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球金融市场“非常不稳”!A股沪指在10月11日跌幅超过5%,两市有千只股票跌停,而美国股市在此前一天的表现,也是创纪录的下跌幅度。
这,到底怎么了?
我们要从国庆长假后第一个交易日说起,那时候,沪指创业板双双暴跌,其中沪指跌幅3.72%,创业板跌幅超过4%。
从这次两市大跌来看,我们要深八一下盘面,以探讨这轮股市下跌的深层次原因。
先说盘口。
周一两市的下跌,几乎所有版块都在重挫,说明这次是普跌,也就是都在跌,不是某一个权重板块带动的。
如果是权重板块带动的下跌,在股市上,称为结构性下跌,能带动大盘大跌超过4%的板块,就是权重比较高的,比如银行,地产等,但周一那次显然不是,是全局性的。
从下跌的情绪上来看,跌停板数量相比往日骤增,说明这次是市场资金恐慌性下跌,似乎在规避什么样的风险。
很多散户投资者,在周一的时候,都不知所措,因为央行的降准,这个重磅级很高的股市利好政策,显然在历次出台后,股市都会有不错的表现,然而这次,市场居然忽略了,让人云里雾里的。
怎么回事儿?我们接着分析。
在国庆假期前几天,很多关注财经新闻的投资者,手机客户端都被推送了美国股市下跌和香港股市下跌的消息,由于涨跌都是很平常的,大家好像并不在意,也没有影响国庆的心情,有不少人认为,在国庆节末尾,这些指数,还能够反弹回去,不用担心。
直到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关于外围市场反弹的消息没有被推送,而央行降准的消息,众所周知。
很多券商,媒体,研究机构都对这次降准,给与了积极地解读,有的媒体还认为,降准本身将使得很多节前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在节后收获红包。
这个红包究竟还是没来,10月11日两市再次大跌,沪指跌幅超过5%,一度击穿2600点,创新低,这让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个下跌并不是一般的“正常市场调整”。
对于这轮下跌的解读,很多券商专家都有一致的观点,就是受到“外围市场指数下跌拖累”。
这是正确的。我们来看一下,10月11日中国A股开盘前,美国三大股指的恐慌表现。
10月10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0日大幅下挫,道指下跌超过800点,跌幅3.15%,标普指数跌3.29%,纳斯达克指数跌4.08%。
美国股市指数一向比较稳定,跌幅超过0.5%,就被认为是大跌了,而道琼斯这样的指数,跌了3%,显然是级别很高的调整了。
美东时间周四,美股再遭重创,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大跌逾2%,纳指跌超1%,逾两年来首次陷入技术性回调区间。盘面上,所有板块不同程度下跌。
纵观全球,昨日欧洲STOXX 50指数收跌约1.7%。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1.94%,报7006.93点,创6个月以来新低;法国CAC40指数收跌1.92%,报5106.37点;德国DAX指数收跌1.48%,报11539.35点,创19个月以来新低。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跌1.84%,进入技术性熊市。
而对于国际市场研判非常重要的指标,恐慌指数再度大涨,触及八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我们看下面几张图,来感受一下,这种调整。
图一是美国道琼斯指数图,图二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根超大的阴线已经吞噬了数月美股的涨幅,而这几乎是光脚的阴线,学过K线图的投资者,可能知道,这叫乌云盖顶,意味着,单边下跌,多头抵抗力量薄弱,恐慌性杀跌已经形成。
同时,我们还能看到,美股已经在趋势上打破了上升的牛市,进入了大调整周期。
按常理说,一旦指数破位,就会开展一个新的周期,如果这段时间的基本面不发生根本变化,或者没有级别更高的政策使得金融市场预期改变,那么,股市还将持续下跌。
那么,既然说到根源,这里分析的很清楚了,就是A股的下跌,确实是受到美股的拖累,而美股已经进入趋势性下跌阶段,这个下跌阶段对应的基本面到底是啥?也就是这轮下跌的元凶究竟在哪儿?
我们接着分析。
在这次美股暴跌之后,特朗普第一时间指责美联储:“我认为美联储在犯错误,他们(的货币政策收得)太紧。我觉得美联储已经疯了。”
将美股暴跌的原因归因于美联储加息,这是不无道理的。在此前,美联储加息声明中,认为美国经济仍会很强劲,也就是意味着,渐进式加息仍然会持续推进,加息通常被认为是“股市利空”,而且级别不小的利空,好比降息和降准是股市利好一样,美联储鹰牌强硬加息表态,使得美股不得不承压。
还记得此前美联储曾推行过量化宽松政策,也就是极大的压低利率,宽松货币,这也支撑了美国股市数年来的长牛,而加息,则有可能终结这一趋势,特别是目前的利率已经达到了2%以上。
还有一个,就是美债。
周三,美国国债收益率重拾上涨势头,10年期基准美债收益率在前一天下跌后再度上涨,最高触及3.244%,接近七年最高3.261%。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涨至2.906%,创2008年6月25日以来最高;30年期收益率涨至3.39%,也接近2014年以来高位。
美债一直是全球债券定价基准,因为其安全性和很高的流动性。美债利率同时也是全球风险编好和恐慌指数的衡量标准,既美债利率高,恐慌指数高,风险偏好低。
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金融市场都在对美联储过快收紧货币政策,加息力度和速度非常担忧,同时另一个恐慌衡量指标,原油指数也在数日内大涨,原油大涨意味着全球避险需求增加,证明了金融市场真的很“慌张”。
与此同时,由于临近美国中期选举,美国股市波动加大,叠加目前全球贸易摩擦仍未有明朗形势,恐慌指数短期仍将维持高位。
有人说,美联储加息的逻辑,就是美国经济将持续强劲,那么既然经济基本面好,为何股市下跌呢?
这种观点听起来不无道理,实际上是对于股市还不熟悉。
股市并不是说,基本面很好,就会表现好,短期的股市受到非常多方面的影响,由于股市投资者是主观的,一种市场主流预期和情绪,就会比基本面还重要,影响到短期的股市表现。
另一方面来看,美国经济虽然强劲,但是全球经济并不明朗,美国股市属于国际市场,基本面要放大到全球来看。
前两天,就有一个冲击经济基本面的重要消息出来了,而且发布者非常权威。
IMF最新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表示,一些市场的资产估值似乎相对较高,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参与者似乎对金融状况急剧收紧的风险不以为然。此前,IMF将今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下调了19个国家的经济展望,包括使用欧元作为法定货币的欧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中东、撒哈以南的非洲国家和中国等。
我们可以读出,IMF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直接导致支撑股市的基本面观点受到冲击。
更为直接的是,IMF还特意点名说美国市场资产估值相对较高,后面一句话更带有警惕色彩,“市场参与者似乎对金融状况急剧收紧的风险不以为然”。
可能但单是这种警告本身,就可以打压一下美国股市了。
当然,美国股市的大跌,还来源于,前期数年的长牛,积累了巨额的获利盘,这些获利盘背后的操作者,无论是大财阀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不是吃素的,他们深谙股市之道,率先卖出兑现获利盘,引导一个趋势,总比被其他投资者牵着鼻子走,弄得自己跑不出去要强。
在这种情形下,大资本的兑现获利盘抛售,叠加美国股市的杠杆做空机制,引发了市场的大跌。
美国股市从目前来看,作用已经不再是只影响A股高开低开,而不影响具体表现的时候了,对于目前国内股市投资策略而言,我们更多地还是应该离场观望,不在这种市场普跌,情绪宣泄的时候亏钱。
从整个理财的角度讲,股票市场无论从基本面上看,还是技术形态和成家量看,都处于下跌周期,特别是最近沪指和创业板的破位下跌,下方风险敞口很大,我们应该尽量规避股票资产。
由于美联储加息和美债利率上升可能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外债融资造成的负面影响,央行未来仍有可能降准,参考此前网信官微写过的一篇文章,在央行降准的大背景下,余额宝,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将持续走低,P2P理财或将在整体融资环境持续改善的情况下,逐渐回暖,成为小额分散高收益理财的首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