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住得爽还便宜,大城市空巢青年的福音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住得爽还便宜,大城市空巢青年的福音来了

“hacker house”不仅提供了低廉的房租,还聚集起一批“创业赌徒”“另类极客”,当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住在一起时,新点子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产生。

与10年前的房价相比,如今的房价可谓感人;与20年前的房价相比,如今的房价可谓冻人;与30年前的房价相比,如今的房价可谓吃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房价的心理阴影,转战至高房租带来的恶意。房价高涨的时代,高房租已避不可避,成为“年轻人逃离大城市的理由”。

中国如此,美国亦如此。仅仅在旧金山,自2012年以来,平均房租就上涨了近50% 。

虽说像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等的大都市工作机会多,但房租却越来越不友好。尤其是那些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月薪扣掉保险和税,再交交房租,就只剩下交通和吃喝拉撒的钱了,妥妥的月光一族。

共享住宿解决大城市租房压力

“共享住宿”并非新概念。在硅谷,“共享住宿”最早的体现形式就是“hacker house”。

创业者、工程师因无力支付硅谷高昂的租金,住在如学生宿舍般挤满上下铺的房子内,按照床铺计算租金,租期灵活。

Phillip Cohen住在位于Menlo Park的 “hacker hostel”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反映硅谷生活的美剧《Silicon Valley》中,Pied Piper 公司的创始团队住在名为“hacker hostel”的房子里。

小扎在创业初期,2004年刚搬到硅谷时,在硅谷中心地带Palo Alto租下一栋有5间卧室的大房子,Facebook初期的核心团队就住在这里,一砖一瓦的建起了Facebook庞大的社交网络。

“hacker house”不仅提供了低廉的房租,还聚集起一批“创业赌徒”“另类极客”,当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住在一起时,新点子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产生。

与光明的一面相对应的是“hacker house”狭小的生活空间、难以保证的居住环境以及形形色色的租客带来的安全挑战。

我们可以把“hacker house”当做共享住宿的1.0版本,如今硅谷涌现出的共享住宿初创企业,秉承“hacker house”建立共享生活社区的精神,在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保障租客人身安全,以及组织丰富的社区活动方面有了新的玩法。

标准化装修+严选室友:价格还实惠​

今年8月,美国互联网租房平台Bungalow宣布完成6400万美元融资,其中1400万美元风险投资,5000万美元的债务融资。

Khosla Ventures、Atomic VC、Founders Fund、Cherubic Ventures和Wing Ventures均参与了此轮投资。

Bungalow旨在通过共享住宿模式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压力。

Bungalow官网​

Bungalow成立于2017年初,硅谷早期投资人郭威参与了Bungalow的第一轮融资。Bungalow共享住宿模式为房东和房客提供统一的双向管理服务。

房东可将房屋全权托管给Bungalow,Bungalow会对房屋进行标准化装修,完善房屋内的基础设施配置,例如改换智能密码门锁,安装55英寸的4K高清电视、室内温度控制器和高速WIFI发射器,同时Bungalow会定期派人清扫房屋,检查房屋的使用状况,确保房屋处于良好状态。因此,房东乐意将房屋托管给Bungalow。

Bungalow提供VR看房​

不仅房东受益,房客也能享受到一流的住宿体验,因为Bungalow严选房源和住客,优越的地理位置、标准化的家装配置和通过背景审核的靠谱室友都是吸引住客的重要因素。

Bungalow会对潜在的室友进行背景调查和信用信息核查,寻找和匹配室友。

Bungalow的租期十分灵活,接受3-12个月的短租和长租,租客不必被死板的租期限制,可以随时搬走。租客还可以将租房合同转移至Bungalow在其他城市的房源。

此外,住客还能加入Bungalow庞大多样的共享生活社区,定期参加丰富的休闲社交活动,如电影之夜、烧烤聚餐、邻里聚会、体育运动等。

除了上述优势,使用Bungalow共享住宿服务,与他人合住将大大降低房屋租金。

Bungalow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Collins透露,在现有覆盖的城市里,Bungalow的房租是很有竞争力的。 虽然每个房间的实际价格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讲,一间studio的平均月租会少500美元,而且Bungalow为居民提供的安全及现代化的社区环境也远远超出了房租本身。

Bungalow在湾区的一些房源​

Bungalow的续租率能达到80%,甚至有些住户搬去别的城市也同样会选择Bungalow。

Bungalow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比从房主那里租的租金稍高的价格将房间租出去。 一般来说,房子越大,每平方英尺的租金越低。 只要规模上来了,赚得也会越多。

新城变新家:

大城市年轻人需要抱团取暖

Bungalow正在为租客们打造一个社区。

对于很多人来说,独自生活或搬到远离朋友和家人的城市是一件多么孤独的事。 

在工作和交(yue)友(pao)App之外也需要时间建立看得见摸得着的人脉圈生活圈。这就是为什么Bungalow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超多各样社交和公益活动的机会。比如去年加州Sonoma大火之后,Bungalow就组织那些喜欢志愿服务的居民一起参与救援的工作。

Bungalow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Collins谈起为什么要创立Bungalow这样一个平台时说道:"在我刚搬到旧金山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在一个新城市租房的痛苦。要在一个远离朋友和家人的地方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交圈子更加困难。我们建立Bungalow,是为了让那些职场新人有能力生活在他们想要的社区里,一个又美又能够负担得起的家。"

所以Bungalow不仅仅是把房主的房子租给住户这么一个简单的平台。

Andrew Collins说他们对于群体行为也做得了很多研究。基于对哈佛行为心理学家的咨询,了解到组织心理学以及关于孤独心理的研究,来优化住户的体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租房平台:为什么这么迟才来

今年1月,自如完成A轮40亿元融资。当时自如200亿元的估值已超A股同行世联行的总市值。

今年3月,自如宣布成功完成储架ABS(资产支持证券)首期产品—自如2号1期的设立。未来一年,自如还将在上交所完成共计2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但是,在自如疾驰的路上,丑闻不断。

在这个复杂程度高的房地产租住市场中,自如等国内兴起的一大批长租平台还是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也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相比国内自如、蛋壳、相寓等长租公寓平台的发展迅猛,Bungalow显得来得晚一些,也走的慢一些。

在美国,房屋中介,房屋出租机构的发展几乎早于互联网时代,而且高度的碎片化,本土化形成的“地头蛇利益集团”使得全国性的长租平台发展并不顺利。得益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设立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美国房屋租赁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健全。从申请入住、水电网、垃圾清扫、停车、健身房,到日常维修、退房、清扫等等,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已相当制度化。

信托制/基金制REITS组织结构图​

所以在这个相对健全的市场,Bungalow明白针对用户的痛点,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显得更为重要。

正如Andrew Collins所说:“Bungalow未来并不是要搞出什么新玩意,而是去优化年轻人进入新城市以及新家的体验,把这点做得更好,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共享住房市场一片蓝海

Bungalow的创始团队也是一对黄金拍档: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Collins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后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曾在Facebook负责全球市场策略的制定,也是Atomic VC的入驻企业家(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对创业和投资均有深入了解。

Andrew Collins​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Justin McCarty本科毕业于康奈尔,曾在顶尖金融机构美银美林和高盛工作。离开金融行业后,Justin转投科技巨头Uber的怀抱,担任市场分析及策略研究经理。除了联合创立Bungalow,Justin还是Atomic VC的联合创始人。

Justin McCarty

Collins和McCarty相信,Bungalow的商业模式有能力长期持续且迅速地扩大规模,共享生活模式是大势所趋,美国的共享住房市场规模达1000亿美元。而且目前美国市场尚未出现垄断的共享住房品牌,共享住房市场仍是一片蓝海,Bungalow有极大的机会脱颖而出,成为独角兽。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机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德国莱茵

  • 赛力斯与TÜV莱茵签署合作备忘录
  • 美国西南航空将结束标志性的免费托运两件行李政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住得爽还便宜,大城市空巢青年的福音来了

“hacker house”不仅提供了低廉的房租,还聚集起一批“创业赌徒”“另类极客”,当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住在一起时,新点子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产生。

与10年前的房价相比,如今的房价可谓感人;与20年前的房价相比,如今的房价可谓冻人;与30年前的房价相比,如今的房价可谓吃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房价的心理阴影,转战至高房租带来的恶意。房价高涨的时代,高房租已避不可避,成为“年轻人逃离大城市的理由”。

中国如此,美国亦如此。仅仅在旧金山,自2012年以来,平均房租就上涨了近50% 。

虽说像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等的大都市工作机会多,但房租却越来越不友好。尤其是那些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月薪扣掉保险和税,再交交房租,就只剩下交通和吃喝拉撒的钱了,妥妥的月光一族。

共享住宿解决大城市租房压力

“共享住宿”并非新概念。在硅谷,“共享住宿”最早的体现形式就是“hacker house”。

创业者、工程师因无力支付硅谷高昂的租金,住在如学生宿舍般挤满上下铺的房子内,按照床铺计算租金,租期灵活。

Phillip Cohen住在位于Menlo Park的 “hacker hostel”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 Times

反映硅谷生活的美剧《Silicon Valley》中,Pied Piper 公司的创始团队住在名为“hacker hostel”的房子里。

小扎在创业初期,2004年刚搬到硅谷时,在硅谷中心地带Palo Alto租下一栋有5间卧室的大房子,Facebook初期的核心团队就住在这里,一砖一瓦的建起了Facebook庞大的社交网络。

“hacker house”不仅提供了低廉的房租,还聚集起一批“创业赌徒”“另类极客”,当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住在一起时,新点子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产生。

与光明的一面相对应的是“hacker house”狭小的生活空间、难以保证的居住环境以及形形色色的租客带来的安全挑战。

我们可以把“hacker house”当做共享住宿的1.0版本,如今硅谷涌现出的共享住宿初创企业,秉承“hacker house”建立共享生活社区的精神,在创造优良的居住环境,保障租客人身安全,以及组织丰富的社区活动方面有了新的玩法。

标准化装修+严选室友:价格还实惠​

今年8月,美国互联网租房平台Bungalow宣布完成6400万美元融资,其中1400万美元风险投资,5000万美元的债务融资。

Khosla Ventures、Atomic VC、Founders Fund、Cherubic Ventures和Wing Ventures均参与了此轮投资。

Bungalow旨在通过共享住宿模式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压力。

Bungalow官网​

Bungalow成立于2017年初,硅谷早期投资人郭威参与了Bungalow的第一轮融资。Bungalow共享住宿模式为房东和房客提供统一的双向管理服务。

房东可将房屋全权托管给Bungalow,Bungalow会对房屋进行标准化装修,完善房屋内的基础设施配置,例如改换智能密码门锁,安装55英寸的4K高清电视、室内温度控制器和高速WIFI发射器,同时Bungalow会定期派人清扫房屋,检查房屋的使用状况,确保房屋处于良好状态。因此,房东乐意将房屋托管给Bungalow。

Bungalow提供VR看房​

不仅房东受益,房客也能享受到一流的住宿体验,因为Bungalow严选房源和住客,优越的地理位置、标准化的家装配置和通过背景审核的靠谱室友都是吸引住客的重要因素。

Bungalow会对潜在的室友进行背景调查和信用信息核查,寻找和匹配室友。

Bungalow的租期十分灵活,接受3-12个月的短租和长租,租客不必被死板的租期限制,可以随时搬走。租客还可以将租房合同转移至Bungalow在其他城市的房源。

此外,住客还能加入Bungalow庞大多样的共享生活社区,定期参加丰富的休闲社交活动,如电影之夜、烧烤聚餐、邻里聚会、体育运动等。

除了上述优势,使用Bungalow共享住宿服务,与他人合住将大大降低房屋租金。

Bungalow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Collins透露,在现有覆盖的城市里,Bungalow的房租是很有竞争力的。 虽然每个房间的实际价格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来讲,一间studio的平均月租会少500美元,而且Bungalow为居民提供的安全及现代化的社区环境也远远超出了房租本身。

Bungalow在湾区的一些房源​

Bungalow的续租率能达到80%,甚至有些住户搬去别的城市也同样会选择Bungalow。

Bungalow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比从房主那里租的租金稍高的价格将房间租出去。 一般来说,房子越大,每平方英尺的租金越低。 只要规模上来了,赚得也会越多。

新城变新家:

大城市年轻人需要抱团取暖

Bungalow正在为租客们打造一个社区。

对于很多人来说,独自生活或搬到远离朋友和家人的城市是一件多么孤独的事。 

在工作和交(yue)友(pao)App之外也需要时间建立看得见摸得着的人脉圈生活圈。这就是为什么Bungalow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超多各样社交和公益活动的机会。比如去年加州Sonoma大火之后,Bungalow就组织那些喜欢志愿服务的居民一起参与救援的工作。

Bungalow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Collins谈起为什么要创立Bungalow这样一个平台时说道:"在我刚搬到旧金山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在一个新城市租房的痛苦。要在一个远离朋友和家人的地方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交圈子更加困难。我们建立Bungalow,是为了让那些职场新人有能力生活在他们想要的社区里,一个又美又能够负担得起的家。"

所以Bungalow不仅仅是把房主的房子租给住户这么一个简单的平台。

Andrew Collins说他们对于群体行为也做得了很多研究。基于对哈佛行为心理学家的咨询,了解到组织心理学以及关于孤独心理的研究,来优化住户的体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租房平台:为什么这么迟才来

今年1月,自如完成A轮40亿元融资。当时自如200亿元的估值已超A股同行世联行的总市值。

今年3月,自如宣布成功完成储架ABS(资产支持证券)首期产品—自如2号1期的设立。未来一年,自如还将在上交所完成共计2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但是,在自如疾驰的路上,丑闻不断。

在这个复杂程度高的房地产租住市场中,自如等国内兴起的一大批长租平台还是暴露出相当多的问题,也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相比国内自如、蛋壳、相寓等长租公寓平台的发展迅猛,Bungalow显得来得晚一些,也走的慢一些。

在美国,房屋中介,房屋出租机构的发展几乎早于互联网时代,而且高度的碎片化,本土化形成的“地头蛇利益集团”使得全国性的长租平台发展并不顺利。得益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设立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美国房屋租赁市场已经发展得比较健全。从申请入住、水电网、垃圾清扫、停车、健身房,到日常维修、退房、清扫等等,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已相当制度化。

信托制/基金制REITS组织结构图​

所以在这个相对健全的市场,Bungalow明白针对用户的痛点,并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显得更为重要。

正如Andrew Collins所说:“Bungalow未来并不是要搞出什么新玩意,而是去优化年轻人进入新城市以及新家的体验,把这点做得更好,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共享住房市场一片蓝海

Bungalow的创始团队也是一对黄金拍档: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Collins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后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曾在Facebook负责全球市场策略的制定,也是Atomic VC的入驻企业家(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对创业和投资均有深入了解。

Andrew Collins​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Justin McCarty本科毕业于康奈尔,曾在顶尖金融机构美银美林和高盛工作。离开金融行业后,Justin转投科技巨头Uber的怀抱,担任市场分析及策略研究经理。除了联合创立Bungalow,Justin还是Atomic VC的联合创始人。

Justin McCarty

Collins和McCarty相信,Bungalow的商业模式有能力长期持续且迅速地扩大规模,共享生活模式是大势所趋,美国的共享住房市场规模达1000亿美元。而且目前美国市场尚未出现垄断的共享住房品牌,共享住房市场仍是一片蓝海,Bungalow有极大的机会脱颖而出,成为独角兽。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机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