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芳
2018年9月18日,第十三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在从都国际庄园颁出,今年的诗歌奖由两位世界顶尖的诗人分享,分别是澳洲的诗人莱斯·马雷和叙利亚的诗人阿多尼斯,后者还亲自来到广州领奖。

“中国拥有伟大的诗歌传统”
1930年,阿多尼斯出生于叙利亚,他是著作等身的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著有《身体之初,大海之末》《白昼的头颅,黑夜的肩膀》等20多部诗集,并著有《阿拉伯诗歌入门》等近20种文化、文学论著及部分译著。曾获布鲁塞尔文学奖、土耳其希克梅特文学奖、马其顿金冠诗歌奖等奖项。诗集中译本有《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被认为是“在世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阿拉伯的T·S·艾略特”之称,近十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得主热门人选。“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创始人黄礼孩称赞阿多尼斯是“被诗神拣选的诗人”。他说,阿多尼斯拥有飞扬的想象力,他的诗歌是苏菲神秘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融合,为世界带来不绝如缕的回响和自由的遐想。他反思宗教、反对强权,试图通过诗歌文化触动社会变革,体现了一个诗人伟大的担当。
另一位获奖诗人莱斯马雷是澳洲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多年前,“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就计划把奖颁给他,但直到今年才得以实现。
由于身体欠佳,莱斯马雷未能亲临广州领奖。马雷大概是这个时间上唯一不用互联网的大诗人,他只用老式阿德勒打字机写诗。在得知自己获得第十三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时,他邮寄了自己的答谢词,但直到昨日典礼开始,主办方仍未收到。不过,昨天的颁奖典礼现场,观众们仍感受到了马雷的热情——澳洲诗人客远文先生驱车去到他的农场,录制了诗人的视频,然后传给香港的翻译家宋子江先生整理出来。
马雷说,他曾经去过中国数次,凭印象写过关于中国的诗。“我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拥有伟大的诗歌传统。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年轻诗人想必从中获得诗意的滋养,而他们也想必通过诗歌而互相滋养。”
莱斯马雷并不为中国诗歌界所认知,但黄礼孩认为应该把这位英文世界的大诗人以诗歌奖的形式引进中国。黄礼孩认为马雷的诗歌“技艺精湛、笔法柔韧、敏捷有力,其卓越的想象力和书写,恢复着土地与人的初觉,为昨天写下返回之诗,替未来留下无限之歌。”
创办“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一个人坚持十三年
1999年,诗人黄礼孩在广州创办了《诗歌与人》诗刊,至今已出版47期。《诗歌与人》的办刊理念是做别的诗刊不做或遗忘的部分,竭力呈现一个不重复的诗歌现场。
2005年,《诗歌与人》杂志设立“诗歌与人·诗人奖”,2014年更名为“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该奖评委只有一个人——即由《诗歌与人》的创办人黄礼孩,依据自己对世界、诗歌、艺术、审美和人生阅历所形成的美学观来评判获奖诗人及其作品,别具一格地抛开集体举手票决的形式,体现个人负责、独立的评奖风格。
十三年来,“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质和影响力。其中轰动一时的是2011年4月,该奖授予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先生,半年之后,他又荣膺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既是众望所归的结果,也是“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眼光与前瞻性的明证。
2017年,德国大师恩岑斯贝格获得第十二届诗歌奖,“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被德国媒体称之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民间诗歌奖”,成为中国诗歌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窗口。如此同时,因为中国杰出的诗人彭燕郊、张曙光、蓝蓝、东荡子、西川在不同年份的获奖,也让“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面向当下的汉语诗歌,让中国诗人与世界诗人站到一起,获得同样的瞩目。

阿多尼斯肖像展同期举行 用毛笔致敬西方诗人
“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不同于别的诗歌奖的地方,是它不断衍生出别的项目。比如版画家王嶷为获奖诗人制作的肖像版画,而这两年,画家陈雨则用水墨画诗人肖像。从9月17日到10月27日,从都博物馆将展出《风与光的君王:陈雨画诗人阿多尼斯肖像展》。
陈雨是广东雷州人,现居北京,因为画中外诗人的肖像而引起关注。此次集中展出的是陈雨画诗人阿多尼斯的42幅肖像画。策展人陈晓勤说:“陈雨用毛笔致敬西方诗人,中西合璧,完全打破了过去传统意义的肖像画。他敏锐捕捉阿多尼斯脸上的表情与心境变化,结合内心对诗歌对艺术的理解,透过写意的笔墨,把一切形神都化作诗意。”
此外,“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奖杯也值得一提。黄礼孩介绍,奖杯样式并不固定,每年都会邀请不同的艺术家来创作。2018年,广州的艺术家周钦珊和建筑师詹涛一起创作了奖杯,灵感源自阿多尼斯的诗集《风中的树叶》和莱斯马雷的诗句“在桉树林之海,山峦即是海浪”。
别致典雅的颁奖典礼 广州各路艺术家云集
如何用诗意来表达诗意,“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颁奖典礼是一个绝佳范例。此次颁奖典礼的总导演是广州新年诗会的总导演符文瑜,她从诗性和文学性出发,让诗歌、音乐、舞蹈、朗诵、多媒体及艺术装置同在现场,水乳交融。
舞台设计则是国家一级美术师熊春红,他的舞台设计既关乎颁奖地从都庄园的凤凰山,也有流溪河的意象,更是融入了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意念。尤其是舞台上一棵洁白的树,让阿多尼斯爱不释手,执意要站在树下朗诵自己的诗篇。

典礼主持人是原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副秘书长曾洁,视频制作则由艺术家李森、陈思华、林江泉完成。
在诗歌颁奖典礼现场,还有包括王非、马莉、牧言等多位来自广州、佛山的知名艺术家演绎获奖诗人的诗歌,来自珠江交响乐团的表演也为颁奖典礼带来高雅的格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