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奥飞娱乐,“新世代迪士尼”梦醒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奥飞娱乐,“新世代迪士尼”梦醒了吗?

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

作者:林易恒  编辑:张潇

10月15日,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发了一篇《腾讯新文创能打破“迪士尼魔咒”吗?》的文章,今天就在接着来说一说一家“梦断东方迪士尼”的上市公司--奥飞娱乐。

从2009年为动漫玩具题材上市到2015年打出“新世代迪士尼”战略目标,再到2018年的今天,如今的奥飞娱乐不仅未能实现其迪士尼的梦想,反而在控股股东套现、业绩下滑等因素影响下离梦想越来越远。

奥飞娱乐的迪士尼造梦计划还能成功?

1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钱堆出来的业绩不靠谱

2009年8月,奥飞娱乐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A股上市的首家动漫类公司。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今天查询到奥飞娱乐的股价表现,2015年12月31日奥飞娱乐股票达到历史最高点的54.72元后就一路下跌,至今日收盘股价仅为4.96元,跌幅高达90%以上,市值则滑落到仅为67.32亿元。

上市之时,奥飞娱乐发行价格为22.92 /股,实际募资8.68亿。上市后奥飞娱乐不断从资本市场定增募资,奥飞娱乐已实施4次定增,定增募资金额共计超过50亿元。如加上IPO募资金额,则奥飞娱乐从股市一共募资将近60亿元。这还包括奥飞娱乐通过发行债券形式募资的13.5亿元。

对比奥飞娱乐目前仅有67.32亿元的市值,让人震惊其募资资金规模已经快赶上其现今的市值了。

为什么奥飞娱乐的市值会是这样的?

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奥飞娱乐的主要业务都在下滑,其中玩具销售业务上半年收入6.95亿,同比下滑27.45%,婴童用品业务收入3.59亿,同比下滑26.62%。唯一增长的业务是影视业务收入2.38亿,同比增长仅为5.59%。而其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2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滑81.6%。

而2017年实现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8.39%,虽然收入在增长,但是实现净利润仅为9012.96万元,同比降低81.92%。奥飞娱乐官方宣称净利润下降主要因素是第四季度上线的潮流玩具业务未达预期,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游戏业务未达预期及对应该业务子公司商誉减值等等。

但实际上,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净利润则是亏损1.6亿元。

从市值风云制作的图表可以看出,奥飞娱乐2014年扣非净利润达到历史高点后,就开启了一路下滑的态势。

同时,从2014年开始,奥飞娱乐的流动性负债就一路高升。

从奥飞娱乐财报显示,其2016年、2017年短期负债已经高达26.30亿 、32.14亿。

在这背后的,则是奥飞娱乐停不下来的买买买。

奥飞娱乐是A市场中最喜欢并购的企业之一。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其营业收入8年时间翻了5倍。

动漫业务领域,2010 年 3 月 10日,斥资8747.10万收购广东嘉佳卡通影视公司60%股权。2012年收购明星动画70%股权。2013年开始,并购进入加速度时期,当年耗资12.32亿元收购资讯港100%股权、原创动力100%股权。2015年9.04亿元收购四月星空100%股权。

婴童业务领域,2011年3月22日,投资收购广州市执诚服饰有限公司51%股权,使主营业务新增婴童用品。2016年,全资收购北美领先的婴童出行及耐用品公司Baby Trend Inc.以及其国内主要产品供应商东莞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将婴童用品品类扩展至婴童益智玩具、宝宝餐椅、宝宝推车、汽车安全座椅等。另外,奥飞娱乐2016年还以4600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购买东莞金旺100%股权。

手机游戏业务领域,2013年,收购北京爱乐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方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参股上海哈邻游戏、广州拉阔游戏、北京魔屏手机漫画等多家手机游戏及手机漫画公司,进入到全新的移动端动漫业务领域。2016年4月,奥飞娱乐投资1.2亿元收购广州卓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同时,奥飞娱乐对外股权投资也动作逐渐加大,从上市到2018年,奥飞娱乐先后投资了近百家公司,其中2011年至2016年分别投资2家公司、4家公司、11家公司、15家公司、14家公司、15家公司,不完全统计对外总投资规模高达60多亿元。

然而,虽然在并购和对外投资上投入100多亿元资金,但是净利润趋势一路下滑。

2

风光不再,业绩增长点哪里寻?

2015年,奥飞娱乐确定了成为“新世代迪士尼”的小目标,并确定了 IP 为核心的泛娱乐发展战略——构建以IP为核心涵盖动漫、玩具、婴童、游戏、授权、媒体、电影等的多元产业格局,形成泛娱乐生态圈。

从近3年的收入结构来看,奥飞娱乐收入结构仍以玩具销售为主,2015-2017年,玩具销售类营收分别为16.16亿、19.32亿、19.55亿。2017年的年报也给出了解释,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游戏业务未达预期,不仅如此,传统的潮流玩具业务同样未达预期。2017年扣非净利润首次为负,且出现巨额亏损,低至-1.60亿元。

对此,奥飞娱乐在战略层面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2014年奥飞影业成立,从参投国内外电影项目的制作环节切入,开始发展电影业务。2015年,仅2015年,奥飞娱乐参与运作的电影项目超过20部,包括《美人鱼》、《荒野猎人》、《刺客信条》等这样的大项目。然而,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奥飞影业净利润分别为-243.9万元、-2666.78万元、-846.55万元。可谓是亏损连连。2016年后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曾与奥飞影业多位人士交流,年初时还信心满满,但到年底时曾经计划的片单相当高比例项目已经取消。

另外,游戏业务也产生了严重问题。2017年,上海奥飞游戏亏损2702万元;叶游和卓游两家收购而来的游戏公司分别亏损1926万元和837万元。尤其是叶游在2016年就亏损了3252.9万元。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业绩增长,奥飞娱乐已经数次转让旗下游戏企业的股权。

对此,奥飞娱乐高管也曾经对媒体表示,奥飞娱乐不适合做外部影视和游戏,并已经收缩外部影视投资,未来仍将聚焦精品IP的研发、稳定玩具业务以及主题乐园的开拓。

其实,在文化传媒娱乐上市企业中,奥飞娱乐是学习迪士尼模式最彻底的一家公司,其上市后的战略和业务布局正是模仿迪士尼而来,而且并购和投资影视,也是受到了迪士尼成功之路的启发。

迪士尼娱乐传媒商业帝国的成功被无数企业家和媒体解读,共同的看法是其庞大的优质IP库、强大的传媒渠道、多元化变现的商业化体系、全球各地的主题公园等等因素,很多人认为迪士尼的成功是其独特的商业模式的成功。迪士尼的轮次收入模式:动画制作,除去票房,通过发行,拷贝等赚取第一轮收入;第二轮是主题公园创收;接着是品牌授权和连锁经营赚取第三轮。这种轮次收入模式被众多国内企业所羡慕。

但是,商业模式成功的背后如果没有优质的IP库作为支撑,注定是空中楼阁。

而在具备庞大的优质IP库之前追求快速膨胀,就难以避免梦想破灭。

正是因为此,迪士尼在优质IP 上投入最大,进行了多次并购。迄今为止迪士尼最引以为傲的三次收购案例就是收购皮克斯影业、漫威漫画、卢卡斯影业三家电影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众所周知的IP大户。

而奥飞娱乐虽然号称积累并打造了众多知名IP,对外宣称拥有数量众多、知名度广泛的动漫IP群,旗下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贝肯熊”、“萌鸡小队”,“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火力少年王”、“巨神战击队”等知名IP。

但离奥飞娱乐想打造的IP+全产业链运营平台而言,在IP打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奥飞娱乐

  • IP经济概念午后活跃,奥飞娱乐、京华激光涨停
  • 奥飞娱乐拟投资消费级AI机器人,曾打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IP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奥飞娱乐,“新世代迪士尼”梦醒了吗?

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

作者:林易恒  编辑:张潇

10月15日,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发了一篇《腾讯新文创能打破“迪士尼魔咒”吗?》的文章,今天就在接着来说一说一家“梦断东方迪士尼”的上市公司--奥飞娱乐。

从2009年为动漫玩具题材上市到2015年打出“新世代迪士尼”战略目标,再到2018年的今天,如今的奥飞娱乐不仅未能实现其迪士尼的梦想,反而在控股股东套现、业绩下滑等因素影响下离梦想越来越远。

奥飞娱乐的迪士尼造梦计划还能成功?

1

成也资金败也资金,钱堆出来的业绩不靠谱

2009年8月,奥飞娱乐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A股上市的首家动漫类公司。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今天查询到奥飞娱乐的股价表现,2015年12月31日奥飞娱乐股票达到历史最高点的54.72元后就一路下跌,至今日收盘股价仅为4.96元,跌幅高达90%以上,市值则滑落到仅为67.32亿元。

上市之时,奥飞娱乐发行价格为22.92 /股,实际募资8.68亿。上市后奥飞娱乐不断从资本市场定增募资,奥飞娱乐已实施4次定增,定增募资金额共计超过50亿元。如加上IPO募资金额,则奥飞娱乐从股市一共募资将近60亿元。这还包括奥飞娱乐通过发行债券形式募资的13.5亿元。

对比奥飞娱乐目前仅有67.32亿元的市值,让人震惊其募资资金规模已经快赶上其现今的市值了。

为什么奥飞娱乐的市值会是这样的?

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奥飞娱乐的主要业务都在下滑,其中玩具销售业务上半年收入6.95亿,同比下滑27.45%,婴童用品业务收入3.59亿,同比下滑26.62%。唯一增长的业务是影视业务收入2.38亿,同比增长仅为5.59%。而其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2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滑81.6%。

而2017年实现收入36.42亿元,同比增长8.39%,虽然收入在增长,但是实现净利润仅为9012.96万元,同比降低81.92%。奥飞娱乐官方宣称净利润下降主要因素是第四季度上线的潮流玩具业务未达预期,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游戏业务未达预期及对应该业务子公司商誉减值等等。

但实际上,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净利润则是亏损1.6亿元。

从市值风云制作的图表可以看出,奥飞娱乐2014年扣非净利润达到历史高点后,就开启了一路下滑的态势。

同时,从2014年开始,奥飞娱乐的流动性负债就一路高升。

从奥飞娱乐财报显示,其2016年、2017年短期负债已经高达26.30亿 、32.14亿。

在这背后的,则是奥飞娱乐停不下来的买买买。

奥飞娱乐是A市场中最喜欢并购的企业之一。通过并购和资本运作,其营业收入8年时间翻了5倍。

动漫业务领域,2010 年 3 月 10日,斥资8747.10万收购广东嘉佳卡通影视公司60%股权。2012年收购明星动画70%股权。2013年开始,并购进入加速度时期,当年耗资12.32亿元收购资讯港100%股权、原创动力100%股权。2015年9.04亿元收购四月星空100%股权。

婴童业务领域,2011年3月22日,投资收购广州市执诚服饰有限公司51%股权,使主营业务新增婴童用品。2016年,全资收购北美领先的婴童出行及耐用品公司Baby Trend Inc.以及其国内主要产品供应商东莞金旺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将婴童用品品类扩展至婴童益智玩具、宝宝餐椅、宝宝推车、汽车安全座椅等。另外,奥飞娱乐2016年还以4600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购买东莞金旺100%股权。

手机游戏业务领域,2013年,收购北京爱乐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方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参股上海哈邻游戏、广州拉阔游戏、北京魔屏手机漫画等多家手机游戏及手机漫画公司,进入到全新的移动端动漫业务领域。2016年4月,奥飞娱乐投资1.2亿元收购广州卓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同时,奥飞娱乐对外股权投资也动作逐渐加大,从上市到2018年,奥飞娱乐先后投资了近百家公司,其中2011年至2016年分别投资2家公司、4家公司、11家公司、15家公司、14家公司、15家公司,不完全统计对外总投资规模高达60多亿元。

然而,虽然在并购和对外投资上投入100多亿元资金,但是净利润趋势一路下滑。

2

风光不再,业绩增长点哪里寻?

2015年,奥飞娱乐确定了成为“新世代迪士尼”的小目标,并确定了 IP 为核心的泛娱乐发展战略——构建以IP为核心涵盖动漫、玩具、婴童、游戏、授权、媒体、电影等的多元产业格局,形成泛娱乐生态圈。

从近3年的收入结构来看,奥飞娱乐收入结构仍以玩具销售为主,2015-2017年,玩具销售类营收分别为16.16亿、19.32亿、19.55亿。2017年的年报也给出了解释,海外影视业务收缩调整及影视投资业务亏损;游戏业务未达预期,不仅如此,传统的潮流玩具业务同样未达预期。2017年扣非净利润首次为负,且出现巨额亏损,低至-1.60亿元。

对此,奥飞娱乐在战略层面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2014年奥飞影业成立,从参投国内外电影项目的制作环节切入,开始发展电影业务。2015年,仅2015年,奥飞娱乐参与运作的电影项目超过20部,包括《美人鱼》、《荒野猎人》、《刺客信条》等这样的大项目。然而,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奥飞影业净利润分别为-243.9万元、-2666.78万元、-846.55万元。可谓是亏损连连。2016年后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曾与奥飞影业多位人士交流,年初时还信心满满,但到年底时曾经计划的片单相当高比例项目已经取消。

另外,游戏业务也产生了严重问题。2017年,上海奥飞游戏亏损2702万元;叶游和卓游两家收购而来的游戏公司分别亏损1926万元和837万元。尤其是叶游在2016年就亏损了3252.9万元。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业绩增长,奥飞娱乐已经数次转让旗下游戏企业的股权。

对此,奥飞娱乐高管也曾经对媒体表示,奥飞娱乐不适合做外部影视和游戏,并已经收缩外部影视投资,未来仍将聚焦精品IP的研发、稳定玩具业务以及主题乐园的开拓。

其实,在文化传媒娱乐上市企业中,奥飞娱乐是学习迪士尼模式最彻底的一家公司,其上市后的战略和业务布局正是模仿迪士尼而来,而且并购和投资影视,也是受到了迪士尼成功之路的启发。

迪士尼娱乐传媒商业帝国的成功被无数企业家和媒体解读,共同的看法是其庞大的优质IP库、强大的传媒渠道、多元化变现的商业化体系、全球各地的主题公园等等因素,很多人认为迪士尼的成功是其独特的商业模式的成功。迪士尼的轮次收入模式:动画制作,除去票房,通过发行,拷贝等赚取第一轮收入;第二轮是主题公园创收;接着是品牌授权和连锁经营赚取第三轮。这种轮次收入模式被众多国内企业所羡慕。

但是,商业模式成功的背后如果没有优质的IP库作为支撑,注定是空中楼阁。

而在具备庞大的优质IP库之前追求快速膨胀,就难以避免梦想破灭。

正是因为此,迪士尼在优质IP 上投入最大,进行了多次并购。迄今为止迪士尼最引以为傲的三次收购案例就是收购皮克斯影业、漫威漫画、卢卡斯影业三家电影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众所周知的IP大户。

而奥飞娱乐虽然号称积累并打造了众多知名IP,对外宣称拥有数量众多、知名度广泛的动漫IP群,旗下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贝肯熊”、“萌鸡小队”,“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火力少年王”、“巨神战击队”等知名IP。

但离奥飞娱乐想打造的IP+全产业链运营平台而言,在IP打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