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银国际:“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将有两类影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银国际:“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将有两类影响

中银国际认为,“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和产能的输出,二是产能的直接转移。

图片来源:东方IC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以来,不断有人将其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日本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作对比,不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对媒体表示,“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没有可比性。

中银国际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也认为,“一带一路”完全不同于此前曾出现的马歇尔计划和日本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也不同于中国之前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行为。但该机构认为,“一带一路”确实吸收了以往经验,并结合了中国国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中银国际认为,“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和产能的输出,二是产能的直接转移。在产品和产能的输出方面,中银国际建议,“一带一路”应该吸收马歇尔计划的以资本输出带动产品和产能输出的经验,以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为契机,带动中国国内相关产业加大出口。

美国在1947年实施了欧洲复兴计划,也称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前后持续了四年,对挽救美国战后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二战后欧洲百废待举,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几乎被摧毁。而美国由于本土远离战区,受到的影响很小。战后欧洲面临农产品不足和工业基础重新建设的窘境,而美国则由于战时工业设施大量转为民用,导致国内产能利用率下降,产品过剩。

该机构称,美国从1947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四年中共支援欧洲130亿美元资金,其中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主要资金都用于购买产品进行消费,而这些产品大部分又来自美国。因此通过大量的资本输出,美国为其过剩产能打开了欧洲市场。一方面帮助欧洲经济快速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产品和产能找到了出路。

但中银国际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比较复杂,以上只是其经济目的和背景,马歇尔计划有浓重的政治背景,即拉拢欧洲向资本主义阵营靠拢,隔绝欧洲和苏联的更深层次联系。

所以,上述报告建议,在对外出口的同时,中国应该着重强调以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合作为前提,避免和淡化国际上对“一带一路”的政治主张担忧。

而在产能转移方面,中银国际称,中国应该吸收日本产业转移的“雁形模式”,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引导部分国内失去国际比较优势的行业,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日本1940年代后半期开始重点扶持基础性工业起步,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确立机械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并实现规模化。同时,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使日本实现了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日本将在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海外转移,为新兴产业腾挪资源和空间,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大发展。

化工、交通运输、机械、钢铁、有色行业是日本对亚洲产业外移的主体产业,转移的区位分布各有不同。中银国际认为,地缘因素和日本经济发展对亚洲的依赖使得日本将亚洲作为其产业外移的主要区域。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和产业上呈现出非均衡分布与集聚的特征,地域范围从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东盟和中国为主的“东亚三大基地”逐步向包括南亚在内的“整体亚洲”扩展。

但该机构也提醒,加强对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应该抓紧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应该看到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压力重,就业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报告还将“一带一路”与中国之前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行为进行了对比。中银国际称,有别于这类对外投资有半援助的性质,存在经济效益低、回报率差、以国家投资为主、政治目的强等特点,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资将集中于若干重点国家,并且强调投资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银国际:“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将有两类影响

中银国际认为,“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和产能的输出,二是产能的直接转移。

图片来源:东方IC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以来,不断有人将其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日本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作对比,不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对媒体表示,“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没有可比性。

中银国际在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中也认为,“一带一路”完全不同于此前曾出现的马歇尔计划和日本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也不同于中国之前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行为。但该机构认为,“一带一路”确实吸收了以往经验,并结合了中国国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中银国际认为,“一带一路”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和产能的输出,二是产能的直接转移。在产品和产能的输出方面,中银国际建议,“一带一路”应该吸收马歇尔计划的以资本输出带动产品和产能输出的经验,以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为契机,带动中国国内相关产业加大出口。

美国在1947年实施了欧洲复兴计划,也称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前后持续了四年,对挽救美国战后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二战后欧洲百废待举,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几乎被摧毁。而美国由于本土远离战区,受到的影响很小。战后欧洲面临农产品不足和工业基础重新建设的窘境,而美国则由于战时工业设施大量转为民用,导致国内产能利用率下降,产品过剩。

该机构称,美国从1947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四年中共支援欧洲130亿美元资金,其中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的主要资金都用于购买产品进行消费,而这些产品大部分又来自美国。因此通过大量的资本输出,美国为其过剩产能打开了欧洲市场。一方面帮助欧洲经济快速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产品和产能找到了出路。

但中银国际指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比较复杂,以上只是其经济目的和背景,马歇尔计划有浓重的政治背景,即拉拢欧洲向资本主义阵营靠拢,隔绝欧洲和苏联的更深层次联系。

所以,上述报告建议,在对外出口的同时,中国应该着重强调以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合作为前提,避免和淡化国际上对“一带一路”的政治主张担忧。

而在产能转移方面,中银国际称,中国应该吸收日本产业转移的“雁形模式”,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引导部分国内失去国际比较优势的行业,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

日本1940年代后半期开始重点扶持基础性工业起步,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确立机械等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并实现规模化。同时,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使日本实现了从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新兴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日本将在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向海外转移,为新兴产业腾挪资源和空间,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大发展。

化工、交通运输、机械、钢铁、有色行业是日本对亚洲产业外移的主体产业,转移的区位分布各有不同。中银国际认为,地缘因素和日本经济发展对亚洲的依赖使得日本将亚洲作为其产业外移的主要区域。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在空间上和产业上呈现出非均衡分布与集聚的特征,地域范围从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东盟和中国为主的“东亚三大基地”逐步向包括南亚在内的“整体亚洲”扩展。

但该机构也提醒,加强对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应该抓紧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应该看到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压力重,就业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

报告还将“一带一路”与中国之前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行为进行了对比。中银国际称,有别于这类对外投资有半援助的性质,存在经济效益低、回报率差、以国家投资为主、政治目的强等特点,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资将集中于若干重点国家,并且强调投资的回报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