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逾万意见书三分之一关注楼市香港特首拍板1700公顷填海计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逾万意见书三分之一关注楼市香港特首拍板1700公顷填海计划

林郑月娥表示,市民对房屋土地政策的关注十分明显,施政报告收到多达1.2万份意见书,几乎三分之一与房屋土地政策相关。

作者:朱丽娜

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公布上任后的第二份施政报告,外界对其房屋土地政策充满期待。

“过去政府引入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即俗称的‘辣招’,以惩罚性的印花税等政策来管理需求。但回头来看,很难定论这些政策是否有效。我上任后截至今年8月,房价同比上升了16%,但现在并无空间‘减辣’。”她在当日的记者会上坦言。

自2003年起,香港房价已创下连续15年上涨的“神话”,是香港历来最长房价上涨周期。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由61.6点飙升至去年的333.9点,过去14年涨幅超过4.4倍,今年上半年楼价升幅超过10%,大部分市民只能“望楼兴叹”。2009年10月至今,香港金融管理局已推出8轮收紧物业按揭贷款规定的逆周期措施。

林郑月娥表示,市民对房屋土地政策的关注十分明显,施政报告收到多达1.2万份意见书,几乎三分之一与房屋土地政策相关。就此她强调,土地房屋政策是本届政府重点任务。在这份长达近6万字的最新施政报告中,房屋及土地供应独立成章,放在经济和民生篇章之前。

可供70万-110万人口居住

一直以来,香港土地房屋政策最大瓶颈在于土地供应不足,林郑月娥此前也多次公开表示,填海才是解决香港土地供应短缺的根本方法。

此次施政报告最大看点是“明日大屿愿景”,该计划涵盖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共约1700公顷的人工岛、大屿山北岸和屯门沿海地带,跨越未来二三十年,可提供26至40万住屋单位,供70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7成为公营房屋。

林郑月娥透露,“明日大屿”是政府土地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成立直接向特首报告的专责统筹办事处,督导整体方向,统筹并监察计划的规划及落实,“大屿山具备‘双门户’优势,毗邻机场,连接全世界,港珠澳大桥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按照运输基建先行的原则,未来将有铁路、公路连接香港岛。”

据消息人士透露,政府计划今年底向立法会申请研究拨款,研究期为明年中至2025年,由原定的7.5年缩减至5年,研究完成后再申请填海拨款。

对此业界人士各有看法。香港总商会主席夏雅朗认为,“明日大屿愿景”展现了政府解决香港土地供应问题的决心,但填海绝对是长期项目,开发棕地应被列为优先要务。

“香港难有灵丹妙药可即时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估计明日大屿所提供的住屋供应要待20年后才可实现,虽然发展需时,但政策方向正确。”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曾焕平说。

而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认为,虽然最新施政报告对私人住宅市场不会产生即时影响,但目前外部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政府适时审视楼市政策,让楼市不再因“辣招”而扭曲,能够因应市场机制自行调节。

由于香港多山,可发展土地有限,政府一直靠填海造地来增加供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香港约有70平方公里土地是通过填海取得,约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6%。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陆续填海造地,但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楼市受重创,2000年后填海造地的步伐几乎停滞。

就此林郑月娥强调,特区政府会“持之以恒地开拓土地,不会因经济的短期波动或物业价格的升跌而动摇政府觅地造地、建立土地储备的决心;政府开拓的新增土地,以房屋单位计算,70%用于兴建公营房屋。”

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比例

此次施政报告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将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提高至7:3。此前的2014至2017年,政府每年公布十年房屋供应目标时,均采用6:4的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

此外,为了解决现有公屋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施政报告提出年满70岁的公屋宽敞户可迁往较小单位,并永久免租,这有助于腾空大面积单位,增加供应。

由于公营房屋供应短缺,轮候时间逐年递增。香港房委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约有15万宗一般公屋申请、11.7万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长达5.3年。

为此,特首林郑月娥6月29日宣布了6项新房屋政策,设立置业阶梯,包括将政府资助房屋(俗称“居屋”)定价与市场价格脱钩,以申请人实际承担能力定价,变相将居屋定价由评估市值的70%降低至52%。同时政府宣布改拨九块私营房屋用地发展公营房屋,总共可提供大约10600个住宅单位。林郑月娥表示,现有“绿置居”、“首置先导计划”7000多个住宅单位的测试显示,符合资格的购买者可获得90%的按揭贷款,且每月供款占家庭收入比例不超过40%,远低于私人市场74%的供款比例。

“政府加大公营房屋供应,如公屋、居屋、绿置居等,完善了置业阶梯,对整体社会属于好事,但部分资助房屋客源或与中小型私人市场客源重叠,相信对中小型物业的影响比豪宅物业大。”陈永杰坦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逾万意见书三分之一关注楼市香港特首拍板1700公顷填海计划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逾万意见书三分之一关注楼市香港特首拍板1700公顷填海计划

林郑月娥表示,市民对房屋土地政策的关注十分明显,施政报告收到多达1.2万份意见书,几乎三分之一与房屋土地政策相关。

作者:朱丽娜

10月10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公布上任后的第二份施政报告,外界对其房屋土地政策充满期待。

“过去政府引入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措施,即俗称的‘辣招’,以惩罚性的印花税等政策来管理需求。但回头来看,很难定论这些政策是否有效。我上任后截至今年8月,房价同比上升了16%,但现在并无空间‘减辣’。”她在当日的记者会上坦言。

自2003年起,香港房价已创下连续15年上涨的“神话”,是香港历来最长房价上涨周期。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由61.6点飙升至去年的333.9点,过去14年涨幅超过4.4倍,今年上半年楼价升幅超过10%,大部分市民只能“望楼兴叹”。2009年10月至今,香港金融管理局已推出8轮收紧物业按揭贷款规定的逆周期措施。

林郑月娥表示,市民对房屋土地政策的关注十分明显,施政报告收到多达1.2万份意见书,几乎三分之一与房屋土地政策相关。就此她强调,土地房屋政策是本届政府重点任务。在这份长达近6万字的最新施政报告中,房屋及土地供应独立成章,放在经济和民生篇章之前。

可供70万-110万人口居住

一直以来,香港土地房屋政策最大瓶颈在于土地供应不足,林郑月娥此前也多次公开表示,填海才是解决香港土地供应短缺的根本方法。

此次施政报告最大看点是“明日大屿愿景”,该计划涵盖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共约1700公顷的人工岛、大屿山北岸和屯门沿海地带,跨越未来二三十年,可提供26至40万住屋单位,供70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7成为公营房屋。

林郑月娥透露,“明日大屿”是政府土地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成立直接向特首报告的专责统筹办事处,督导整体方向,统筹并监察计划的规划及落实,“大屿山具备‘双门户’优势,毗邻机场,连接全世界,港珠澳大桥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按照运输基建先行的原则,未来将有铁路、公路连接香港岛。”

据消息人士透露,政府计划今年底向立法会申请研究拨款,研究期为明年中至2025年,由原定的7.5年缩减至5年,研究完成后再申请填海拨款。

对此业界人士各有看法。香港总商会主席夏雅朗认为,“明日大屿愿景”展现了政府解决香港土地供应问题的决心,但填海绝对是长期项目,开发棕地应被列为优先要务。

“香港难有灵丹妙药可即时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估计明日大屿所提供的住屋供应要待20年后才可实现,虽然发展需时,但政策方向正确。”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曾焕平说。

而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陈永杰认为,虽然最新施政报告对私人住宅市场不会产生即时影响,但目前外部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建议政府适时审视楼市政策,让楼市不再因“辣招”而扭曲,能够因应市场机制自行调节。

由于香港多山,可发展土地有限,政府一直靠填海造地来增加供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香港约有70平方公里土地是通过填海取得,约占香港土地总面积的6%。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陆续填海造地,但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香港楼市受重创,2000年后填海造地的步伐几乎停滞。

就此林郑月娥强调,特区政府会“持之以恒地开拓土地,不会因经济的短期波动或物业价格的升跌而动摇政府觅地造地、建立土地储备的决心;政府开拓的新增土地,以房屋单位计算,70%用于兴建公营房屋。”

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比例

此次施政报告的另外一大亮点,就是将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提高至7:3。此前的2014至2017年,政府每年公布十年房屋供应目标时,均采用6:4的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

此外,为了解决现有公屋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施政报告提出年满70岁的公屋宽敞户可迁往较小单位,并永久免租,这有助于腾空大面积单位,增加供应。

由于公营房屋供应短缺,轮候时间逐年递增。香港房委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约有15万宗一般公屋申请、11.7万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长达5.3年。

为此,特首林郑月娥6月29日宣布了6项新房屋政策,设立置业阶梯,包括将政府资助房屋(俗称“居屋”)定价与市场价格脱钩,以申请人实际承担能力定价,变相将居屋定价由评估市值的70%降低至52%。同时政府宣布改拨九块私营房屋用地发展公营房屋,总共可提供大约10600个住宅单位。林郑月娥表示,现有“绿置居”、“首置先导计划”7000多个住宅单位的测试显示,符合资格的购买者可获得90%的按揭贷款,且每月供款占家庭收入比例不超过40%,远低于私人市场74%的供款比例。

“政府加大公营房屋供应,如公屋、居屋、绿置居等,完善了置业阶梯,对整体社会属于好事,但部分资助房屋客源或与中小型私人市场客源重叠,相信对中小型物业的影响比豪宅物业大。”陈永杰坦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逾万意见书三分之一关注楼市香港特首拍板1700公顷填海计划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