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际线成长中的广州:城市东进中新商圈崛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际线成长中的广州:城市东进中新商圈崛起

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天际线每突破一个高度,都意味着新商圈的崛起和这个城市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改变。

文/陈相

64米(爱群大厦)、391.10米(中信广场)、530米(珠江新城东塔)、600米(广州塔),广州的天际线在近8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年里,飞速攀升。

在城市重心东进的过程中,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天际线每突破一个高度,都意味着新商圈的崛起和这个城市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改变。

广州天际线与城市商圈同步巨变

广州地铁三号线上的一连串知名建筑,将这座城市的新中轴线清晰地标注了出来,白云机场、火车东站、中信广场、珠江新城双子塔、广州塔……

广州商业的新重心与新高度,都在这条线上。

600米高的广州塔,与530米的东塔、437米的西塔隔岸相望,它们支撑起了“琶洲-珠江新城”商圈,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区域。2009年9月建成的广州塔,彼时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塔;在琶洲,腾讯、阿里、小米、复星、唯品会等多家巨头的总部或区域总部将一一落成。

很难想象,2000年前后,珠江新城还是城中村与荒地,而琶洲则是鱼塘与菜地。

站在广州塔距离地面433.2米的瞭望台上,由西向东地俯视广州,城市的快速变迁尽收眼帘。40年间,出西关,过东山,入天河,广州城区的面积由原本不到50平方公里,剧增到785.44平方公里,翻了近20倍。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是全国最先形成中央商务区(CBD)的城市之一,从环市东CBD、天河商圈,再到如今的珠江新城,商业的重心不断东移,城市的天际线也在不断增高。

27层、32层和高楼之上的早茶

广州天际线的首次突破,出现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南中国之冠”的爱群大厦落成,高64米,共15层。

这之后,广州的高楼建设速度一直位于国内前列。

1968年,广州宾馆建成,主楼27层,高86.51米。资料显示,这座楼是中国人自己的“土法”施工,一举突破了全国纪录。

1976年,高达114.05米,主楼33层的广州白云宾馆拔地而起,成为了全国第一高楼。

据广州老街坊回忆,那时广州高楼少,人们习惯用层数来称呼高楼,如“27层”指广州宾馆,而“32层”则指白云宾馆。

对这两座大楼的回忆,颇有广州的特色:“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每当珠三角的亲戚来广州探亲,最高享受就是去广州宾馆饮茶。”

“去那里饮完茶后,乘坐观光电梯登上位于顶层的‘得云宫’。”有街坊回忆道。当年如果能到广州宾馆喝茶,在26楼一览海珠广场和珠江美景,是一件很“威水”的事。

花园酒店、“63层”与环市东商圈

广州天际线加速改变,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

广州最高天际线也从海珠广场长堤一带移至环市东商圈,这里形成了广州最早的中央商务区。

30层的花园酒店成为了新地标,这座由贝聿铭设计蓝图,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题名的酒店,1984年建成,其顶层旋转餐厅“凌璇阁”成为了广州市民“叹茶”新的理想去处。

在这之后的十年间,环市东路上的天际线不断被刷新。电子大厦、好世界广场、白云宾馆、广东国际大厦等纷纷落成。环市东商圈也在不断诞生新纪录,从广州第一家麦当劳,到华南第一家奢侈品商场……创造了许多“广州首家”的环市东路引领着当时的发展潮流。

被称为“63层”的广东国际大厦,当年以200.1米的高度刷新了国内纪录,其外墙均采用蜂窝铝板和蓝色镀膜玻璃装饰,造型前卫,曾荣获1994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设计金质奖。

世纪之交,广州天际线被天河商圈刷新

进入90年代后期,广州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此时的广州在"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口号下,天际线的新高度出现在天河区。

这段时期,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对商务空间的需求出现爆炸性增长,天河北商圈消纳了这些需求。

宝洁、安利等外资公司,其办公楼均由环市路及东风路一带迁入天河北商圈。随后,各国领事馆和商铺也纷纷从“63层”迁到中信广场及周边区域。

中信广场大楼,总高度为391.10米,建成时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其主楼混凝土结构标高333米,两侧副楼由两栋38层大楼组成,外型像鸟的两翅,寓意展翅高飞。

2002年9月,附属中信广场的玻璃墙瀑布水景被命名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称"天河飘绢",进一步确立了中信广场作为广州标志性建筑的地位。

之后,天河商圈周边的市长大厦、中石化大厦、耀中广场、维多利广场、粤海喜来登酒店等150米以上的建筑群,将广州高耸的天际线不断延展,以天河城广场为中心的天河路商圈也开始走向成熟。

珠江新城-琶洲商圈让广州跻身国际大都市阵营

2004年底,广州出台新的城市分区规划;2005年,珠江新城的建设全面启动。天际线的突破自然也接踵而至。

2009年11月,广州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竣工,西塔以437米超越了中信广场。

2014年,东塔正式封顶,共116层,高530米。东塔与西塔、对岸的广州塔在周边的大楼中脱颖而出,将广州的天际线提升至600米。

以花城广场为中轴线,广州东塔与西塔、广晟国际大厦、利通广场、广州银行大厦、高德置地广场等对称排开,与珠江南岸的广州塔、微信总部所在的客村区域以及正在兴起的琶洲“总部经济区”,共同构成了“珠江新城-琶洲”商圈。

作为新的城市核心区域,除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文化元素同样是这个商圈的核心特征之一。

2010年的亚运会不仅让广州成为国际大都市中的一员,更为广州留下了地标性的广州塔以及对岸的开幕式主会场。在主会场所在的珠江新城区域内,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少年宫等公共建筑先后建成开放。

与历次商圈重大变化之后,各国驻广州领事馆选择迁址类似,美国领事馆选择迁入珠江新城,另外多个国家则选择了琶洲区块。

很自然地,广州的老街坊们又多了一个喝茶、看风景的理想之所。位于西塔70层的酒店大堂,每逢节假日或周末都座无虚席。在这里饮茶,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蜿蜒东去的珠江以及大半个广州城。

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在城市的最高处“叹茶”,能够从平日的忙碌或庸常中抽身出来,换个角度看看自己生活的周遭,或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

因为,登高,既可望远,憧憬这座城市或自己的未来;也可在视野里,从东山、西关等某个街角,找回往日的点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际线成长中的广州:城市东进中新商圈崛起

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天际线每突破一个高度,都意味着新商圈的崛起和这个城市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改变。

文/陈相

64米(爱群大厦)、391.10米(中信广场)、530米(珠江新城东塔)、600米(广州塔),广州的天际线在近8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年里,飞速攀升。

在城市重心东进的过程中,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天际线每突破一个高度,都意味着新商圈的崛起和这个城市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改变。

广州天际线与城市商圈同步巨变

广州地铁三号线上的一连串知名建筑,将这座城市的新中轴线清晰地标注了出来,白云机场、火车东站、中信广场、珠江新城双子塔、广州塔……

广州商业的新重心与新高度,都在这条线上。

600米高的广州塔,与530米的东塔、437米的西塔隔岸相望,它们支撑起了“琶洲-珠江新城”商圈,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区域。2009年9月建成的广州塔,彼时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塔;在琶洲,腾讯、阿里、小米、复星、唯品会等多家巨头的总部或区域总部将一一落成。

很难想象,2000年前后,珠江新城还是城中村与荒地,而琶洲则是鱼塘与菜地。

站在广州塔距离地面433.2米的瞭望台上,由西向东地俯视广州,城市的快速变迁尽收眼帘。40年间,出西关,过东山,入天河,广州城区的面积由原本不到50平方公里,剧增到785.44平方公里,翻了近20倍。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是全国最先形成中央商务区(CBD)的城市之一,从环市东CBD、天河商圈,再到如今的珠江新城,商业的重心不断东移,城市的天际线也在不断增高。

27层、32层和高楼之上的早茶

广州天际线的首次突破,出现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南中国之冠”的爱群大厦落成,高64米,共15层。

这之后,广州的高楼建设速度一直位于国内前列。

1968年,广州宾馆建成,主楼27层,高86.51米。资料显示,这座楼是中国人自己的“土法”施工,一举突破了全国纪录。

1976年,高达114.05米,主楼33层的广州白云宾馆拔地而起,成为了全国第一高楼。

据广州老街坊回忆,那时广州高楼少,人们习惯用层数来称呼高楼,如“27层”指广州宾馆,而“32层”则指白云宾馆。

对这两座大楼的回忆,颇有广州的特色:“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每当珠三角的亲戚来广州探亲,最高享受就是去广州宾馆饮茶。”

“去那里饮完茶后,乘坐观光电梯登上位于顶层的‘得云宫’。”有街坊回忆道。当年如果能到广州宾馆喝茶,在26楼一览海珠广场和珠江美景,是一件很“威水”的事。

花园酒店、“63层”与环市东商圈

广州天际线加速改变,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

广州最高天际线也从海珠广场长堤一带移至环市东商圈,这里形成了广州最早的中央商务区。

30层的花园酒店成为了新地标,这座由贝聿铭设计蓝图,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题名的酒店,1984年建成,其顶层旋转餐厅“凌璇阁”成为了广州市民“叹茶”新的理想去处。

在这之后的十年间,环市东路上的天际线不断被刷新。电子大厦、好世界广场、白云宾馆、广东国际大厦等纷纷落成。环市东商圈也在不断诞生新纪录,从广州第一家麦当劳,到华南第一家奢侈品商场……创造了许多“广州首家”的环市东路引领着当时的发展潮流。

被称为“63层”的广东国际大厦,当年以200.1米的高度刷新了国内纪录,其外墙均采用蜂窝铝板和蓝色镀膜玻璃装饰,造型前卫,曾荣获1994年广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设计金质奖。

世纪之交,广州天际线被天河商圈刷新

进入90年代后期,广州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此时的广州在"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的口号下,天际线的新高度出现在天河区。

这段时期,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对商务空间的需求出现爆炸性增长,天河北商圈消纳了这些需求。

宝洁、安利等外资公司,其办公楼均由环市路及东风路一带迁入天河北商圈。随后,各国领事馆和商铺也纷纷从“63层”迁到中信广场及周边区域。

中信广场大楼,总高度为391.10米,建成时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其主楼混凝土结构标高333米,两侧副楼由两栋38层大楼组成,外型像鸟的两翅,寓意展翅高飞。

2002年9月,附属中信广场的玻璃墙瀑布水景被命名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称"天河飘绢",进一步确立了中信广场作为广州标志性建筑的地位。

之后,天河商圈周边的市长大厦、中石化大厦、耀中广场、维多利广场、粤海喜来登酒店等150米以上的建筑群,将广州高耸的天际线不断延展,以天河城广场为中心的天河路商圈也开始走向成熟。

珠江新城-琶洲商圈让广州跻身国际大都市阵营

2004年底,广州出台新的城市分区规划;2005年,珠江新城的建设全面启动。天际线的突破自然也接踵而至。

2009年11月,广州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竣工,西塔以437米超越了中信广场。

2014年,东塔正式封顶,共116层,高530米。东塔与西塔、对岸的广州塔在周边的大楼中脱颖而出,将广州的天际线提升至600米。

以花城广场为中轴线,广州东塔与西塔、广晟国际大厦、利通广场、广州银行大厦、高德置地广场等对称排开,与珠江南岸的广州塔、微信总部所在的客村区域以及正在兴起的琶洲“总部经济区”,共同构成了“珠江新城-琶洲”商圈。

作为新的城市核心区域,除了浓厚的商业气息,文化元素同样是这个商圈的核心特征之一。

2010年的亚运会不仅让广州成为国际大都市中的一员,更为广州留下了地标性的广州塔以及对岸的开幕式主会场。在主会场所在的珠江新城区域内,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和少年宫等公共建筑先后建成开放。

与历次商圈重大变化之后,各国驻广州领事馆选择迁址类似,美国领事馆选择迁入珠江新城,另外多个国家则选择了琶洲区块。

很自然地,广州的老街坊们又多了一个喝茶、看风景的理想之所。位于西塔70层的酒店大堂,每逢节假日或周末都座无虚席。在这里饮茶,透过玻璃幕墙,可以看到蜿蜒东去的珠江以及大半个广州城。

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在城市的最高处“叹茶”,能够从平日的忙碌或庸常中抽身出来,换个角度看看自己生活的周遭,或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

因为,登高,既可望远,憧憬这座城市或自己的未来;也可在视野里,从东山、西关等某个街角,找回往日的点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