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郭士强与闵鹿蕾的对位与错位:谁会最终胜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郭士强与闵鹿蕾的对位与错位:谁会最终胜出?

球员时期擦肩而过,教练生涯再度相逢,CBA总决赛,中国两代后卫,场边终于对上了。

两位主帅的对决亦是CBA总决赛的一大看点。(图片来源:CFP)

在可容纳18000人的万事达中心,郭士强与闵鹿蕾再一次上演了对决。最终,北京队以105:93战胜辽宁队,带着3:2的比分,闵鹿蕾的将士将前往辽宁与郭士强的球队进行最后厮杀。

这是一次令人窒息的CBA总决赛。

在此之前的第四回合比赛,辽宁队已经把卫冕冠军逼上绝境,又促使卫冕冠军在绝境中惊险取胜。同时,辽宁队通过这样高强度的比赛,也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在这个赛季,辽宁队以黑马的角色崛起的。但这些都不偶然。

本赛季实行的第四节单外援新政,对于辽宁的阵容配置而言,的确占些优势,主要原因在于韩德君。这一节,各队基本都会选择外线的“小外援”,而在这个内线稀缺的时代,韩德君面对大多数国内球员优势明显。

其实韩德君内线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辽宁本土球员整体实力着实让各队艳羡。这得益于辽宁篮球雄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CBA的20多年间,不断走出精兵强将。像总决赛对手北京队,吉喆、张庆鹏、陈磊都来自辽宁。再看看常规赛排名靠前的队伍,不乏辽宁籍球员、教练的身影。广厦队主教练李春江和助理教练李晓勇,广东队球员王仕鹏和周鹏,新疆队主教练崔万军和球员周琦,等等。辽宁队从未拿过CBA总冠军,但辽宁篮球人却在CBA各队建功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崛起条件具备了,怎么整合这些条件,就看主教练郭士强的了。这是辽宁队时隔七年重返季后赛,而上一次率领辽宁打进季后赛的,也是郭士强。只不过这一次,历史把他和闵鹿蕾放在了同一个比较的平台。

1975年出生的郭士强,比闵鹿蕾整整小了12岁。俩人都是后卫出身,但球员时期,两人几乎没有直接对话的机会。只在1996-1997赛季,当时还算国青队小将的郭士强加盟四川熊猫,与北京队在常规赛有两次交手。那个赛季北京第九,四川第十,之后闵鹿蕾就退役了。

组织后卫对战术理解最为透彻,也是教练的高产区。俩人退役后陆续成为教练,闵鹿蕾始终执掌北京队教鞭,但郭士强在辽宁队则是上上下下。所以除了偶尔常规赛碰面,两人针锋相对的场次并不多。之后一次,在国家队助理教练选择上,郭士强力压闵鹿蕾和阿的江当选。这也为郭士强后来成为国家队主教练的打下基础。

以往的历史错位如今终于对上了点。总决赛看得就是彼此没有秘密后的调整,以及调整后的见招拆招。面对北京队,辽宁队的内线不再是优势,常规赛“强点”变“弱点”,郭士强心知肚明。于是如何“避重就轻”,隐藏弱点,是郭士强需要调整的。辽宁队赢下第二回合靠远投,第三回合靠的是第四节莫里斯下场,郭艾伦、贺天举等人的轮番突破。

那两场斗法,显然闵鹿蕾落了下风。莫里斯原本内线优势明显,但面对第四节单外援的要求,如何分配莫里斯和马布里的出场时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算法,给闵鹿蕾出了道难题。

其实,总决赛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很难再出“新招”,但是可以不按套路出牌。结果第四场,轮到北京队先调整。一向被认为保守的闵鹿蕾,做出了最大胆的一次换人,王骁辉换下吉喆。撤一个内线,换一个外线,一大四小,放弃原有的内线优势。

与其说这是闵鹿蕾的调整,不如说是置之死地后的搏命。结果证明闵鹿蕾赌赢了。战术PK之外,有些心态、气势方面的变化是没法写进教科书的。胜利之后,问题再次抛回给郭士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郭士强与闵鹿蕾的对位与错位:谁会最终胜出?

球员时期擦肩而过,教练生涯再度相逢,CBA总决赛,中国两代后卫,场边终于对上了。

两位主帅的对决亦是CBA总决赛的一大看点。(图片来源:CFP)

在可容纳18000人的万事达中心,郭士强与闵鹿蕾再一次上演了对决。最终,北京队以105:93战胜辽宁队,带着3:2的比分,闵鹿蕾的将士将前往辽宁与郭士强的球队进行最后厮杀。

这是一次令人窒息的CBA总决赛。

在此之前的第四回合比赛,辽宁队已经把卫冕冠军逼上绝境,又促使卫冕冠军在绝境中惊险取胜。同时,辽宁队通过这样高强度的比赛,也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在这个赛季,辽宁队以黑马的角色崛起的。但这些都不偶然。

本赛季实行的第四节单外援新政,对于辽宁的阵容配置而言,的确占些优势,主要原因在于韩德君。这一节,各队基本都会选择外线的“小外援”,而在这个内线稀缺的时代,韩德君面对大多数国内球员优势明显。

其实韩德君内线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而辽宁本土球员整体实力着实让各队艳羡。这得益于辽宁篮球雄厚的人才培养体系,在CBA的20多年间,不断走出精兵强将。像总决赛对手北京队,吉喆、张庆鹏、陈磊都来自辽宁。再看看常规赛排名靠前的队伍,不乏辽宁籍球员、教练的身影。广厦队主教练李春江和助理教练李晓勇,广东队球员王仕鹏和周鹏,新疆队主教练崔万军和球员周琦,等等。辽宁队从未拿过CBA总冠军,但辽宁篮球人却在CBA各队建功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崛起条件具备了,怎么整合这些条件,就看主教练郭士强的了。这是辽宁队时隔七年重返季后赛,而上一次率领辽宁打进季后赛的,也是郭士强。只不过这一次,历史把他和闵鹿蕾放在了同一个比较的平台。

1975年出生的郭士强,比闵鹿蕾整整小了12岁。俩人都是后卫出身,但球员时期,两人几乎没有直接对话的机会。只在1996-1997赛季,当时还算国青队小将的郭士强加盟四川熊猫,与北京队在常规赛有两次交手。那个赛季北京第九,四川第十,之后闵鹿蕾就退役了。

组织后卫对战术理解最为透彻,也是教练的高产区。俩人退役后陆续成为教练,闵鹿蕾始终执掌北京队教鞭,但郭士强在辽宁队则是上上下下。所以除了偶尔常规赛碰面,两人针锋相对的场次并不多。之后一次,在国家队助理教练选择上,郭士强力压闵鹿蕾和阿的江当选。这也为郭士强后来成为国家队主教练的打下基础。

以往的历史错位如今终于对上了点。总决赛看得就是彼此没有秘密后的调整,以及调整后的见招拆招。面对北京队,辽宁队的内线不再是优势,常规赛“强点”变“弱点”,郭士强心知肚明。于是如何“避重就轻”,隐藏弱点,是郭士强需要调整的。辽宁队赢下第二回合靠远投,第三回合靠的是第四节莫里斯下场,郭艾伦、贺天举等人的轮番突破。

那两场斗法,显然闵鹿蕾落了下风。莫里斯原本内线优势明显,但面对第四节单外援的要求,如何分配莫里斯和马布里的出场时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算法,给闵鹿蕾出了道难题。

其实,总决赛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很难再出“新招”,但是可以不按套路出牌。结果第四场,轮到北京队先调整。一向被认为保守的闵鹿蕾,做出了最大胆的一次换人,王骁辉换下吉喆。撤一个内线,换一个外线,一大四小,放弃原有的内线优势。

与其说这是闵鹿蕾的调整,不如说是置之死地后的搏命。结果证明闵鹿蕾赌赢了。战术PK之外,有些心态、气势方面的变化是没法写进教科书的。胜利之后,问题再次抛回给郭士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