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06岁的夏普再发新品,要在中国重塑品牌影响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06岁的夏普再发新品,要在中国重塑品牌影响力

被鸿海收购之后,夏普希望开始一段新的发展历程。

“可以很荣幸地说,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让夏普扭亏为盈。”夏普公司社长兼中国区CEO戴正吴说。

9月27日,夏普在深圳富士康园区召开了106年周年庆,在会上,戴正吴对外公布了夏普成为鸿海精密子公司后,这两年来的发展进程。

2016年8月,夏普公司接受鸿海精密约合253亿人民币的注资,正式成为后者的子公司。鸿海精密副总裁戴正吴随后成为夏普的新任社长兼中国区CEO。

被鸿海精密收购之前,夏普在市场上经历了一段黯淡期。2015财年,夏普在市场上合计录得2559亿日元的亏损,对于这家百年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低谷。因此,在收购案完成之后,戴正吴就在日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夏普接下来三年的目标是“活下来”。

目前来看,那场收购已经扭转了夏普的颓势。2017年4月,夏普公布了2016年财年的业绩,亏损额同比下降了90%,为248亿日元。至于2017财年,夏普开始扭亏为盈。公开数据显示,夏普在2017财年的收入为24272亿日元,净利润702亿日元。

“夏普是一家有着很好技术积淀的公司,但是之前走过了一些弯路。收购之前,很多外部的声音认为富士康管理不好夏普,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戴正吴介绍称,在履新之后,新的夏普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对产品进行降价、重整供应链、举办客户会议等。

这些措施也收到了成效。他表示,从2016年11月起,夏普就已经实现了盈利,持续至今。

在那之后,夏普也在逐渐改变着自身的产品战略。随着家电市场的整体收缩,夏普开始专注零部件生产、8K业务的发展以及物联网领域的研发。

在发布会上,戴正吴表示,夏普在2017年-2019年度的中期经营计划是,要推动公司的创新转型,“以8K和AIoT改变世界”;未来的几款重点产品会是智能电视、智能家居以及IoT电子设备。其中的IoT还会加入人工智能元素,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

为此,夏普也同时公布了几款新产品的消息。在发布会上,夏普发布了名为睿视系列的彩电产品线,该系列产品涵盖了40英寸至70英寸的5个尺寸段,均配备了4K分辨率的屏幕。

另外,夏普方面也发布了旗下旗舰电视产品线“旷视”的新产品“煌彩”以及“无界”系列。其中前者主打AI技术,实现画面精细化以及人工智能助手等功能,后者则主打无边框设计。

除了新的产品战略之外,戴正吴还正式对外发布了夏普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战略。

“之前夏普在东南亚和日本等市场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之后,夏普要和富士康一起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戴正吴说,接下来夏普的重点策略是,要在国内注重质和量的平衡,唤醒国内消费者对于夏普这个品牌的消费欲望。

在形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时,戴正吴表示:“郭董(郭台铭)讲过,如果一个企业在中国没办法成功的话,就不能成功。”

不过,在电视领域,除了像夏普这样的传统厂商之外,一些新兴厂商也在跃跃欲试。比如说,之前互联网手机品牌一加就对外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视领域。

对于来自这些企业的挑战,夏普方面还是很有信心。

“隔行如隔山,手机厂商在市场饱和之后选择进入别的领域,这个是很正常的选择,因为它们所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生态。但是像夏普这样的企业,在系统、硬件、软件还有零组件技术都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 夏普中国区总经理孙月卫表示。

根据孙月卫的说法,尽管现在8K分辨率的电视屏幕还没有开始普及,但是在夏普内部,技术研发的脚步已经领先市场3-5年,到达了32K分辨率的级别。除了技术之外,夏普也在包括芯片、储存等配套的生态方面进行研究,这会是这家老牌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筹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夏普

3.3k
  • 夏普据悉将以1000亿日元价格向软银出售固定资产
  • 软银和OpenAI拟将前夏普工厂改造为运营AI智能体的数据中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06岁的夏普再发新品,要在中国重塑品牌影响力

被鸿海收购之后,夏普希望开始一段新的发展历程。

“可以很荣幸地说,我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让夏普扭亏为盈。”夏普公司社长兼中国区CEO戴正吴说。

9月27日,夏普在深圳富士康园区召开了106年周年庆,在会上,戴正吴对外公布了夏普成为鸿海精密子公司后,这两年来的发展进程。

2016年8月,夏普公司接受鸿海精密约合253亿人民币的注资,正式成为后者的子公司。鸿海精密副总裁戴正吴随后成为夏普的新任社长兼中国区CEO。

被鸿海精密收购之前,夏普在市场上经历了一段黯淡期。2015财年,夏普在市场上合计录得2559亿日元的亏损,对于这家百年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低谷。因此,在收购案完成之后,戴正吴就在日本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夏普接下来三年的目标是“活下来”。

目前来看,那场收购已经扭转了夏普的颓势。2017年4月,夏普公布了2016年财年的业绩,亏损额同比下降了90%,为248亿日元。至于2017财年,夏普开始扭亏为盈。公开数据显示,夏普在2017财年的收入为24272亿日元,净利润702亿日元。

“夏普是一家有着很好技术积淀的公司,但是之前走过了一些弯路。收购之前,很多外部的声音认为富士康管理不好夏普,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戴正吴介绍称,在履新之后,新的夏普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对产品进行降价、重整供应链、举办客户会议等。

这些措施也收到了成效。他表示,从2016年11月起,夏普就已经实现了盈利,持续至今。

在那之后,夏普也在逐渐改变着自身的产品战略。随着家电市场的整体收缩,夏普开始专注零部件生产、8K业务的发展以及物联网领域的研发。

在发布会上,戴正吴表示,夏普在2017年-2019年度的中期经营计划是,要推动公司的创新转型,“以8K和AIoT改变世界”;未来的几款重点产品会是智能电视、智能家居以及IoT电子设备。其中的IoT还会加入人工智能元素,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

为此,夏普也同时公布了几款新产品的消息。在发布会上,夏普发布了名为睿视系列的彩电产品线,该系列产品涵盖了40英寸至70英寸的5个尺寸段,均配备了4K分辨率的屏幕。

另外,夏普方面也发布了旗下旗舰电视产品线“旷视”的新产品“煌彩”以及“无界”系列。其中前者主打AI技术,实现画面精细化以及人工智能助手等功能,后者则主打无边框设计。

除了新的产品战略之外,戴正吴还正式对外发布了夏普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战略。

“之前夏普在东南亚和日本等市场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但之后,夏普要和富士康一起重新回到中国市场。”戴正吴说,接下来夏普的重点策略是,要在国内注重质和量的平衡,唤醒国内消费者对于夏普这个品牌的消费欲望。

在形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时,戴正吴表示:“郭董(郭台铭)讲过,如果一个企业在中国没办法成功的话,就不能成功。”

不过,在电视领域,除了像夏普这样的传统厂商之外,一些新兴厂商也在跃跃欲试。比如说,之前互联网手机品牌一加就对外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视领域。

对于来自这些企业的挑战,夏普方面还是很有信心。

“隔行如隔山,手机厂商在市场饱和之后选择进入别的领域,这个是很正常的选择,因为它们所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生态。但是像夏普这样的企业,在系统、硬件、软件还有零组件技术都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 夏普中国区总经理孙月卫表示。

根据孙月卫的说法,尽管现在8K分辨率的电视屏幕还没有开始普及,但是在夏普内部,技术研发的脚步已经领先市场3-5年,到达了32K分辨率的级别。除了技术之外,夏普也在包括芯片、储存等配套的生态方面进行研究,这会是这家老牌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筹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