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姜超:为何二孩也拯救不了出生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姜超:为何二孩也拯救不了出生率?

出生率低迷一方面是因为90年代后出生人数的减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致适龄结婚和生育人数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职场压力、看护时间、育儿成本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 姜超 宋潇

近年来,我国放开二胎也未能提振出生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低迷的出生率又将如何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结婚率下滑,出生率低迷

近几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但总体数量仍然不低,值得关注的是结婚率和离婚率走势的背离,与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相对应,2013年以来我国结婚率也从9.9‰的高点下滑至7.7‰,已低于19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离婚率自2000年以来反而持续攀升,2017年已经达到3.15‰的历史最高值。这意味着单身的人数增加。

分省市来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市结婚率较低。除了结婚率下滑以外,我国出生率已经在低位徘徊十几年。1988年以来我国出生率持续下降,二孩政策放松使得近几年出生率有所回升,但反弹程度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对冲,实际出生率或大幅下跌。

分省市来看,东北三省出生率最低,三大直辖市紧随其后,在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个省市中,大部分省市均属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

适龄人数少,生活成本高

近几年我国结婚率下降主要源于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加速和结婚成本上升。

具体来说,199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导致目前适龄结婚人数下降,降低了结婚率。而经济快速发展意味着工作强度增加和社会包容度提升,导致单身人数上升。

此外,越来越高的结婚成本,特别是不断高涨的房价,也使得结婚不再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结婚率下降会直接导致出生率下降,因为我国传统观念提倡先结婚后生子,而非婚生子落户需要交纳高额的社会抚养费,因此我国出生率与结婚率直接相关。

2002年之后出生率下降更多的是因为大家不想生。一方面,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生育机会成本较大,并且双职工家庭使得小孩看护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不断上涨的育儿成本也导致现在的年轻家庭推迟生育或者选择不生。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出生率低迷的问题。一方面,90年代后出生人数的减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致适龄结婚和生育人数的下降。另一方面,女性职场压力、看护时间、育儿成本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国出生率已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我们需要警惕出生率低迷的现象。

人口红利消退,老龄化加速

出生率低迷将导致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并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

其一,出生率低迷将导致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这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社会老龄化加速。其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而消费结构又决定了经济发展结构。

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养老负担加重。目前我国15-64岁年龄人口占比持续回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释放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强劲的消费需求,人口红利的减少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弱。同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有加速迹象。抚养比持续上升会加重家庭和政府的养老负担,目前我国已经有7个省市的养老金当期结余出现负增长。

人口红利减退几成定局,关注经济结构变化。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年龄结构分布,到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超过5个百分点。而如果当前出生率不能提升,等到40-49岁年龄段的人口步入老年,我国人口红利还会进一步减退。根据日本的经验,随着老年人占比提高,医疗需求会带动行业扩张,而耐用品消费需求下降会导致传统制造业低增。同时,人口红利的减少意味着一国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廉价劳动力转型成依靠科技研发,发展高端制造业是未来转型必经之路。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原标题:二孩也拯救不了出生率?——出生率低迷的前因后果(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姜超:为何二孩也拯救不了出生率?

出生率低迷一方面是因为90年代后出生人数的减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致适龄结婚和生育人数的下降,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职场压力、看护时间、育儿成本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 姜超 宋潇

近年来,我国放开二胎也未能提振出生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哪?低迷的出生率又将如何影响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结婚率下滑,出生率低迷

近几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但总体数量仍然不低,值得关注的是结婚率和离婚率走势的背离,与结婚登记人数下降相对应,2013年以来我国结婚率也从9.9‰的高点下滑至7.7‰,已低于19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离婚率自2000年以来反而持续攀升,2017年已经达到3.15‰的历史最高值。这意味着单身的人数增加。

分省市来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市结婚率较低。除了结婚率下滑以外,我国出生率已经在低位徘徊十几年。1988年以来我国出生率持续下降,二孩政策放松使得近几年出生率有所回升,但反弹程度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对冲,实际出生率或大幅下跌。

分省市来看,东北三省出生率最低,三大直辖市紧随其后,在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个省市中,大部分省市均属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

适龄人数少,生活成本高

近几年我国结婚率下降主要源于人口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加速和结婚成本上升。

具体来说,199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出生人口的断崖式下跌,导致目前适龄结婚人数下降,降低了结婚率。而经济快速发展意味着工作强度增加和社会包容度提升,导致单身人数上升。

此外,越来越高的结婚成本,特别是不断高涨的房价,也使得结婚不再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结婚率下降会直接导致出生率下降,因为我国传统观念提倡先结婚后生子,而非婚生子落户需要交纳高额的社会抚养费,因此我国出生率与结婚率直接相关。

2002年之后出生率下降更多的是因为大家不想生。一方面,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生育机会成本较大,并且双职工家庭使得小孩看护问题凸显。另一方面,不断上涨的育儿成本也导致现在的年轻家庭推迟生育或者选择不生。

全面放开生育限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出生率低迷的问题。一方面,90年代后出生人数的减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导致适龄结婚和生育人数的下降。另一方面,女性职场压力、看护时间、育儿成本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国出生率已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我们需要警惕出生率低迷的现象。

人口红利消退,老龄化加速

出生率低迷将导致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并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

其一,出生率低迷将导致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这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社会老龄化加速。其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消费结构,而消费结构又决定了经济发展结构。

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养老负担加重。目前我国15-64岁年龄人口占比持续回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释放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强劲的消费需求,人口红利的减少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弱。同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有加速迹象。抚养比持续上升会加重家庭和政府的养老负担,目前我国已经有7个省市的养老金当期结余出现负增长。

人口红利减退几成定局,关注经济结构变化。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年龄结构分布,到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超过5个百分点。而如果当前出生率不能提升,等到40-49岁年龄段的人口步入老年,我国人口红利还会进一步减退。根据日本的经验,随着老年人占比提高,医疗需求会带动行业扩张,而耐用品消费需求下降会导致传统制造业低增。同时,人口红利的减少意味着一国经济发展必须从依靠廉价劳动力转型成依靠科技研发,发展高端制造业是未来转型必经之路。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原标题:二孩也拯救不了出生率?——出生率低迷的前因后果(海通宏观姜超、宋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