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二倍速人生”:从下游到上游的习惯迭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二倍速人生”:从下游到上游的习惯迭代

观众以倍速观剧,不一定是因为剧集注水,可能只是某些点“志不同道不合”。

一些观众会将《如懿传》以2倍速播放,等到周迅戏份再恢复原速

作者:薄荷

2017年初还有网友在论坛发问,“有没有比较好用的倍速播放软件啊?”但是现在倍速观看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主流视频网站均有倍速播放功能,从0.5倍速到2倍速,在普通带宽下能够达到不卡顿、声画一致的水准。

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倍速播放也走到了“被讨伐的常态”下。在前几天的优酷秋集上,杨伟东就表示,倍速的出现表面上是产品的创新,实际上是用户对内容注水的反抗。

目前自媒体和网友的舆论指向有两个方向:影视剧内容注水,和观众注意力分散、耐心不够。

当然,倍速播放的诞生没有原罪,任何一种产品不带附加值的功能都是单纯的。

被“效率”催生的倍速功能

在2015年前后,不少本地播放器就支持倍速播放功能,比如Windows Media Player、XX影音。和之前流行用一种电影网站,里面集合了国内外的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迅雷等软件下载后本地观看的习惯有关。

相较于视频网站花费不菲购买台播大剧版权,自制剧力度又不足,导致可供用户选择观看的内容较少,而上面提到的这类传播来源不明的网站往往“上新”更快速,品类也更齐全。当然,这一切依附于PC时代而生。

另外,2010年网课在国内的出现和走红,使得用户对倍速功能的需求明显提升。如同观众从在电视台被动观看,到在视频网站自由选择,网课的用户也有着一定的自主选择意识。因此,过滤掉那些已知的知识点,或是不感兴趣的内容,加快讲课速度,成了该类用户的一大诉求。

相较于娱乐性质更强的影视剧,网课的用户更看重效率,他们思考的是怎么能够节约时间,最大化地完成知识吸收。这和如今影视剧用户的需求点基本一致。

网课内容最早的传播载体是网盘、网站资源,需要下载,所以本地播放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吻合用户的需求。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开了较高倍速就会出现有噪音、画面迟滞的情况,对网络带宽也有一定要求。

2015年,国内的在线网课产品如慕课网、网易云课堂,已经实现了倍速观看功能。在当时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倍速播放”概念,以“加速播放”的称呼为主,按钮设计也各不相同,有的通过键盘调节,有的是弹出菜单栏选择,有的是滑动按钮以达到灵活的倍速,如1.3倍,0.8倍,还有的是插件形式,像是哔哩哔哩助手,就是谷歌浏览器的拓展插件。

同期,国外的在线视频播放网站如Youtube已经有了倍速功能播放,各种插件功能很多,可以作为网站的补充作用,最大倍速可以达到15倍。

2015年也是视频网站迎来变革的关键时刻。在当年的上海电视节论坛上,视频网站表示继会员制度后,将逐步实行付费看剧的模式,99%的免费内容供给模式将成为历史。

之后的剧情走向大家都知道了,视频网站自制剧崛起,如今网剧势头迅猛,几乎能和台播剧平分秋色。用户也完成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习惯转移,互联网文化进一步对用户圈层细分落下了上帝之手。

不仅是好玩、缺时间,还有兴趣点驱动

几年前,鬼畜视频开始在B站流行,这种始于日本弹幕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的剪辑手法逐渐被国内大众所知。与一些较为“洗脑”的广告片相似,鬼畜视频的特点是画面和声音重复率高,且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不同的是,鬼畜视频往往是对严肃正经话题的解剖再创作,以达到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强化焦点的效果,有一定的萌感和喜感。某些普通群众看起来不知所云的鬼畜视频,都有能get到点、享受其中的用户。

B站是最早开设鬼畜区的视频网站,还时不时会有1.5倍速播放专区,“配合X倍速播放效果更佳”的句子也是深入人心。还有不少UP主热衷制作倍速视频,这种便是以冲突达到鬼畜喜感为主要效果了,比如5倍速吃炸鸡,1.3倍速吹扬琴等内容。

如今在倍速观看影视剧的观众中,不少人仍然喜欢这种“反差喜感”,虽然可能不是最初那批小众文化爱好者,倍速实际上为他们起到的是驱赶枯燥的作用。

当影视剧和拥挤的碎片信息一样越来越多,观众难免会产生疲劳感,再加上短视频的夹击,许多追剧爱好者在目不暇接的同时,对节奏缓慢的剧集变得不感冒了。

与此相对的,圈层文化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明显,每个人的小众爱好在网络上都能很容易地被找到和释放,以及有更多的同好们一并加入交流讨论。当用户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剧集便不复往日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剧王”的关注度被分散,转而成为了各种细分题材的供给流量。

然而,许多创作者还未能抓到小众文化的命脉,所以优质的细分题材影视剧相对较少。各种圈层之间也会交叉,一部影视剧难以满足所有的潜在受众,每个人有着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的观众是为了看某位演员,有的人注重某条CP线,或者单纯只喜欢某个场景里的戏份。

视频网站为了满足兴趣多样的用户们,除了推出倍速功能,还推出了只看某位演员的单人戏份、3分钟看全片、关键剧情提醒、转为音频听剧等功能。比如单独看《许你浮生若梦》里的朱一龙戏份,还有《如懿传》2倍速播放、等到周迅戏份再恢复原速,都是在这些剧集的受众中比较流行的观看方式。

在互联网文化下,用户的自由度和主动权导致他们站在了“上层领域”,毕竟兴趣往往是最难以琢磨、并且转瞬即逝的。

不过如今倍速播放仍然是被使用最多的“特色观剧模式”,它好在能够快速读完进度条且不会落下戏份,但也有人表示自己是倍速+快进模式看剧的,“能够正常看完一部剧的人,稀有”。

被讨伐的倍速,究竟做错了什么

观众以倍速观剧,不一定是因为剧集注水,可能只是某些点“志不同道不合”。如今的观众不再迷信经典,同时更加有个性,在他们看来,“即便有些废话很温暖人心,还是不能改变它是废话的事实”。

一般来说,1.25倍速和1.5倍速对剧情和画面声音的影响最小,能够保持相对正常的节奏。以一部70集的电视剧为例,开启1.25倍速或1.5倍速能够节省14-23集的观看时间,符合受众需求。

如果开到2倍速就会产生一些滑稽感,看不惯的人会出戏,不过就算熟练掌握倍速技能收放自如的人,也可能错过比较细枝末节的语气、神态,如果是悬疑侦探类,一些伏笔和暗示会容易被错过。

虽然有慢速播放,但是不同于学习时需要放缓速度倾听和观察,影视剧少有令人放缓速度仔细揣摩的讨论,目前外界还是以“加速播放”背后的现象为主要议论点,从影视剧制作品质到文化心理。

现在经常能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当网络消息剧透哪部剧将拍摄时,网友看到70、80集的体量会表示,“不约”“告辞”。小体量、迷你的剧集,或是专注某个圈、层品质不俗的剧集,反而比较容易收获不错的评价,这对许多小型影视公司来说是有利的,视频平台方也重点着眼于细分受众,试图打造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出圈”作品。

从观众的角度讲,倍速观看功能无疑是灵活好用的,并且当观众自己掌控“遥控器”,跳过不喜欢的剧情后,对于影视作品的整体观感可能会更好,比如在影院看电影,和在视频网站上自主读条,后者给出的评分可能会比前者要高。

即便倍速播放为用户节约了时间,但是它背负的差评比好评多。

抛开影视剧制作“上游”的弊病不谈,单纯从功能来讲,信息过载会加重大脑的负担,快速高强的娱乐信息输入更容易使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枯燥,习惯了高倍速后很难再回到正常播放状况、因此难以接受一些“慢工细活”的好剧,都是倍速观看的一些“后遗症”。

倍速播放说到底是时代的产物,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质,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的焦虑和不满。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二倍速人生”:从下游到上游的习惯迭代

最新更新时间:09/23 13:5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二倍速人生”:从下游到上游的习惯迭代

观众以倍速观剧,不一定是因为剧集注水,可能只是某些点“志不同道不合”。

一些观众会将《如懿传》以2倍速播放,等到周迅戏份再恢复原速

作者:薄荷

2017年初还有网友在论坛发问,“有没有比较好用的倍速播放软件啊?”但是现在倍速观看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主流视频网站均有倍速播放功能,从0.5倍速到2倍速,在普通带宽下能够达到不卡顿、声画一致的水准。

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倍速播放也走到了“被讨伐的常态”下。在前几天的优酷秋集上,杨伟东就表示,倍速的出现表面上是产品的创新,实际上是用户对内容注水的反抗。

目前自媒体和网友的舆论指向有两个方向:影视剧内容注水,和观众注意力分散、耐心不够。

当然,倍速播放的诞生没有原罪,任何一种产品不带附加值的功能都是单纯的。

被“效率”催生的倍速功能

在2015年前后,不少本地播放器就支持倍速播放功能,比如Windows Media Player、XX影音。和之前流行用一种电影网站,里面集合了国内外的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内容,用户可以通过迅雷等软件下载后本地观看的习惯有关。

相较于视频网站花费不菲购买台播大剧版权,自制剧力度又不足,导致可供用户选择观看的内容较少,而上面提到的这类传播来源不明的网站往往“上新”更快速,品类也更齐全。当然,这一切依附于PC时代而生。

另外,2010年网课在国内的出现和走红,使得用户对倍速功能的需求明显提升。如同观众从在电视台被动观看,到在视频网站自由选择,网课的用户也有着一定的自主选择意识。因此,过滤掉那些已知的知识点,或是不感兴趣的内容,加快讲课速度,成了该类用户的一大诉求。

相较于娱乐性质更强的影视剧,网课的用户更看重效率,他们思考的是怎么能够节约时间,最大化地完成知识吸收。这和如今影视剧用户的需求点基本一致。

网课内容最早的传播载体是网盘、网站资源,需要下载,所以本地播放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吻合用户的需求。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开了较高倍速就会出现有噪音、画面迟滞的情况,对网络带宽也有一定要求。

2015年,国内的在线网课产品如慕课网、网易云课堂,已经实现了倍速观看功能。在当时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倍速播放”概念,以“加速播放”的称呼为主,按钮设计也各不相同,有的通过键盘调节,有的是弹出菜单栏选择,有的是滑动按钮以达到灵活的倍速,如1.3倍,0.8倍,还有的是插件形式,像是哔哩哔哩助手,就是谷歌浏览器的拓展插件。

同期,国外的在线视频播放网站如Youtube已经有了倍速功能播放,各种插件功能很多,可以作为网站的补充作用,最大倍速可以达到15倍。

2015年也是视频网站迎来变革的关键时刻。在当年的上海电视节论坛上,视频网站表示继会员制度后,将逐步实行付费看剧的模式,99%的免费内容供给模式将成为历史。

之后的剧情走向大家都知道了,视频网站自制剧崛起,如今网剧势头迅猛,几乎能和台播剧平分秋色。用户也完成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习惯转移,互联网文化进一步对用户圈层细分落下了上帝之手。

不仅是好玩、缺时间,还有兴趣点驱动

几年前,鬼畜视频开始在B站流行,这种始于日本弹幕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的剪辑手法逐渐被国内大众所知。与一些较为“洗脑”的广告片相似,鬼畜视频的特点是画面和声音重复率高,且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不同的是,鬼畜视频往往是对严肃正经话题的解剖再创作,以达到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张扬个性、强化焦点的效果,有一定的萌感和喜感。某些普通群众看起来不知所云的鬼畜视频,都有能get到点、享受其中的用户。

B站是最早开设鬼畜区的视频网站,还时不时会有1.5倍速播放专区,“配合X倍速播放效果更佳”的句子也是深入人心。还有不少UP主热衷制作倍速视频,这种便是以冲突达到鬼畜喜感为主要效果了,比如5倍速吃炸鸡,1.3倍速吹扬琴等内容。

如今在倍速观看影视剧的观众中,不少人仍然喜欢这种“反差喜感”,虽然可能不是最初那批小众文化爱好者,倍速实际上为他们起到的是驱赶枯燥的作用。

当影视剧和拥挤的碎片信息一样越来越多,观众难免会产生疲劳感,再加上短视频的夹击,许多追剧爱好者在目不暇接的同时,对节奏缓慢的剧集变得不感冒了。

与此相对的,圈层文化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明显,每个人的小众爱好在网络上都能很容易地被找到和释放,以及有更多的同好们一并加入交流讨论。当用户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剧集便不复往日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剧王”的关注度被分散,转而成为了各种细分题材的供给流量。

然而,许多创作者还未能抓到小众文化的命脉,所以优质的细分题材影视剧相对较少。各种圈层之间也会交叉,一部影视剧难以满足所有的潜在受众,每个人有着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有的观众是为了看某位演员,有的人注重某条CP线,或者单纯只喜欢某个场景里的戏份。

视频网站为了满足兴趣多样的用户们,除了推出倍速功能,还推出了只看某位演员的单人戏份、3分钟看全片、关键剧情提醒、转为音频听剧等功能。比如单独看《许你浮生若梦》里的朱一龙戏份,还有《如懿传》2倍速播放、等到周迅戏份再恢复原速,都是在这些剧集的受众中比较流行的观看方式。

在互联网文化下,用户的自由度和主动权导致他们站在了“上层领域”,毕竟兴趣往往是最难以琢磨、并且转瞬即逝的。

不过如今倍速播放仍然是被使用最多的“特色观剧模式”,它好在能够快速读完进度条且不会落下戏份,但也有人表示自己是倍速+快进模式看剧的,“能够正常看完一部剧的人,稀有”。

被讨伐的倍速,究竟做错了什么

观众以倍速观剧,不一定是因为剧集注水,可能只是某些点“志不同道不合”。如今的观众不再迷信经典,同时更加有个性,在他们看来,“即便有些废话很温暖人心,还是不能改变它是废话的事实”。

一般来说,1.25倍速和1.5倍速对剧情和画面声音的影响最小,能够保持相对正常的节奏。以一部70集的电视剧为例,开启1.25倍速或1.5倍速能够节省14-23集的观看时间,符合受众需求。

如果开到2倍速就会产生一些滑稽感,看不惯的人会出戏,不过就算熟练掌握倍速技能收放自如的人,也可能错过比较细枝末节的语气、神态,如果是悬疑侦探类,一些伏笔和暗示会容易被错过。

虽然有慢速播放,但是不同于学习时需要放缓速度倾听和观察,影视剧少有令人放缓速度仔细揣摩的讨论,目前外界还是以“加速播放”背后的现象为主要议论点,从影视剧制作品质到文化心理。

现在经常能看到的一种现象是,当网络消息剧透哪部剧将拍摄时,网友看到70、80集的体量会表示,“不约”“告辞”。小体量、迷你的剧集,或是专注某个圈、层品质不俗的剧集,反而比较容易收获不错的评价,这对许多小型影视公司来说是有利的,视频平台方也重点着眼于细分受众,试图打造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出圈”作品。

从观众的角度讲,倍速观看功能无疑是灵活好用的,并且当观众自己掌控“遥控器”,跳过不喜欢的剧情后,对于影视作品的整体观感可能会更好,比如在影院看电影,和在视频网站上自主读条,后者给出的评分可能会比前者要高。

即便倍速播放为用户节约了时间,但是它背负的差评比好评多。

抛开影视剧制作“上游”的弊病不谈,单纯从功能来讲,信息过载会加重大脑的负担,快速高强的娱乐信息输入更容易使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到枯燥,习惯了高倍速后很难再回到正常播放状况、因此难以接受一些“慢工细活”的好剧,都是倍速观看的一些“后遗症”。

倍速播放说到底是时代的产物,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质,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们的焦虑和不满。

来源:骨朵网络影视

原标题:“二倍速人生”:从下游到上游的习惯迭代

最新更新时间:09/23 13:5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