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许三观卖血记》:不凡的作品平凡的电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许三观卖血记》:不凡的作品平凡的电影

其实《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场告别,它是继《活着》的一次更为轻巧的变奏。老实说,余华的这两部小说都没有走那么远,而河正宇的电影则常常在通行无阻的人间真情里原地踏步。

 

文|赛人

与其说《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文学上的一个休止符,不如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告别。此后,余华的小说创作,既放慢了速度,也降低了质量。其实《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场告别,它是继《活着》的一次更为轻巧的变奏。

《活着》之后,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热浪中的弄潮儿余华,从形态上不再耽美于形式的嶙峋,内指上也不再挥舞虚无主义的大旗(但也许是从一个虚无走向了另外一个虚无)。余华开始变地相对温暖,变地乐于与更广泛的读者打成一片。同时,也在精心设计的力道中失去了他早期小说中那份奇特的恐惧,以及风不知何时吹起,又不知吹向何处的空茫的美。

听闻《许三观卖血记》要成为韩国明星河正宇作为导演的首秀,心下是有些爱谁谁的。国人的爱国心一爆棚,就有些不容他人染指的出离愤怒。大可不必,我们曾将高尔基的《在底层》拍成《夜店》,也将《事先张扬的命案》改作《血色黄昏》,外国友人为何又不能如此这般呢。更何况,余华的公子余海果也正积极筹拍这部大作,制片人则是声名显赫的张伟平先生。

 

再说回来,河正宇自导自演的《许三观卖血记》,从哪方面来讲,都不算成功。这跟韩国电影的制作水准没关系,责任还是出在河正宇身上。河智苑出场时的慢镜,就暴露出他初执导筒的紧张感,接下来的戏份,故事是曲曲折折的,但还是温吞了。最高潮的,儿子给父亲喊魂的戏份,落入苦情戏的窠臼里不能自拔,且在调度上,室内外空间的切换,情绪点踩的不是特别准。儿子在里面喊无情的生父,而多情的养父则在屋外徘徊,两种情绪没有形成有效的张力。其间,无知该依傍何种父权的深深怅然,被太过感性的泪水泡了个稀巴烂。能带给人感动的,应归于余华原作本身那不事张扬的悲悯。

对河于宇的处女作倒不是特别抵触,他很多时候,是明白这样的一部具人文色彩的影片,是需要情绪累积的,不能处处着力。所以,影片在很多时候是较为清淡,但要淡中取味,不是电影技术所能完成的,还需要导演本人要有极好的人文素养。但影片最后,父子在医院外的相认,特意选在了夜景,而路灯形成了一种人生之路的照亮,还真如细水长流般,有了一种认命般的豁达,虽然这豁达还不够空茫,但还算朴素真切。

不少观众对韩版《许三观卖血记》的不满,来自于演员方面。当年张艺谋选择葛优演《活着》真乃神算。许三观比福贵有着更多流氓无产者的得过且过,在这和尚撞钟般的日子里,散布极富土腥味的自嘲。也就是说,不管其命数如何,这始终是个智商不高的滑稽人物。怪戾凶狠的河正宇一贯幽默细胞欠发达,也造成了这该具体有的喜剧元素,呈完全缺席的状态。很多情境,其实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比如河正宇被朋友误会,上了自己的老婆;又好比儿子哭着让生父给自己买东西,又或者两个女人的撒打。你真看的时候,总免不了会无动于衷。可以说,你感受不到这其中的乐子,却极难深昧那绵延不绝的悲伤。

再有一个,也就是对饥饿的描写,余华的原作背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三年大饥荒。到了河正宇的电影里,有些语焉不祥。妄自揣度,想来这种历史感的移植,可能是让河正宇在影片构思阶段最为伤筋败血的。抛开这些,无论是余华的原作,还是河正宇的电影,都讲了两个男人的成长,成长所付出的代价,是对现实的默认。许三观必须接受妻子从前的不贞,还必须接受这种不贞的产物,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孩。而这个男孩一度也想回到生父的怀抱,可惜被生父冷冰冰的拒绝。余华的原作肯定不是要歌颂什么大爱无疆,而是要在朴素的善良背后,展现一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与其任由命运来凌迟,倒不如自己率先对自己狠一点,一次次的放血也就在此拥有了极其凛冽的象征意味。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别样的破罐子破摔。

一个适应能力,生存技能超强且道感感上佳之人,最终失去了气力和心血,且恬不知耻起来。这样的故事,显然是一时一地的社会悲剧,好比《骆驼祥子》,祥子的悲剧从被虎妞诱惑那晚就开始了,到后来,一个好面之人,临了,觉得廉耻到底是个奢侈品。社会悲剧,是要把一个有情人变成无情物的。而福贵和许三观,这二位都身无长物,他们一而再,再二三被不可知的命运牵着鼻子走,可他们自身的性子变没有革命性的突变。他们的际遇,也就沦为更为浩淼的命运悲剧了。

老实说,余华的这两部小说都没有走那么远,更河正宇的电影则常常在通行无阻的人间真情里原地踏步。

作者简介:

赛人,资深电影策划人,曾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许三观卖血记》:不凡的作品平凡的电影

其实《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场告别,它是继《活着》的一次更为轻巧的变奏。老实说,余华的这两部小说都没有走那么远,而河正宇的电影则常常在通行无阻的人间真情里原地踏步。

 

文|赛人

与其说《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文学上的一个休止符,不如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告别。此后,余华的小说创作,既放慢了速度,也降低了质量。其实《许三观卖血记》也是一场告别,它是继《活着》的一次更为轻巧的变奏。

《活着》之后,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锋文学热浪中的弄潮儿余华,从形态上不再耽美于形式的嶙峋,内指上也不再挥舞虚无主义的大旗(但也许是从一个虚无走向了另外一个虚无)。余华开始变地相对温暖,变地乐于与更广泛的读者打成一片。同时,也在精心设计的力道中失去了他早期小说中那份奇特的恐惧,以及风不知何时吹起,又不知吹向何处的空茫的美。

听闻《许三观卖血记》要成为韩国明星河正宇作为导演的首秀,心下是有些爱谁谁的。国人的爱国心一爆棚,就有些不容他人染指的出离愤怒。大可不必,我们曾将高尔基的《在底层》拍成《夜店》,也将《事先张扬的命案》改作《血色黄昏》,外国友人为何又不能如此这般呢。更何况,余华的公子余海果也正积极筹拍这部大作,制片人则是声名显赫的张伟平先生。

 

再说回来,河正宇自导自演的《许三观卖血记》,从哪方面来讲,都不算成功。这跟韩国电影的制作水准没关系,责任还是出在河正宇身上。河智苑出场时的慢镜,就暴露出他初执导筒的紧张感,接下来的戏份,故事是曲曲折折的,但还是温吞了。最高潮的,儿子给父亲喊魂的戏份,落入苦情戏的窠臼里不能自拔,且在调度上,室内外空间的切换,情绪点踩的不是特别准。儿子在里面喊无情的生父,而多情的养父则在屋外徘徊,两种情绪没有形成有效的张力。其间,无知该依傍何种父权的深深怅然,被太过感性的泪水泡了个稀巴烂。能带给人感动的,应归于余华原作本身那不事张扬的悲悯。

对河于宇的处女作倒不是特别抵触,他很多时候,是明白这样的一部具人文色彩的影片,是需要情绪累积的,不能处处着力。所以,影片在很多时候是较为清淡,但要淡中取味,不是电影技术所能完成的,还需要导演本人要有极好的人文素养。但影片最后,父子在医院外的相认,特意选在了夜景,而路灯形成了一种人生之路的照亮,还真如细水长流般,有了一种认命般的豁达,虽然这豁达还不够空茫,但还算朴素真切。

不少观众对韩版《许三观卖血记》的不满,来自于演员方面。当年张艺谋选择葛优演《活着》真乃神算。许三观比福贵有着更多流氓无产者的得过且过,在这和尚撞钟般的日子里,散布极富土腥味的自嘲。也就是说,不管其命数如何,这始终是个智商不高的滑稽人物。怪戾凶狠的河正宇一贯幽默细胞欠发达,也造成了这该具体有的喜剧元素,呈完全缺席的状态。很多情境,其实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比如河正宇被朋友误会,上了自己的老婆;又好比儿子哭着让生父给自己买东西,又或者两个女人的撒打。你真看的时候,总免不了会无动于衷。可以说,你感受不到这其中的乐子,却极难深昧那绵延不绝的悲伤。

再有一个,也就是对饥饿的描写,余华的原作背景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三年大饥荒。到了河正宇的电影里,有些语焉不祥。妄自揣度,想来这种历史感的移植,可能是让河正宇在影片构思阶段最为伤筋败血的。抛开这些,无论是余华的原作,还是河正宇的电影,都讲了两个男人的成长,成长所付出的代价,是对现实的默认。许三观必须接受妻子从前的不贞,还必须接受这种不贞的产物,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孩。而这个男孩一度也想回到生父的怀抱,可惜被生父冷冰冰的拒绝。余华的原作肯定不是要歌颂什么大爱无疆,而是要在朴素的善良背后,展现一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与其任由命运来凌迟,倒不如自己率先对自己狠一点,一次次的放血也就在此拥有了极其凛冽的象征意味。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别样的破罐子破摔。

一个适应能力,生存技能超强且道感感上佳之人,最终失去了气力和心血,且恬不知耻起来。这样的故事,显然是一时一地的社会悲剧,好比《骆驼祥子》,祥子的悲剧从被虎妞诱惑那晚就开始了,到后来,一个好面之人,临了,觉得廉耻到底是个奢侈品。社会悲剧,是要把一个有情人变成无情物的。而福贵和许三观,这二位都身无长物,他们一而再,再二三被不可知的命运牵着鼻子走,可他们自身的性子变没有革命性的突变。他们的际遇,也就沦为更为浩淼的命运悲剧了。

老实说,余华的这两部小说都没有走那么远,更河正宇的电影则常常在通行无阻的人间真情里原地踏步。

作者简介:

赛人,资深电影策划人,曾任《电影世界》杂志副主编。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