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卷入了德里最早的统治者们的政治角逐,普拉那奇拉古堡(Purana Qila)就像一扇窗户,可让我们一窥这座印度古都亦真亦幻的迷人历史。

图片来源:FLPA/Bernd Rohrschneider/Rex
德里的历史可以分成七座城市的故事来讲述。这些由不同的统治者在11至17世纪之间建立起来的定居点,如今已被不断扩张的城市所吞没。第六座德里是普拉那奇拉,又被称作老堡。这座建于16世纪的石堡坐落在城市的东部边缘,是一个展示德里城市发展的绝佳地点。
德里城中有很多遗迹比普拉那奇拉古堡的历史更为悠久,也不乏比它更加迷人之处,然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它那样触及历史深处。考古挖掘的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早在前五个德里之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人居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有人相信在古堡之下的某处,还遗存着一座传说中的城市,这座城市很可能是文明起源的中心。这座城市的光环吸引了后来的国王和政府,并在城市的演变中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影响。
普拉那奇拉古堡的墙壁,以及古堡内部包括阶梯墙,一个被用作图书馆兼天文馆的蹲式塔和一座清真寺在内的建筑,都应当归功于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胡马雍(Humayun)和阿富汗的部族首领谢尔·沙·苏里(Sher Shah Suri,人称“狮子王”)。他们二人在16世纪中叶时曾先后统治德里。胡马雍的建设开始于1533年,但是在短短几年后便被谢尔·沙摧毁。15年后,胡马雍夺回要塞,但不久便从图书馆的楼梯上跌落,意外身亡。莫卧儿王朝时期的一位编年史家曾经提到,胡马雍的要塞建立在印德拉普拉斯塔(Indraprastha)的神圣土地上,而这是一个徘徊在历史与传说之间的迷人故事。

他们中的有些人在这里一直停留到20世纪60年代
图片来源:Alamy
印德拉普拉斯塔出现在印度的梵语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这座城市由英武的般度兄弟(the Pandava brothers)建立。对于统治者来说,有什么比从最原始的都城开始的统治更能宣称自己的合法性呢?
从胡马雍的统治时代结束,到英国人到来前,普拉那奇拉古堡曾长时间被人遗忘。英国人在1911年决定,将殖民地的首都从加尔各答迁至更靠近中部的德里。总督查尔斯·哈丁(Charles Hardinge)声称,建都德里能够同时取悦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因为德里与印德拉普拉斯塔与莫卧儿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建设行政首都新德里的计划是由埃德温·鲁琴斯(Edwin Lutyens)提出的,他注意到了仪式大道(the ceremonial avenue)东端与普拉那奇拉古堡的关联。仪式大道过去被称为国王大道(Kingsway),也就是现在的拉杰夫(Rajpath)大道。过去的总督官邸(现总统官邸)建于海拔较高的地方,因而能够俯瞰老堡,并建立起一种象征性的联结。

1914年以前,普拉那奇拉古堡都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但1914年时,城堡内部的一座村庄被认为与城堡自身宏伟庄严的气质不匹配,便被清除了。随后,城堡内建立了几个临时的定居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居住了近3000名从英国统治地区迁来的日本平民。1947年,印巴分治引发了一系列的暴力冲突,普拉那奇拉古堡收容了上千名逃离或逃往德里的平民,他们中的有些人在这里一直停留到20世纪60年代。
从那时起,普拉那奇拉古堡一直矗立在如画的风景中。如今,古堡被动物园和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上常常能够见到人们或在划船,或在玩左宾球。除了历史爱好者和希望在拥挤的都市中寻求一丝宁静的情侣们,很少有人会踏入这红色砂岩门堡之间的坚固堡垒。
印度的考古学家们仍期望能发现传说中印德拉普拉斯塔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某些痕迹。印度考古局从普拉那奇拉古堡着手,但他们至今没有成功。在这一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公元前300年之后各个时期的手工艺品,而公元前300年一直被认为是德里建城时期。胡马雍统治时期之前的防御工事遗迹已经被发现,而其他年代里曾统治过这里的国王们的遗迹或许也将被发现。
究竟是传奇还是历史?印德拉普拉斯塔的某些痕迹已经在普拉那奇拉古堡中显现,他们共同见证了印度都城历史上那些风云变幻的重要时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