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时间就是大脑”,愈早识别、愈早送医、愈早救治,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后期的恢复效果、对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十分重要。打通这条生命通道,需要患者家庭、医疗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2018年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天津市卫生计生委正式发布了天津市卒中急救地图,这不仅标志着网络化脑卒中急救体系初步形成,也为大家共同参与提升脑卒中患者救治效率提供了平台。
天津市首批入选卒中急救地图的医疗机构共35家(见附件或附图),是依据医疗机构目前的卒中救治能力,经过严格筛选和考核确定的,与现有的1个急救中心、6个急救分中心、55个急救站点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脑卒中急救网络。
天津市居民可通过关注“天津卒中急救地图”微信公众号或加载“天津卒中急救地图”微信小程序使用卒中急救地图。目前,卒中急救地图具备指导识别中风、展示入选医疗机构名单、坐落地址和按距离排序、线路导航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等功能。未来,卒中急救地图的功能还将向智能化发展,为群众、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卒中救治医疗机构等提供更高效的支持。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卒中中心建设,规范卒中诊疗管理,大力推广静脉溶栓等适宜技术,仅2014至2017年就让超过1万名患者避免残疾,减轻了相关经济负担超过7个亿。近年来,天津市静脉溶栓量以平均每年26.36%的速率增长,患者到达医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平均时间却平稳下降,由2014年的69分钟降至目前的47.77分钟,这充分说明了天津市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和各科室的相互协作更加顺畅规范,社会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也越来越透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加强脑卒中救治网络建设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环节。今后,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预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探索建立心脑血管重大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体系,不断强化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早诊早治,积极推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逐步打造我市脑卒中“1小时黄金时间救治圈”,尽快降低天津市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附件
我市卒中急救地图第一批入选医疗机构
(排名不分先后)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天津市人民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天津市海河医院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天津市泰达医院
天津市西青医院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
海洋石油总医院
天津港口医院
天津市黄河医院
天津市第一医院
天津市红桥医院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