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发布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绿色机场建设行动计划 》(下称《计划》)。该计划明确了大兴国际机场将在清洁能源车及充电设施建设、飞机APU替代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环保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成为国内机场的先行者、引领者,全面成为绿色机场建设样板和标杆。
《计划》指出,大兴机场将实现飞机、人、行李的高效运营,做到航班正常率、平均地面滑行时间位居世界同规模机场前列;国内转国内30分钟,国际转国际45分钟,国际国内互转60分钟;首件进港行李到达时间小于13分钟。
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大兴国际机场将实现与高铁、城际、快轨的“零距离换乘”;减少旅客步行距离,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8分钟;推进自助值机、WIFI、母婴室、休闲娱乐设施等旅客服务设施建设,满足旅客的个性化需求;从停车、通道、服务、登机、标识等8个系统针对行动不便、听障、视障等3类人群开展专项设计。
另据中新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配套交通路网建设规划出炉。未来新机场将建成“五纵两横”的交通网络,包括轨道交通、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其中,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目前正在加快实施,计划明年5月通车试运营;京雄城际铁路,计划明年5月通车试运营;新机场高速公路计划明年5月通车运营。
此外《计划 》中针对绿色机场建设提出多项建设方案,目标在清洁能源车及充电设施建设、飞机APU替代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环保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成为国内机场的先行者、引领者。并建立完善高效运行的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形成绿色管控和可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初步确立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绿色机场形象。
大兴机场致力于打造低碳机场,未来将严格制定车辆采购标准及车辆牌照管理制度,确保场内通用车辆清洁能源车使用率100%,新增特种车辆原则上使用率100%;全面推进机场APU替代设施建设,首期完成89个电源井、126个配电亭的建设,全面满足客机位、货机位等区域400Hz电源需求。
创新机场能源供应方案,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完成停车楼、货运区、公务机区等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建设,全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0兆瓦;创新浅层地源热泵利用方案,建设与集中锅炉房、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冰蓄冷等有机结合的地源热泵系统,供热能力250万平米,全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率达到10%以上。
在环境友好方面,大兴国际机场将完成噪声影响监测系统的建设,开展运行期间噪声影响动态监测与后评估。同时建设海绵机场,对全场水资源收集、处理、回用等统一规划,构建高效合理的复合生态水系统。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实现全场雨水收集率100%,雨污分流100%,污水处理率10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30%,径流总量控制率85%,外排流量不超过30m3/秒。
此外,大兴国际机场还将实现全场建筑全面深绿化。通过广泛采用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非传统水源利用等设计,确保全场建筑全面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一星级要求。
北京新机场,又称北京第二国际机场,位于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廊坊市广阳区之间。与天安门的直线距离46千米,距首都机场67千米,距石家庄机场197千米,距廊坊市中心26千米,距天津滨海机场85千米。
新机场预计2019年将建成新机场北航站楼,满足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的需求。2025年,新机场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