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下半场,地产行业的老大,不是万亿房企,而是10万亿的金融巨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下半场,地产行业的老大,不是万亿房企,而是10万亿的金融巨头

将来地产行业真正的老大恐怕不只是万亿,而是十万亿级别。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日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南方区域9月月度例会上的讲话充满了浓浓的危机感,让已经明显感受到凉意的一众房企,以及地产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当然,也有人说,这会不会又是狼来了的故事?毕竟,之前的每次调控都是一个转折点,但政策变化之后,行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万科2012年判断行业进入白银时代,但过去几年,却迎来了融创、中梁等房企的钻石时代!然而,郁亮所说的万科接下来要“收敛”和“聚焦”,要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又绝非危言耸听,毕竟今年万科6300亿的回款目标,到目前还有一半多没完成。这个冬天,比我们想象的可能要长得多。大房企也不代表绝对安全。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大开发商吞并中小开发商,扩张快的开发商吃掉发展慢的开发商。但另一个战场上,保险、银行等,正在不断的吃进开发商,无论大小。

01、随着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开发商可能干不过金融资本,中国台湾最大的地主是险资

早在9月8日万科拉萨媒体沟通会上,郁亮表示,“今天我们特别焦虑,过去的理论没法告诉我们如何往前走。”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渠道、路径、方法,是万科最大的问题。

万科的焦虑同时也是多数规模型房企的焦虑。

过去几年,万科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推进的非住宅转型,成效并不显著。万科在非住宅业务领域的销售额、现金流等指标鲜有公开。据说其2017年,属于转型的非住宅的营业收入仅27亿,与3000多亿营收、5000多亿的销售额相比,微不足道。如今,郁亮又开始对非住宅业务进行“瘦身”和“裁剪”,并强调,做了3年还没做成的业务不要再做。

拥有雄厚资金支撑转型的万科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大多数房企。转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惯windows的人突然换成苹果的mac os还不习惯呢。不止跨界,事实上,即便是存量房地产领域,开发商似乎也有点弱势。

比如,澎湃资本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朱靖雷就直言,“开发商做长租公寓有难度,因为在租售比效率最高的存量区域要取得垄断的房源数量,比如第三方有优势。”其建议房企和保险公司多做交流,因为后者干得非常不错。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台湾的国泰人寿。

2014年初,国泰人寿公告,宣布出售高雄市仁武区澄德段土地,面积约4265.32坪(1坪≈3.3平方米),交易总价12.5亿新台币。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被外界解读为是市场下行的一个信号。

为何国泰人寿卖一小块地,就会被视为是利空?因为国泰人寿堪称中国台湾最大地主,也是中国台湾最大包租公,此前50年间,都几乎只买地不卖地。

当时,在中国台湾,国泰拥有的用于出租的大楼就多达1000多栋,仅租金每年的收入就能达台币500亿元以上,加上当时中国台湾的房价平均每年上涨十几个百分点,国泰每年在房地产上增加的资产就高达1000亿元台币。这种“坐等收钱”的好事,王永庆都羡慕不已,他曾私下抱怨说,我办厂、做实业累得要命,却比不过国泰在家中数钱痛快。

之所以能买下这么多地和楼,是因为国泰是干金融的,不差钱!

1930年,年仅6岁的蔡万霖跟二哥蔡万春到台北闯荡,一番打拼之后,1957年蔡万春拿下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十信)理事会主席,跨入金融行业。1960年,政府有限度开放民间保险公司设立,蔡氏兄弟与政商友人合资,于1962年设立国泰人寿…… 1979年蔡万春突然中风,国泰企业王国分家。蔡万霖选择国泰人寿与国泰建设,一个管钱一个管地,做为其事业的起点。担任国泰建设董事长后,蔡万霖深深被房地产的潜力所吸引。在他的观念里,土地是稀有财,如果卖出的话,赚也只有赚个几成,但如果不卖掉,价值就能不断积累,所以他认为土地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出租而不是买卖,并因此定下「自地兴建、只租不卖」的规矩。

买地盖楼的钱来自保户。国泰人寿个人保单约一千万笔,占有中国台湾保险业40%的份额。中国台湾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是国泰保户,覆盖率惊人。国泰人寿向保户吸收资金后大举投资房地产,钱滚地、地滚钱,国泰人寿母公司国泰金控,不但是金融股,也是标准的资产股。

蔡万霖投资房地产的方法很简单,在战略层面,坚守“只租不售”及“逢低承接”;在战术上,采取“不买变更中的土地”、“不碰政府的公共工程”、“不盖超高大楼”等“三不”策略,在挑选土地上则坚持“三要”,包括“产权要清楚”、“地块要方正”、“马上要动工”。

02、无论是行业趋势还是调控挤压,都将迫使房地产更加依赖金融

不止中国台湾地区,其实世界各地基本都一样。

2014年,冯仑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地产商不是有钱人,地产商是穷人,是手艺人。你去看曼哈顿的楼,1/5都不到是地产商的;陆家嘴30栋楼,50%不是地产商的,都是金融机构的。所有楼都是地产商盖的,但是业主不是地产商。所以我们盖的房子升值,但我们没有钱。

2017年2月10日,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在演讲中称,未来房地产行业会发生重构,并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专业做土地的、做金融的和类似美国目前的承包商。这其中,金融运作是核心,并以此形成一条横向价值链,即常说的“美国模式”。

冯仑和谭华杰说的意思,其实大体上是一样。金融资本,将会逐渐控制房地产。如今,这种趋势越发影响,并在加速。

第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决定房地产会被金融统领

现在,房企从拿地到规划设计然后施工卖房子,最后做售后服务,甚至还做房地产方面的金融等等,属于大包大揽,距离精工细作尚远。

因此,谭华杰说,“未来随着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之后,大房企之间也会相互的产生侧移定位,然后发挥优势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

美国模式中,房地产开发的所有环节由不同的专业公司来共同完成。有专门的土地开发商、建设商、中介经纪商、保险商、抵押服务等机构。不同公司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专注于某个细化产品市场,做得十分精。

总的来说,美国模式以专业细分和金融运作见长,核心是金融运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投资商成为主导者,而开发商、建筑商、销售商以及其他房地产服务商则成了围绕资本、基金的配套环节和手艺人。

美国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却有不少以房地产投资收益为利润来源的投资商、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进入世界500强。

过去,我国房地产的盈利模式是粗放、简单的,主要是赚取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可是,随着行业逐渐进入存量时代,持有资产的金融机构,将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对房企来说,运营和服务,挖掘价值空间的价值将成为核心能力。

第二,调控的现实,使房企需要资本加持才能存活

由于调控丝毫没有放松,今年以来,不断有房企被爆出经营危机,从转让项目股权,拖欠工资,到裁员,甚至更为严重的债务违约也呼之欲出,急需要资本救命。

第三,已试点的现房销售,使融资成为核心竞争力

更要命的是,釜底抽薪式的政策呼之欲出——9月21日,广东房协传出的一份文件引起了业内恐慌——文件显示,广东省酝酿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房销售。

随后,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相关人士对媒体辟谣,向广东、湖北、四川等各地下发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全面实施现售征询意见情况并不属实。但是,其同时表示,“我们也在调查处理当中,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其实深圳在2016年就已展开试点,并称将进行跟踪采集数据,分析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在对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研判。去年宿迁、成都等地陆续发文,明确现房销售的时间,更多的地方政府则鼓励现房销售。不少土地,在出让的时候已经明确要求现房销售,一些房企已经在实践现房销售。

取消预售制,实行现房销售是大势所趋。如此一来,现有的诸多玩法都要变,整个行业将会发生剧变。

通常而言,房地产项目开发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贷款,以及购房者的预付款,其中自有资金、购房者的预付款平分秋色,各占总资金的四成左右。预售相当于房企获得一大笔无息贷款滚动使用。开发商仅需极少的自有资金,通过占用购房者预付的房款,即可实现“空手套白狼”的经营模式。

一旦取消预售制,对高负债经营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无异于是釜底抽薪,行业的整合和大洗牌可能会来的会更快一些——更多的房企将不得不退出市场,即便大房企也将不得不更多地寻求金融资本的加持。

03、平安正成为最大的地产巨头,但开发商与其合作可以双赢

作为严重依赖资金的行业,明源君认为房企对金融化趋势的认识是清醒的,前几年,各个房企都在争夺金融平台,试图打造金控平台。然而,随着国家一声令下——去杠杆,正在酝酿中或已经成型的金控平台,瞬间或倒塌或变得低调起来。

对此,冯仑就表示,现在金融产品复杂多样,有金融牌照后可以快速解决资金问题。当年中国台湾有几家地产公司都快不行了,通过卖寿险解决自己的资金链问题。但是,现在急着往金融跑的,很多都是资金链出了大问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自己不能干,那就要寻求金主的支持,而恰好有些金主又十分乐意干这事,最典型的是中国平安。早在20年前,平安就将上面提到的国泰人寿作为自己的学习的标杆——在地产投资中恪守着商业地产只租不售的原则。

根据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不动产”)发布的年度业绩。2017年平安不动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22.5%;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6.2%,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36.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7.1%。

2017年,平安不动产在夯实商业地产、开发投资等核心业务的同时,还积极布局产业发展和长租公寓等领域。

不止于此,平安多年的“不动产”策略还包括参股获取分红,尝试各类联合开发模式。在合作中平安基本不参与项目开发、运营。这拓宽了平安在地产领域的盈利渠道,也给了房企与之合作共赢的机会。

融资合作。比如,今年3月阳光城与平安信托达成合作协议,拟就房地产项目投资、新型产业方向及其他资本项下投资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在2年内完成360亿资金合作规模。

联合拿地。比如,2017年8月8日,万科+平安联合体以总价18.05亿元获得北京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地块开发权,44%的面积需自持。

共同开发。例如,平安和中海共同开发南京城南G43地块项目。由于平安自己不是开发商,大部分地块,最终都会交给合作方去开发。

股权投资。2015年,平安人寿投资约62.95亿港元购入约9.9%的股份,成为碧桂园二股东;2017年,中国平安以合计17%的占股比例,成为了旭辉的二股东。今年7月10日,平安资管以137.7亿元价格受让华夏幸福19.7%股份,自此平安资管及其关联方的持股比例从0.18%上升至19.88%,成为华夏幸福第二大股东。平安持有融创的股权更是高达36.16%(如下图)。

去年底,孙宏斌就说,“我得感谢平安银行,借我25亿增持,那个时候6.18元增持的,赚了150亿”。

对平安来说,入股房企,能给平安带来两重收益——投资获益和股东分红,且二者都十分丰厚。比如,平安人寿入股碧桂园时,认购价格是每股2.816港元,现在碧桂园每股价格超过11港元。而且,碧桂园的利润连年增长,分红也不少。

四套组合拳打下来,平安系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大叙事里占据这重要的角色——前20强的几乎每一家,以及其他众多知名房企,都跟平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房企来说,背靠超六万亿资产的金融帝国,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信用评级的升高,融资,拿项目的便利性等。

比如某个较有特色但规模不大的房企,明源君问其老总,异地拓展时会不会遇到困难。对方回答说:我们跟平安有合作,而平安跟很多开发商都有深度合作,甚至是股东,平安在各地有自己的项目,很容易牵线搭桥!

04、小   结

复盘平安对地产的投资布局是一座从顶端到基座的金字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吃浮游生物的时代,跟平安合作的房企,要么救了自己的命,要么活得更好了。这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且,不止是平安,还有民生不动产、泰康人寿等等。

根据《证券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中期,上市银行的自有“涉房固定资产”(含房屋及建筑物、在建工程以及房屋装修),市值超过7万亿元。相比之下,上市银行去年的净利润合计还不足1.4万亿元。将来地产行业真正的老大恐怕不只是万亿,而是十万亿级别!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原标题:下半场,地产行业的老大,不是万亿房企,而是10万亿的金融巨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下半场,地产行业的老大,不是万亿房企,而是10万亿的金融巨头

将来地产行业真正的老大恐怕不只是万亿,而是十万亿级别。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日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在南方区域9月月度例会上的讲话充满了浓浓的危机感,让已经明显感受到凉意的一众房企,以及地产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当然,也有人说,这会不会又是狼来了的故事?毕竟,之前的每次调控都是一个转折点,但政策变化之后,行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万科2012年判断行业进入白银时代,但过去几年,却迎来了融创、中梁等房企的钻石时代!然而,郁亮所说的万科接下来要“收敛”和“聚焦”,要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又绝非危言耸听,毕竟今年万科6300亿的回款目标,到目前还有一半多没完成。这个冬天,比我们想象的可能要长得多。大房企也不代表绝对安全。

过去我们更多关注大开发商吞并中小开发商,扩张快的开发商吃掉发展慢的开发商。但另一个战场上,保险、银行等,正在不断的吃进开发商,无论大小。

01、随着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开发商可能干不过金融资本,中国台湾最大的地主是险资

早在9月8日万科拉萨媒体沟通会上,郁亮表示,“今天我们特别焦虑,过去的理论没法告诉我们如何往前走。”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渠道、路径、方法,是万科最大的问题。

万科的焦虑同时也是多数规模型房企的焦虑。

过去几年,万科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推进的非住宅转型,成效并不显著。万科在非住宅业务领域的销售额、现金流等指标鲜有公开。据说其2017年,属于转型的非住宅的营业收入仅27亿,与3000多亿营收、5000多亿的销售额相比,微不足道。如今,郁亮又开始对非住宅业务进行“瘦身”和“裁剪”,并强调,做了3年还没做成的业务不要再做。

拥有雄厚资金支撑转型的万科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大多数房企。转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用惯windows的人突然换成苹果的mac os还不习惯呢。不止跨界,事实上,即便是存量房地产领域,开发商似乎也有点弱势。

比如,澎湃资本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朱靖雷就直言,“开发商做长租公寓有难度,因为在租售比效率最高的存量区域要取得垄断的房源数量,比如第三方有优势。”其建议房企和保险公司多做交流,因为后者干得非常不错。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台湾的国泰人寿。

2014年初,国泰人寿公告,宣布出售高雄市仁武区澄德段土地,面积约4265.32坪(1坪≈3.3平方米),交易总价12.5亿新台币。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被外界解读为是市场下行的一个信号。

为何国泰人寿卖一小块地,就会被视为是利空?因为国泰人寿堪称中国台湾最大地主,也是中国台湾最大包租公,此前50年间,都几乎只买地不卖地。

当时,在中国台湾,国泰拥有的用于出租的大楼就多达1000多栋,仅租金每年的收入就能达台币500亿元以上,加上当时中国台湾的房价平均每年上涨十几个百分点,国泰每年在房地产上增加的资产就高达1000亿元台币。这种“坐等收钱”的好事,王永庆都羡慕不已,他曾私下抱怨说,我办厂、做实业累得要命,却比不过国泰在家中数钱痛快。

之所以能买下这么多地和楼,是因为国泰是干金融的,不差钱!

1930年,年仅6岁的蔡万霖跟二哥蔡万春到台北闯荡,一番打拼之后,1957年蔡万春拿下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十信)理事会主席,跨入金融行业。1960年,政府有限度开放民间保险公司设立,蔡氏兄弟与政商友人合资,于1962年设立国泰人寿…… 1979年蔡万春突然中风,国泰企业王国分家。蔡万霖选择国泰人寿与国泰建设,一个管钱一个管地,做为其事业的起点。担任国泰建设董事长后,蔡万霖深深被房地产的潜力所吸引。在他的观念里,土地是稀有财,如果卖出的话,赚也只有赚个几成,但如果不卖掉,价值就能不断积累,所以他认为土地投资的最高境界是出租而不是买卖,并因此定下「自地兴建、只租不卖」的规矩。

买地盖楼的钱来自保户。国泰人寿个人保单约一千万笔,占有中国台湾保险业40%的份额。中国台湾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人是国泰保户,覆盖率惊人。国泰人寿向保户吸收资金后大举投资房地产,钱滚地、地滚钱,国泰人寿母公司国泰金控,不但是金融股,也是标准的资产股。

蔡万霖投资房地产的方法很简单,在战略层面,坚守“只租不售”及“逢低承接”;在战术上,采取“不买变更中的土地”、“不碰政府的公共工程”、“不盖超高大楼”等“三不”策略,在挑选土地上则坚持“三要”,包括“产权要清楚”、“地块要方正”、“马上要动工”。

02、无论是行业趋势还是调控挤压,都将迫使房地产更加依赖金融

不止中国台湾地区,其实世界各地基本都一样。

2014年,冯仑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地产商不是有钱人,地产商是穷人,是手艺人。你去看曼哈顿的楼,1/5都不到是地产商的;陆家嘴30栋楼,50%不是地产商的,都是金融机构的。所有楼都是地产商盖的,但是业主不是地产商。所以我们盖的房子升值,但我们没有钱。

2017年2月10日,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在演讲中称,未来房地产行业会发生重构,并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专业做土地的、做金融的和类似美国目前的承包商。这其中,金融运作是核心,并以此形成一条横向价值链,即常说的“美国模式”。

冯仑和谭华杰说的意思,其实大体上是一样。金融资本,将会逐渐控制房地产。如今,这种趋势越发影响,并在加速。

第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决定房地产会被金融统领

现在,房企从拿地到规划设计然后施工卖房子,最后做售后服务,甚至还做房地产方面的金融等等,属于大包大揽,距离精工细作尚远。

因此,谭华杰说,“未来随着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之后,大房企之间也会相互的产生侧移定位,然后发挥优势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

美国模式中,房地产开发的所有环节由不同的专业公司来共同完成。有专门的土地开发商、建设商、中介经纪商、保险商、抵押服务等机构。不同公司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专注于某个细化产品市场,做得十分精。

总的来说,美国模式以专业细分和金融运作见长,核心是金融运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投资商成为主导者,而开发商、建筑商、销售商以及其他房地产服务商则成了围绕资本、基金的配套环节和手艺人。

美国没有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却有不少以房地产投资收益为利润来源的投资商、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进入世界500强。

过去,我国房地产的盈利模式是粗放、简单的,主要是赚取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可是,随着行业逐渐进入存量时代,持有资产的金融机构,将占据更大的话语权,对房企来说,运营和服务,挖掘价值空间的价值将成为核心能力。

第二,调控的现实,使房企需要资本加持才能存活

由于调控丝毫没有放松,今年以来,不断有房企被爆出经营危机,从转让项目股权,拖欠工资,到裁员,甚至更为严重的债务违约也呼之欲出,急需要资本救命。

第三,已试点的现房销售,使融资成为核心竞争力

更要命的是,釜底抽薪式的政策呼之欲出——9月21日,广东房协传出的一份文件引起了业内恐慌——文件显示,广东省酝酿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全面实施现房销售。

随后,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相关人士对媒体辟谣,向广东、湖北、四川等各地下发逐步取消商品房预售,全面实施现售征询意见情况并不属实。但是,其同时表示,“我们也在调查处理当中,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其实深圳在2016年就已展开试点,并称将进行跟踪采集数据,分析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在对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研判。去年宿迁、成都等地陆续发文,明确现房销售的时间,更多的地方政府则鼓励现房销售。不少土地,在出让的时候已经明确要求现房销售,一些房企已经在实践现房销售。

取消预售制,实行现房销售是大势所趋。如此一来,现有的诸多玩法都要变,整个行业将会发生剧变。

通常而言,房地产项目开发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贷款,以及购房者的预付款,其中自有资金、购房者的预付款平分秋色,各占总资金的四成左右。预售相当于房企获得一大笔无息贷款滚动使用。开发商仅需极少的自有资金,通过占用购房者预付的房款,即可实现“空手套白狼”的经营模式。

一旦取消预售制,对高负债经营的房地产行业来说,无异于是釜底抽薪,行业的整合和大洗牌可能会来的会更快一些——更多的房企将不得不退出市场,即便大房企也将不得不更多地寻求金融资本的加持。

03、平安正成为最大的地产巨头,但开发商与其合作可以双赢

作为严重依赖资金的行业,明源君认为房企对金融化趋势的认识是清醒的,前几年,各个房企都在争夺金融平台,试图打造金控平台。然而,随着国家一声令下——去杠杆,正在酝酿中或已经成型的金控平台,瞬间或倒塌或变得低调起来。

对此,冯仑就表示,现在金融产品复杂多样,有金融牌照后可以快速解决资金问题。当年中国台湾有几家地产公司都快不行了,通过卖寿险解决自己的资金链问题。但是,现在急着往金融跑的,很多都是资金链出了大问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自己不能干,那就要寻求金主的支持,而恰好有些金主又十分乐意干这事,最典型的是中国平安。早在20年前,平安就将上面提到的国泰人寿作为自己的学习的标杆——在地产投资中恪守着商业地产只租不售的原则。

根据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不动产”)发布的年度业绩。2017年平安不动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22.5%;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6.2%,资产管理规模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36.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7.1%。

2017年,平安不动产在夯实商业地产、开发投资等核心业务的同时,还积极布局产业发展和长租公寓等领域。

不止于此,平安多年的“不动产”策略还包括参股获取分红,尝试各类联合开发模式。在合作中平安基本不参与项目开发、运营。这拓宽了平安在地产领域的盈利渠道,也给了房企与之合作共赢的机会。

融资合作。比如,今年3月阳光城与平安信托达成合作协议,拟就房地产项目投资、新型产业方向及其他资本项下投资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在2年内完成360亿资金合作规模。

联合拿地。比如,2017年8月8日,万科+平安联合体以总价18.05亿元获得北京海淀区翠湖科技园地块开发权,44%的面积需自持。

共同开发。例如,平安和中海共同开发南京城南G43地块项目。由于平安自己不是开发商,大部分地块,最终都会交给合作方去开发。

股权投资。2015年,平安人寿投资约62.95亿港元购入约9.9%的股份,成为碧桂园二股东;2017年,中国平安以合计17%的占股比例,成为了旭辉的二股东。今年7月10日,平安资管以137.7亿元价格受让华夏幸福19.7%股份,自此平安资管及其关联方的持股比例从0.18%上升至19.88%,成为华夏幸福第二大股东。平安持有融创的股权更是高达36.16%(如下图)。

去年底,孙宏斌就说,“我得感谢平安银行,借我25亿增持,那个时候6.18元增持的,赚了150亿”。

对平安来说,入股房企,能给平安带来两重收益——投资获益和股东分红,且二者都十分丰厚。比如,平安人寿入股碧桂园时,认购价格是每股2.816港元,现在碧桂园每股价格超过11港元。而且,碧桂园的利润连年增长,分红也不少。

四套组合拳打下来,平安系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宏大叙事里占据这重要的角色——前20强的几乎每一家,以及其他众多知名房企,都跟平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房企来说,背靠超六万亿资产的金融帝国,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信用评级的升高,融资,拿项目的便利性等。

比如某个较有特色但规模不大的房企,明源君问其老总,异地拓展时会不会遇到困难。对方回答说:我们跟平安有合作,而平安跟很多开发商都有深度合作,甚至是股东,平安在各地有自己的项目,很容易牵线搭桥!

04、小   结

复盘平安对地产的投资布局是一座从顶端到基座的金字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吃浮游生物的时代,跟平安合作的房企,要么救了自己的命,要么活得更好了。这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且,不止是平安,还有民生不动产、泰康人寿等等。

根据《证券日报》的统计,截至今年中期,上市银行的自有“涉房固定资产”(含房屋及建筑物、在建工程以及房屋装修),市值超过7万亿元。相比之下,上市银行去年的净利润合计还不足1.4万亿元。将来地产行业真正的老大恐怕不只是万亿,而是十万亿级别!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原标题:下半场,地产行业的老大,不是万亿房企,而是10万亿的金融巨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