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音跨界艺术剧场《东去西来》首演,黄豆豆“穿越”时空与自己共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音跨界艺术剧场《东去西来》首演,黄豆豆“穿越”时空与自己共舞

用影像“谱”一曲当代散文诗,用音乐“画”一片东西文化交融的天与地。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1:《对话》

10月18、19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制作的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在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创想周”举办地之一的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中进行了首演,三场演出的时间为18日晚19:15,19日下午14:00及晚19:15。此次演出摈弃了传统宏大叙事的艺术剧场结构,以“兼容并蓄,和谐共生”为精神主旨,委约给各个作曲家进行创作,再以策展人的视角来进行艺术展演形式的融合。

演出主体由八个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对话》、《镜界》、《祈愿》、《景象》、《冥想》、《梦回》、《知音》、《击节》。由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师和特聘教授通力合作,综合音乐、绘画、影像、表演、舞蹈、以及戏剧等艺术模式为元素,运用高科技视觉影像作叙事主线,依次以“序”、“间奏”、“尾声”的动态演进,在舞台上呈现出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文化魅力。

主题海报

多媒体艺术是20世纪诞生于西方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它既是纯艺术的一种,也是影视、广告和音乐画面的常用技术之一。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用单一语言符号来解释复杂的人类活动,本身就削弱了人类丰富的感官经验。”于是艺术家们纷纷开展跨界创作,不仅是纯艺术门类之间的协作,多媒体影像技术正逐渐成为他们实现艺术舞台“理想国”的重要的工具,Paul Sermon于1992年创作的《遥远的梦》就是数字技术与身体表演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东去西来》是上海音乐学院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于音乐创作的一次创新与突破

演出全篇采用虚实并置地剧场空间,利用数字重影从实存身体中分离出来,实有的舞蹈与飘忽的光影、乐音相辅相成,对位与融合,互为镜喻,最终在数字审美中跨越疆界,汇于一处。

为实现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制作团队专程奔赴草原、湖泊、森林、古建筑村落以及城市取景拍摄,全部影像制作由上音数媒学院师生完成,壮阔的天地画卷在演出开始的序幕中徐徐展开,这些画面纯净超然,意义隽永的画面构成了连接八部艺术作品之间的间奏,通篇共有九个串场,“它们是整部作品的基梁”。

舞美视觉:序,间奏1、间奏7

此次项目的制作人、策划人代晓蓉女士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取得信息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后,加入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设计教研工作,被问及此次作品的创作源起,她称正因为每天工作和不同的艺术家在一起教学,对其它领域艺术语言的理解让她产生了此次创作的灵感:“也许很多圈内同仁会认为它‘四不像’,无边无际的以众届艺术家合作生产,由我代孕而生。”殊不知多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一直在探索这种综合性的跨界艺术作品,国家政策的扶持让《东去西来》能够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十分感谢国家艺术基金专门在大型项目里出现了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给了老师和艺术家们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艺术实践的平台。”

《东去西来》策划人、制作人代晓蓉

知名青年舞蹈家黄豆豆参与演出的作品《镜·界》是《东去西来》的第2部作品,于两年前开始创意,作品以舞蹈影像、装置作为视觉元素对中国云南丽江摩梭人的理想乐园“斯不阿娜瓦”进行还原再创作。黄豆豆称这是他演出场次较少的一部作品,“因为每次演出我们都坚持音乐、舞蹈和数字媒体一样都不能少。”

多媒体技术将两年前的黄豆豆“倒挂”着记录在视频上,与现实的黄豆豆共同起舞,他表示排练时与两年前的自己“对话”的确有种玄妙的感受:“这种对话不单单是舞蹈、音乐、数字媒体之间的对话,也是创作者今天的自己与以往的自己对话,而我们等待着的是未来的自己,所以我想这也是数字媒体存在的更大的想象空间,它会让创作者的思维和表演的载体在过去、今天和未来之间进行一种穿梭和思考。”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2:《镜·界》

艺术家的经历与阅读使他对文化交会产生的艺术充满了兴趣

演出第三部作品《祈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沈叶与好友中提琴演奏家盛利、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及笙演奏家张梦的切磋,以及音乐人帕尔哈提独特嗓音的启发;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作曲家海外求学经历所产生的文化冲击。

摘取印度诗人维瓦克的英文诗《给月亮的祈祷文》转译成维吾尔语作为歌词,以广为流传在中亚西亚、格鲁吉亚的民歌润腔来演唱,让亚欧大陆上流传千年的笙簧、笃度克、胡琴、提琴的音韵与歌声应和,层叠交汇,在《祈愿》的演奏空间中流淌。

作品3《祈愿》由人声、器乐与多媒体影像构成

《东去西来》第六部作品《梦回》中可以看到一个由西到东,由远古至现代的佛教菩萨面容的演变,还能边听着西域风情的乐曲,边欣赏由多媒体影像建模的舞蹈家载歌载舞。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努斯勒提长期在西域工作,他认为多媒体技术和传统艺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还原古老的音乐文化现象:“像关于楼兰、龟兹等西域古国文化的历史记载就非常少,于是我们需要用多种艺术形式的帮助以及想象,展示它们的文化现象、音乐现象。用现代技术展现我们上千年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作品6《梦回》刻画了艺术家心中的民族胸怀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共生于一个地球,其实我们都一样

上海音乐学院外籍教授Braian Lock参与了《东去西来》第四部作品《景象》的作曲和键盘演奏,执教期间他一直在思考中西方文化如何跨界融合,对中国乐器进行再创作也做了几年的探索:“怎样把不同的艺术门类不仅仅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更好的融合,什么是最基本的因素?东西方的对话用什么来作为基本元素,后来我决定用‘时间’来作为主要的材料。“

作品《景象》分为“快”、“慢”两个部分,慢的部分表示时间和我们流逝的生命,快的就是节奏。在以时间为中心轴情况下,放了中国的音乐,还有西方的古典、爵士乐等等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每个乐器都围绕时间做出改编创作。

Braian还邀请了好友英国实验影像艺术家Steve Geliot担任作品的视觉设计,他收集了许多关于自然、宇宙空间以及关于上海的影像来阐述创作的观点:"东方与西方虽然共生于一个地球,但由于文化差异,看待日与月的角度其实是不同的,这是在过去,现在我们越来越趋于相似”。

作品4《景象》

在这场艺术跨界、文化跨界甚至时空跨界的多媒体艺术剧场中,除了聆听乐者用声音讲述的故事,理解舞者用肢体表达的情感,不免还会思考通过这样的视觉体验,我们真正能获得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

制作人代晓蓉以展演的方式设计了一个当代社会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景象,并希望观众在欣赏这场东承西韵的表演时探寻出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东去西来》的样式是多元性的,精神是统一性的。希望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她会给观众带来音乐的深情、理智的亢奋、崇高的爱的悲欢,甚至美学上的欢愉瞬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音跨界艺术剧场《东去西来》首演,黄豆豆“穿越”时空与自己共舞

用影像“谱”一曲当代散文诗,用音乐“画”一片东西文化交融的天与地。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1:《对话》

10月18、19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制作的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东去西来》在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创想周”举办地之一的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中进行了首演,三场演出的时间为18日晚19:15,19日下午14:00及晚19:15。此次演出摈弃了传统宏大叙事的艺术剧场结构,以“兼容并蓄,和谐共生”为精神主旨,委约给各个作曲家进行创作,再以策展人的视角来进行艺术展演形式的融合。

演出主体由八个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对话》、《镜界》、《祈愿》、《景象》、《冥想》、《梦回》、《知音》、《击节》。由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师和特聘教授通力合作,综合音乐、绘画、影像、表演、舞蹈、以及戏剧等艺术模式为元素,运用高科技视觉影像作叙事主线,依次以“序”、“间奏”、“尾声”的动态演进,在舞台上呈现出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文化魅力。

主题海报

多媒体艺术是20世纪诞生于西方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以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它既是纯艺术的一种,也是影视、广告和音乐画面的常用技术之一。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用单一语言符号来解释复杂的人类活动,本身就削弱了人类丰富的感官经验。”于是艺术家们纷纷开展跨界创作,不仅是纯艺术门类之间的协作,多媒体影像技术正逐渐成为他们实现艺术舞台“理想国”的重要的工具,Paul Sermon于1992年创作的《遥远的梦》就是数字技术与身体表演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东去西来》是上海音乐学院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于音乐创作的一次创新与突破

演出全篇采用虚实并置地剧场空间,利用数字重影从实存身体中分离出来,实有的舞蹈与飘忽的光影、乐音相辅相成,对位与融合,互为镜喻,最终在数字审美中跨越疆界,汇于一处。

为实现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制作团队专程奔赴草原、湖泊、森林、古建筑村落以及城市取景拍摄,全部影像制作由上音数媒学院师生完成,壮阔的天地画卷在演出开始的序幕中徐徐展开,这些画面纯净超然,意义隽永的画面构成了连接八部艺术作品之间的间奏,通篇共有九个串场,“它们是整部作品的基梁”。

舞美视觉:序,间奏1、间奏7

此次项目的制作人、策划人代晓蓉女士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取得信息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后,加入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设计教研工作,被问及此次作品的创作源起,她称正因为每天工作和不同的艺术家在一起教学,对其它领域艺术语言的理解让她产生了此次创作的灵感:“也许很多圈内同仁会认为它‘四不像’,无边无际的以众届艺术家合作生产,由我代孕而生。”殊不知多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一直在探索这种综合性的跨界艺术作品,国家政策的扶持让《东去西来》能够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十分感谢国家艺术基金专门在大型项目里出现了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给了老师和艺术家们更大的创作空间和艺术实践的平台。”

《东去西来》策划人、制作人代晓蓉

知名青年舞蹈家黄豆豆参与演出的作品《镜·界》是《东去西来》的第2部作品,于两年前开始创意,作品以舞蹈影像、装置作为视觉元素对中国云南丽江摩梭人的理想乐园“斯不阿娜瓦”进行还原再创作。黄豆豆称这是他演出场次较少的一部作品,“因为每次演出我们都坚持音乐、舞蹈和数字媒体一样都不能少。”

多媒体技术将两年前的黄豆豆“倒挂”着记录在视频上,与现实的黄豆豆共同起舞,他表示排练时与两年前的自己“对话”的确有种玄妙的感受:“这种对话不单单是舞蹈、音乐、数字媒体之间的对话,也是创作者今天的自己与以往的自己对话,而我们等待着的是未来的自己,所以我想这也是数字媒体存在的更大的想象空间,它会让创作者的思维和表演的载体在过去、今天和未来之间进行一种穿梭和思考。”

《东去西来》跨界融合艺术剧场作品2:《镜·界》

艺术家的经历与阅读使他对文化交会产生的艺术充满了兴趣

演出第三部作品《祈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沈叶与好友中提琴演奏家盛利、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及笙演奏家张梦的切磋,以及音乐人帕尔哈提独特嗓音的启发;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作曲家海外求学经历所产生的文化冲击。

摘取印度诗人维瓦克的英文诗《给月亮的祈祷文》转译成维吾尔语作为歌词,以广为流传在中亚西亚、格鲁吉亚的民歌润腔来演唱,让亚欧大陆上流传千年的笙簧、笃度克、胡琴、提琴的音韵与歌声应和,层叠交汇,在《祈愿》的演奏空间中流淌。

作品3《祈愿》由人声、器乐与多媒体影像构成

《东去西来》第六部作品《梦回》中可以看到一个由西到东,由远古至现代的佛教菩萨面容的演变,还能边听着西域风情的乐曲,边欣赏由多媒体影像建模的舞蹈家载歌载舞。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努斯勒提长期在西域工作,他认为多媒体技术和传统艺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还原古老的音乐文化现象:“像关于楼兰、龟兹等西域古国文化的历史记载就非常少,于是我们需要用多种艺术形式的帮助以及想象,展示它们的文化现象、音乐现象。用现代技术展现我们上千年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作品6《梦回》刻画了艺术家心中的民族胸怀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共生于一个地球,其实我们都一样

上海音乐学院外籍教授Braian Lock参与了《东去西来》第四部作品《景象》的作曲和键盘演奏,执教期间他一直在思考中西方文化如何跨界融合,对中国乐器进行再创作也做了几年的探索:“怎样把不同的艺术门类不仅仅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而是更好的融合,什么是最基本的因素?东西方的对话用什么来作为基本元素,后来我决定用‘时间’来作为主要的材料。“

作品《景象》分为“快”、“慢”两个部分,慢的部分表示时间和我们流逝的生命,快的就是节奏。在以时间为中心轴情况下,放了中国的音乐,还有西方的古典、爵士乐等等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每个乐器都围绕时间做出改编创作。

Braian还邀请了好友英国实验影像艺术家Steve Geliot担任作品的视觉设计,他收集了许多关于自然、宇宙空间以及关于上海的影像来阐述创作的观点:"东方与西方虽然共生于一个地球,但由于文化差异,看待日与月的角度其实是不同的,这是在过去,现在我们越来越趋于相似”。

作品4《景象》

在这场艺术跨界、文化跨界甚至时空跨界的多媒体艺术剧场中,除了聆听乐者用声音讲述的故事,理解舞者用肢体表达的情感,不免还会思考通过这样的视觉体验,我们真正能获得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

制作人代晓蓉以展演的方式设计了一个当代社会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景象,并希望观众在欣赏这场东承西韵的表演时探寻出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东去西来》的样式是多元性的,精神是统一性的。希望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她会给观众带来音乐的深情、理智的亢奋、崇高的爱的悲欢,甚至美学上的欢愉瞬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