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化腾深夜知乎提问,评论区1400余人光速抢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化腾深夜知乎提问,评论区1400余人光速抢答

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作者:铁林

第一个问题,由腾讯CEO马化腾提出。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一天的时间,超过39000人关注了提问,285万浏览量,1400余人成功抢答。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是第二个登场的嘉宾,她在半夜发出的灵魂拷问是: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几个小时后,问题被浏览8千余次,收到60个回答。

在马化腾的提问下方,高赞回答贴了一篇长文,作者谢熊猫君翻译的《人类唯一的出路》,开篇就说: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它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知乎邀请了马化腾作为新一季互联网十问——“互联网洞见者”的首个提问嘉宾,各路媒体讨论颇多。这并不是马化腾在知乎的第一个实名提问,六年前,马化腾留下的问题是: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不过六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只获得了12045个关注者,不到80万的浏览量。

六年后的提问,恐怕和背后的投资,联系更密切。2015年,知乎完成 5500 万美元 C 轮融资,腾讯领投。去年1月,知乎完成 D 轮 1 亿美元融资,腾讯继续跟投。

同样,今日资本也是知乎D轮融资的领投方,E轮继续跟投。

看得出来,这是知乎时隔6年的一次具有营销性质的活动。根据知乎官方的介绍,知乎已经从 2012 年时的问答社区,成长为 2018 年人人分享、普惠人人的全民知识内容平台。

更有意思的是,其他知乎用户的问题更像是求助,大佬的提问,更像是自发赶来一堆人去抢答。

人人分享是有道理的,马化腾现在的提问和6年前的提问相比,浏览量翻了3倍有余。

2013年3月,知乎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当年注册用户从40万暴增至500万,目前最新的数据是,知乎注册用户已突破1.6亿。

小众变为了彻底的大众。良莠不齐的用户,为知乎赚来了一个并不光彩的slogan——知乎:与你分享刚编的故事。但流量变多了。

知乎的“膨胀”轨迹,与移动互联网的成长轨迹是一致的。从PC时代的门户与搜索,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APP时代后,各平台分庭抗礼,抢夺用户时间,用户的消费路径从搜索引擎跳转到直接的APP消费,各个平台(原来的网页)之间的连接性不再紧密,跳转变成一件艰难而奢侈的事情。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六年前的提问还挂在知乎上:手机会取代电脑吗?如果会,是几年后?是什么形态?

当年的最佳回答者江新华说,“十年后,大概所谓的手机会和所谓的PC一起消失,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了。到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PC,不过要考虑一下PC是指Personal Computer 还是Public Computer,或许是Permanent Computer。“

刚过去六年,移动互联网在经历2016年的风口后,逐渐回归冷静,PC还没消失,但手机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凸显,至于Permanent Computer,还有四年的时间可以验证。

算法推荐成为内容平台重新崛起的核心技术。据传这其中的代表公司字节跳动已完成不低于2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投前估值达750亿美元,超过百度最新市值677.2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持续多年,新的节点快要出现了。

某应用渠道负责数据增长工作的李天(化名)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现在已经不是做增长最容易的阶段,以前的产品光是通过应用商店的首发排行推荐,就能在当天收获几千的下载量,现在不可能了,移动用户已经从增量市场变为了存量市场。

有些靠着风口做数据进入大众视野的平台开始失去声量。

知乎显示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过去代表的精英舆论场让位于大众意见,2012年讨论的话题竟成为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比如SEEC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在六年前留下的问题是,数字人群的“部落化”“小众化”是否在真实发生?这一变化会对商业产生什么影响?

“醒客”回答说,互联网下,企业的存在方式将会改变,固定的企业、大企业将越来越少,人将是社会化的,工作协作方式更加灵活、扁平化,随着企业以及社会结构将向以人为中心演化。

如今,圈层隔阂已经发生,真正“大众”概念上的文化产品已经消失,动漫、游戏、男垂女垂、小说、体育,从用户表达到圈层影响力,都在内缩,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之间,互相传播,互相影响。

满足不同圈层用户需求的办法是什么?段永朝提到的“部落化”,被张一鸣的算法推荐解决了。移动互联网的解决办法,是让小众得到保护,技术来提供信息触达的便捷。

又比如,搜狗CEO王小川留下的问题:作为个体的人,在互联网时代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是更强大了还是更脆弱了?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

当年的最佳回答说,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即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科技是人性的一面镜子,某种程度上真实的显示了人性;或者是一个放大镜,某种维度上放大了人性。

从行业趋势来看,产品无一例外开始具有“上瘾性”,沉迷成为一个讨论较多的问题,如果说手机可以以芯片的方式植入到身体中,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赛博格,只是现在这款特殊芯片仍然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离开手机像在一瞬间切段与社会的联系。

拿这两年最火的短视频APP来举例,这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用十几秒的视频产品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消费品,高密度的情绪体验,无间断的播放设置,上亿日活的数据在讲述一个事实:没人在抵抗。

不是说产品有问题,而是,产品越来越通人性,人性就是摆脱不掉的药剂。

和2012年相比,除了知乎以外,涌现出来的问答社区或者说带有问答功能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互联网产品经常越长越像,因为产品提供单一的服务,用户却永远需要综合服务,内容消费型产品同样如此,今日头条从资讯内容扩张到了微头条、悟空问答,腾讯新闻同样增加了问答专栏、微资讯广场。

还好社区型产品难做。想做和真正做成生态,需要漫长的养成时间,不管是头条还是腾讯,实际上只是尽量完善平台的用户体验,知乎的社区生态,暂时还是打不破的壁垒。

但下一步呢。走到移动互联网尽头的产品们,开始寻找新的生长点,到底是技术还是下沉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互联网与人的关系仍然值得怀疑,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的用户,应该怎么看到这个特殊的存在,就像当初的提问一样,边界在哪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知乎

3.6k
  • 知乎-W(02390.HK):2023年第四季度营收11.383亿元 同比增长2.2%
  • 知乎:2023年净亏8.4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化腾深夜知乎提问,评论区1400余人光速抢答

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作者:铁林

第一个问题,由腾讯CEO马化腾提出。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一天的时间,超过39000人关注了提问,285万浏览量,1400余人成功抢答。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是第二个登场的嘉宾,她在半夜发出的灵魂拷问是:算法源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于我们每一个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拥有主导数据的权利?

几个小时后,问题被浏览8千余次,收到60个回答。

在马化腾的提问下方,高赞回答贴了一篇长文,作者谢熊猫君翻译的《人类唯一的出路》,开篇就说: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它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知乎邀请了马化腾作为新一季互联网十问——“互联网洞见者”的首个提问嘉宾,各路媒体讨论颇多。这并不是马化腾在知乎的第一个实名提问,六年前,马化腾留下的问题是: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不过六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只获得了12045个关注者,不到80万的浏览量。

六年后的提问,恐怕和背后的投资,联系更密切。2015年,知乎完成 5500 万美元 C 轮融资,腾讯领投。去年1月,知乎完成 D 轮 1 亿美元融资,腾讯继续跟投。

同样,今日资本也是知乎D轮融资的领投方,E轮继续跟投。

看得出来,这是知乎时隔6年的一次具有营销性质的活动。根据知乎官方的介绍,知乎已经从 2012 年时的问答社区,成长为 2018 年人人分享、普惠人人的全民知识内容平台。

更有意思的是,其他知乎用户的问题更像是求助,大佬的提问,更像是自发赶来一堆人去抢答。

人人分享是有道理的,马化腾现在的提问和6年前的提问相比,浏览量翻了3倍有余。

2013年3月,知乎正式向公众开放注册,当年注册用户从40万暴增至500万,目前最新的数据是,知乎注册用户已突破1.6亿。

小众变为了彻底的大众。良莠不齐的用户,为知乎赚来了一个并不光彩的slogan——知乎:与你分享刚编的故事。但流量变多了。

知乎的“膨胀”轨迹,与移动互联网的成长轨迹是一致的。从PC时代的门户与搜索,进入到移动互联网的APP时代后,各平台分庭抗礼,抢夺用户时间,用户的消费路径从搜索引擎跳转到直接的APP消费,各个平台(原来的网页)之间的连接性不再紧密,跳转变成一件艰难而奢侈的事情。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六年前的提问还挂在知乎上:手机会取代电脑吗?如果会,是几年后?是什么形态?

当年的最佳回答者江新华说,“十年后,大概所谓的手机会和所谓的PC一起消失,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了。到时候所有的东西都是PC,不过要考虑一下PC是指Personal Computer 还是Public Computer,或许是Permanent Computer。“

刚过去六年,移动互联网在经历2016年的风口后,逐渐回归冷静,PC还没消失,但手机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凸显,至于Permanent Computer,还有四年的时间可以验证。

算法推荐成为内容平台重新崛起的核心技术。据传这其中的代表公司字节跳动已完成不低于2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投前估值达750亿美元,超过百度最新市值677.2亿美元。

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持续多年,新的节点快要出现了。

某应用渠道负责数据增长工作的李天(化名)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现在已经不是做增长最容易的阶段,以前的产品光是通过应用商店的首发排行推荐,就能在当天收获几千的下载量,现在不可能了,移动用户已经从增量市场变为了存量市场。

有些靠着风口做数据进入大众视野的平台开始失去声量。

知乎显示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过去代表的精英舆论场让位于大众意见,2012年讨论的话题竟成为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比如SEEC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在六年前留下的问题是,数字人群的“部落化”“小众化”是否在真实发生?这一变化会对商业产生什么影响?

“醒客”回答说,互联网下,企业的存在方式将会改变,固定的企业、大企业将越来越少,人将是社会化的,工作协作方式更加灵活、扁平化,随着企业以及社会结构将向以人为中心演化。

如今,圈层隔阂已经发生,真正“大众”概念上的文化产品已经消失,动漫、游戏、男垂女垂、小说、体育,从用户表达到圈层影响力,都在内缩,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之间,互相传播,互相影响。

满足不同圈层用户需求的办法是什么?段永朝提到的“部落化”,被张一鸣的算法推荐解决了。移动互联网的解决办法,是让小众得到保护,技术来提供信息触达的便捷。

又比如,搜狗CEO王小川留下的问题:作为个体的人,在互联网时代还会发生什么变化?是更强大了还是更脆弱了?是更有主见还是在越来越智能的网络服务中“被决策”?科技与人性的平衡边界是什么?

当年的最佳回答说,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即让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科技是人性的一面镜子,某种程度上真实的显示了人性;或者是一个放大镜,某种维度上放大了人性。

从行业趋势来看,产品无一例外开始具有“上瘾性”,沉迷成为一个讨论较多的问题,如果说手机可以以芯片的方式植入到身体中,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赛博格,只是现在这款特殊芯片仍然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离开手机像在一瞬间切段与社会的联系。

拿这两年最火的短视频APP来举例,这个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用十几秒的视频产品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消费品,高密度的情绪体验,无间断的播放设置,上亿日活的数据在讲述一个事实:没人在抵抗。

不是说产品有问题,而是,产品越来越通人性,人性就是摆脱不掉的药剂。

和2012年相比,除了知乎以外,涌现出来的问答社区或者说带有问答功能的平台也越来越多。互联网产品经常越长越像,因为产品提供单一的服务,用户却永远需要综合服务,内容消费型产品同样如此,今日头条从资讯内容扩张到了微头条、悟空问答,腾讯新闻同样增加了问答专栏、微资讯广场。

还好社区型产品难做。想做和真正做成生态,需要漫长的养成时间,不管是头条还是腾讯,实际上只是尽量完善平台的用户体验,知乎的社区生态,暂时还是打不破的壁垒。

但下一步呢。走到移动互联网尽头的产品们,开始寻找新的生长点,到底是技术还是下沉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互联网与人的关系仍然值得怀疑,和互联网捆绑在一起的用户,应该怎么看到这个特殊的存在,就像当初的提问一样,边界在哪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