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没了内地游客 曾经贵得离谱的香港商铺租金要跌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没了内地游客 曾经贵得离谱的香港商铺租金要跌了

那些三年前打破头也想挤进香港铜锣湾广场的商家没有想到,全球“最贵购物区”正在迅速褪色,从小店主到奢侈品商店,大家都开始无法承受高昂的店租。

图片来源:CFP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内地赴港的旅行团数量创下了新低——与上月相比减少了80%;同样创下跌幅纪录的还有香港零售业营业额——目前已经跌至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接下来即将受挫的,是香港黄金地段商铺的租金。

如果搜索2012年的新闻,“香港店铺租金全球最高”、“香港成为全球地价最贵购物区”的题目比比皆是。根据高纬物业当年发布的统计报告,在其调查的62个国家共326个购物地点中,由于租赁需求的强烈刺激,香港铜锣湾以每平方米年平均租金28280美元(约合17.37万元人民币),超越纽约曼克顿第五大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昂贵购物区”,也结束了后者连续11年的“霸主地位”。

而那些三年前打破头也想挤进香港铜锣湾广场的商家没有想到,之后的中央反腐倡廉政策和香港本地示威活动,让内地赴港的游客人数在短短几个月内锐减。而同时,随着日元韩元的贬值,日本和韩国变成了不少游客首选的旅行地点。

游客的流失直接重创了香港的零售业。Paul Tang在铜锣湾核心地段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售卖奶粉与港版书籍,他说今年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25%,现在他做起了代购生意,“总不能在店里干等着客人上门吧。”Paul说。

香港贵得离谱的地租开始受到商家们的诟病,要知道在香港铜锣湾,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店铺,每月租金可高达50万港币(约合39.63万元人民币),而在广州顶级的商铺租金水平也只有香港铜锣湾的1/9。“我们承受不起这么高的房租了,如果业主不降低房租,我们将离开铜锣湾。”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快消品连锁店主管表示。由于去年内地赴港旅客减少了一半,该店的营收减少了30%。

销售额的下滑还源于部分奢侈品牌的调价策略。由于欧元持续贬值,为了平衡全球价格,缩小价差,包括Chanel、Cartier在内的奢侈品品牌纷纷调低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以留住中国消费者在本国购买他们的产品。

收入少了,租金还是一样贵,奢侈品品牌在香港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据路透社报道,目前已有奢侈品品牌在与业主协商,要求将租金下降15%。事实上,这片曾经的“最昂贵购物区”已经逐级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第一太平戴维斯公司(Property consultancy Savills)近期表示,2014年香港黄金地段的平均商铺租金同比下滑8.5%。

这种下降的趋势或许还会持续,目前香港政府有意与中央讨论限制“限制赴港旅客数量”,并限制赴港“一日多行”。而在去年前往香港的4700万游客中,有60%的人会在一天之内返回内地,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水客”。所以一旦该政策落地,势必会给本就缩水的香港零售业造成消极影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没了内地游客 曾经贵得离谱的香港商铺租金要跌了

那些三年前打破头也想挤进香港铜锣湾广场的商家没有想到,全球“最贵购物区”正在迅速褪色,从小店主到奢侈品商店,大家都开始无法承受高昂的店租。

图片来源:CFP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内地赴港的旅行团数量创下了新低——与上月相比减少了80%;同样创下跌幅纪录的还有香港零售业营业额——目前已经跌至2003年以来的最低点;而接下来即将受挫的,是香港黄金地段商铺的租金。

如果搜索2012年的新闻,“香港店铺租金全球最高”、“香港成为全球地价最贵购物区”的题目比比皆是。根据高纬物业当年发布的统计报告,在其调查的62个国家共326个购物地点中,由于租赁需求的强烈刺激,香港铜锣湾以每平方米年平均租金28280美元(约合17.37万元人民币),超越纽约曼克顿第五大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昂贵购物区”,也结束了后者连续11年的“霸主地位”。

而那些三年前打破头也想挤进香港铜锣湾广场的商家没有想到,之后的中央反腐倡廉政策和香港本地示威活动,让内地赴港的游客人数在短短几个月内锐减。而同时,随着日元韩元的贬值,日本和韩国变成了不少游客首选的旅行地点。

游客的流失直接重创了香港的零售业。Paul Tang在铜锣湾核心地段开了一家小店,主要售卖奶粉与港版书籍,他说今年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25%,现在他做起了代购生意,“总不能在店里干等着客人上门吧。”Paul说。

香港贵得离谱的地租开始受到商家们的诟病,要知道在香港铜锣湾,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店铺,每月租金可高达50万港币(约合39.63万元人民币),而在广州顶级的商铺租金水平也只有香港铜锣湾的1/9。“我们承受不起这么高的房租了,如果业主不降低房租,我们将离开铜锣湾。”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快消品连锁店主管表示。由于去年内地赴港旅客减少了一半,该店的营收减少了30%。

销售额的下滑还源于部分奢侈品牌的调价策略。由于欧元持续贬值,为了平衡全球价格,缩小价差,包括Chanel、Cartier在内的奢侈品品牌纷纷调低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以留住中国消费者在本国购买他们的产品。

收入少了,租金还是一样贵,奢侈品品牌在香港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据路透社报道,目前已有奢侈品品牌在与业主协商,要求将租金下降15%。事实上,这片曾经的“最昂贵购物区”已经逐级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第一太平戴维斯公司(Property consultancy Savills)近期表示,2014年香港黄金地段的平均商铺租金同比下滑8.5%。

这种下降的趋势或许还会持续,目前香港政府有意与中央讨论限制“限制赴港旅客数量”,并限制赴港“一日多行”。而在去年前往香港的4700万游客中,有60%的人会在一天之内返回内地,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水客”。所以一旦该政策落地,势必会给本就缩水的香港零售业造成消极影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