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TCL通讯悄悄酝酿大招,真的能磕死小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TCL通讯悄悄酝酿大招,真的能磕死小米?

海外市场将会成为以TCL和小米手机唯一的后勤补给,因为中国手机品牌进军海外,大多以印度、拉美为主,这些市场在智能家居领域与中国有时间差,这就使得海外市场是唯一不受波及的市场,在这个层面,TCL通讯还保留有比较大的优势。

 

文/杨君君(微信yangjunjun420)

“未来的手机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其背后承载的将会是一个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生态。”并且,它将会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战场。因为所有人都想要通过采取“中央突破”这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战术,通过夺取指挥部,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闭环。

那么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目前,手机厂商严重机型重叠,价格拉锯战的同时,谁能在智能家居生态环境下分一杯羹呢?昨日,小米就赤裸裸的展示它对智能家居这块蛋糕的垂涎。同时发布了小米体重秤、小米插线板和小米电视2。不得不说,小米在逐步建立属于小米家族的智能生态系统。纵观手机圈,能与小米一起约架的无非是华为、魅族。而从智能生态圈来看的话格力、TCL通讯算是小米的暗含对手了。手机圈的事情,大家估计都比我还熟悉,在这里我也就不卖了。而智能生态圈的风云色变从格力的手机出土、小米的插线板、TCL的408发布会就会正式开战了吧!年少时,估计大家都对TCL的王牌彩电很是熟悉,而现在的TCL早已跨越多个领域。TCL通讯更是发布手机、手表、APP等多种智能数字化产品,并且整个品牌逐渐向互联网企业快速靠拢,旗下的么么哒手机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TCL通讯如何憋大招与小米死磕:

加速互联网转型的道路,营造智能家居生态

在决定扛着AK去南方时,周鸿祎曾经说过,“手机市场已经不仅仅能用红海来形容,早已是血海一片。但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市场中,找到正确的方式,终归还是能杀出一条血路”。周鸿祎的这句话固然有为自己还未出世的360手机造势的意思,但我们也能感觉出,现在的手机市场的竞争有多么恐怖。但是,手机只是智能家居市场的指挥中心,并不是智能家居生态的全部,未来更多的较量将会体现在手机之外的智能家居设备。

不管怎么说,TCL已经开始向进军互联网的路上,利用自身的智能家居先天优势和结合特色手机发展路径实现多点围攻小米的局势。这也是TCL聪明的地方,中央突破的战术固然最为简单直接,且能够营造为自己营造出一种胜利者的假相,但当所有品牌都在集结兵力,并且采用同样战术的时候,或许更老实一点的办法能得到更为行之有效的结果。只是我想个人认为目标方向的准确固然重要,执行力跟不上的同时TCL通讯很难突破小米建立的防线。

棋盘大局,死磕小米

打造一个生态其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和是否能够为这些用户制定好足够的规则。对于TCL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转变,还是整个企业转型蜕变的过程,以双+战略为基础的互联网+是否真能带TCL通讯更上一层呢?但是从TCL近来的表现来看,只能说他们在努力:

第一,快速的智能家居生态布局。

TCL在3月16日德国举办的CeBIT博览会上,TCL首次对外展示了智能家庭系统等核心技术及产品,包括TCL智能电视、冰箱、空调、空气净化器、路由器、灯具、门禁系统及监控摄像头等组成TCL智能家庭系统的演示环境和以TCL平板电脑作为智能家庭系统的入口,预装的“智能管家”管理中心拥有非常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以模拟化的3D家居场景,并且吸引了中德双方国家副总理的关注。成熟的技术引发一片感叹。对比,抄袭严重的小米公司,TCL的创新和专利小米确实是无法比拟的。但人家小米为啥就能卖得那么好呢?曾经我问过一些做供应链的朋友,他们有一个特点都是超级不喜欢小米。我一直很好奇是为什么?他们基本上都是做电子产品的厂商,例如手环、移动电源、数据线、插板等等,他们曾经拿小米的产品与自己的产品做过对比,发现自己产品的质量都比小米好许多,可因为不会营销,基本就是靠着大厂做代工,没有自己品牌,卖得也一般,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小米用劣质硅胶生产产品,再把价格拉低,搞死很多人。听完这个,我们也许会感慨,是啊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除了把产品做好,还得要会吆喝。要不也只能徒劳无功。也许,你不认可小米的产品,但是你一定会认同小米的营销。TCL是不是也可以从营销这角度来深究一下呢?  

第二,特色机型在手机红海里探头

对于手机市场,如果说2014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相信没有人反对,因为就在这一年,国产手机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翻身仗,不但山寨机被基本肃清,国外手机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跌至冰点。其中,表现出色的黑马TCL通讯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更是取得了位列全球第四的地位。TCL通讯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之多的成绩,其关键因素以慢就快,稳扎稳打,利用特色机型圈出一部分忠于TCL手机的用户。

TCL手机曾经牵手腾讯,在么么哒3N系统中将用户的社交圈做整合,手机通讯录与QQ相结合,将QQ头像、昵称、QQ号等好友信息导入通讯录中;同时用户体验做减法,点开通讯录就可以轻松实现与好友发送QQ消息、抖一抖、语音和视频通话、QQ空间等操作,同时两台手机接触即可互加好友、发送文件。这种突破性的“创新”,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机会。

第三,海外市场将优势明显

如果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开始进行白刃战,那么这绝对会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佰的战争。那么,海外市场将会成为以TCL和小米手机唯一的后勤补给,因为中国手机品牌进军海外,大多以印度、拉美为主,这些市场在智能家居领域与中国有时间差,这就使得海外市场是唯一不受波及的市场,在这个层面,TCL通讯还保留有比较大的优势。

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机销量排名中,三星、苹果、诺基亚、TCL和LG占据前五位,其中TCL通讯是唯一一个挤入前五名的中国手机厂商。TCL通讯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明显会优于小米、魅族品牌。以小米为例,或受困于专利、或受困有海外市场的经验,小米在海外市场可以说举步维艰,而这种资产和经验上的差距,相信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补齐。

另一方面,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TCL通讯海外手机及其它产品的销量为65,860,157台,同比增长31%,而在国内市场,这个数据仅为7,626,930台,现在TCL目前的国外市场的销货量要远远大于国内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内市场,TCL还有着足够的成长空间。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这种为捍卫主场的各自为战,将会牵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实力。毕竟,所有的品牌都会横跨两个市场,而在两个市场合二为一的过程中,所有的战场都是主场,所有的战场都是客场。

今天的TCL通讯位列全球第四,冲刺全球第三。而对于国内,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只是TCL通讯懂得务实向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目前的手机或者是智能家居缺的正是一个愿意花时间去创新和做特色产品的企业。

TCL通讯作为中国第一批手机企业,能够整整存活19年,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但相对于互联网优势横行的小米,TCL通讯的任务紧急而繁重,未来,期待看到更具互联网化的TCL通讯。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杨君君杂潭”或者添加微信yangjunjun420与作者交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TCL

4.2k
  • TCL在广州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 实探全球最大教装展,AI大模型带来新变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TCL通讯悄悄酝酿大招,真的能磕死小米?

海外市场将会成为以TCL和小米手机唯一的后勤补给,因为中国手机品牌进军海外,大多以印度、拉美为主,这些市场在智能家居领域与中国有时间差,这就使得海外市场是唯一不受波及的市场,在这个层面,TCL通讯还保留有比较大的优势。

 

文/杨君君(微信yangjunjun420)

“未来的手机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其背后承载的将会是一个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生态。”并且,它将会成为智能家居的主要战场。因为所有人都想要通过采取“中央突破”这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战术,通过夺取指挥部,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闭环。

那么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目前,手机厂商严重机型重叠,价格拉锯战的同时,谁能在智能家居生态环境下分一杯羹呢?昨日,小米就赤裸裸的展示它对智能家居这块蛋糕的垂涎。同时发布了小米体重秤、小米插线板和小米电视2。不得不说,小米在逐步建立属于小米家族的智能生态系统。纵观手机圈,能与小米一起约架的无非是华为、魅族。而从智能生态圈来看的话格力、TCL通讯算是小米的暗含对手了。手机圈的事情,大家估计都比我还熟悉,在这里我也就不卖了。而智能生态圈的风云色变从格力的手机出土、小米的插线板、TCL的408发布会就会正式开战了吧!年少时,估计大家都对TCL的王牌彩电很是熟悉,而现在的TCL早已跨越多个领域。TCL通讯更是发布手机、手表、APP等多种智能数字化产品,并且整个品牌逐渐向互联网企业快速靠拢,旗下的么么哒手机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TCL通讯如何憋大招与小米死磕:

加速互联网转型的道路,营造智能家居生态

在决定扛着AK去南方时,周鸿祎曾经说过,“手机市场已经不仅仅能用红海来形容,早已是血海一片。但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市场中,找到正确的方式,终归还是能杀出一条血路”。周鸿祎的这句话固然有为自己还未出世的360手机造势的意思,但我们也能感觉出,现在的手机市场的竞争有多么恐怖。但是,手机只是智能家居市场的指挥中心,并不是智能家居生态的全部,未来更多的较量将会体现在手机之外的智能家居设备。

不管怎么说,TCL已经开始向进军互联网的路上,利用自身的智能家居先天优势和结合特色手机发展路径实现多点围攻小米的局势。这也是TCL聪明的地方,中央突破的战术固然最为简单直接,且能够营造为自己营造出一种胜利者的假相,但当所有品牌都在集结兵力,并且采用同样战术的时候,或许更老实一点的办法能得到更为行之有效的结果。只是我想个人认为目标方向的准确固然重要,执行力跟不上的同时TCL通讯很难突破小米建立的防线。

棋盘大局,死磕小米

打造一个生态其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有足够多的用户和是否能够为这些用户制定好足够的规则。对于TCL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性的转变,还是整个企业转型蜕变的过程,以双+战略为基础的互联网+是否真能带TCL通讯更上一层呢?但是从TCL近来的表现来看,只能说他们在努力:

第一,快速的智能家居生态布局。

TCL在3月16日德国举办的CeBIT博览会上,TCL首次对外展示了智能家庭系统等核心技术及产品,包括TCL智能电视、冰箱、空调、空气净化器、路由器、灯具、门禁系统及监控摄像头等组成TCL智能家庭系统的演示环境和以TCL平板电脑作为智能家庭系统的入口,预装的“智能管家”管理中心拥有非常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以模拟化的3D家居场景,并且吸引了中德双方国家副总理的关注。成熟的技术引发一片感叹。对比,抄袭严重的小米公司,TCL的创新和专利小米确实是无法比拟的。但人家小米为啥就能卖得那么好呢?曾经我问过一些做供应链的朋友,他们有一个特点都是超级不喜欢小米。我一直很好奇是为什么?他们基本上都是做电子产品的厂商,例如手环、移动电源、数据线、插板等等,他们曾经拿小米的产品与自己的产品做过对比,发现自己产品的质量都比小米好许多,可因为不会营销,基本就是靠着大厂做代工,没有自己品牌,卖得也一般,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小米用劣质硅胶生产产品,再把价格拉低,搞死很多人。听完这个,我们也许会感慨,是啊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除了把产品做好,还得要会吆喝。要不也只能徒劳无功。也许,你不认可小米的产品,但是你一定会认同小米的营销。TCL是不是也可以从营销这角度来深究一下呢?  

第二,特色机型在手机红海里探头

对于手机市场,如果说2014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相信没有人反对,因为就在这一年,国产手机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翻身仗,不但山寨机被基本肃清,国外手机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跌至冰点。其中,表现出色的黑马TCL通讯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更是取得了位列全球第四的地位。TCL通讯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之多的成绩,其关键因素以慢就快,稳扎稳打,利用特色机型圈出一部分忠于TCL手机的用户。

TCL手机曾经牵手腾讯,在么么哒3N系统中将用户的社交圈做整合,手机通讯录与QQ相结合,将QQ头像、昵称、QQ号等好友信息导入通讯录中;同时用户体验做减法,点开通讯录就可以轻松实现与好友发送QQ消息、抖一抖、语音和视频通话、QQ空间等操作,同时两台手机接触即可互加好友、发送文件。这种突破性的“创新”,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机会。

第三,海外市场将优势明显

如果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开始进行白刃战,那么这绝对会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佰的战争。那么,海外市场将会成为以TCL和小米手机唯一的后勤补给,因为中国手机品牌进军海外,大多以印度、拉美为主,这些市场在智能家居领域与中国有时间差,这就使得海外市场是唯一不受波及的市场,在这个层面,TCL通讯还保留有比较大的优势。

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机销量排名中,三星、苹果、诺基亚、TCL和LG占据前五位,其中TCL通讯是唯一一个挤入前五名的中国手机厂商。TCL通讯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明显会优于小米、魅族品牌。以小米为例,或受困于专利、或受困有海外市场的经验,小米在海外市场可以说举步维艰,而这种资产和经验上的差距,相信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补齐。

另一方面,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TCL通讯海外手机及其它产品的销量为65,860,157台,同比增长31%,而在国内市场,这个数据仅为7,626,930台,现在TCL目前的国外市场的销货量要远远大于国内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内市场,TCL还有着足够的成长空间。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这种为捍卫主场的各自为战,将会牵涉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实力。毕竟,所有的品牌都会横跨两个市场,而在两个市场合二为一的过程中,所有的战场都是主场,所有的战场都是客场。

今天的TCL通讯位列全球第四,冲刺全球第三。而对于国内,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只是TCL通讯懂得务实向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能,目前的手机或者是智能家居缺的正是一个愿意花时间去创新和做特色产品的企业。

TCL通讯作为中国第一批手机企业,能够整整存活19年,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但相对于互联网优势横行的小米,TCL通讯的任务紧急而繁重,未来,期待看到更具互联网化的TCL通讯。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杨君君杂潭”或者添加微信yangjunjun420与作者交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