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NBA两位名宿科比和奥尼尔已经退隐江湖,但是他们的竞争总是有意无意地持续进行着。
去年,科比凭借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获得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今年,奥尼尔也作为制片人带来了一部纪录片,没准儿也能在奥斯卡有所斩获。
奥尼尔作为联合制片人制作的纪录片《杀人蜂(Killer Bees)》,讲述一支来自美国Bridehampton高中的篮球队。这是一支大多数球员为黑人的球队,绰号为“杀人蜂”,球队在争取卫冕2015年州联赛冠军过程中遭遇到了各种种族和中产阶级化问题。这是一个十分符合奥斯卡评奖标准的题材。
本周,《杀人蜂》将在好莱坞举行一场向奥斯卡纪录片团队成员的专场放映。
相比退役后才担纲制作人的奥尼尔,科比在这场竞争中先行一步。2016年,在退役之前,科比就咨询了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想看看自己能在影视行业有什么机会。
2016年春天,科比还没退役,就已经和好莱坞动画导演格兰·基恩合作,计划出品一部和科比告别篮坛那首著名的诗歌——《亲爱的篮球》同名的动画短片。本来短片只是为了配合科比退役仪式放映需求,却意外地在第90届奥斯卡中杀出重围,获得了当年的“最佳动画短片奖”。

或许,科比作为电影圈的“前辈”,也可以给奥尼尔指点一二。不过,最近,“黑曼巴”有自己的事要忙。
10月24日,科比通过推特宣布,其自传《曼巴精神》正式上市:“源自梦想,实现梦想的唯一方式是拥抱胜利精神,专注于我所热爱的比赛的精神层面,来看看我是怎么做到的吧。现在,《曼巴精神》出版了。”在这本书中,科比化身人生导师,向球迷、球员,以及所有普通读者,阐释了什么是他的“曼巴精神”。
退役之后,科比和奥尼尔两人均未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各自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下半场。
科比的重心放在了投资和创业领域。由他联合创立的风投基金Bryant Stibel目前已经投资了十几个项目,其中不乏球员论坛和Body Armor这样的明星创业公司。尤其是运动饮料品牌Body Armor,不久前被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为科比带来了几十倍的投资收益。最近,科比又推出了自己的运动身体护理品牌“运动艺术(Art of Sport)”。
相比于科比,玩儿兴更大的奥尼尔涉猎更广。2011年退役后,奥尼尔开始从事电影制作行业,但是大多数作品都没有激起太多水花;奥尼尔也没有让自己的名气冷却,相继成为了别克、General Insurance和Monster Cable等公司的代言人;在亚特兰大,他还是一家Krispy Kreme甜品店的老板;今年年初,奥尼尔还为视频游戏Shaq Fu 2中的自己配音。此外,奥尼尔还长期担任NBA转播平台 TNT的解说员。
退役之后,科比和奥尼尔两人之间火花四溅的交集依然不少。
去年年底,在TNT一档名为“Players Only”的节目中,奥尼尔对谈科比,在中外球迷间引发相当多的关注和讨论。两人相对而坐,谈笑吐槽的同时,也真诚地谈及“宿仇”,并诚恳道歉。
今年9月底,奥尼尔的儿子谢里夫-奥尼尔在个人Instagram上宣布,因为心脏问题将在本赛季将告别NCAA赛场。科比还评论:“与你同在,侄子。有任何需要的地方请告诉我。为你祈祷。”
生了三个女儿的科比“叔叔”经常向奥尼尔的儿子发出训练邀请,收他为徒,奥尼尔也对此事喜闻乐见。
或许,年轻时的“宿敌”到后来都会变成心领神会的“共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