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新力与执行力——湖南卫视节目创新二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新力与执行力——湖南卫视节目创新二题

中国电视媒体中,湖南卫视一直以创新意识引领行业潮流,以较强的执行力和完成度落实创意想象。今年播出的《幻乐之城》和《声临其境》,以颇具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姿态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文丨杨洪涛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国电视媒体中,湖南卫视一直以创新意识引领行业潮流,以较强的执行力和完成度落实创意想象。今年播出的《幻乐之城》和《声临其境》,以颇具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姿态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幻乐之城》:国内首档音乐创演秀

音乐类节目一直是电视综艺大军中的生力军。“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2]。音乐最能激起情感共鸣,令观众产生代入感和满足感。然而,随着转椅、蒙面、模唱、歌手回炉等手法被透支以后,寻求新的节目内容与形式,挽救观众日益衰减的收视兴趣,成为此类节目的题中之义。《幻乐之城》把歌唱、戏剧、电影和电视等各种元素进行拼接组合,生成较为新颖的节目形态,为音乐类综艺节目开创了全新的表达空间。

一、以情带声、以戏释乐

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是这档节目的核心亮点。众所周知,每一首歌曲都有一定的主题,编导在选择竞演曲目时,会选择主题相近的歌曲串联成完整的小型戏剧故事。如关于生死绝恋的唱演秀《录像带》选择了《氧气》和《为爱痴狂》串联起爱情主题。关注盲童成长的《虹光》用《紫竹调》《阿瓦尔古丽》等民族民间音乐,串联起多彩的民族之光,为盲童开启生命颜色。此外,参演嘉宾全程参与节目创意。节目根据歌手的声线、音域、风格和气质选择相应的演绎曲目,并且根据歌手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心得编写戏剧结构,把歌手最想表达的情感和心声融入歌唱与表演当中。如在唱演秀《独木桥》里,编导设计了一个幽闭的洞穴,让置身其中的黄晓明通过镜像场景与镜中的蒙面人隔镜对话,从而叩问灵魂、观照自我,从中寻找生命旅途的方向。

马思纯《录像带》

黄晓明《独木桥》

雷佳《虹光》

这档节目以情带声、以戏释乐。把情感灌注到声音当中,用戏剧来解释音乐的涵义。有的唱演秀聚焦个体成长中的自我怀疑和焦虑困惑。《独木桥》用凌厉而晦暗的基调结构戏剧情境,让观众在看透生活真相之后感受到涅槃重生的力量。《世界上最幸福的病》以大张伟特有的幽默、搞笑风格,揭示艺人在看似欢脱愉悦、光鲜亮丽的演艺生活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有的唱演秀灌注亲情,提醒人们——亲情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初也是最后的温暖。《时光机》以一场梦境把战地女记者带回到童年,伴随着那首叫《儿时》的歌曲,用歌手任素汐真实的童年记忆,追溯那些被父爱呵护的美好时光。《对不起》则讲述了垂垂老矣的外婆与渴望出走的少年之间的隔代亲情。

二、电影化叙事与电视化呈现的嫁接

《幻乐之城》是一场艺术冒险,是创新力与执行力同频共振的一次考验。节目中,“唱演人”要在8分钟的规定情境里完成表演,要照顾到摄影镜头、音乐节奏、对手演员、场景调度和服化道转换等各个端口,并且要一气呵成。这打破了经典戏剧里的“三一律”原则,也不完全符合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同时又是对电视化呈现的技术挑战。首先,电影的核心要素——“时空声光”的转换,要与演员演唱和剧情发展同步推进。导演以电影思维做完分镜头脚本之后,就要把原本属于后期剪辑的任务交由现场导播来代替完成。导播则要根据导演的剪辑思维,完成一次性的镜头切换。演员的表演要与场面调度和空间转换高度契合,才能够保证故事的流畅。从实操的角度讲,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镜头穿帮。这种全程无剪辑,视听呈现同步完成的录制方式,是电影化叙事和电视化呈现的巧妙衔接。如在唱演秀《录像带》的表演中,魏大勋以“逝去男友”的身份,在虚实变换间与马思纯上演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生死绝恋。由于使用了绿幕抠像技术,魏大勋表演时需要在绿幕棚和实景棚之间往返穿梭,并且要保证在实时呈现的情况下能够精准走位,还要与灯光师等技术人员完美配合,才能做到不穿帮。《虹光》则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让歌手雷佳作为母亲带着“盲童”领略风景如画的山川河岳。在单机拍摄的情况下,所有的场景转换、道具转换都要在歌手的表演中同步完成。在唱演秀《焚心》里,韩雪为了唤醒前世的“他”,从秦朝跨越到现代,展开一段“千年寻爱”之旅。为了能在8分钟里呈现千年轮回,编导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其中。这项技术对光影之间的替换要求极高,哪怕是1秒的时差也有可能穿帮。从播出效果来看,全息影像带来的视觉震撼完全可以让衔接上的疏漏忽略不计。

《录像带》幻乐空间

韩雪《焚心》

《声临其境》:国内首档声音魅力竞演秀

 一、用声音温养心灵、让语言绽放光彩

“人的言语音调是表现和传达感情的最有效的手段”[1],用电视综艺的方式拾取悦耳动听、温养心灵的好声音,让语言的魅力绽放光彩,实现有声语言的视觉化表达,这是《声临其境》的创意缘起。长期以来,有声语言传播几乎是广播节目独领风骚的传播方式。近年来,由于画面的缺席,广播节目逐渐式微。而其“只专注声音”所带来的听觉上的传播优势,由于收听渠道的改变(比如通过手机)和收听环境的驳杂(比如车载广播)而无法令听众凝神观照、洗耳恭听。诚然,剧情片、译制片和纪录片配音为影视作品注入了语言魅力。可是这些声音的塑造者却较少为人所知。如老一代的邱岳峰、毕克、乔榛、丁建华,正值巅峰的徐涛、李立宏、季冠霖等。从演艺行业来看,很多流量艺人的台词塑造差强人意。这需要那些台词功底扎实、艺术修为较高的演员为行业正声,告诉大众好演员应有的艺术层次。从上述角度来看,制作一档以口语表达为主料,以影视配音为表现方式的综艺节目,颇具创新意义和引领价值。

季冠霖

二、声音的视觉化与戏剧化呈现

如何让一档专注有声语言的节目显得不枯燥,能够持续锁定观众目光,产生综艺节目必要的悬念感、戏剧性和娱乐化特质,这是《声临其境》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考验着节目组对创意的执行力和完成度。

首先,从环节设计层面,充分挖掘配音艺术的魅力。节目设计了“经典之声”“魔力之声”和“声音大秀”三个环节。现场以主持人串联、专家点评、前后场互动等形式来制造悬念感、增强戏剧性,利用配音时的声画关系营造戏剧情境。在“经典之声”和“魔力之声”环节,参演的“声音大咖”与现场观众分属不同空间。观众对嘉宾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嘉宾配音来猜测对方身份,参演嘉宾则竭力变换语调企图“蒙蔽”观众,收看节目的观众则处于上帝视角。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处理方式,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效果。第二,在配音片段的选择上做足文章。节目选择的配音片段既耳熟能详又颇具情感爆点。如《魂断蓝桥》《教父》《阿甘正传》等。在“经典之声”环节,编导根据演员的声线特点和可塑性精心选择配音桥段。选择的每个桥段都有戏剧张力极强的情绪起伏,或是慷慨激昂的演说或是生离死别的告白或是幽默诙谐的插科打诨,这在较短的时间内代入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激情澎湃如王劲松的《血色湘西》、郭京飞的《建党伟业》、朱亚文的《亮剑》、娄艺潇的《芈月传》;感人至深如梅婷的《唐山大地震》、韩雪的《泰坦尼克号》;幽默搞笑如翟天临的《疯狂的石头》、郭德纲的《西游记》。在“声音大秀”环节,编导根据每期“声音大咖”的参演阵容,有计划的选择演出片段,力图复现经典影片中的经典群戏。在相互飙戏中,展示“声音大咖”们声、台、形、表等全方位才华。像是《智取威虎山》《琅琊榜》等桥段的选取都颇具匠心。第三,在嘉宾选择上,既考虑嘉宾的台词功力又考虑其知名度和话题性,在保证节目专业化品质的同时又兼顾收视卖点。王洛勇的《哈姆雷特》、赵立新的《魂断蓝桥》、孙强的《王子复仇记》,以高难度的台词复刻经典。而潘粤明、尹正、王源等人的加盟又延展了节目的关注度和话题性。

郭德纲

《狮子王》

《智取威虎山》

结 语

长期以来,中国电视节目原创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行业的最大问题。究其原因:其一、从创意周期来讲,一档节目的酝酿和策划,要从媒体理念、受众需要、社会风潮、技术水平和推广营销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从创意到实施,需要一定的收视风险评估和资金融合周期。其二、在现行的体制机制内,节目创新所需的人力、财力的投入产出比例风险过高,创新可能承担的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较大,创新所带来收视率的起伏难以掌控,观众的审美偏好难以把握。其三、由于媒体生态环境等条件所限,编导们每天都在疲于应付日常播出,缺少精力和时间来思考节目的创新升级。国内电视媒体的研发团队较弱,而民营制作公司和专业化智库机构又很少能与电视台形成高效的资源整合。于是,节目创新速度之慢与受众审美疲劳之快二者之间,就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对此,《声临其境》和《幻乐之城》带来了重要启示:

一、强化创新观念、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电视原创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输在我们想象力不足或者缺乏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声临其境》把原本属于广播节目范畴的配音艺术,进行了合乎电视传播规律的视觉化呈现,颇具勇气和想象力。《幻乐之城》把电影理念与电视特质、音乐表演与戏剧表演相结合,对音乐类综艺节目进行拓展升级,开创了新颖的审美路径。可以想见,这两个项目在酝酿之初或许并不被看好。但是从播出效果来看却成为开创先河、引领风潮的佳作。因此,创作者要树立文化自信,节目创意要有超前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之路。

二、实现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双轮驱动。电视湘军的性格特点就是超强的执行力,倡导团队意识、注重协同作战。从《声临其境》与《幻乐之城》的幕后花絮和创作手记当中我们看到,编导对每个创意的打磨、每个细节的落实都力求精益求精。《声临其境》的代入感极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配音桥段的精心挑选以及后期制作的戏剧化呈现。《幻乐之城》8分钟的无剪辑录制,挑战了电影和电视制作的高难度。湖南卫视原创节目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作者唯有以创新力为蓝图,以执行力为引擎,才能够打造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东方韵味、中国特色的电视文化名片。

[1](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凌继尧 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24页。

[2](战国)荀子:《乐论》。

本文刊于《当代电视》2018年第10期,【锋芒智库】已获授权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新力与执行力——湖南卫视节目创新二题

中国电视媒体中,湖南卫视一直以创新意识引领行业潮流,以较强的执行力和完成度落实创意想象。今年播出的《幻乐之城》和《声临其境》,以颇具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姿态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文丨杨洪涛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

中国电视媒体中,湖南卫视一直以创新意识引领行业潮流,以较强的执行力和完成度落实创意想象。今年播出的《幻乐之城》和《声临其境》,以颇具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姿态为我们带来深刻启示。

《幻乐之城》:国内首档音乐创演秀

音乐类节目一直是电视综艺大军中的生力军。“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2]。音乐最能激起情感共鸣,令观众产生代入感和满足感。然而,随着转椅、蒙面、模唱、歌手回炉等手法被透支以后,寻求新的节目内容与形式,挽救观众日益衰减的收视兴趣,成为此类节目的题中之义。《幻乐之城》把歌唱、戏剧、电影和电视等各种元素进行拼接组合,生成较为新颖的节目形态,为音乐类综艺节目开创了全新的表达空间。

一、以情带声、以戏释乐

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是这档节目的核心亮点。众所周知,每一首歌曲都有一定的主题,编导在选择竞演曲目时,会选择主题相近的歌曲串联成完整的小型戏剧故事。如关于生死绝恋的唱演秀《录像带》选择了《氧气》和《为爱痴狂》串联起爱情主题。关注盲童成长的《虹光》用《紫竹调》《阿瓦尔古丽》等民族民间音乐,串联起多彩的民族之光,为盲童开启生命颜色。此外,参演嘉宾全程参与节目创意。节目根据歌手的声线、音域、风格和气质选择相应的演绎曲目,并且根据歌手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心得编写戏剧结构,把歌手最想表达的情感和心声融入歌唱与表演当中。如在唱演秀《独木桥》里,编导设计了一个幽闭的洞穴,让置身其中的黄晓明通过镜像场景与镜中的蒙面人隔镜对话,从而叩问灵魂、观照自我,从中寻找生命旅途的方向。

马思纯《录像带》

黄晓明《独木桥》

雷佳《虹光》

这档节目以情带声、以戏释乐。把情感灌注到声音当中,用戏剧来解释音乐的涵义。有的唱演秀聚焦个体成长中的自我怀疑和焦虑困惑。《独木桥》用凌厉而晦暗的基调结构戏剧情境,让观众在看透生活真相之后感受到涅槃重生的力量。《世界上最幸福的病》以大张伟特有的幽默、搞笑风格,揭示艺人在看似欢脱愉悦、光鲜亮丽的演艺生活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有的唱演秀灌注亲情,提醒人们——亲情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初也是最后的温暖。《时光机》以一场梦境把战地女记者带回到童年,伴随着那首叫《儿时》的歌曲,用歌手任素汐真实的童年记忆,追溯那些被父爱呵护的美好时光。《对不起》则讲述了垂垂老矣的外婆与渴望出走的少年之间的隔代亲情。

二、电影化叙事与电视化呈现的嫁接

《幻乐之城》是一场艺术冒险,是创新力与执行力同频共振的一次考验。节目中,“唱演人”要在8分钟的规定情境里完成表演,要照顾到摄影镜头、音乐节奏、对手演员、场景调度和服化道转换等各个端口,并且要一气呵成。这打破了经典戏剧里的“三一律”原则,也不完全符合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同时又是对电视化呈现的技术挑战。首先,电影的核心要素——“时空声光”的转换,要与演员演唱和剧情发展同步推进。导演以电影思维做完分镜头脚本之后,就要把原本属于后期剪辑的任务交由现场导播来代替完成。导播则要根据导演的剪辑思维,完成一次性的镜头切换。演员的表演要与场面调度和空间转换高度契合,才能够保证故事的流畅。从实操的角度讲,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镜头穿帮。这种全程无剪辑,视听呈现同步完成的录制方式,是电影化叙事和电视化呈现的巧妙衔接。如在唱演秀《录像带》的表演中,魏大勋以“逝去男友”的身份,在虚实变换间与马思纯上演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生死绝恋。由于使用了绿幕抠像技术,魏大勋表演时需要在绿幕棚和实景棚之间往返穿梭,并且要保证在实时呈现的情况下能够精准走位,还要与灯光师等技术人员完美配合,才能做到不穿帮。《虹光》则用一镜到底的方式,让歌手雷佳作为母亲带着“盲童”领略风景如画的山川河岳。在单机拍摄的情况下,所有的场景转换、道具转换都要在歌手的表演中同步完成。在唱演秀《焚心》里,韩雪为了唤醒前世的“他”,从秦朝跨越到现代,展开一段“千年寻爱”之旅。为了能在8分钟里呈现千年轮回,编导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其中。这项技术对光影之间的替换要求极高,哪怕是1秒的时差也有可能穿帮。从播出效果来看,全息影像带来的视觉震撼完全可以让衔接上的疏漏忽略不计。

《录像带》幻乐空间

韩雪《焚心》

《声临其境》:国内首档声音魅力竞演秀

 一、用声音温养心灵、让语言绽放光彩

“人的言语音调是表现和传达感情的最有效的手段”[1],用电视综艺的方式拾取悦耳动听、温养心灵的好声音,让语言的魅力绽放光彩,实现有声语言的视觉化表达,这是《声临其境》的创意缘起。长期以来,有声语言传播几乎是广播节目独领风骚的传播方式。近年来,由于画面的缺席,广播节目逐渐式微。而其“只专注声音”所带来的听觉上的传播优势,由于收听渠道的改变(比如通过手机)和收听环境的驳杂(比如车载广播)而无法令听众凝神观照、洗耳恭听。诚然,剧情片、译制片和纪录片配音为影视作品注入了语言魅力。可是这些声音的塑造者却较少为人所知。如老一代的邱岳峰、毕克、乔榛、丁建华,正值巅峰的徐涛、李立宏、季冠霖等。从演艺行业来看,很多流量艺人的台词塑造差强人意。这需要那些台词功底扎实、艺术修为较高的演员为行业正声,告诉大众好演员应有的艺术层次。从上述角度来看,制作一档以口语表达为主料,以影视配音为表现方式的综艺节目,颇具创新意义和引领价值。

季冠霖

二、声音的视觉化与戏剧化呈现

如何让一档专注有声语言的节目显得不枯燥,能够持续锁定观众目光,产生综艺节目必要的悬念感、戏剧性和娱乐化特质,这是《声临其境》必须完成的任务,也考验着节目组对创意的执行力和完成度。

首先,从环节设计层面,充分挖掘配音艺术的魅力。节目设计了“经典之声”“魔力之声”和“声音大秀”三个环节。现场以主持人串联、专家点评、前后场互动等形式来制造悬念感、增强戏剧性,利用配音时的声画关系营造戏剧情境。在“经典之声”和“魔力之声”环节,参演的“声音大咖”与现场观众分属不同空间。观众对嘉宾一无所知,只能通过嘉宾配音来猜测对方身份,参演嘉宾则竭力变换语调企图“蒙蔽”观众,收看节目的观众则处于上帝视角。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处理方式,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效果。第二,在配音片段的选择上做足文章。节目选择的配音片段既耳熟能详又颇具情感爆点。如《魂断蓝桥》《教父》《阿甘正传》等。在“经典之声”环节,编导根据演员的声线特点和可塑性精心选择配音桥段。选择的每个桥段都有戏剧张力极强的情绪起伏,或是慷慨激昂的演说或是生离死别的告白或是幽默诙谐的插科打诨,这在较短的时间内代入了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激情澎湃如王劲松的《血色湘西》、郭京飞的《建党伟业》、朱亚文的《亮剑》、娄艺潇的《芈月传》;感人至深如梅婷的《唐山大地震》、韩雪的《泰坦尼克号》;幽默搞笑如翟天临的《疯狂的石头》、郭德纲的《西游记》。在“声音大秀”环节,编导根据每期“声音大咖”的参演阵容,有计划的选择演出片段,力图复现经典影片中的经典群戏。在相互飙戏中,展示“声音大咖”们声、台、形、表等全方位才华。像是《智取威虎山》《琅琊榜》等桥段的选取都颇具匠心。第三,在嘉宾选择上,既考虑嘉宾的台词功力又考虑其知名度和话题性,在保证节目专业化品质的同时又兼顾收视卖点。王洛勇的《哈姆雷特》、赵立新的《魂断蓝桥》、孙强的《王子复仇记》,以高难度的台词复刻经典。而潘粤明、尹正、王源等人的加盟又延展了节目的关注度和话题性。

郭德纲

《狮子王》

《智取威虎山》

结 语

长期以来,中国电视节目原创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困扰行业的最大问题。究其原因:其一、从创意周期来讲,一档节目的酝酿和策划,要从媒体理念、受众需要、社会风潮、技术水平和推广营销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从创意到实施,需要一定的收视风险评估和资金融合周期。其二、在现行的体制机制内,节目创新所需的人力、财力的投入产出比例风险过高,创新可能承担的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较大,创新所带来收视率的起伏难以掌控,观众的审美偏好难以把握。其三、由于媒体生态环境等条件所限,编导们每天都在疲于应付日常播出,缺少精力和时间来思考节目的创新升级。国内电视媒体的研发团队较弱,而民营制作公司和专业化智库机构又很少能与电视台形成高效的资源整合。于是,节目创新速度之慢与受众审美疲劳之快二者之间,就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对此,《声临其境》和《幻乐之城》带来了重要启示:

一、强化创新观念、树立文化自信。中国电视原创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输在我们想象力不足或者缺乏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声临其境》把原本属于广播节目范畴的配音艺术,进行了合乎电视传播规律的视觉化呈现,颇具勇气和想象力。《幻乐之城》把电影理念与电视特质、音乐表演与戏剧表演相结合,对音乐类综艺节目进行拓展升级,开创了新颖的审美路径。可以想见,这两个项目在酝酿之初或许并不被看好。但是从播出效果来看却成为开创先河、引领风潮的佳作。因此,创作者要树立文化自信,节目创意要有超前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之路。

二、实现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双轮驱动。电视湘军的性格特点就是超强的执行力,倡导团队意识、注重协同作战。从《声临其境》与《幻乐之城》的幕后花絮和创作手记当中我们看到,编导对每个创意的打磨、每个细节的落实都力求精益求精。《声临其境》的代入感极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配音桥段的精心挑选以及后期制作的戏剧化呈现。《幻乐之城》8分钟的无剪辑录制,挑战了电影和电视制作的高难度。湖南卫视原创节目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作者唯有以创新力为蓝图,以执行力为引擎,才能够打造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东方韵味、中国特色的电视文化名片。

[1](爱沙尼亚)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凌继尧 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124页。

[2](战国)荀子:《乐论》。

本文刊于《当代电视》2018年第10期,【锋芒智库】已获授权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