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为期一周的安全整治后,近日,滴滴重新恢复深夜出行服务,并开始试行深夜运营规则。南都记者留意到,在滴滴公布的七大安全整治措施中,“一键报警”功能备受关注。但由于该功能并没有与公安网络系统连接,未能实现用户真正意义上的“一键报警”,所以这一功能也被用户和媒体质疑“名不副实”,形同虚设。
“一键报警”需要布设专线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此前报道了一位经常使用滴滴的王女士在体验“一键报警”功能后认为,和她预期的有些差距。在王女士看来,“一键报警”功能,应该是乘客遇到危险情况时,用手机点击一下就能直接报警,但目前滴滴的“一键报警”功能,“只是把我的信息发送给了紧急联系人。要是联系警方,还需要乘客或紧急联系人拨打110。滴滴出行并没有直接和警方建立联系。”
滴滴的“一键报警”功能为什么没有直接与警方建立联系呢?既然滴滴能将相关短信发送给乘客与紧急联系人,为什么不能直接将报警短信发送给警方呢?
对此,公安部门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全国以及各省、各市,公安系统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滴滴“一键报警”想并入全国公安网络系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首先,“公安网与外网之间物理隔离,滴滴如果想要互通,只能由公安机关向滴滴数据库布设一条专线,并由公安机关负责,但这就等于由国家负担滴滴安全运行维护,难度不言而喻。”该公安部门内部人士说。
其次,滴滴“一键报警”如果想要名实相副,那原本的“报警者-警方”这种报警关系,就会变成“被代理者-代理报警者-警方”关系,从而演变成一种“企业代客报警”的模式。这种报警模式,与亲人之间的代为报警不同,企业与用户这种“交易关系”,能不能代为刑事告诉,在我国法律中似乎尚不明确。而短信报警在国内当前阶段还处于试点运行状态,没有在全国推广和统一管理。
短信、视频跨区域报警有技术局限
那么,滴滴为什么不能直接将报警短信发送给警方呢?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就乘客来讲,通过“一键报警”功能,主要是想将车辆信息、行程信息等发送给警方,但这其中的难点在于,很多地方,警方并没有这样的报警方式。
南都记者了解获悉,目前在我国范围内,最通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报警方式,还是电话拨打110。至于短信报警,只有部分地区支持;而视频报警,只有山东烟台警方可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短信报警,在跨省这一场景中,亦将减损效力。
以山西为例,此前人民网报道,外省(市、区)注册手机号码在山西省境内发送12110短信报警,短信息只能由手机号码注册地已开通12110短信报警功能的公安机关先行接收,再将报警内容移交山西省公安机关处理。手机号码注册地公安机关如果尚未开通12110短信报警的,因技术局限,该短信报警尚无法受理。
由此不难看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键报警”,其实并不简单,需要企业和公安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对此,滴滴在公布的重大整治进展中也曾提到,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将信息自动同步给警方。据滴滴透露,他们目前正在积极与各地公安部门探讨解决方案。
采写:南都记者 蔡辉
排版:实习生林玉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