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吴晓波:消费升级下的经营能力重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吴晓波:消费升级下的经营能力重构

“新中产阶层对美好生活抱着向往和追求,便宜不再是第一要义,而选择的是商品本身价值。”

在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中国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今天,2亿多的新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一股崛起的新消费力量,他们为什么而买单?当企业理清环境变化、消费者买单的原因后,该如何应对消费升级趋势下的经营问题?

2018年9月20日,中国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吴晓波受邀出席丹姿20年荣誉盛典,为与会嘉宾带来《消费升级下趋势下的经营能力重构》的专题演讲,相信会对你有所收获。

以下为演讲内容:

以1978年的中国经济数据来看,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人口为日本的10倍,而GDP却仅占日本的三分之一。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综合体,而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是日本的3倍,中国正在不断壮大。

近10年来,中国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加了3.26倍,整体相比之前以2.5倍的速度增长,它相当于美元加上欧元的总量。1978年,中国年产汽车总量仅10万辆,但到了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已超过美国,以1360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制造业大国。

除了汽车销量的递增之外,中国电子商务社会销售总额占比更是增长了13倍,而随之带动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屡创新高,在2017年达到了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50倍。因此,中国大量的财富是凭借着中国人自身的努力和扩大市场规模所获得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不断的贯穿普遍,中国是世界移动互联网发展以来,被互联网被技术改变最为彻底的国家。

1998年,当时正发生非常严重的东亚金融危机,但却是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之时,中国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携程、360、京东等企业基本是在那一阶段诞生。与十年前相比,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数量从33家增加到115家,也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规模正在不断庞大。

在交通上,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开通以来,中国总高铁里程增长了12个百分点,带动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去年,全中国30岁以下的青年涌入最多的城市是武汉、引入奢侈品最多的城市是成都、中国国际航线增加最多的城市是昆明,所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未来十年,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很有可能会超过沿海地区。

从Copy China到Copy from China

截止目前,中国在某些基础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芯片技术、医药原理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方面,但在新经济的商业范畴内,中国的电商模式、网络游戏、短视、IM工具等均名位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技术输出大国,对中东地区很多公司提供各种商业模式、应用输出等服务,直到今天,中国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引入型国家。

十年前中国最大的市值公司均为央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到今天的中国“两马”:阿里和腾讯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市值公司,这不仅催生了中国很多经济增长点,也推动中国的创新进程,呈现从“Copy China”到“Copy from China”的发展状态:中国互联网模式开始输出海外,这就是过去十年里中国所获得的成就。

中国40年的三大“上帝机遇”

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和抓住了三大“上帝机遇”,这个过程中有令人痛惜的“大败局”和令人感慨能在多变的市场坏境下迸发出的“野蛮生长力”。

1978年至1998年,中国的第一次消费升级围绕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展开。

到1998年后,中国出现转型升级、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中央政府启动了三驾马车,驱动着中国的自我革命,启动以房地产为主的民营消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国制造和中央投资的城市化建造,所以消费、出口、投资成为1998年经济发展的三股动力。

1998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发生了第二次消费升级革命,以汽车与住房消费为主的产业变化,带来“中国制造”黄金十年,使中国完成了轻工业、制造业的产能转移。

2008年,中国贸易与新中产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成本提高加上电商冲击让传统产业遭受到大规模洗牌,互联网出现猛增趋势,对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产生了结构性破坏,也催生了一批新的消费架构人群:新中产阶层。

这些新中产阶层们在看到同一款商品时,他们首先会考虑这是不是我需要的产品,然后才是价格,这便是今日大家所步入的第三次消费升级革命——从“价廉物美”到“物美价平”。新中产阶层对美好生活抱着向往和追求,便宜不再是第一要义,而选择的是商品本身价值。

十年来,市场五大突变

1.媒体突变:中国出现媒体断裂

从单向传播到社交文化传播,信息开始社交化、碎片化。

2.受众突变:大众消失,圈层出现

现在可以将每一位消费者从收入、年龄、审美、区域等数据来划分,得出更精准的信息来源,点到面的传播和精准投放。接下来的十年,会是传播数据碎片化的十年,也是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十年。

3.渠道突变:

目前中国市场已呈现金字塔式分销模式的瓦解,各个渠道正在不断绽放新的活力,社交与网红正成为“看不见的渠道”,企业流通产品时,已促进快递形成最后一公里的“前置仓”。

4.审美突变:从欧美流到中国风

当中产阶层成为这个国家消费的主力军时,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商业审美越趋本土化,今天的80后、90后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群体,越来越喜欢中国设计师提供的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随着审美的变化,中国本土品牌具有越来越多创新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可能性。

5.主流突变:

从感性人群到新中产人群,他们“三爱三怕”: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

感性消费人群让位理性消费人群,这是短路渠道,品牌繁殖、传播繁殖、渠道繁殖所造成今日中国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的缘由,所以今天的80后、90后消费者会是一批更挑剔、更愿意为品质买单的人,你很难忽悠他,你忽悠他一次,你要付出十年的代价。

2008年9月11日,一起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造成中国一些孩子身体上的重大伤害,使“三聚氰胺”这个化学名词,成为一个非常拗口的名词。

一直到今天,整整十年过去,80后、90后的母亲生一个孩子,仍然不愿意、也不敢让自己孩子吃国产奶粉。这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2019年的四大关键性趋势

无界零售、会员制、单款爆品、精品微商

微商,最开始是由一个被朋友圈、社交圈骚扰的过程变成一个被知识打破的维系,让无形的“社交风暴”接踵而来,随着用户的获客成本不断上升,无界零售将会让线上线下融为一体。而现在的视频、电商到知识付费都开始出现会员制,所以2019年将会是会员制的重要发展时期。

单款爆品也会是2019年的一大关键趋势,但最终取决于一个企业是否能成就一款现象级产品,使之成为本年度驱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武器,这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和打击能力的抵抗有很大考验。

2019年,精品微商将打破传统微商模式,他们逐渐精品化、细致化。

如何让新中产买单?

为技术买单:黑技术带来价格脱敏

科技进步对于中国本行业的技术推动达到了水平状态,类似于传感器、3D打印等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到传统的行业,消费者更愿意为技术买单。

为设计买单:颜值就是生产力

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任何商品不再因必需而选择消费,而是认同该产品的审美和价值观才购买,这时候设计变成了新的分节点,因为每个消费者都希望,通过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来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价值。

未来的消费者将会是设计者、体验者、传播者,所以现在需要重新定义。去年,中国出现了定制服装的投资热潮,随着单款爆品、会员制、微商、无界零售的出现,未来化妆品会出现定制化妆品,这一天迟早会来临。

重新思考“城墙”与“护城河”

企业的城墙是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护城河是品牌。巴菲特曾提出:企业获得用户和转让用户的成本时,企业的制造成本规模、传播属性和网络效应会随之成正比,而我增加了资本梯级维护。因为随着资本的体积不断变大,企业发展会像金字塔式增长,最大的变化是底层。

建立自有的“城墙”与“护城河”,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重新建构组织生态

近几年小米生态链、阿里云的出现,吸引了众多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思考。他们发现这些公司的试错能力特别强,很多决策性因素不仅来自于领头者的思想,还在于整个组织的中层干部阶层的产能创新。

对比国外宝马一线员工39岁的平均年龄,中国企业的一线员工平均年龄足足缩小了10岁,使中国在各项发展上占据着绝对优势,

哈佛商学院的斯蒂克坦森教授曾说过:面对着颠覆式创新,管理越好的组织,它的应对能力越弱。十多年前,在他的书里我们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在今天,我们在今天的中国看到很多答案。

2018年企业迭代的四大主战场

今天中国的企业迭代四个主战场分别为:实验室、生产线、组织单元、用户关系。

实验室:企业发展需要核心技术的投入,注重企业创新。

生产线:即产品的元部件和零部件。这能促使2.0和4.0的企业迅速迭代,让机器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从整个销售的最前端到最终端实现配套体系变化。

组织单元:年轻人是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建议企业将部分权益寄托给年轻人,让自己组织能拥有巨大的容错能力和重构能力。

用户关系:重建消费者关系,这是主战场。

我们生存在一个最好的时代。2008年的中国,没有共享单车、滴滴、高铁等,但是站在2018年的今天,你能想象下2028年吗?

我觉得会有两件事情发生,一是,十年后,手机或将会消失。二是,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投放,未来有可能会没有一辆汽油驱动的汽车。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在留学后回到东京,向一位老前辈指教说:我怎样才能够成为你这样的人呢?那位老前辈说: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如此一来,你将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吴晓波:消费升级下的经营能力重构

“新中产阶层对美好生活抱着向往和追求,便宜不再是第一要义,而选择的是商品本身价值。”

在过去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中国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今天,2亿多的新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一股崛起的新消费力量,他们为什么而买单?当企业理清环境变化、消费者买单的原因后,该如何应对消费升级趋势下的经营问题?

2018年9月20日,中国著名财经作家、企业家吴晓波受邀出席丹姿20年荣誉盛典,为与会嘉宾带来《消费升级下趋势下的经营能力重构》的专题演讲,相信会对你有所收获。

以下为演讲内容:

以1978年的中国经济数据来看,那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人口为日本的10倍,而GDP却仅占日本的三分之一。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综合体,而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是日本的3倍,中国正在不断壮大。

近10年来,中国人民币的规模总量增加了3.26倍,整体相比之前以2.5倍的速度增长,它相当于美元加上欧元的总量。1978年,中国年产汽车总量仅10万辆,但到了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已超过美国,以1360万辆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制造业大国。

除了汽车销量的递增之外,中国电子商务社会销售总额占比更是增长了13倍,而随之带动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屡创新高,在2017年达到了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50倍。因此,中国大量的财富是凭借着中国人自身的努力和扩大市场规模所获得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不断的贯穿普遍,中国是世界移动互联网发展以来,被互联网被技术改变最为彻底的国家。

1998年,当时正发生非常严重的东亚金融危机,但却是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之时,中国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携程、360、京东等企业基本是在那一阶段诞生。与十年前相比,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数量从33家增加到115家,也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规模正在不断庞大。

在交通上,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开通以来,中国总高铁里程增长了12个百分点,带动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去年,全中国30岁以下的青年涌入最多的城市是武汉、引入奢侈品最多的城市是成都、中国国际航线增加最多的城市是昆明,所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未来十年,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很有可能会超过沿海地区。

从Copy China到Copy from China

截止目前,中国在某些基础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芯片技术、医药原理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方面,但在新经济的商业范畴内,中国的电商模式、网络游戏、短视、IM工具等均名位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技术输出大国,对中东地区很多公司提供各种商业模式、应用输出等服务,直到今天,中国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引入型国家。

十年前中国最大的市值公司均为央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到今天的中国“两马”:阿里和腾讯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市值公司,这不仅催生了中国很多经济增长点,也推动中国的创新进程,呈现从“Copy China”到“Copy from China”的发展状态:中国互联网模式开始输出海外,这就是过去十年里中国所获得的成就。

中国40年的三大“上帝机遇”

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和抓住了三大“上帝机遇”,这个过程中有令人痛惜的“大败局”和令人感慨能在多变的市场坏境下迸发出的“野蛮生长力”。

1978年至1998年,中国的第一次消费升级围绕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展开。

到1998年后,中国出现转型升级、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中央政府启动了三驾马车,驱动着中国的自我革命,启动以房地产为主的民营消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国制造和中央投资的城市化建造,所以消费、出口、投资成为1998年经济发展的三股动力。

1998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发生了第二次消费升级革命,以汽车与住房消费为主的产业变化,带来“中国制造”黄金十年,使中国完成了轻工业、制造业的产能转移。

2008年,中国贸易与新中产崛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成本提高加上电商冲击让传统产业遭受到大规模洗牌,互联网出现猛增趋势,对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产生了结构性破坏,也催生了一批新的消费架构人群:新中产阶层。

这些新中产阶层们在看到同一款商品时,他们首先会考虑这是不是我需要的产品,然后才是价格,这便是今日大家所步入的第三次消费升级革命——从“价廉物美”到“物美价平”。新中产阶层对美好生活抱着向往和追求,便宜不再是第一要义,而选择的是商品本身价值。

十年来,市场五大突变

1.媒体突变:中国出现媒体断裂

从单向传播到社交文化传播,信息开始社交化、碎片化。

2.受众突变:大众消失,圈层出现

现在可以将每一位消费者从收入、年龄、审美、区域等数据来划分,得出更精准的信息来源,点到面的传播和精准投放。接下来的十年,会是传播数据碎片化的十年,也是品牌碎片化传播的十年。

3.渠道突变:

目前中国市场已呈现金字塔式分销模式的瓦解,各个渠道正在不断绽放新的活力,社交与网红正成为“看不见的渠道”,企业流通产品时,已促进快递形成最后一公里的“前置仓”。

4.审美突变:从欧美流到中国风

当中产阶层成为这个国家消费的主力军时,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商业审美越趋本土化,今天的80后、90后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群体,越来越喜欢中国设计师提供的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随着审美的变化,中国本土品牌具有越来越多创新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可能性。

5.主流突变:

从感性人群到新中产人群,他们“三爱三怕”: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

感性消费人群让位理性消费人群,这是短路渠道,品牌繁殖、传播繁殖、渠道繁殖所造成今日中国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的缘由,所以今天的80后、90后消费者会是一批更挑剔、更愿意为品质买单的人,你很难忽悠他,你忽悠他一次,你要付出十年的代价。

2008年9月11日,一起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造成中国一些孩子身体上的重大伤害,使“三聚氰胺”这个化学名词,成为一个非常拗口的名词。

一直到今天,整整十年过去,80后、90后的母亲生一个孩子,仍然不愿意、也不敢让自己孩子吃国产奶粉。这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2019年的四大关键性趋势

无界零售、会员制、单款爆品、精品微商

微商,最开始是由一个被朋友圈、社交圈骚扰的过程变成一个被知识打破的维系,让无形的“社交风暴”接踵而来,随着用户的获客成本不断上升,无界零售将会让线上线下融为一体。而现在的视频、电商到知识付费都开始出现会员制,所以2019年将会是会员制的重要发展时期。

单款爆品也会是2019年的一大关键趋势,但最终取决于一个企业是否能成就一款现象级产品,使之成为本年度驱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武器,这对于企业创新能力和打击能力的抵抗有很大考验。

2019年,精品微商将打破传统微商模式,他们逐渐精品化、细致化。

如何让新中产买单?

为技术买单:黑技术带来价格脱敏

科技进步对于中国本行业的技术推动达到了水平状态,类似于传感器、3D打印等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到传统的行业,消费者更愿意为技术买单。

为设计买单:颜值就是生产力

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任何商品不再因必需而选择消费,而是认同该产品的审美和价值观才购买,这时候设计变成了新的分节点,因为每个消费者都希望,通过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来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价值。

未来的消费者将会是设计者、体验者、传播者,所以现在需要重新定义。去年,中国出现了定制服装的投资热潮,随着单款爆品、会员制、微商、无界零售的出现,未来化妆品会出现定制化妆品,这一天迟早会来临。

重新思考“城墙”与“护城河”

企业的城墙是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护城河是品牌。巴菲特曾提出:企业获得用户和转让用户的成本时,企业的制造成本规模、传播属性和网络效应会随之成正比,而我增加了资本梯级维护。因为随着资本的体积不断变大,企业发展会像金字塔式增长,最大的变化是底层。

建立自有的“城墙”与“护城河”,这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重新建构组织生态

近几年小米生态链、阿里云的出现,吸引了众多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思考。他们发现这些公司的试错能力特别强,很多决策性因素不仅来自于领头者的思想,还在于整个组织的中层干部阶层的产能创新。

对比国外宝马一线员工39岁的平均年龄,中国企业的一线员工平均年龄足足缩小了10岁,使中国在各项发展上占据着绝对优势,

哈佛商学院的斯蒂克坦森教授曾说过:面对着颠覆式创新,管理越好的组织,它的应对能力越弱。十多年前,在他的书里我们并没有找到答案,但在今天,我们在今天的中国看到很多答案。

2018年企业迭代的四大主战场

今天中国的企业迭代四个主战场分别为:实验室、生产线、组织单元、用户关系。

实验室:企业发展需要核心技术的投入,注重企业创新。

生产线:即产品的元部件和零部件。这能促使2.0和4.0的企业迅速迭代,让机器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从整个销售的最前端到最终端实现配套体系变化。

组织单元:年轻人是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建议企业将部分权益寄托给年轻人,让自己组织能拥有巨大的容错能力和重构能力。

用户关系:重建消费者关系,这是主战场。

我们生存在一个最好的时代。2008年的中国,没有共享单车、滴滴、高铁等,但是站在2018年的今天,你能想象下2028年吗?

我觉得会有两件事情发生,一是,十年后,手机或将会消失。二是,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投放,未来有可能会没有一辆汽油驱动的汽车。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在留学后回到东京,向一位老前辈指教说:我怎样才能够成为你这样的人呢?那位老前辈说: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如此一来,你将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