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洪涛
又是开学季,再到迎新时。接受学院委托,由我作为指导教师代表为今天的典礼致辞。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一类的套话我就不说了。
同学们,作为法科研究生,如何度过三年时光,见仁见智。而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读研绝不是仅仅通过一场法律职业考试,更不是终日忙于公务员考试,法科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正义的守护者、人权的辩护士,是在锻造法治进程的有效言说者和法制历史的忠实书写者。
吾辈当努力追求知识的体系完备、锤炼法律的技能娴熟,涵养德行操守、开拓视野胸襟。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三个法治故事,这三个故事关涉法律的深度、法律的温度和法律的向度。
法律的深度
1997年我考过律师资格后不久,就贸然辞去了公职,满怀着对律师执业的无限憧憬,来到了曹操曾经工作过的城市,成为了一名实习律师。但入职不久,有两件事情给当时的我以重击:一是开庭时发现,当事人、律师毫无章法地坐在法官办公室,无休无止地争吵,诉讼活动既没有先前想象的那么威严庄重,也没有电视上的激烈辩论和唇枪舌战;二是作为刚入门儿的实习律师,我压根就没有案源、也不知道如何拓展案源。
是啊,“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谁愿意将自己无法解决的人生难题和家庭苦难,交给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处理呢?没有案源也就意味着没有生活来源,我人生第一次陷入了生存困境。可是,律师是一个装也要装得很有钱或者很会赚钱样子的职业。
于是乎,我还是坚持每天一大早就提着包、挎着BP机,仿佛很繁忙的样子匆匆来到律所办公室。然后,放下包赶紧为老律师沏茶、拖地、擦桌子,再然后,几位无所事事的年轻律师围坐在一起开始下棋聊天,下班后则没皮没脸地跑到同学那里蹭吃蹭喝。
当时我们所有位副主任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双学位,他假期回来后看到我们几个天天下棋,有一天终于忍不住对我们说:“我这么大年纪还在求学,你们年纪轻轻,整天这是弄啥哩,我看不中,如果不赚钱,为啥不想想继续读书呢?”听到我们主任这句话的那一年我23岁,也是那一年我决定考研。那一年对我而言刻骨铭心!
那一年,我隐约意识到法律从业人员必须有大视野、大格局。法律是精英主义的。我没有信心和足够的时间复习报考北大、人大等名校,不过,后来的求学经历告诉我,通过聆听讲座特别是阅读经典,我们一样可以求教和对话大师。法律是关乎人性的社会学科,尽管其理论深厚、知识庞杂,有十余年的持之以恒和坚持不懈,一样可以造就瑚琏之器!
法律的温度
1935年的一天,纽约一法院正开庭审理一宗盗窃案,一位老妇人因偷面包被告上法庭。
法官问她:“你偷面包是因为饥饿吗?”老妇人回答说:“是的,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法官说:“虽然你很值得同情,但我必须秉公执法。你有两种选择,接受10美元罚金或者10天拘役!”
老太太痛苦地说:“我愿接受处罚。可是,如果我有10美元,就不会去偷面包了;如果选择拘役10天,那我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啊?”
这时从旁听席上站起一位男士,他走上前给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并说道:“请您接受10美元罚金的判决吧。”说着他转身面向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了进去,并高声说:“诸位,我是现任纽约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惩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大家都拿出50美分,放到帽子里,法官也不例外。
“如果一个人为了钱犯法,那这个人有罪!如果一个人为了面包犯法,那这个社会有罪!如果一个人为了尊严而犯法,那世人都有罪!”毋庸置疑,法律必须有足够的刚性,司法文书也必须被不折不扣地执行,否则无以成方圆;但法治社会也应该有温情的一面,法律带有温度,法治才能永远!
“自由意味着过一种有道德感的生活”,法律程序走到最后裁量的是人性与良知。法律抑恶,道德扬善。
同学们,让我们力求做一位有良知的法律人!这在“道德赤字,人性亏损”(白岩松语)的今天,尤其关键与重要!
法律的向度
古德诺是“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的老师、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院长、美国政治学会的创议人、当代世界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头号人物。1913年,经卡耐基万国和平基金会的引荐,加之时任袁世凯机要秘书顾维钧和宪法学家王宠惠的美言,古德诺与袁氏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成为了袁世凯政府的外籍法律顾问,并和湘潭人杨度一道协助袁世凯政府制定袁氏约法。根据协议古德诺每年的顾问费是多少呢?税后一万两千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约合两万五千银元,就购买力而言则相当于今日的三十余万美元,而民国时期鲁迅先生的月薪是300多块银元,胡适先生是400块左右银元。可见,古德诺的薪酬实在不菲。
就是这位古德诺,在1915年撰写了《共和与君主论》,认为共和制度不适宜中国,为袁世凯复辟在舆论上造势。后袁世凯帝称未果,身败名裂,古德诺也因此背负恶名,甚至有人怀疑他受贿执笔。古德诺原本官运亨通,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后,他有望作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与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一决高下,不幸因有襄助袁世凯称帝的人生败笔而前功尽弃。
同学们,作为法律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应该犯浑装傻,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在为稻粱谋的同时,不忘公共担当,坚毅而又理性地守护国族未来!古德诺的观点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甚至在某些层面和程度上还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他错就错在方向上,古氏的中国方案背离了民主法治的世界潮流!
1919年,当马克斯·韦伯在德国就学术志业和政治志业举行其著名的巡回演讲,并以此开始对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时,我们的“五四”先辈们才举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试图开启古老中国的现代化启蒙进程;1980年代,当撒切尔夫人在英国力推民营化改革时,我们才蹒跚而又艰难地走上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之路,真正PPP模式的提出已经是四十年后的今天了。可见,无论国族还是个体,我们都任重而道远!
同学们,让我们有情怀地刻苦学习,有取舍地规划人生,用个案坚守的荧光洞穿黑夜,用法律伦理的职业温度温暖人性!
巍巍岳麓的前面是湘江,湘江北去是汤汤洞庭,洞庭连着长江,长江的尽头就是浩瀚的大海,海纳百川、善水利万物!
同学们,作为岳麓黉门法律人,努力前行吧!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