔地望着窗外。

秋日的晨光照在他的额头上。5年的风沙磨砺,让他的额头多出几条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皱纹。

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军旅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放。

高考失利后,陈永鑫在职业院校学过3个月厨师,又在小餐馆里打过大半年工,最后他选择报名参军——“为了人生不再茫然,为了心中那个梦想。”

入伍的前一天,妈妈亲手给陈永鑫理了一个干练的发型,嘱咐他:“儿啊,到了部队好好干,要肯吃苦。”

妈妈的话,陈永鑫记住了。

来到部队后,无论再苦再累的任务,他都冲在前面。几个月后,他成为雷厉风行的合格一兵。

入伍当年的寒冬,陈永鑫随部队开赴某高原腹地进行构工作业。天寒地冻,他抡起一镐,却只凿出个小坑。那段时间,他干起活来不要命,手上打出血泡,又磨破了,他一声没吭。

打那以后,战友们都叫陈永鑫“拼命陈三郎”。

有一年,部队野外驻训撤收,需要清理野战厕所。木板掀开后,粪水发酵的刺鼻味道扑来,没人敢凑上前。

陈永鑫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坑道,一锹锹往外清理……干完活,他还跟大家开起了玩笑:“咱们现在最需要一瓶香水。”

在南疆守防,必须受得住夏季毒辣阳光的炙烤。陈永鑫尽管从小生活在南方,起初也吃不下风吹日晒的苦。一次训练完,他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竟拭掉了一大块皮。

“也是奇了!打那以后,那块晒伤的地方再没疼过。”陈永鑫憨笑着说。

今年8月底,团队赴某高原寒区执行装备输送任务,陈永鑫主动提出参加。起初,连队指导员许伟伟坚决不同意:“不能耽搁了退伍的时间。”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许伟伟知道陈永鑫的倔脾气,也懂他内心的不舍。

9月5日,离队前一天的晚上,许伟伟推开了陈永鑫的房门。望着宿舍内摆放着的大包小包,许伟伟动情地说:“啥时候想回来,这里就是家!”

听到这句话,陈永鑫把头扭到一旁,不想让指导员看到自己流泪。

卸掉军衔,却放不下战友深情

打心眼里,陈永鑫舍不得离开军营。

他是家中独子,父母年龄大了,还常年在外地打工。为了让父母尽早回家颐养天年,陈永鑫在复退工作的最后关头,咬牙下定了“离开”的决心。

若不是参军到边防,自幼生性倔犟的陈永鑫,不会有今天的成熟。

到部队这几年,他定期把攒下来的钱寄给父母。“过去与父母意见不合,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军营的磨砺,让陈永鑫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战友朝夕相处,更是让他学会了“凡事为他人着想”这个道理。

入伍后的两年间,陈永鑫没请过一次探亲假。父母放心不下,瞒着他辗转3天2夜,从四川老家赶赴部队驻地探望。

时隔700多个日夜,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相聚,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那天,爸反复叮嘱我不要挂念家里。”陈永鑫说到这里,有些哽咽。

离队前的日子里,陈永鑫时不时地摸摸常服上的“下士”军衔。晚上临睡前,他把自己的军装瞅了又瞅。“卸下军衔,却放不下战友深情。”这句话一直埋在他心底。

那几天,陈永鑫还总拉着列兵杨辉谈心……这一切,连长苏博康看得真切:“杨辉是连队年龄最小的兵,从新兵开始一直是陈永鑫带的,两人亲如兄弟。听说班长要走,杨辉的情绪比较低落。”

杨辉是个“00后”,知识面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有时处理问题比较“自我”。在杨辉身上,陈永鑫看到了自己刚入伍时的影子,平日里对他的开导也格外多些。

送老兵离队那天,杨辉紧紧拽着陈永鑫的包,双眼哭得通红。

“事先怎么说的,班长的话咋不听了?”陈永鑫笑着安慰杨辉。

汽车发动,缓缓驶出大门,陈永鑫强忍着没有回头。

军营里最后一次聚餐

离队前一天的下午,陈永鑫早早来到炊事班操作间,帮着准备晚餐。

那天是陈永鑫在军营的最后一次聚餐,也是他入伍5年来最后一次帮厨。5年,1800多个日夜,陈永鑫数不清自己帮了多少次厨。

在这个不太宽敞的厨房操作间里,陈永鑫学会了包包子、揉馒头、擀面条,熟练掌握了红烧排骨、糖醋鲤鱼等十几个菜品的烹饪手艺。

军营是一所大学校,在这里有永远学不完的东西。

对于陈永鑫来说,部队留给他的财富有很多。入伍后他学会了理发、维修和驾驶汽车,以及计算机图文处理技能。每到周末,他还跟着连队管乐队战友学吹笛子。“我现在能吹七八首曲子,吹得最好的是《军中绿花》。”他说

为了给即将离队的老兵留下深刻印象,当天晚上,炊事班战士做的都是自己的拿手菜,连队还专门准备了做蛋糕的食材。

当插着16根蜡烛的蛋糕被端上餐桌时,餐厅里变得异常安静。

连长苏博康说:“今天我们一起给即将离队的16名战友,过一次集体生日。大家即将各奔东西,但军营永远是你们的家,喀喇昆仑是我们共同的第二故乡!”

入伍以来,陈永鑫经历了好几次军营离别,轮到自己离开的时刻,他一直强忍泪水。

转身看看身边的战友,原来大家也都是一样,想要努力微笑,却因连长这句话,瞬间泪如泉涌……

在今天的边关军营,像陈永鑫一样的兵有不少。

他没立过功,甚至是当了几年兵才入的党,档案袋里的“嘉奖登记表”是军旅生涯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他也许算不上出类拔萃,但经历却足够丰富——在多个岗位任职,顶着压力、没少吃苦,在成长中蜕去青涩,也在磨砺中获得新的成长。

军旅生涯就算平淡也光荣。刚入伍时陈永鑫是通信兵,在改革调整中他改当炮手,后来又成为驾驶员……每一次转型,他都付出超常的努力。尽管不是能手、标兵,但他干啥事儿都尽心尽力,把“忠于职守”熔铸在一岗一哨里,落实在一步一动中。

陈永鑫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高强度的日常训练,曾给他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两次被炮弹砸伤、一次被炮栓挤伤手指;最悬的一次是夜间驾车刮蹭路边山体,幸亏车速慢、他反应快,否则早已连人带车葬身谷底……他总说,边防军人经历艰辛并不稀奇,“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

巍巍军营,万千将士,能够成为英雄的终究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像陈永鑫这样默默付出、甘于平凡的人。他们经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挑战、艰苦环境的磨砺,已经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毅力。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的军旅因奉献而闪光,他们的青春因奋斗而绚丽。

又到退伍季,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平凡的身影,把掌声和鲜花送给他们。

他们,拥有共同的响亮名字——边关老兵,边关好兵!

“搜排一班,呈‘品字’队形展开搜排!”

9月2日,像往常一样,搜排手谢少群穿好搜爆服,带上探雷器,和战友一起对刚爆破过的雷场展开搜排。

这是中越边境广西扫雷队下士谢少群退伍前夕的“生活速写”。

每次执行任务都站前排,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自执行扫雷任务以来,谢少群从没请过一天假……

中越边境

坚守生死雷区

广西明县的“010号雷场”位于一处峭壁上方。半个月前,谢少群和战友第一次走进这片雷场,他们先乘坐半小时的汽车,又徒步攀登2个多小时山路。

一路上,每个人身上背着数十公斤重的装备,等爬上峭壁时,大家的搜爆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为了尽快完成当天的清排任务,他们顾不上休息,迅即按搜排方案展开作业。

这片雷场面积不大,谢少群和战友们胆大心细,清排任务进行得很顺利。

4个小时后,他们将一块刻着“雷场危险”字样的石碑拔出。这片土地从此归于和平。

摘下防护帽,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由衷的笑容……

自2017年11月27日至今,谢少群和战友完成了110余万平方米雷场的清排任务,向地方政府交付20余处雷场。

雷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谷深林密。每当清排结束,谢少群便与战友“手拉手”走过雷场。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确保这片土地的绝对安全。

扫雷队的战利品

我清排出第86枚地雷

临近退伍,谢少群想得最多的是清排出更多地雷,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战友。

去年底,在广西防城港的“002号雷场”上,谢少群从泥土中清理出他人生中清排的第一枚地雷。

“当时,我的表情虽然镇定,但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他说,清理出第一枚地雷时的心情,就像“新兵第一次打出10环”一样激动。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谢少群在后来的作业中,越来越自信。

在排雷官兵眼中,地雷一经排出,便是象征荣誉的战利品。“就在昨天,我清排出了第86枚地雷。”谢少群说,“要达到‘彻底清除雷患’的目标,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

他说,即将走下雷场,心中的“阵地”要靠战友替他坚守。

如果说,军人穿上军装就意味着扛起一份责任,那么排雷官兵每天穿上厚重的搜爆服走上雷场,则意味着每时每刻与“死神”共舞。

“这身搜爆服重10余公斤,犹如在身上披了一层铠甲。能穿上搜爆服走上雷场,是我的荣耀。”谢少群说。

参加扫雷任务前,谢少群是一名连队卫生员。扫雷集训伊始,没有一点作业经验的他,掌握扫雷技能较慢——中期考核成绩排名靠后,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扫雷兵,训练场上,他跟着老班长一招一式地学;休息时,他对教练员传授的经验反复琢磨。

成为搜排手后,他起初对这身笨重的搜爆服很抵触。谁知280多天执行任务下来,他却和这身搜爆服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身穿搜爆服战斗的每一天,都将成为我一生最珍贵的记忆。”他说。

期待兄弟们的好消息

9月1日清晨4点,扫雷队官兵起床了。趁着黎明夜色,谢少群和战友向着广西宁明的“009号雷场”进发。

初升的霞光,照耀着山脚下的南陲小镇,眼前的景象一派祥和安宁。

“祖国大美河山,怎能容有雷患?”从东兴市到防城区,再到宁明县……9个多月时间里,谢少群跟随东线扫雷队辗转多地,总行程2万余公里。

这期间,他和战友们近距离接触过祖国的界碑,欣赏过迷人的边境风光,受到过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欢送,这些都让他时时处处感受到作为一名扫雷兵的光荣。

谢少群最骄傲的时刻,就是完成任务和战友一起走下雷场。

“即将告别军旅,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有一天,能够收到战友们发来终结南疆雷患的好消息。”谢少群说。

到那时,他将向着南陲的方向,再敬一个军礼。

登录“陆军士官选取申报系统”,点击勾选“我想留队”——成功提交后,我长舒了一口气。

我是片马前哨排一名边防战士。入伍两年来,我和战友日夜守护着中缅边境的一处通道。如果不是来当兵,我可能一辈子体会不到,在偏远艰苦环境中为国戍边的滋味。

哨所位于丛林深处,四季气候多变,夜间狂风大作,守防的日子清苦而孤寂。

每天高强度的训练、繁重的执勤任务,一度让我难以招架。一次巡逻归来,我受了风寒,当晚就发起了高烧。躺在病床上,战友们为我送来病号餐,可我还是想家了……

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要好的高中同学打来电话,说他在丽江开了个饭馆,日子过得安逸,劝我早点退伍一起干。

当时,我还真的有点动心了,但接下来的亲身经历,让我坚定了在军营干下去的决心。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我体温升到39℃。排长田评宇背起我,在两名战友的护送下,连夜赶往附近的乡镇医院。山路湿滑,本来1个小时的路程,大家走了整整3个小时。

那一次,我深切感受到战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一个周日,我在图书室无意中发现了一幅画。画中的风景,是前哨排曾经的驻地——风雪丫口。

听老兵说,我们现在驻守的哨所,是2003年从高黎贡山海拔近4000米的风雪丫口搬下来的。出于好奇,我查阅了图书室内关于“风雪丫口”的资料。

在退伍老兵王全忠写的一篇文章中,一些细节十分感人:那时没有公路,所需补给都是一点点从怒江边背上山的;没有水,大家融冰做饭;没有电,一盏煤油灯成了守防战士的“夜明珠”……

思来想去,我拨通了王全忠的电话。

他说,退伍多年了,还是会经常梦见戍边生活。他忘不了夜里潜伏、与歹徒搏斗的场景,忘不了和战友们昼夜坚守哨卡的经历,忘不了一次山洪暴发时,他和战友搀扶的村民……

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为何会对哨所如此魂牵梦萦?

2017年7月23日,我第一次随队前往怒江方向的24号界碑巡逻。

穿越原始森林,攀爬悬崖峭壁……一路上,我紧跟班长王浩,沿着他在山体上凿出的小坑缓缓前行。在攀爬一处崖壁时,我一脚踩空,下士吴豪眼疾手快,一把将我拉住……

在此后的一年中,这样的险境,我曾无数次经历。从最初的“恐慌”到“沉着应对”,我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

攀登巍峨的高黎贡山,穿过危机四伏的蚂蟥地,蹚过奔腾的怒江支流,我们终于抵达24号界碑。当我凝望界碑上庄严神圣的“中国”二字,巡逻途中经历的艰辛,瞬间烟消云散。

每巡守一次边防线,我就对老兵王全忠的军旅深情多一分理解,也为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感到自豪。

两年的义务兵服役期转瞬即过,在军营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收获了信心、勇敢和坚毅,还有对军旅人生价值的真切感悟。

临近退伍,我毫不犹疑地决定:留在边防,再为祖国站几年岗。

(李政阳、粟 栋整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退伍季丨边关再响驼铃曲,诉说老兵不舍情

这一天,戍守边关的老兵们,即将挥别戍守多年的喀喇昆仑。不想说再见,只因巍峨的雪山,永远矗立在他们心间。

陈永鑫在离队前精心擦拭连队荣誉室。刘孝强摄

西北向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喀喇昆仑山脚下。

这是边关军营普通的一天,耳边回旋的驼铃曲,让营盘里的气氛显得有些伤感。

这一天,戍守边关的老兵们,即将挥别戍守多年的喀喇昆仑。不想说再见,只因巍峨的雪山,永远矗立在他们心间。

 

“啥时候想回来,这里就是家”

9月3日,24岁的南疆军区某团下士陈永鑫坐在床沿,怔怔地望着窗外。

秋日的晨光照在他的额头上。5年的风沙磨砺,让他的额头多出几条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皱纹。

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军旅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放。

高考失利后,陈永鑫在职业院校学过3个月厨师,又在小餐馆里打过大半年工,最后他选择报名参军——“为了人生不再茫然,为了心中那个梦想。”

入伍的前一天,妈妈亲手给陈永鑫理了一个干练的发型,嘱咐他:“儿啊,到了部队好好干,要肯吃苦。”

妈妈的话,陈永鑫记住了。

来到部队后,无论再苦再累的任务,他都冲在前面。几个月后,他成为雷厉风行的合格一兵。

入伍当年的寒冬,陈永鑫随部队开赴某高原腹地进行构工作业。天寒地冻,他抡起一镐,却只凿出个小坑。那段时间,他干起活来不要命,手上打出血泡,又磨破了,他一声没吭。

打那以后,战友们都叫陈永鑫“拼命陈三郎”。

有一年,部队野外驻训撤收,需要清理野战厕所。木板掀开后,粪水发酵的刺鼻味道扑来,没人敢凑上前。

陈永鑫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坑道,一锹锹往外清理……干完活,他还跟大家开起了玩笑:“咱们现在最需要一瓶香水。”

在南疆守防,必须受得住夏季毒辣阳光的炙烤。陈永鑫尽管从小生活在南方,起初也吃不下风吹日晒的苦。一次训练完,他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竟拭掉了一大块皮。

“也是奇了!打那以后,那块晒伤的地方再没疼过。”陈永鑫憨笑着说。

今年8月底,团队赴某高原寒区执行装备输送任务,陈永鑫主动提出参加。起初,连队指导员许伟伟坚决不同意:“不能耽搁了退伍的时间。”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许伟伟知道陈永鑫的倔脾气,也懂他内心的不舍。

9月5日,离队前一天的晚上,许伟伟推开了陈永鑫的房门。望着宿舍内摆放着的大包小包,许伟伟动情地说:“啥时候想回来,这里就是家!”

听到这句话,陈永鑫把头扭到一旁,不想让指导员看到自己流泪。

卸掉军衔,却放不下战友深情

打心眼里,陈永鑫舍不得离开军营。

他是家中独子,父母年龄大了,还常年在外地打工。为了让父母尽早回家颐养天年,陈永鑫在复退工作的最后关头,咬牙下定了“离开”的决心。

若不是参军到边防,自幼生性倔犟的陈永鑫,不会有今天的成熟。

到部队这几年,他定期把攒下来的钱寄给父母。“过去与父母意见不合,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军营的磨砺,让陈永鑫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战友朝夕相处,更是让他学会了“凡事为他人着想”这个道理。

入伍后的两年间,陈永鑫没请过一次探亲假。父母放心不下,瞒着他辗转3天2夜,从四川老家赶赴部队驻地探望。

时隔700多个日夜,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相聚,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那天,爸反复叮嘱我不要挂念家里。”陈永鑫说到这里,有些哽咽。

离队前的日子里,陈永鑫时不时地摸摸常服上的“下士”军衔。晚上临睡前,他把自己的军装瞅了又瞅。“卸下军衔,却放不下战友深情。”这句话一直埋在他心底。

那几天,陈永鑫还总拉着列兵杨辉谈心……这一切,连长苏博康看得真切:“杨辉是连队年龄最小的兵,从新兵开始一直是陈永鑫带的,两人亲如兄弟。听说班长要走,杨辉的情绪比较低落。”

杨辉是个“00后”,知识面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有时处理问题比较“自我”。在杨辉身上,陈永鑫看到了自己刚入伍时的影子,平日里对他的开导也格外多些。

送老兵离队那天,杨辉紧紧拽着陈永鑫的包,双眼哭得通红。

“事先怎么说的,班长的话咋不听了?”陈永鑫笑着安慰杨辉。

汽车发动,缓缓驶出大门,陈永鑫强忍着没有回头。

军营里最后一次聚餐

离队前一天的下午,陈永鑫早早来到炊事班操作间,帮着准备晚餐。

那天是陈永鑫在军营的最后一次聚餐,也是他入伍5年来最后一次帮厨。5年,1800多个日夜,陈永鑫数不清自己帮了多少次厨。

在这个不太宽敞的厨房操作间里,陈永鑫学会了包包子、揉馒头、擀面条,熟练掌握了红烧排骨、糖醋鲤鱼等十几个菜品的烹饪手艺。

军营是一所大学校,在这里有永远学不完的东西。

对于陈永鑫来说,部队留给他的财富有很多。入伍后他学会了理发、维修和驾驶汽车,以及计算机图文处理技能。每到周末,他还跟着连队管乐队战友学吹笛子。“我现在能吹七八首曲子,吹得最好的是《军中绿花》。”他说

为了给即将离队的老兵留下深刻印象,当天晚上,炊事班战士做的都是自己的拿手菜,连队还专门准备了做蛋糕的食材。

当插着16根蜡烛的蛋糕被端上餐桌时,餐厅里变得异常安静。

连长苏博康说:“今天我们一起给即将离队的16名战友,过一次集体生日。大家即将各奔东西,但军营永远是你们的家,喀喇昆仑是我们共同的第二故乡!”

入伍以来,陈永鑫经历了好几次军营离别,轮到自己离开的时刻,他一直强忍泪水。

转身看看身边的战友,原来大家也都是一样,想要努力微笑,却因连长这句话,瞬间泪如泉涌……

在今天的边关军营,像陈永鑫一样的兵有不少。

他没立过功,甚至是当了几年兵才入的党,档案袋里的“嘉奖登记表”是军旅生涯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他也许算不上出类拔萃,但经历却足够丰富——在多个岗位任职,顶着压力、没少吃苦,在成长中蜕去青涩,也在磨砺中获得新的成长。

军旅生涯就算平淡也光荣。刚入伍时陈永鑫是通信兵,在改革调整中他改当炮手,后来又成为驾驶员……每一次转型,他都付出超常的努力。尽管不是能手、标兵,但他干啥事儿都尽心尽力,把“忠于职守”熔铸在一岗一哨里,落实在一步一动中。

陈永鑫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高强度的日常训练,曾给他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两次被炮弹砸伤、一次被炮栓挤伤手指;最悬的一次是夜间驾车刮蹭路边山体,幸亏车速慢、他反应快,否则早已连人带车葬身谷底……他总说,边防军人经历艰辛并不稀奇,“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

巍巍军营,万千将士,能够成为英雄的终究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像陈永鑫这样默默付出、甘于平凡的人。他们经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挑战、艰苦环境的磨砺,已经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志和毅力。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的军旅因奉献而闪光,他们的青春因奋斗而绚丽。

又到退伍季,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平凡的身影,把掌声和鲜花送给他们。

他们,拥有共同的响亮名字——边关老兵,边关好兵!

“搜排一班,呈‘品字’队形展开搜排!”

9月2日,像往常一样,搜排手谢少群穿好搜爆服,带上探雷器,和战友一起对刚爆破过的雷场展开搜排。

这是中越边境广西扫雷队下士谢少群退伍前夕的“生活速写”。

每次执行任务都站前排,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自执行扫雷任务以来,谢少群从没请过一天假……

中越边境

坚守生死雷区

广西明县的“010号雷场”位于一处峭壁上方。半个月前,谢少群和战友第一次走进这片雷场,他们先乘坐半小时的汽车,又徒步攀登2个多小时山路。

一路上,每个人身上背着数十公斤重的装备,等爬上峭壁时,大家的搜爆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为了尽快完成当天的清排任务,他们顾不上休息,迅即按搜排方案展开作业。

这片雷场面积不大,谢少群和战友们胆大心细,清排任务进行得很顺利。

4个小时后,他们将一块刻着“雷场危险”字样的石碑拔出。这片土地从此归于和平。

摘下防护帽,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由衷的笑容……

自2017年11月27日至今,谢少群和战友完成了110余万平方米雷场的清排任务,向地方政府交付20余处雷场。

雷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谷深林密。每当清排结束,谢少群便与战友“手拉手”走过雷场。他们以这样的方式,确保这片土地的绝对安全。

扫雷队的战利品

我清排出第86枚地雷

临近退伍,谢少群想得最多的是清排出更多地雷,把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更多战友。

去年底,在广西防城港的“002号雷场”上,谢少群从泥土中清理出他人生中清排的第一枚地雷。

“当时,我的表情虽然镇定,但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他说,清理出第一枚地雷时的心情,就像“新兵第一次打出10环”一样激动。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后,谢少群在后来的作业中,越来越自信。

在排雷官兵眼中,地雷一经排出,便是象征荣誉的战利品。“就在昨天,我清排出了第86枚地雷。”谢少群说,“要达到‘彻底清除雷患’的目标,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

他说,即将走下雷场,心中的“阵地”要靠战友替他坚守。

如果说,军人穿上军装就意味着扛起一份责任,那么排雷官兵每天穿上厚重的搜爆服走上雷场,则意味着每时每刻与“死神”共舞。

“这身搜爆服重10余公斤,犹如在身上披了一层铠甲。能穿上搜爆服走上雷场,是我的荣耀。”谢少群说。

参加扫雷任务前,谢少群是一名连队卫生员。扫雷集训伊始,没有一点作业经验的他,掌握扫雷技能较慢——中期考核成绩排名靠后,处于被淘汰的边缘。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扫雷兵,训练场上,他跟着老班长一招一式地学;休息时,他对教练员传授的经验反复琢磨。

成为搜排手后,他起初对这身笨重的搜爆服很抵触。谁知280多天执行任务下来,他却和这身搜爆服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身穿搜爆服战斗的每一天,都将成为我一生最珍贵的记忆。”他说。

期待兄弟们的好消息

9月1日清晨4点,扫雷队官兵起床了。趁着黎明夜色,谢少群和战友向着广西宁明的“009号雷场”进发。

初升的霞光,照耀着山脚下的南陲小镇,眼前的景象一派祥和安宁。

“祖国大美河山,怎能容有雷患?”从东兴市到防城区,再到宁明县……9个多月时间里,谢少群跟随东线扫雷队辗转多地,总行程2万余公里。

这期间,他和战友们近距离接触过祖国的界碑,欣赏过迷人的边境风光,受到过当地群众的夹道欢迎、欢送,这些都让他时时处处感受到作为一名扫雷兵的光荣。

谢少群最骄傲的时刻,就是完成任务和战友一起走下雷场。

“即将告别军旅,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有一天,能够收到战友们发来终结南疆雷患的好消息。”谢少群说。

到那时,他将向着南陲的方向,再敬一个军礼。

登录“陆军士官选取申报系统”,点击勾选“我想留队”——成功提交后,我长舒了一口气。

我是片马前哨排一名边防战士。入伍两年来,我和战友日夜守护着中缅边境的一处通道。如果不是来当兵,我可能一辈子体会不到,在偏远艰苦环境中为国戍边的滋味。

哨所位于丛林深处,四季气候多变,夜间狂风大作,守防的日子清苦而孤寂。

每天高强度的训练、繁重的执勤任务,一度让我难以招架。一次巡逻归来,我受了风寒,当晚就发起了高烧。躺在病床上,战友们为我送来病号餐,可我还是想家了……

恰在这个时候,一位要好的高中同学打来电话,说他在丽江开了个饭馆,日子过得安逸,劝我早点退伍一起干。

当时,我还真的有点动心了,但接下来的亲身经历,让我坚定了在军营干下去的决心。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我体温升到39℃。排长田评宇背起我,在两名战友的护送下,连夜赶往附近的乡镇医院。山路湿滑,本来1个小时的路程,大家走了整整3个小时。

那一次,我深切感受到战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一个周日,我在图书室无意中发现了一幅画。画中的风景,是前哨排曾经的驻地——风雪丫口。

听老兵说,我们现在驻守的哨所,是2003年从高黎贡山海拔近4000米的风雪丫口搬下来的。出于好奇,我查阅了图书室内关于“风雪丫口”的资料。

在退伍老兵王全忠写的一篇文章中,一些细节十分感人:那时没有公路,所需补给都是一点点从怒江边背上山的;没有水,大家融冰做饭;没有电,一盏煤油灯成了守防战士的“夜明珠”……

思来想去,我拨通了王全忠的电话。

他说,退伍多年了,还是会经常梦见戍边生活。他忘不了夜里潜伏、与歹徒搏斗的场景,忘不了和战友们昼夜坚守哨卡的经历,忘不了一次山洪暴发时,他和战友搀扶的村民……

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为何会对哨所如此魂牵梦萦?

2017年7月23日,我第一次随队前往怒江方向的24号界碑巡逻。

穿越原始森林,攀爬悬崖峭壁……一路上,我紧跟班长王浩,沿着他在山体上凿出的小坑缓缓前行。在攀爬一处崖壁时,我一脚踩空,下士吴豪眼疾手快,一把将我拉住……

在此后的一年中,这样的险境,我曾无数次经历。从最初的“恐慌”到“沉着应对”,我从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

攀登巍峨的高黎贡山,穿过危机四伏的蚂蟥地,蹚过奔腾的怒江支流,我们终于抵达24号界碑。当我凝望界碑上庄严神圣的“中国”二字,巡逻途中经历的艰辛,瞬间烟消云散。

每巡守一次边防线,我就对老兵王全忠的军旅深情多一分理解,也为自己能够坚持下来感到自豪。

两年的义务兵服役期转瞬即过,在军营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收获了信心、勇敢和坚毅,还有对军旅人生价值的真切感悟。

临近退伍,我毫不犹疑地决定:留在边防,再为祖国站几年岗。

(李政阳、粟 栋整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