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哪些商业火箭、卫星即将发射?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展告诉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哪些商业火箭、卫星即将发射?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展告诉你

商业航天在航天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凸显。

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现场展示模型。摄影:韩沁珂

商业航天在航天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凸显。据美国航天基金会《航天报告2018》显示,2017年,商业航天市场已经占到全球航天市场的80%。

9月26日-2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同期举行的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也首次对公众开放,这也是国内首个围绕商业航天领域举行的大型专业主题成果展览。

1:3的快舟一号甲KA-1A (左)、快舟十一号KZ-11(右)运载火箭模型。摄影:韩沁珂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工)展台,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全长约20米,整流罩直径1.4米,起飞质量约30吨,700千米/SSO轨道运载能力200千克,该火箭于2016年5月启动研制,2017年1月实现首飞。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称,该火箭将计划于9月29日和11月进行第2、3次发射。

 

快舟十一号KZ-11运载火箭及重型平板运输车模型。摄影:韩沁珂 

快舟十一号火箭是一款运载能力更强,发射成本更低的火箭。该火箭全长约25米,整流罩直径2.2米,起飞质量约78吨,700千米/SSO轨道运载能力为1000千克。预计将于年内完成首次发射。

1:1行云二号01、02号实验星。摄影:韩沁珂 

航天科工还展示了一款即将于12月完成发射的行云二号01、02号实验星,目前这两颗卫星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工作。按照计划,2020年前,航天科工将发射12颗小卫星并完成小星座构建。

今年3月15日,航天科工正式启动“行云工程”天基物联网卫星组建工作,计划2020年前将完成80颗小卫星发射,并实现全球组网。未来,行云工程将广泛进行国外市场的市场应用推广。

去年,航天科工提出将构建包括飞云、快云、行云、红云、腾云以及高速飞行列车在内的“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新格局。

快运系列模型,该工程旨在构建可到达平流层的浮空机动平台,提供水文地质观测、重大灾情监测、信息支持保障等服务。摄影:韩沁珂

在展览中,还有一款即将在今年10月进行发射的卫星产品。

​1:1的MN10纳卫星平台模型。摄影:韩沁珂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的MN10纳卫星平台整星质量为10-30千克,寿命为1-2年,计划于近期完成发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还在同步研发质量在50千克左右的MN50微小卫星平台和质量为200千克的MN200小卫星平台,这两款卫星分别处于总装和设计阶段。

本次展览共吸引近20家国际企业、近80家国内相关单位参展,展出内容涵盖商业运载火箭、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航天科普及投融资等领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哪些商业火箭、卫星即将发射?国内首个商业航天展告诉你

商业航天在航天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凸显。

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现场展示模型。摄影:韩沁珂

商业航天在航天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在凸显。据美国航天基金会《航天报告2018》显示,2017年,商业航天市场已经占到全球航天市场的80%。

9月26日-2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同期举行的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也首次对公众开放,这也是国内首个围绕商业航天领域举行的大型专业主题成果展览。

1:3的快舟一号甲KA-1A (左)、快舟十一号KZ-11(右)运载火箭模型。摄影:韩沁珂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工)展台,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全长约20米,整流罩直径1.4米,起飞质量约30吨,700千米/SSO轨道运载能力200千克,该火箭于2016年5月启动研制,2017年1月实现首飞。展台工作人员介绍称,该火箭将计划于9月29日和11月进行第2、3次发射。

 

快舟十一号KZ-11运载火箭及重型平板运输车模型。摄影:韩沁珂 

快舟十一号火箭是一款运载能力更强,发射成本更低的火箭。该火箭全长约25米,整流罩直径2.2米,起飞质量约78吨,700千米/SSO轨道运载能力为1000千克。预计将于年内完成首次发射。

1:1行云二号01、02号实验星。摄影:韩沁珂 

航天科工还展示了一款即将于12月完成发射的行云二号01、02号实验星,目前这两颗卫星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工作。按照计划,2020年前,航天科工将发射12颗小卫星并完成小星座构建。

今年3月15日,航天科工正式启动“行云工程”天基物联网卫星组建工作,计划2020年前将完成80颗小卫星发射,并实现全球组网。未来,行云工程将广泛进行国外市场的市场应用推广。

去年,航天科工提出将构建包括飞云、快云、行云、红云、腾云以及高速飞行列车在内的“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新格局。

快运系列模型,该工程旨在构建可到达平流层的浮空机动平台,提供水文地质观测、重大灾情监测、信息支持保障等服务。摄影:韩沁珂

在展览中,还有一款即将在今年10月进行发射的卫星产品。

​1:1的MN10纳卫星平台模型。摄影:韩沁珂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的MN10纳卫星平台整星质量为10-30千克,寿命为1-2年,计划于近期完成发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还在同步研发质量在50千克左右的MN50微小卫星平台和质量为200千克的MN200小卫星平台,这两款卫星分别处于总装和设计阶段。

本次展览共吸引近20家国际企业、近80家国内相关单位参展,展出内容涵盖商业运载火箭、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航天科普及投融资等领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