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州花都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政务服务“花都速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州花都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政务服务“花都速度”

目前,广州花都区政务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一门进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作者:吕绍刚、李语

今年以来,广州花都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目前,该区政务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一门进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据统计,1—9月份,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业务60035宗,同比增长20.35%,已办结59990宗,办结率100%。同时,新批企业7863户,同比增长3.86%,而新批外资企业48户,新批外资投资总额(含增资数)639817万元。

该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代办模式由“协调代办”向“全程代办”模式转变,开展立体化项目服务,创建花都特色“重点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截至10月15日,纳入区重点产业项目库项目共52个,累计投资总额335.07亿元,预计产值759.35亿元,税收42.04亿元。

互联网+政务服务 简化流程让群众少跑路

花都区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并整合全区网上办事统一入口,推进“一网一窗”系统平台建设,通过“花都区政务服务平台”协调各职能部门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任一窗可办全部事。

国规、住建、食药监、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实现了系统对接。花都区级24个行政审批部门的584项事项、街镇级402项事项已经实现一窗综合受理,并实现事项100%预约功能。全区388个行政许可事项、156个公共服务事项均可通过网上进行申报。

同时,该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办理涉及的申报材料进行调减,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材料清单,申请材料由原来的32份减至12份,减幅达50%。

花都区将合并办理事项纳入集成服务,由区政务服务中心使用综合受理平台进行受理,开展网上预审,完成窗口综合受理与后台业务审批系统对接,打通审批信息通道,按照“并联审批+集中审批”要求,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实行并联审批、一窗通办,提升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企业办证由原来40个工作日办结流程被压缩到3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缩93%。

花都区还推出新开办企业“照章税银”全流程网办联办模式,将服务范围扩大到银行网点,拟开办企业只需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网点,递交一套资料便可办理,最快半天就能完成所有环节。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7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半个工作日,比全国平均时间8.5个工作日减少8个工作日。

而在商事登记改革方面,花都区着力打造新型O2O商事登记帮办服务,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置商事登记服务引导员,对商事主体提供服务,并开通“双向快递”服务,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一条龙服务。

此外,花都区还提供网上办理短信及时提醒服务,及时将重要环节信息反馈给申请人。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1353户,注册资本1921.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5%和35.51%。

推进信息化建设 实现跨城通办进基层

随着广佛两地经济与社会融合加深,为提升广佛两市人民幸福感,2017年11月,花都区和佛山南海区首次实现行政审批跨城通办,第一批共推出4个跨城通办事项。

花都区与佛山南海行政中心通过部署“市民之家”自助服务终端机,与自助终端机厂家合作,将工商名称核准、城管临时占道经营等事项放到自助终端机上办理,实现政务信息查询、材料证明打印、税费处罚缴款等事项的跨区域自助办理。

基于与南海区的跨城通办经验模式,今年花都区又与佛山三水区紧密合作。9月25日,佛山三水区正式印发了第一批“广佛跨城通办”事项188项,主要涵盖工商、卫计、食药监、人社、农林渔业等。其中,白云区代三水区办理的事项38项,花都区代三水区办理的事项188项,三水区代白云区办理的事项43项,三水区代花都区办理的事项210项。

10月25日,三水、花都首个跨城通办事项办结。准备在三水区开办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州市民吴某,在花都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身份校验、人脸识别、数据采集等步骤,总共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由佛山市商事主体登记自助终端核发的营业执照。

花都区与佛山三水区两地通过办事系统互用、服务终端共享、物流传输送达等方式,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界协同、运转高效的广佛两地政务“跨城通办”服务模式,实现“窗口收件、两地互通、限时办结”,方便广佛两地群众就近办事。

花都区不断推进信息化政府服务进基层。花都区各部门、各街镇、各村居千兆光纤均已接通,全区188个行政村、64个社区,全部在网办大厅建成村(居)办事点,三级政务服务机构使用统一的综合受理系统,为企业群众构建区、街(镇)、村(居)三级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各街镇政务服务大厅也设立了远程视频咨询窗(点),办事群众可通过远程视频咨询各类服务。

区、镇街及部分村居还部署了邮政“蜜蜂箱”,“蜜蜂箱”终端加载了政务服务功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有关事项。另外,花都区绿色金融政务服务分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系统,实现了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高效率”办理模式。

重点项目全程代办 “保姆式”服务创广州先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花都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重点产业项目全程代办。专门成立了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建立以中心工作人员、企业项目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专员组成的工作团队,结合行政职能部门,依托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专职无偿帮办服务。

在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过程中,针对重点产业项目企业不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找谁做”的问题,花都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对企业拿到地后,到开工建设涉及的30多个部门133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绘制了全市首张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项目报建流程图,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审批环节、责任部门及须由项目方负责的工作、资料等,并通过实操对流程图的部分审批环节进行持续微调和优化,让外行人能看得懂、办事人能办成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针对各类项目报建的不同要求难以在一张图上展示的问题,花都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系统梳理各类项目报建审批流程,结合各审批(办理)部门最新办事指南以及大量代办项目实践案例,整理编制了《花都区重点产业项目代办报建手册》,梳理汇总了39大类审批服务事项,将报建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工作要点等全部纳入,并根据工作实际按程序进行调减、调增,成为全区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报建最全面、最权威的办事指南,对于其他项目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指导性意义。

为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效率,根据《花都区重点产业项目代办报建手册》,花都区指导企业提前准备报建资料,及时查缺补漏,加快设计等第三方工作进度,对报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多部门协调会,面对面进行现场咨询、答疑和指导,为企业一次性解决多项问题。

针对省级、市级重点项目,花都区进行“容缺预审”,并专门制作了《花都区重点产业项目资料袋》,统一发放给项目单位,用于办理审批事项入件递交给各审批部门,区别于普通项目优先审批,力争以最大限度缩减审批时间、以最快速度跑完报建流程、以最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

如今,花都区已顺利实现了最快15个工作日完成项目从报建到开工建设的所有手续,普通项目总体报建时间由也原来的18个月缩短到6个月以内,其中职能部门审批时间从81个工作日缩短到45个工作日。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广州花都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政务服务“花都速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州花都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政务服务“花都速度”

目前,广州花都区政务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一门进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作者:吕绍刚、李语

今年以来,广州花都区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目前,该区政务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一门进驻”“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据统计,1—9月份,花都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业务60035宗,同比增长20.35%,已办结59990宗,办结率100%。同时,新批企业7863户,同比增长3.86%,而新批外资企业48户,新批外资投资总额(含增资数)639817万元。

该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代办模式由“协调代办”向“全程代办”模式转变,开展立体化项目服务,创建花都特色“重点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截至10月15日,纳入区重点产业项目库项目共52个,累计投资总额335.07亿元,预计产值759.35亿元,税收42.04亿元。

互联网+政务服务 简化流程让群众少跑路

花都区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并整合全区网上办事统一入口,推进“一网一窗”系统平台建设,通过“花都区政务服务平台”协调各职能部门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任一窗可办全部事。

国规、住建、食药监、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实现了系统对接。花都区级24个行政审批部门的584项事项、街镇级402项事项已经实现一窗综合受理,并实现事项100%预约功能。全区388个行政许可事项、156个公共服务事项均可通过网上进行申报。

同时,该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落实“放管服”改革,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办理涉及的申报材料进行调减,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材料清单,申请材料由原来的32份减至12份,减幅达50%。

花都区将合并办理事项纳入集成服务,由区政务服务中心使用综合受理平台进行受理,开展网上预审,完成窗口综合受理与后台业务审批系统对接,打通审批信息通道,按照“并联审批+集中审批”要求,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实行并联审批、一窗通办,提升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企业办证由原来40个工作日办结流程被压缩到3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缩93%。

花都区还推出新开办企业“照章税银”全流程网办联办模式,将服务范围扩大到银行网点,拟开办企业只需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网点,递交一套资料便可办理,最快半天就能完成所有环节。企业开办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7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半个工作日,比全国平均时间8.5个工作日减少8个工作日。

而在商事登记改革方面,花都区着力打造新型O2O商事登记帮办服务,在区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置商事登记服务引导员,对商事主体提供服务,并开通“双向快递”服务,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一条龙服务。

此外,花都区还提供网上办理短信及时提醒服务,及时将重要环节信息反馈给申请人。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1353户,注册资本1921.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55%和35.51%。

推进信息化建设 实现跨城通办进基层

随着广佛两地经济与社会融合加深,为提升广佛两市人民幸福感,2017年11月,花都区和佛山南海区首次实现行政审批跨城通办,第一批共推出4个跨城通办事项。

花都区与佛山南海行政中心通过部署“市民之家”自助服务终端机,与自助终端机厂家合作,将工商名称核准、城管临时占道经营等事项放到自助终端机上办理,实现政务信息查询、材料证明打印、税费处罚缴款等事项的跨区域自助办理。

基于与南海区的跨城通办经验模式,今年花都区又与佛山三水区紧密合作。9月25日,佛山三水区正式印发了第一批“广佛跨城通办”事项188项,主要涵盖工商、卫计、食药监、人社、农林渔业等。其中,白云区代三水区办理的事项38项,花都区代三水区办理的事项188项,三水区代白云区办理的事项43项,三水区代花都区办理的事项210项。

10月25日,三水、花都首个跨城通办事项办结。准备在三水区开办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州市民吴某,在花都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身份校验、人脸识别、数据采集等步骤,总共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由佛山市商事主体登记自助终端核发的营业执照。

花都区与佛山三水区两地通过办事系统互用、服务终端共享、物流传输送达等方式,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界协同、运转高效的广佛两地政务“跨城通办”服务模式,实现“窗口收件、两地互通、限时办结”,方便广佛两地群众就近办事。

花都区不断推进信息化政府服务进基层。花都区各部门、各街镇、各村居千兆光纤均已接通,全区188个行政村、64个社区,全部在网办大厅建成村(居)办事点,三级政务服务机构使用统一的综合受理系统,为企业群众构建区、街(镇)、村(居)三级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各街镇政务服务大厅也设立了远程视频咨询窗(点),办事群众可通过远程视频咨询各类服务。

区、镇街及部分村居还部署了邮政“蜜蜂箱”,“蜜蜂箱”终端加载了政务服务功能,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有关事项。另外,花都区绿色金融政务服务分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系统,实现了商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高效率”办理模式。

重点项目全程代办 “保姆式”服务创广州先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花都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重点产业项目全程代办。专门成立了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建立以中心工作人员、企业项目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专员组成的工作团队,结合行政职能部门,依托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企业提供专职无偿帮办服务。

在提供全程代办服务过程中,针对重点产业项目企业不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找谁做”的问题,花都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对企业拿到地后,到开工建设涉及的30多个部门133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绘制了全市首张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项目报建流程图,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的每一个审批环节、责任部门及须由项目方负责的工作、资料等,并通过实操对流程图的部分审批环节进行持续微调和优化,让外行人能看得懂、办事人能办成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针对各类项目报建的不同要求难以在一张图上展示的问题,花都区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系统梳理各类项目报建审批流程,结合各审批(办理)部门最新办事指南以及大量代办项目实践案例,整理编制了《花都区重点产业项目代办报建手册》,梳理汇总了39大类审批服务事项,将报建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工作要点等全部纳入,并根据工作实际按程序进行调减、调增,成为全区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报建最全面、最权威的办事指南,对于其他项目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指导性意义。

为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效率,根据《花都区重点产业项目代办报建手册》,花都区指导企业提前准备报建资料,及时查缺补漏,加快设计等第三方工作进度,对报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多部门协调会,面对面进行现场咨询、答疑和指导,为企业一次性解决多项问题。

针对省级、市级重点项目,花都区进行“容缺预审”,并专门制作了《花都区重点产业项目资料袋》,统一发放给项目单位,用于办理审批事项入件递交给各审批部门,区别于普通项目优先审批,力争以最大限度缩减审批时间、以最快速度跑完报建流程、以最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

如今,花都区已顺利实现了最快15个工作日完成项目从报建到开工建设的所有手续,普通项目总体报建时间由也原来的18个月缩短到6个月以内,其中职能部门审批时间从81个工作日缩短到45个工作日。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广州花都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政务服务“花都速度”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