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迁企业回归 解码佛山容桂企业回流现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迁企业回归 解码佛山容桂企业回流现象

近年,容桂立足实体经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出台多份服务企业扶持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优质容桂籍企业回归本土发展。

作者:杨婷、覃征鹏

容桂,中国首个千亿大镇(工业总产值),经历了从河道环绕、船来船往的商业重埠到10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林立的制造业重镇的转身,经历了从单一的缫丝产业到以智能家电、信息电子、机械模具、化工涂料、医药保健及互联网应用为主的“5+1”支柱产业体系的嬗变,却也在过去十多年里受到土地空间、劳动力价格提升等因素制约,不少企业外流到中山、江门等周边地区。

近年,容桂立足实体经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出台多份服务企业扶持政策。今年7月,《容桂街道鼓励容桂籍企业家回归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将提供专项资金,创造条件鼓励优质容桂籍企业回归本土发展。

多重利好刺激下,已有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中宝电缆、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陆续回流,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在领跑顺德的经济征途中,容桂吸引企业“回家”的密码是什么?释放了怎样的吸引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如何推动空间腾换、城市环境、扶持政策等综合改革再造千亿大镇新优势?解剖麻雀,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全局。

他们“回家”了

在中山安营扎寨7年之后,老建明将公司总部搬回了顺德容桂。

老建明是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创始人。2015年11月,好太太投资2亿元在容桂购建土地及厂房开启二次创业。三年来,公司发展势如破竹,车间面积扩大至曾经的3倍,总体经营规模增长了60%,目前已经完成股改,计划登陆资本市场。

与好太太一样,把公司总部搬迁回容桂的还有佛山市宏图中宝电缆有限公司。这是容桂本土上市公司广东万和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创建于1988年,2017年回迁至容桂高新区。

新厂区落成后,中宝电缆生产场地由旧址的3万平方米扩大到了超10万平方米;新增了110kV、220kV 等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生产线,年产各种电线电缆30多万千米,产能规模可达30亿元,而以从前旧厂的厂能规模,3亿元就已经到顶了。

同样是在2017年,出走至广州发展15年的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也选择搬迁回容桂。

有离巢的鸟儿去而复返,更有一直将总部扎根容桂的企业选择就地转型。

格兰仕先后在中山建立了两大工业园,多年来,关于其总部将要外迁的传闻不绝于耳。格兰仕用增资扩产力证自己对容桂和顺德营商环境、发展前景的信心:2017年,格兰仕投资5亿元在容桂进行核心技术改造升级。“原来计划投资3.5亿元,一不小心多投资了1.5亿元。”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以不失幽默的回应打消外界的揣测。

“我还是强调,格兰仕是顺德的格兰仕、中国的格兰仕,格兰仕的根在顺德,总部在顺德,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都在顺德。”梁昭贤不久前在面对省、市十多家媒体时一字一顿地重申:今后格兰仕的整体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会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立足顺德。

如今,这家骨血里带着容桂、顺德基因的企业,每一天都会把10万台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微波炉从这里销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回流还在继续。容桂街道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投资服务股股长胡添强介绍,近来已有外迁至深圳、中山、东莞等地的企业表达了回迁意向,它们希望将大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总部搬到容桂,“这些企业用地需求加起来已超过2000亩,其中还不乏深圳的上市公司”。

这与近年来容桂在企业服务方式方面开展的诸多创新探索密切相关。

2015年,容桂街道与顺德区政策性投资平台——广东顺高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建顺德首个镇级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专业审查、便捷服务解决容桂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2017年累计完成放款金额达6280万元。

2016年开始,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担任企业专员,开展走访服务,收集并处理企业诉求;设立街道书记、主任24小时热线服务,对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容桂企业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企业所得税征收比例将由25%降至15%;优质容桂籍企业回归发展最高可获160万元……为了让留下来的不愿走、出走了的想回来,除了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外,容桂还出台多个服务企业的扶持政策,涵盖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优秀外来青年人才购房安居补贴等方面,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出走的背后

在回迁的企业经营者看来,现在的容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产业配套都极具吸引力。

交通网络内畅外通,向东,有南顺大桥对接南沙自贸区;向南,外环路对接中山;南北方向有105国道、伦桂路;向西有红旗路、马岗大道西延线。同时,产业环境高效便利,不仅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创新资源的配套,还有政府服务的配套。

那么,这一番跌宕起伏的生根、壮大、搬离、折返的故事究竟是如何在这块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的呢?

话须从头说。自1978年诞生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后,容桂以自筹自建、来料加工等形式的内源型经济为主导,开始发展民营经济。1995年前后,容桂在乡镇企业中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体制改革,将镇属企业完全与政府体系分离,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权明晰,让企业释放出活力。2009年,容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达到1126亿元,而地区生产总值相比于10年前的77.56亿元而言,连翻4倍多高达331.2亿元,缔造了“千亿大镇”“中国品牌名镇”“一镇多品”等一系列荣耀。

但在经济体量和规模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在浮出水面。容桂早期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和以拼资源吃老本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对环境容量的过度透支。2000年后,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占建设用地不足20%,工业用地增加十分困难。

曾经遍地开花、让顺德得以站上制造业高地的村级工业园土地使用效率低、产业附加值低,不再适应企业对人才、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组数据显示,顺德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占了区内投产工业区用地的70%,但产值却仅有27%。

除了发展空间不足之外,受镇域界线发展思维限制,容桂与周边城市融合度不足,资源集聚优势不明显。容桂街道党工委委员翟子意就曾坦言:“容桂在佛山的最南边,东边没路,除了105国道,南边的路也不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此消彼长,与容桂接壤的中山东凤镇、南头镇、黄圃镇等,在此时抛出橄榄枝,拿出政策、税费、土地价格等多方面的大礼包吸引容桂企业前去投资设厂。

2000年后,在容桂企业中占比颇大的小家电企业四年内三次大搬迁,在容桂成长起来的格兰仕、奥马冰箱、中顺洁柔等知名企业纷纷到中山设立生产基地。万和燃气具生产链迁往中山东凤镇,海信科龙的空调生产基地布局在江门。

2005年,容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36.8亿元,此后两年的年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企业家再投资意愿有所弱化。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撰写的《广东顺德区容桂街道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09-2014)》中指出:容桂产业发展路径依靠的是产业内的横向扩张而非内涵的提升和创新,其结果是,一方面,新兴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容桂发育迟缓,导致产业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企业维持竞争力只能较多地依赖土地、资本等要素集聚的增加,而横向扩张越来越面临容桂发展空间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或者外迁。

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制造业不断外溢,仅以中山为例,截至2015年,该市就有约1/3的家电企业由容桂籍企业家创办,每年贡献的产值超过1000亿元。

怎能坐视这些数字像雪球般越滚越大,任艰难培植的本土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

扬帆再出发

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和8个配套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和环境再造等问题,关乎历史欠账,更关乎未来发展,迫使容桂不得不拿出决心和魄力来应对。

2009年,容桂打破镇域界限,通过与中山黄圃、番禺大岗等周边地区合作建设异地产业转移园等方式,引导企业将总部留在容桂,将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流转。同时果断抛弃低端高耗能产业包袱,以容里电镀城为例,2010年依法关停电镀城内12家企业。

一边是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并转,一边是谋划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及引进新兴产业项目集聚。2009年后,容桂先后建成和引进中科院顺德基地、广东容桂传热传质领域院士工作站、顺德科技创新中心、德美国家级孵化器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区级科研机构、孵化器等,“孵化-加速-产业化”的一条龙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速形成。

为了解决企业增资扩产却无地可用的困境,容桂重拳出击进行“三旧”改造,以华口电镀城为例,改造成新的环保产业园后,地块平均容积率由0.43提高到3.24。今年4月以来,海尾德龙智造科技园项目、华腾工业城项目、容桂南区工业区、四基新材料产业园、细滘社区105国道以西片区等一系列项目的改造建设也谋划展开。

在盘活存量土地,谋求发展空间的同时,容桂还把发展目光瞄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当中,先后启动建设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中心、先进技术创新孵化园项目、南宏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高端新产业平台,引入一批批创新创业大赛,迎来了亚马逊、阿里国际站、阿里速卖通、阿里巴巴一搭档、谷歌等知名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进驻。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规划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要求要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顺德着力构建以“科技顺德”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加速,多重利好让地处广佛、深莞、港澳辐射焦点上的容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前景催人奋进。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表示,容桂将全面深化实施“东望、南联、西融、北接、中聚”战略,接广深、连中山,主动对接广深创新走廊和“一环创新圈”,促使广州、深圳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高端资源向容桂集聚。

过去一年,容桂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家电、机械、汽配、商贸等行业较快增长。万和、海信科龙、伊之密等辖区内的龙头企业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机遇,业绩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容桂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以机器人、新材料为主的等新业态、新经济涌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物理空间有限,创新空间无限。构建开放新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千亿大镇期待再谱华章。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外迁企业回归,千亿大镇再出发:解码佛山容桂企业回流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格兰仕

3.2k
  • 格兰仕发布车载微波炉标准及预制菜微波炉设备标准
  • 松下微波炉股份争议升级,格兰仕再度回应: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迁企业回归 解码佛山容桂企业回流现象

近年,容桂立足实体经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出台多份服务企业扶持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优质容桂籍企业回归本土发展。

作者:杨婷、覃征鹏

容桂,中国首个千亿大镇(工业总产值),经历了从河道环绕、船来船往的商业重埠到100多家产值超亿元企业林立的制造业重镇的转身,经历了从单一的缫丝产业到以智能家电、信息电子、机械模具、化工涂料、医药保健及互联网应用为主的“5+1”支柱产业体系的嬗变,却也在过去十多年里受到土地空间、劳动力价格提升等因素制约,不少企业外流到中山、江门等周边地区。

近年,容桂立足实体经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出台多份服务企业扶持政策。今年7月,《容桂街道鼓励容桂籍企业家回归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将提供专项资金,创造条件鼓励优质容桂籍企业回归本土发展。

多重利好刺激下,已有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中宝电缆、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陆续回流,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在领跑顺德的经济征途中,容桂吸引企业“回家”的密码是什么?释放了怎样的吸引力?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如何推动空间腾换、城市环境、扶持政策等综合改革再造千亿大镇新优势?解剖麻雀,可以帮助我们洞见全局。

他们“回家”了

在中山安营扎寨7年之后,老建明将公司总部搬回了顺德容桂。

老建明是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创始人。2015年11月,好太太投资2亿元在容桂购建土地及厂房开启二次创业。三年来,公司发展势如破竹,车间面积扩大至曾经的3倍,总体经营规模增长了60%,目前已经完成股改,计划登陆资本市场。

与好太太一样,把公司总部搬迁回容桂的还有佛山市宏图中宝电缆有限公司。这是容桂本土上市公司广东万和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创建于1988年,2017年回迁至容桂高新区。

新厂区落成后,中宝电缆生产场地由旧址的3万平方米扩大到了超10万平方米;新增了110kV、220kV 等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生产线,年产各种电线电缆30多万千米,产能规模可达30亿元,而以从前旧厂的厂能规模,3亿元就已经到顶了。

同样是在2017年,出走至广州发展15年的广东健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也选择搬迁回容桂。

有离巢的鸟儿去而复返,更有一直将总部扎根容桂的企业选择就地转型。

格兰仕先后在中山建立了两大工业园,多年来,关于其总部将要外迁的传闻不绝于耳。格兰仕用增资扩产力证自己对容桂和顺德营商环境、发展前景的信心:2017年,格兰仕投资5亿元在容桂进行核心技术改造升级。“原来计划投资3.5亿元,一不小心多投资了1.5亿元。”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以不失幽默的回应打消外界的揣测。

“我还是强调,格兰仕是顺德的格兰仕、中国的格兰仕,格兰仕的根在顺德,总部在顺德,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都在顺德。”梁昭贤不久前在面对省、市十多家媒体时一字一顿地重申:今后格兰仕的整体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会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立足顺德。

如今,这家骨血里带着容桂、顺德基因的企业,每一天都会把10万台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微波炉从这里销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回流还在继续。容桂街道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投资服务股股长胡添强介绍,近来已有外迁至深圳、中山、东莞等地的企业表达了回迁意向,它们希望将大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总部搬到容桂,“这些企业用地需求加起来已超过2000亩,其中还不乏深圳的上市公司”。

这与近年来容桂在企业服务方式方面开展的诸多创新探索密切相关。

2015年,容桂街道与顺德区政策性投资平台——广东顺高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建顺德首个镇级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专业审查、便捷服务解决容桂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2017年累计完成放款金额达6280万元。

2016年开始,街道党政班子成员担任企业专员,开展走访服务,收集并处理企业诉求;设立街道书记、主任24小时热线服务,对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容桂企业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企业所得税征收比例将由25%降至15%;优质容桂籍企业回归发展最高可获160万元……为了让留下来的不愿走、出走了的想回来,除了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外,容桂还出台多个服务企业的扶持政策,涵盖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优秀外来青年人才购房安居补贴等方面,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出走的背后

在回迁的企业经营者看来,现在的容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产业配套都极具吸引力。

交通网络内畅外通,向东,有南顺大桥对接南沙自贸区;向南,外环路对接中山;南北方向有105国道、伦桂路;向西有红旗路、马岗大道西延线。同时,产业环境高效便利,不仅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创新资源的配套,还有政府服务的配套。

那么,这一番跌宕起伏的生根、壮大、搬离、折返的故事究竟是如何在这块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的呢?

话须从头说。自1978年诞生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大进制衣厂后,容桂以自筹自建、来料加工等形式的内源型经济为主导,开始发展民营经济。1995年前后,容桂在乡镇企业中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体制改革,将镇属企业完全与政府体系分离,使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权明晰,让企业释放出活力。2009年,容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已达到1126亿元,而地区生产总值相比于10年前的77.56亿元而言,连翻4倍多高达331.2亿元,缔造了“千亿大镇”“中国品牌名镇”“一镇多品”等一系列荣耀。

但在经济体量和规模飞速扩张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在浮出水面。容桂早期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和以拼资源吃老本的发展模式带来了对环境容量的过度透支。2000年后,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占建设用地不足20%,工业用地增加十分困难。

曾经遍地开花、让顺德得以站上制造业高地的村级工业园土地使用效率低、产业附加值低,不再适应企业对人才、金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一组数据显示,顺德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占了区内投产工业区用地的70%,但产值却仅有27%。

除了发展空间不足之外,受镇域界线发展思维限制,容桂与周边城市融合度不足,资源集聚优势不明显。容桂街道党工委委员翟子意就曾坦言:“容桂在佛山的最南边,东边没路,除了105国道,南边的路也不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此消彼长,与容桂接壤的中山东凤镇、南头镇、黄圃镇等,在此时抛出橄榄枝,拿出政策、税费、土地价格等多方面的大礼包吸引容桂企业前去投资设厂。

2000年后,在容桂企业中占比颇大的小家电企业四年内三次大搬迁,在容桂成长起来的格兰仕、奥马冰箱、中顺洁柔等知名企业纷纷到中山设立生产基地。万和燃气具生产链迁往中山东凤镇,海信科龙的空调生产基地布局在江门。

2005年,容桂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36.8亿元,此后两年的年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企业家再投资意愿有所弱化。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在其撰写的《广东顺德区容桂街道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009-2014)》中指出:容桂产业发展路径依靠的是产业内的横向扩张而非内涵的提升和创新,其结果是,一方面,新兴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容桂发育迟缓,导致产业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企业维持竞争力只能较多地依赖土地、资本等要素集聚的增加,而横向扩张越来越面临容桂发展空间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意愿下降或者外迁。

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制造业不断外溢,仅以中山为例,截至2015年,该市就有约1/3的家电企业由容桂籍企业家创办,每年贡献的产值超过1000亿元。

怎能坐视这些数字像雪球般越滚越大,任艰难培植的本土品牌墙内开花墙外香?

扬帆再出发

2008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 和8个配套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城市转型、产业转型和环境再造等问题,关乎历史欠账,更关乎未来发展,迫使容桂不得不拿出决心和魄力来应对。

2009年,容桂打破镇域界限,通过与中山黄圃、番禺大岗等周边地区合作建设异地产业转移园等方式,引导企业将总部留在容桂,将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流转。同时果断抛弃低端高耗能产业包袱,以容里电镀城为例,2010年依法关停电镀城内12家企业。

一边是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并转,一边是谋划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及引进新兴产业项目集聚。2009年后,容桂先后建成和引进中科院顺德基地、广东容桂传热传质领域院士工作站、顺德科技创新中心、德美国家级孵化器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区级科研机构、孵化器等,“孵化-加速-产业化”的一条龙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加速形成。

为了解决企业增资扩产却无地可用的困境,容桂重拳出击进行“三旧”改造,以华口电镀城为例,改造成新的环保产业园后,地块平均容积率由0.43提高到3.24。今年4月以来,海尾德龙智造科技园项目、华腾工业城项目、容桂南区工业区、四基新材料产业园、细滘社区105国道以西片区等一系列项目的改造建设也谋划展开。

在盘活存量土地,谋求发展空间的同时,容桂还把发展目光瞄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当中,先后启动建设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中心、先进技术创新孵化园项目、南宏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高端新产业平台,引入一批批创新创业大赛,迎来了亚马逊、阿里国际站、阿里速卖通、阿里巴巴一搭档、谷歌等知名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进驻。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规划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佛山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要求要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顺德着力构建以“科技顺德”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步伐加速,多重利好让地处广佛、深莞、港澳辐射焦点上的容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前景催人奋进。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表示,容桂将全面深化实施“东望、南联、西融、北接、中聚”战略,接广深、连中山,主动对接广深创新走廊和“一环创新圈”,促使广州、深圳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高端资源向容桂集聚。

过去一年,容桂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家电、机械、汽配、商贸等行业较快增长。万和、海信科龙、伊之密等辖区内的龙头企业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机遇,业绩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容桂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以机器人、新材料为主的等新业态、新经济涌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物理空间有限,创新空间无限。构建开放新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千亿大镇期待再谱华章。

来源:佛山日报

原标题:外迁企业回归,千亿大镇再出发:解码佛山容桂企业回流现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