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颠覆你对钢板弹簧的认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颠覆你对钢板弹簧的认识

钢板弹簧一直以来都被很多普通人视为技术含量低下,只能在货车卡车上混的角色,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钢板弹簧真的是技术落后的象征吗?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回答都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你对下面这款车比较熟悉的话,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雪佛兰·克尔维特。 

    它是纯粹意义上的超级跑车,最新一代的普通版本C7 Stingray就拥有450hp(336kw)、609Nm的强劲输出,能打败一大票价格超过它一倍有多的欧洲对手,而且依托于气缸主动关闭等技术,日常用油耗甚至可以媲美普通家用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后悬架使用的弹性元件就是钢板弹簧。 

                                                           C7 Stingray 后悬架总成

    敢在乘用车上用钢板弹簧?这在轿车里也是极其少见,更不用说在以性能为诉求的运动型车上了。实际上,官方将其称之为“复合式叶片弹簧”。虽然是钢板弹簧,但是使用的是单片式横置复合材料,跟卡车上的那种纵置多片式钢板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结构、材质、功能、原理、设计诉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因为不同的固定方式和自身设定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受力状况;同时也不能简单比较两种弹簧的成本、空间和非簧载质量这些因素,因为都与材料和具体结构有关。

            

    卡车纵式排列的钢板弹簧主要是为了负重。而克尔维特的设计有很多精妙之处:机加工工艺变得更为简单、布置的自由度变大、减少对车厢空间的占用、有效降低簧下质量、提高悬挂响应性、兼具防倾杆的一定作用等。甚至可以通过各部分不同的热处理、变截面设计等,比一般的螺旋弹簧更容易做出变化丰富的变刚度特性,可谓十分精妙。

    但是,这种设计由于变化多端,涉及到可变的垂直刚度、附加的抗侧倾特性等动力学特征,对工程师设计、调校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对板材的变截面设计、热处理等方面要求非常高。而且,这种形式在第三代克尔维特上面就流传下来了,是通用的“独门绝技”,其它的厂商没有相应的设计历史传统和经验,所以很少有同样形式的悬架,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克尔维特能这样独辟蹊径的原因。

                  

                                                     克尔维特后悬的钢板弹簧 

                                                       普通货车的钢板后悬架

为什么乘用车上很少用钢板弹簧? 

    说的这么神乎,毕竟也是超跑上的事情,为什么乘用车上很少用钢板弹簧呢?实际上,依照类似克尔维特的形式,普通的乘用车也一样可以采用这样的布置方法来流用钢板弹簧。钢板弹簧的刚度变化特性完全可以做到和普通的螺旋弹簧一样,甚至变化更为丰富多段。真正阻止乘用车使用钢板弹簧的原因是以下两个:

    一方面,由于克尔维特定位是超跑,对悬架行程的需求并不大,因此这样的布置方式就足以满足它的车轮跳动行程,但是普通乘用车对行程的要求就大多了,再用同样的方式来布置,钢板弹簧的行程就不够用了;换成两组弹簧分管左右轮、纵置布置的话,对于离地间隙不如货车那么大的家用车来说,也没有足够的布置空间支持;

  

普通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的底盘间隙以及后悬架布置空间对比

    另一方面,由于普通乘用车对成本控制、研发进度控制等“接地气”的因素考量要远远大于特特殊种类的车辆,因此它们的悬架多数会选择采购;底盘研发也会流用传统的形式来节约时间和采购成本;选择成熟供应商提供的主流的螺旋弹簧总成是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人会在经济级的家轿上花大成本去做革命式的创新。

    当然,在同样的成本面前,钢板弹簧依然具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譬如使用多片弹簧的时候,除了占用体积大于螺旋弹簧之外,板材之间的摩擦也对NVH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乘用车的使用环境也不太需要用到板簧的大载重能力。但是,这不能成为把板簧贴上“技术落后”标签的理由。

    所以说,钢板弹簧并不是只能在货车上混的“三流角色”,不能简单等同于技术落后的代表,它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悬架形式,一样可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归根结底,不能因为说采用了钢板弹簧,就简单地对车辆本身的好坏下结论,实际的悬架响应和驾乘感受才是衡量好坏的最终标准。实际上,不但对于钢板弹簧的问题是这样,对涡轮增压的问题、扭力梁后悬的问题也一样。最重要的一点是:机械规格和形式并不能直接决定汽车本身的优劣,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调校取向才能决定。

-------------------------------------------------

·文章版权归车域无疆所有,更多好玩有营养的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 <车域无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颠覆你对钢板弹簧的认识

钢板弹簧一直以来都被很多普通人视为技术含量低下,只能在货车卡车上混的角色,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钢板弹簧真的是技术落后的象征吗?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回答都是肯定的。但是如果你对下面这款车比较熟悉的话,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雪佛兰·克尔维特。 

    它是纯粹意义上的超级跑车,最新一代的普通版本C7 Stingray就拥有450hp(336kw)、609Nm的强劲输出,能打败一大票价格超过它一倍有多的欧洲对手,而且依托于气缸主动关闭等技术,日常用油耗甚至可以媲美普通家用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的后悬架使用的弹性元件就是钢板弹簧。 

                                                           C7 Stingray 后悬架总成

    敢在乘用车上用钢板弹簧?这在轿车里也是极其少见,更不用说在以性能为诉求的运动型车上了。实际上,官方将其称之为“复合式叶片弹簧”。虽然是钢板弹簧,但是使用的是单片式横置复合材料,跟卡车上的那种纵置多片式钢板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结构、材质、功能、原理、设计诉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因为不同的固定方式和自身设定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受力状况;同时也不能简单比较两种弹簧的成本、空间和非簧载质量这些因素,因为都与材料和具体结构有关。

            

    卡车纵式排列的钢板弹簧主要是为了负重。而克尔维特的设计有很多精妙之处:机加工工艺变得更为简单、布置的自由度变大、减少对车厢空间的占用、有效降低簧下质量、提高悬挂响应性、兼具防倾杆的一定作用等。甚至可以通过各部分不同的热处理、变截面设计等,比一般的螺旋弹簧更容易做出变化丰富的变刚度特性,可谓十分精妙。

    但是,这种设计由于变化多端,涉及到可变的垂直刚度、附加的抗侧倾特性等动力学特征,对工程师设计、调校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对板材的变截面设计、热处理等方面要求非常高。而且,这种形式在第三代克尔维特上面就流传下来了,是通用的“独门绝技”,其它的厂商没有相应的设计历史传统和经验,所以很少有同样形式的悬架,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克尔维特能这样独辟蹊径的原因。

                  

                                                     克尔维特后悬的钢板弹簧 

                                                       普通货车的钢板后悬架

为什么乘用车上很少用钢板弹簧? 

    说的这么神乎,毕竟也是超跑上的事情,为什么乘用车上很少用钢板弹簧呢?实际上,依照类似克尔维特的形式,普通的乘用车也一样可以采用这样的布置方法来流用钢板弹簧。钢板弹簧的刚度变化特性完全可以做到和普通的螺旋弹簧一样,甚至变化更为丰富多段。真正阻止乘用车使用钢板弹簧的原因是以下两个:

    一方面,由于克尔维特定位是超跑,对悬架行程的需求并不大,因此这样的布置方式就足以满足它的车轮跳动行程,但是普通乘用车对行程的要求就大多了,再用同样的方式来布置,钢板弹簧的行程就不够用了;换成两组弹簧分管左右轮、纵置布置的话,对于离地间隙不如货车那么大的家用车来说,也没有足够的布置空间支持;

  

普通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的底盘间隙以及后悬架布置空间对比

    另一方面,由于普通乘用车对成本控制、研发进度控制等“接地气”的因素考量要远远大于特特殊种类的车辆,因此它们的悬架多数会选择采购;底盘研发也会流用传统的形式来节约时间和采购成本;选择成熟供应商提供的主流的螺旋弹簧总成是也是理所当然。没有人会在经济级的家轿上花大成本去做革命式的创新。

    当然,在同样的成本面前,钢板弹簧依然具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譬如使用多片弹簧的时候,除了占用体积大于螺旋弹簧之外,板材之间的摩擦也对NVH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乘用车的使用环境也不太需要用到板簧的大载重能力。但是,这不能成为把板簧贴上“技术落后”标签的理由。

    所以说,钢板弹簧并不是只能在货车上混的“三流角色”,不能简单等同于技术落后的代表,它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悬架形式,一样可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归根结底,不能因为说采用了钢板弹簧,就简单地对车辆本身的好坏下结论,实际的悬架响应和驾乘感受才是衡量好坏的最终标准。实际上,不但对于钢板弹簧的问题是这样,对涡轮增压的问题、扭力梁后悬的问题也一样。最重要的一点是:机械规格和形式并不能直接决定汽车本身的优劣,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调校取向才能决定。

-------------------------------------------------

·文章版权归车域无疆所有,更多好玩有营养的内容,尽在微信公众号 <车域无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