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哥把话撂这儿:如今的汽车电商都蹦跶不了几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哥把话撂这儿:如今的汽车电商都蹦跶不了几天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傅雪峰老师的大作,叫做《买车绝招:一台车也要团购》。文章里头说,一群现场临时凑起来的,要买同一款车的消费者,因为对团购网站不满,自己去跟几家经销商谈判,最终达成了理想价格。这个故事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傅雪峰老师的大作,叫做《买车绝招:一台车也要团购》。文章里头说,一群现场临时凑起来的,要买同一款车的消费者,因为对团购网站不满,自己去跟几家经销商谈判,最终达成了理想价格。

这个故事本身不新鲜,买车团购能便宜已经是共识。话说咱如今也早已几乎不帮人买车了,混汽车媒体那点儿薄面,远远抵不上经销商端让利幅度的说,更别提去跟一些团购拼了——回头谈了半天,还不如人家自己去谈出来的价格,那真是帮不上忙还得罪人了。这故事里头有意思的点是,我们真的需要团购网站吗?

如果说对于家电、日用品和快消而言,简单自发的团购,没法满足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规模化销售的要求,得有淘宝啊、京东啊这些电商航母在后面戳着,那么对于汽车,三台成团、十台就能成大客户的商品,咱们真的需要哪怕是电商这样的中介平台存在吗?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带来的最大的冲击是信息对称性的建立。同时,汽车产品的同质化趋势,也大幅度地简化了汽车信息,很多以往需要专业解读的信息,如今变得不再艰深,或者至少大家看上去都雷同。信息对称性的属性本身就是去中介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介永远是增加成本的存在。由于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取缔传统经销商,现在几乎所有汽车电商的做法,都是在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插入一道电商中介平台。这在商业逻辑上并不高效。无论如何,电商的加入,都提高了经销商可能给到消费者的最低价格,原因很简单,电商也需要挣钱,钱从车企或者经销商那里来。

并且,现在大量汽车电商的收入名目,至今仍然是广告费。这就是傅雪峰在他的文章里面提到的,他们自发组织的团购,最终的谈判效果比电商要理想得多,他甚至在文字中刻意表达了他们这个自发组织谈判技巧的拙劣。电商谈下来的价格,大多都是事前和经销商商定的尺寸。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商还起到了帮助经销商维护价格的作用,他们的幌子是,从我这里买车,我来对你进行补贴,而不是说服经销商继续降价。

现在,对于需要买车的人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我上哪儿方便、快捷、简单地找到一批需要购买同款车型的伙伴,组团上门去和经销商谈判?就这个平台而言,汽车之家、易车们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淘宝向品牌直营的天猫模式发展之后,商业伦理上也有欠缺。

倒是腾讯这样的生活化交流平台更容易通过某种设计来关联这种需求。能做这样事情的还有招行、东航这样流量巨大的APP应用。借助平台,来帮助需要买车的人们有效、快捷的组团,并不参与你的实际购车环节,通过彻底的信息对称化来吸引用户,通过赚取平台流量和广告费实现商业价值。这样的模式显然更符合互联网时代高效、平等的规则。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车企而言,优质电商平台报价的日益高企,使得在这些平台投入营销费用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大量资源集中在销售端,使得汽车品牌的效益日渐薄弱,终端价格体系也极其混乱,同品牌同地区多家经销店之间的竞争变得无序。

将组团买车这件事情常态化地交给海量流量的日常平台,在短期内貌似可能继续降低经销商端的成交价格。但是,在去除了中介的绑架之后,汽车企业在终端的无休止、低水平的比拼得以舒缓,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变得更加关键,真正的口碑营销将得以实现,这显然是更经济、高效的营销路径,也更加可持续。

当然,这一变化的促成,终归需要某一方的强势推动。不过,我始终相信,互联网时代的精神,不是多出了那么多这样那样呐喊着老子是雷锋的中介,成本极低而人群重合度极高,中介的式微势成必然,肤浅的痛点思维绝不是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的真谛。对于汽车消费而言,简单自助式的汽车消费路径将会大行其道。那些如今风光无限的中介团购平台,如果你们还在用所谓的消费连接,绑架车企并成天涨价的话,那么倒逼着去中介的一天就会更加临近。

未来的汽车销售,品牌建设、产品优化、服务提升、试乘试驾,每个环节都只要做好每个环节的事情,别老想着占住了某一个环节就可以无限延伸控制整个销售过程,绑架完企业绑架消费者,这种拿着互联网的枪,打着报纸、电视时代的猎的反进化商业逻辑,忽悠不了几天。我们只是需要多几个傅雪峰说的那样的实操案例,并形成一个简明直接的实现路径而已。只要QQ和微信愿意,一个月就能搭建起这样的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哥把话撂这儿:如今的汽车电商都蹦跶不了几天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傅雪峰老师的大作,叫做《买车绝招:一台车也要团购》。文章里头说,一群现场临时凑起来的,要买同一款车的消费者,因为对团购网站不满,自己去跟几家经销商谈判,最终达成了理想价格。这个故事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傅雪峰老师的大作,叫做《买车绝招:一台车也要团购》。文章里头说,一群现场临时凑起来的,要买同一款车的消费者,因为对团购网站不满,自己去跟几家经销商谈判,最终达成了理想价格。

这个故事本身不新鲜,买车团购能便宜已经是共识。话说咱如今也早已几乎不帮人买车了,混汽车媒体那点儿薄面,远远抵不上经销商端让利幅度的说,更别提去跟一些团购拼了——回头谈了半天,还不如人家自己去谈出来的价格,那真是帮不上忙还得罪人了。这故事里头有意思的点是,我们真的需要团购网站吗?

如果说对于家电、日用品和快消而言,简单自发的团购,没法满足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规模化销售的要求,得有淘宝啊、京东啊这些电商航母在后面戳着,那么对于汽车,三台成团、十台就能成大客户的商品,咱们真的需要哪怕是电商这样的中介平台存在吗?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带来的最大的冲击是信息对称性的建立。同时,汽车产品的同质化趋势,也大幅度地简化了汽车信息,很多以往需要专业解读的信息,如今变得不再艰深,或者至少大家看上去都雷同。信息对称性的属性本身就是去中介化。

需要指出的是,中介永远是增加成本的存在。由于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取缔传统经销商,现在几乎所有汽车电商的做法,都是在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插入一道电商中介平台。这在商业逻辑上并不高效。无论如何,电商的加入,都提高了经销商可能给到消费者的最低价格,原因很简单,电商也需要挣钱,钱从车企或者经销商那里来。

并且,现在大量汽车电商的收入名目,至今仍然是广告费。这就是傅雪峰在他的文章里面提到的,他们自发组织的团购,最终的谈判效果比电商要理想得多,他甚至在文字中刻意表达了他们这个自发组织谈判技巧的拙劣。电商谈下来的价格,大多都是事前和经销商商定的尺寸。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商还起到了帮助经销商维护价格的作用,他们的幌子是,从我这里买车,我来对你进行补贴,而不是说服经销商继续降价。

现在,对于需要买车的人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我上哪儿方便、快捷、简单地找到一批需要购买同款车型的伙伴,组团上门去和经销商谈判?就这个平台而言,汽车之家、易车们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淘宝向品牌直营的天猫模式发展之后,商业伦理上也有欠缺。

倒是腾讯这样的生活化交流平台更容易通过某种设计来关联这种需求。能做这样事情的还有招行、东航这样流量巨大的APP应用。借助平台,来帮助需要买车的人们有效、快捷的组团,并不参与你的实际购车环节,通过彻底的信息对称化来吸引用户,通过赚取平台流量和广告费实现商业价值。这样的模式显然更符合互联网时代高效、平等的规则。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于车企而言,优质电商平台报价的日益高企,使得在这些平台投入营销费用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大量资源集中在销售端,使得汽车品牌的效益日渐薄弱,终端价格体系也极其混乱,同品牌同地区多家经销店之间的竞争变得无序。

将组团买车这件事情常态化地交给海量流量的日常平台,在短期内貌似可能继续降低经销商端的成交价格。但是,在去除了中介的绑架之后,汽车企业在终端的无休止、低水平的比拼得以舒缓,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建设变得更加关键,真正的口碑营销将得以实现,这显然是更经济、高效的营销路径,也更加可持续。

当然,这一变化的促成,终归需要某一方的强势推动。不过,我始终相信,互联网时代的精神,不是多出了那么多这样那样呐喊着老子是雷锋的中介,成本极低而人群重合度极高,中介的式微势成必然,肤浅的痛点思维绝不是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的真谛。对于汽车消费而言,简单自助式的汽车消费路径将会大行其道。那些如今风光无限的中介团购平台,如果你们还在用所谓的消费连接,绑架车企并成天涨价的话,那么倒逼着去中介的一天就会更加临近。

未来的汽车销售,品牌建设、产品优化、服务提升、试乘试驾,每个环节都只要做好每个环节的事情,别老想着占住了某一个环节就可以无限延伸控制整个销售过程,绑架完企业绑架消费者,这种拿着互联网的枪,打着报纸、电视时代的猎的反进化商业逻辑,忽悠不了几天。我们只是需要多几个傅雪峰说的那样的实操案例,并形成一个简明直接的实现路径而已。只要QQ和微信愿意,一个月就能搭建起这样的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