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何没有个人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何没有个人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

个人征信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甚至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建设都可能产生巨大影响。

毫无疑问,个人征信绝对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块基石,今年1月,当央行开始发放个人征信牌照,互联网金融从此进入新阶段。

“没有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3月20日下午,在2015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CEO论坛上(下称论坛),与会嘉宾、点融网CEO郭宇航掷地有声地抛出了这句话。

当天的论坛,由91众筹、金斧子以及金蝶集团发起联合主办,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金斧子副总裁林国国、金蝶集团副总裁郝登胜等嘉宾都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当天的论坛上,征信成为最重要的讨论主题之一,贯穿全场。话题的引爆点,来源于2015年1月5日,人民银行官网刊登的一条消息:批准了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这意味着我国征信行业即将腾飞。

91众筹CEO冷箫认为互联网金融将迎来拐点,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标志就是“个人征信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改变。”

何为征信

个人征信体系健全后,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因此改变。简单来说,未来的某一天,因为滴滴打车爽约记录、伪造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得到差评等记录,银行或金融公司会拒绝向某个借贷者发放贷款。

在考拉征信总裁、拉卡拉高级副总裁李广雨看来,从个人角度理解征信,未免有些浅显,“我认为它是客观的去记录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企业的信用的行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客观。”

“在网上第一步就是要解决身份属性问题。”李广雨认为,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还是信贷,但无论是P2P还是众筹,更多的是“自金融”方式,“时间跨度大、地域跨度大,大家做的基本上是陌生人之间的生意,在此基础之上,大家怎么样去建立彼此的了解。”

在理想的商业环境中,借贷成本与借贷者的违约风险相关。所以信用越好的借贷者所应支付的利息越少,反之亦然。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信用市场便产生了贷款前逆向选择问题。简而言之,信用好的借款者不愿意借款,市场上留下的非优质借款者,违约风险非常高。

在传统情况下,贷款机构往往自己收集借款者的资料、进行贷后监督,来降低风险,但时间长、成本高。慢慢地,贷款机构发现可以将信息共享,这对判断借款者存在多大的违约风险很有帮助,这就是征信体系发展的基础。

2014年,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全国公布275家P2P公司出现跑路、提现困难、平台网站无法登录等情况;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坏账情况也不可小觑。李广雨说:“夸张一点说,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可能还处在一个裸奔时代。”

P2P公司相互之间的黑名单不共享、或共享不充分,是目前的一大问题,这甚至导致同一个人能在不同公司进行骗贷。作为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8家公司之一,李广雨将征信视作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建设,同时也是一个完善的闭环。“个人征信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行为,可能连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会纳入进来,未来你打车会不会爽约,你是不是多交了几个女朋友,都可能会纳入到你的个人信用当中来,这个征信体系不仅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建设,接下来我相信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广雨说道。

信息共享

个人征信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据川财证券研究显示,我国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如果个人征信服务可以帮助坏账率降低0.5个百分点,就能形成700亿元的市场空间。此外,还会有交易额更大的企业征信信息,如果纳入征信体系降低坏账率的话,市场空间或高达几千亿元。

尽管个人征信体系仍不完善,但不少P2P公司已经做起了上市梦。2014年年底,全球最大的P2P平台,美国Lending Club上市,让国内众多P2P平台也心动不已。在本届论坛上,曾赴美亲眼目睹过Lending Club运作模式的点融网CEO郭宇航却认为,目前国内P2P平台IPO,并不是那么重要,目前更急需实现的,是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郭宇航说:“征信给它2到3年时间,中国可能会出现类似美国三大征信局(类似机构),能够使未来的金融公司能够很好地得到一个低成本的征信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的春天。我非常希望,互联网金融公司手上有数据的话,敞开心门,不要像目前几大巨头一样不愿意分享,整个征信是要靠共享才可以做大,没有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所以我相信整个创业环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改善,尤其是征信慢慢改善以后,真正互联网的春天还在后面。”

对于P2P上市之路,郭宇航指出了几大障碍,其中一点,就是大数据管理。“我去看过美国的Lending Club,他们的大数据是基于已有的80个维度,结合在网上的行为数据,做成了现在LendingClub大数据分控的主要数据模型,在中国现在看来目前还没有哪一家P2P公司能够完全依据所谓的大数据,大数据当中大量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浏览习惯,这些数据跟金融的属性相关性是比较弱的,即便你用某种模型做成了信用评级系统之后,你没有把这些坏掉的样本跟你数据做对比的话,你这种数据模型是不存在对比价值的,所以现在谁跟我说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在线风控问题的话,我一定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但是未来一定是这样的。”

信息共享的问题被抛给了BAT。在当天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郭宇航继续发声:“如果不给腾讯、阿里、百度发牌照的话,谁来整合他们的数据?现在他们有牌照了,他们对自己的数据也非常的诊视,整个行业有了牌照之后可以有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石,但是有牌照以后,这个数据不进行分享,我觉得这个行业是没有发展的。他们的数据维度其实是差别蛮大的,互补性蛮强,阿里更贴近金融一点,支付宝、淘宝是交易数据,百度是在互联网上的行为痕迹数据,这三家如果可以携起手来的话,我们一定会发展的很好。”

至于数据如何共享,李广雨并不认为是直接分享数据源,作为代表拿到牌照的8家机构之一,他更倾向与不同机构对彼此之间征信行为的认可,“未来更多的核心其实是大家对相同数据的理解,以及所做出来的一些相应的产品,单一数据源很难获得认可,大家进行数据交换,要在共享上面达成共识,否则,这个行业就可能走不下去了。”

巨头野心

作为掌握互联网用户数据的最大巨头之一,腾讯当然不会放弃个人征信这一片蓝海。据腾讯征信总司理助理杜弘透露,腾讯于2013年就开始策划进入征信行业,对于未来之路,“企鹅”的野心:腾讯征信,将覆盖到银行无法关注的人群死角。

杜弘介绍说:“央行征信做过很多年,但我们与美国的情况不同,我们的信用卡覆盖率很低,实际上我们网民的数量超过了5个亿,甚至接近8个亿的数量级。腾讯希望做一个征信的模型去服务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小贷公司、P2P企业,去帮助他们做一个风险控制。同时要服务的另一部分人群,是不能得到银行服务的大部分人,他们没有到银行服务的那个门槛,希望通过腾讯的征信可以帮他们获得一个评分,最终引导整个社会的关注。”

有意思的是,杜弘认为,腾讯未来的征信评分和传统征信有一定的区别。以偿还能力举例,传统金融会从借贷人的收入信息、支出去判断他有没有能力去还款。“我们也这样去判断接待人的信用的意识和偿还意愿,以及他所处环境的影响。因为腾讯有非常多的产品,特别是网络产品,用户会经常发生一些类似线上消费、游戏等行为,这些行为数据,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键因素,用来判断这个人的信用意识如何,还款意愿是否强烈。环境更关注的是,如果你的圈子都是一些不太守信用的朋友,你的朋友都不太还钱的话,可能你的信用也不会太好。”

腾讯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数据,除了社交和娱乐外,线上支付、消费等金融数据也会融入到腾讯未来的征信评分里面。“其实,作为八大征信公司之一,我们很早就开始与金融机构做内测,现在也跟部分的小贷公司、P2P消费金融公司做一个小范围的验证,目前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中间的差别,就是红线和蓝线,我们发现,自己分辨好人和坏人的能力还是可以的,而且现在也可以相对的达到银行应用的水平,未来的征信第一步将是服务银行。”杜弘透露说。

除了信用报告外,腾讯征信提供的另一款产品将是反欺诈服务,对此,腾讯自信满满。“我们跟盗号、外挂斗争了很多年,有超过15年的互联网安全技术优势。未来很多的金融行为都在线上完成,现在辨别出好人坏人很重要。当一堆人涌进来时,我们需要有人去筛选好人进来,让坏人出去,这个就是我们用到以前的累积的经验和技术,包括用户的ID设备、他的账号关系,从各个维度去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好人?是不是本人?”

杜弘补充说,“一个产品放上去,第一天可能没什么事,第二天一定是有大规模的这种所谓的黑产过来,试探你,看能不能借到很多钱,我们这个反欺诈服务也是围绕这个需求去防范设黑的账户和有组织的诈骗,去帮助机构防范不法分子。”

人比数据更重要?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副会长王守仁:“征信很不错,但你怎么去服务,如何去提供数据?如何去证明这个数据,我们搞调查很费劲的,我告诉投资者,不要完全相信数据,最大的问题是你要把这个人搞定,最难的就是人性,人性变得太快了,我每次投资的时候,去到一个单位考察以后我就跟对方聊天,聊他的老婆、孩子,我跟他聊老婆他就是不聊,就能估计这个家伙有二奶,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文丨郑安之

制图丨胡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何没有个人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

个人征信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甚至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建设都可能产生巨大影响。

毫无疑问,个人征信绝对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块基石,今年1月,当央行开始发放个人征信牌照,互联网金融从此进入新阶段。

“没有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3月20日下午,在2015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CEO论坛上(下称论坛),与会嘉宾、点融网CEO郭宇航掷地有声地抛出了这句话。

当天的论坛,由91众筹、金斧子以及金蝶集团发起联合主办,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金斧子副总裁林国国、金蝶集团副总裁郝登胜等嘉宾都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当天的论坛上,征信成为最重要的讨论主题之一,贯穿全场。话题的引爆点,来源于2015年1月5日,人民银行官网刊登的一条消息:批准了腾讯征信、前海征信等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这意味着我国征信行业即将腾飞。

91众筹CEO冷箫认为互联网金融将迎来拐点,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标志就是“个人征信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改变。”

何为征信

个人征信体系健全后,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因此改变。简单来说,未来的某一天,因为滴滴打车爽约记录、伪造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得到差评等记录,银行或金融公司会拒绝向某个借贷者发放贷款。

在考拉征信总裁、拉卡拉高级副总裁李广雨看来,从个人角度理解征信,未免有些浅显,“我认为它是客观的去记录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企业的信用的行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客观。”

“在网上第一步就是要解决身份属性问题。”李广雨认为,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还是信贷,但无论是P2P还是众筹,更多的是“自金融”方式,“时间跨度大、地域跨度大,大家做的基本上是陌生人之间的生意,在此基础之上,大家怎么样去建立彼此的了解。”

在理想的商业环境中,借贷成本与借贷者的违约风险相关。所以信用越好的借贷者所应支付的利息越少,反之亦然。但由于借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信用市场便产生了贷款前逆向选择问题。简而言之,信用好的借款者不愿意借款,市场上留下的非优质借款者,违约风险非常高。

在传统情况下,贷款机构往往自己收集借款者的资料、进行贷后监督,来降低风险,但时间长、成本高。慢慢地,贷款机构发现可以将信息共享,这对判断借款者存在多大的违约风险很有帮助,这就是征信体系发展的基础。

2014年,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全国公布275家P2P公司出现跑路、提现困难、平台网站无法登录等情况;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坏账情况也不可小觑。李广雨说:“夸张一点说,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可能还处在一个裸奔时代。”

P2P公司相互之间的黑名单不共享、或共享不充分,是目前的一大问题,这甚至导致同一个人能在不同公司进行骗贷。作为央行批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8家公司之一,李广雨将征信视作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建设,同时也是一个完善的闭环。“个人征信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行为,可能连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会纳入进来,未来你打车会不会爽约,你是不是多交了几个女朋友,都可能会纳入到你的个人信用当中来,这个征信体系不仅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整个社会体系的建设,接下来我相信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李广雨说道。

信息共享

个人征信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据川财证券研究显示,我国目前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如果个人征信服务可以帮助坏账率降低0.5个百分点,就能形成700亿元的市场空间。此外,还会有交易额更大的企业征信信息,如果纳入征信体系降低坏账率的话,市场空间或高达几千亿元。

尽管个人征信体系仍不完善,但不少P2P公司已经做起了上市梦。2014年年底,全球最大的P2P平台,美国Lending Club上市,让国内众多P2P平台也心动不已。在本届论坛上,曾赴美亲眼目睹过Lending Club运作模式的点融网CEO郭宇航却认为,目前国内P2P平台IPO,并不是那么重要,目前更急需实现的,是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郭宇航说:“征信给它2到3年时间,中国可能会出现类似美国三大征信局(类似机构),能够使未来的金融公司能够很好地得到一个低成本的征信方式,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的春天。我非常希望,互联网金融公司手上有数据的话,敞开心门,不要像目前几大巨头一样不愿意分享,整个征信是要靠共享才可以做大,没有征信就没有互联网金融,所以我相信整个创业环境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改善,尤其是征信慢慢改善以后,真正互联网的春天还在后面。”

对于P2P上市之路,郭宇航指出了几大障碍,其中一点,就是大数据管理。“我去看过美国的Lending Club,他们的大数据是基于已有的80个维度,结合在网上的行为数据,做成了现在LendingClub大数据分控的主要数据模型,在中国现在看来目前还没有哪一家P2P公司能够完全依据所谓的大数据,大数据当中大量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浏览习惯,这些数据跟金融的属性相关性是比较弱的,即便你用某种模型做成了信用评级系统之后,你没有把这些坏掉的样本跟你数据做对比的话,你这种数据模型是不存在对比价值的,所以现在谁跟我说用大数据可以解决在线风控问题的话,我一定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但是未来一定是这样的。”

信息共享的问题被抛给了BAT。在当天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郭宇航继续发声:“如果不给腾讯、阿里、百度发牌照的话,谁来整合他们的数据?现在他们有牌照了,他们对自己的数据也非常的诊视,整个行业有了牌照之后可以有一个良好发展的基石,但是有牌照以后,这个数据不进行分享,我觉得这个行业是没有发展的。他们的数据维度其实是差别蛮大的,互补性蛮强,阿里更贴近金融一点,支付宝、淘宝是交易数据,百度是在互联网上的行为痕迹数据,这三家如果可以携起手来的话,我们一定会发展的很好。”

至于数据如何共享,李广雨并不认为是直接分享数据源,作为代表拿到牌照的8家机构之一,他更倾向与不同机构对彼此之间征信行为的认可,“未来更多的核心其实是大家对相同数据的理解,以及所做出来的一些相应的产品,单一数据源很难获得认可,大家进行数据交换,要在共享上面达成共识,否则,这个行业就可能走不下去了。”

巨头野心

作为掌握互联网用户数据的最大巨头之一,腾讯当然不会放弃个人征信这一片蓝海。据腾讯征信总司理助理杜弘透露,腾讯于2013年就开始策划进入征信行业,对于未来之路,“企鹅”的野心:腾讯征信,将覆盖到银行无法关注的人群死角。

杜弘介绍说:“央行征信做过很多年,但我们与美国的情况不同,我们的信用卡覆盖率很低,实际上我们网民的数量超过了5个亿,甚至接近8个亿的数量级。腾讯希望做一个征信的模型去服务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小贷公司、P2P企业,去帮助他们做一个风险控制。同时要服务的另一部分人群,是不能得到银行服务的大部分人,他们没有到银行服务的那个门槛,希望通过腾讯的征信可以帮他们获得一个评分,最终引导整个社会的关注。”

有意思的是,杜弘认为,腾讯未来的征信评分和传统征信有一定的区别。以偿还能力举例,传统金融会从借贷人的收入信息、支出去判断他有没有能力去还款。“我们也这样去判断接待人的信用的意识和偿还意愿,以及他所处环境的影响。因为腾讯有非常多的产品,特别是网络产品,用户会经常发生一些类似线上消费、游戏等行为,这些行为数据,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键因素,用来判断这个人的信用意识如何,还款意愿是否强烈。环境更关注的是,如果你的圈子都是一些不太守信用的朋友,你的朋友都不太还钱的话,可能你的信用也不会太好。”

腾讯的优势在于庞大的数据,除了社交和娱乐外,线上支付、消费等金融数据也会融入到腾讯未来的征信评分里面。“其实,作为八大征信公司之一,我们很早就开始与金融机构做内测,现在也跟部分的小贷公司、P2P消费金融公司做一个小范围的验证,目前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中间的差别,就是红线和蓝线,我们发现,自己分辨好人和坏人的能力还是可以的,而且现在也可以相对的达到银行应用的水平,未来的征信第一步将是服务银行。”杜弘透露说。

除了信用报告外,腾讯征信提供的另一款产品将是反欺诈服务,对此,腾讯自信满满。“我们跟盗号、外挂斗争了很多年,有超过15年的互联网安全技术优势。未来很多的金融行为都在线上完成,现在辨别出好人坏人很重要。当一堆人涌进来时,我们需要有人去筛选好人进来,让坏人出去,这个就是我们用到以前的累积的经验和技术,包括用户的ID设备、他的账号关系,从各个维度去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好人?是不是本人?”

杜弘补充说,“一个产品放上去,第一天可能没什么事,第二天一定是有大规模的这种所谓的黑产过来,试探你,看能不能借到很多钱,我们这个反欺诈服务也是围绕这个需求去防范设黑的账户和有组织的诈骗,去帮助机构防范不法分子。”

人比数据更重要?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副会长王守仁:“征信很不错,但你怎么去服务,如何去提供数据?如何去证明这个数据,我们搞调查很费劲的,我告诉投资者,不要完全相信数据,最大的问题是你要把这个人搞定,最难的就是人性,人性变得太快了,我每次投资的时候,去到一个单位考察以后我就跟对方聊天,聊他的老婆、孩子,我跟他聊老婆他就是不聊,就能估计这个家伙有二奶,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

文丨郑安之

制图丨胡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