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会直接当我们是土豪,而且基本都会搬出说国内哪些公司也有意向投资,然后说其他公司的报价有多高,有的甚至要高到正常价格的两倍。”谈及与日本的合作,一位最近正在日本公司接洽电影版权业务的朋友对《首席娱乐官》抱怨道。
最近两年,随着中日关系的缓和,以及2016年《你的名字。》大火,成为引进片中“以小博大”的典型代表,日本电影逐渐成为国内电影公司的“香饽饽”。与此同时,随着日本电影市场的饱和,越来越多的日本制作公司也倾向于或出售版权,或引进中方投资人的方式,用以打开中国电影市场,获得更高的商业回报。
等到2018年,中日电影俨然进入了“蜜月期”。据猫眼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共有12部日本引进片以及中日合拍片《肆式青春》在国内上映。其中包括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得主”《小偷家族》,以及正在上映的《镰仓物语》。
毋庸置疑,《小偷家族》的上映,再次让中国看到日本影片在国内的号召力,其也凭借超9600万元的票房,成为国内日本引进片真人电影票房冠军。但紧随其后上映的另一日本真人电影《镰仓物语》却没有那么“能打”,虽然《小偷家族》的余温尚在,但该片的话题度和热度都远不能及,猫眼预测其最终票房将止于4891.3万元。事实上,连票房最好的《小偷家族》,都没能“打过”印度、泰国甚至于西班牙等小语种引进片在中国大陆的好成绩。
一边是热情高涨的中国“金主爸爸”,一边是想提高电影商业回报,但作品又在中国发挥不稳定的日本制作方,日本引进片真不是一门那么好做的生意。
粥多僧少,低票房也阻止不了日本引进片的高溢价!
受大环境的影响,从2006年开始,日本影片在内地经历了长达10年的沉寂期。据统计,在2006—2015年期间,国内只有不到20部日本电影上线,平均每年不到两部,而且票房成绩也不理想,鲜少有突破1000万元票房的影片。
直到2015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等上映才打破这种僵局,两者分别取得了5.30亿元和8162.5万元票房,日本引进片也终于在国内迎来了“高光”时刻。
据猫眼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院线公映的日本引进片达到11部,2017年的时候也有9部。与此同时,日本引进片的票房也大幅提升,2016年有4部影片票房过亿,其中《你的名字。》凭借5.75亿元的总票房成为国内日本电影的票房冠军;但2017年的时候,这一局势被打破,只有一部电影过亿,《银魂·真人版》表现一般,虽然成为当时国内日本引进片真人电影的票房冠军,但也仅拿下8143万元票房,同时动画电影的《烟花》、《声之形》也没能复制《你的名字。》的成功。
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
可以发现,在2016-2017年上映的影片中,有3/4为动画电影,票房过亿的5部影片也均为动画电影,并多为经典动漫IP影片,包括《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航海王之黄金城》等。这与日本动漫在国内的稳定受众群,以及经典动漫IP的影响力不无关系。
上述业内人士对《首席娱乐官》表示,目前他们在日本接洽的也多是动画电影,其中不乏日本经典动漫IP方。“当时选择动漫切口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动漫公认的质量高。”但不难发现,《你的名字。》的大爆同样带给他们很大的触动,想要趁着风口分一杯羹,毕竟她曾透露,有意向直接买下新海诚下部影片的版权。
此外,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也向《首席娱乐官》表示,“我们目前谈得还是动画影片,真人影片当然也想要,但抢的人太多了。”
不过,日本影片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自《你的名字。》之后,国内票房最高的日本引进片为《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总票房为2.0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和《航海王之黄金城》。
但不理想的票房,下滑的IP影响力,并没有妨碍日本批片价格的上涨。上述影视负责人表示,“《你的名字。》火了之后,入局日本批片市场的公司太多,版权价格水涨船高,翻了一倍左右。不少中小版权方由于中国这边询价太多,基本都是让中国公司开价,他们只给价格空间。”《你的名字。》以1900万元,博得5.75亿元的总票房的时期,已经成为历史。
而小官那位与日本制作公司接洽许久的朋友工作推进的也不顺利,“日本版权费一直是浮动的。但近两年日本人经常跟中国人打交道,也是越来越精明,对着我们可劲的要价。加上中介公司滋生,盈利空间大幅缩小。然后日本是个重关系的社会,喜欢与熟人合作,而优质影片每年产量有限,所以有钱也不见得能拿下版权。”
比如凤仪传媒先后引进了《垫底辣妹》、《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银魂》等多部影片;继《你的名字。》之后,东宝选择直接与光线签约合作……
她还补充称:“只批片拿播放权的商业方式太单一了,我们一开始考虑的其实是投资一些日本的公司或影片,以此获得回报。但中外合拍片风险同样多,市场定位、影片受众、电影制作周期中存在的不稳定性等,都会影响电影的票房。”
《小偷家族》“后继无人”,挣钱难的日本引进片只是资本的狂欢?
与此前动画电影独领风骚不同,2018年之后,国内对于日本引进片的重心逐渐转向真人影片。
据猫眼数据,目前国内已经有12部日本引进片上映,其中有8部是真人影片。但不管是由东野圭吾同名小说改编的《浪矢解忧杂货店》、在中国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新垣结衣主演的《恋爱回旋》,亦或是大热剧集《昼颜》的电影版以及是枝裕和导演的《第三度嫌疑人》,票房表现均一般。其中票房最高的《浪矢解忧杂货店》,也仅拿下2876.3万元,《第三度嫌疑人》的总票房甚至不到500万元。
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
但也是是枝裕和的作品,《小偷家族》在有国产电影保护月之称的“暑期档”杀出一条“血路”,以9666.3万元的成绩,超过《银魂真人版》成为国内日本引进片真人电影票房的冠军。
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日本电影,尤其是真人影片在国内市场的局限性。近年来,小语种引进片在国内大放异彩。据猫眼数据显示,《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几部印度引进片表现不俗,票房均过2亿元,其中《摔跤吧!爸爸》更是拿下了12.99亿元的票房;去年上映的泰国引进片《天才枪手》最终获得2.71亿元的票房;同是去年上映的西班牙引进片《看不见的客人》总票房也有1.72亿元。
由此来看,头顶“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光环的《小偷家族》,影片质量过硬,片方也进行了有目的的大量宣传,但国内电影市场的竞争优势依旧不突出,更别提那些日本文化风格明显,或者质量一般,在国内又没有过多宣传资源的影片了。
紧随《小偷家族》之后上映的《镰仓物语》,同样是由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堺雅人主演,截至今日上映10天,总票房不到4300万元,猫眼预测其最终票房将止步于5010.5万元。虽然这个票房并不高,但不出意外的话,其将取代《寄生兽》,成为国内日本引进片真人电影票房排行榜的第三名。而跟其同一天上映的《念念手纪》目前票房还没达到500万元。
更为重要的是,《小偷家族》本来就是一部难遇的佳片,随着日本引进片价格的上涨,版权价格更是不菲。拿下《小偷家族》内地版权的路画影视CEO蔡公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小偷家族》的版权价)是比较大的一个量级。因为竞争比较激烈,不管你信誉再好,最后卖方还是要看价格定夺。这次双方的合作在颁奖礼之前就敲定了,但在《小偷家族》斩获金棕榈大奖后,我们还需要按照此前约定好的协议,再额外支付给片方一笔奖金。如果是在获奖之后再敲定版权,那费用更会水涨船高。”
虽然片方没有公布具体的价格,但结合2016年《你的名字。》1900万元的国内版权费,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评审团大奖获得者——《迦百农》140万美元(约合960万元人民币)的法国版权费,《小偷家族》在国内的版权费至少是千万元人民币量级的。而据猫眼数据显示,国内版权方从《小偷家族》分得的票房仅为2026.6万元,除去各种费用,收益并不可观。
对比下来,《摔跤吧!爸爸》的版权费为500万元,《神秘巨星》的版权费为2000万元;《天才枪手》的版权甚至只有50万美元(约合343万元人民币)……日本引进片“划算”的优势已然不在。
而面对火热的日本批片生意,有了解日本批片市场的业内人士对《首席娱乐官》表示:“没两把刷子还是别来玩,一不小心就把钱玩没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