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谭蔚泓院士:人类在攻克癌症上有所进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谭蔚泓院士:人类在攻克癌症上有所进展

“人类在攻克癌症上逐渐有一些进展,但我不觉得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2018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摄影:刘素楠

“人类在攻克癌症上逐渐有一些进展,但我不觉得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2018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道。

他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

谭蔚泓针对白血病、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肝癌等癌细胞的特有生物标志物,筛选出不同的核酸适体,可用于精准抗癌,有望造福数以万计癌症患者。也正因此,他被媒体称为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刚狼”。

谭蔚泓院士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摄影:刘素楠

提问:有报道称,你最大的梦想是研制出真正用于癌症靶向治疗的新药。癌症可以被治愈吗?

谭蔚泓:今天早上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Alberts)教授说,癌症不是一种病,需要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人类在攻克癌症上逐渐有一些进展,但我不觉得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

现在人类现在胰腺癌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发现早的话,可以治愈一段时间,当然,将来可能还会发生。我有个同事,胰腺癌,45岁左右,通过手术,5年以后还没有复发。以往胰腺癌5年成活率在5%,但是现在的医学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医学成就的得来与我们国家支持基础研究、与教授们在实验室的辛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

提问: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用人工智能辅助研究新药,你对此有何看法?

谭蔚泓: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是完全从一步一步合成,经过多年工作才能找到好多药物,而是通过智能合成,来寻找帮助药物小分子。这条路在化学界还刚刚起步,这次开会,斯坦福的张首晟教授讲到,人工智能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在医药领域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尤其在药物试剂、诊断方面,我觉得应该会有很大前景。

提问:大概能缩短多长时间?

谭蔚泓:这个很难说,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原来一个新药的研制至少要花十年时间,通过人工智能的话,我觉得很难说,可能5年,可能3年,不同的药和不同的病花费的时间不同。但我相信,人工智能肯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为新药研制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提问:今天上午举办的生命科学论坛,演讲者大部分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现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的融合程度如何?

谭蔚泓:从上午的论坛就可以看出来,生命科学与分子科学紧密相连。上午论坛的题目是生命科学,但所有演讲者是在化学领域获得诺奖。这也给年轻人一些鼓舞。实际上,化学与生命、材料,与所有日常起居、未来人类健康紧密相关。我们希望在分子层面上,去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在分子层面去做诊断和治疗。这也是为什么,去年5月份,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办了分子医学研究院,我们相信,分子科学一定可以推动医学的发展。

提问:你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

谭蔚泓:我们在制配新药和产前诊断上面有新进展。

我们的研究团队把有核红细胞从怀孕母亲的外周血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后就可以对有核红细胞进行基因测序,从而甄别胎儿是否存在可能的遗传病。这是完全无创的检查。以前需要通过检查胎儿的脐带细胞来做,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现在,只需通过胎儿脱落到母亲外周血中的有核红细胞来进行产前诊断,我觉得这是革命性的一种方法。

提问:治疗癌症的药物在不断更新,但是癌细胞很聪明,是否存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

谭蔚泓:这也是为什么癌症药物有抗药性的问题。一个癌细胞在适应某种药物之后就产生了免疫体系,使药物失去效果,这就是在癌症治疗中难以攻克的难题——耐药性。好不容易花费不少时间开发了一种新药,结果用了几年之后,癌细胞本身又开发了抵抗药效的机制。

提问: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有何建议?

谭蔚泓:今天几个学者反复提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太长,真正成为独立学者的过程太复杂。原因很多,一个是现在科研成果更难以得到,另外,这也是一个科研体系的结果。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在美国也是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美国还要好一点。北大、上海交大等顶尖学校已经开始实行独立PI制,年轻研究者从博士毕业到学校工作之后,可以开自己的实验室,以此推动年轻人尽早进入科研。

很多诺奖得主回忆起自己的研究历程时表示,他们都是在30到40岁之间,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今天,很多年轻人到40岁还没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极大限制了这些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谭蔚泓院士:人类在攻克癌症上有所进展

“人类在攻克癌症上逐渐有一些进展,但我不觉得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2018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摄影:刘素楠

“人类在攻克癌症上逐渐有一些进展,但我不觉得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2018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道。

他长期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解决了分析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生物分析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做了大量系统的原创性工作。

谭蔚泓针对白血病、肺癌、乳腺癌、胰腺癌和肝癌等癌细胞的特有生物标志物,筛选出不同的核酸适体,可用于精准抗癌,有望造福数以万计癌症患者。也正因此,他被媒体称为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刚狼”。

谭蔚泓院士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摄影:刘素楠

提问:有报道称,你最大的梦想是研制出真正用于癌症靶向治疗的新药。癌症可以被治愈吗?

谭蔚泓:今天早上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Alberts)教授说,癌症不是一种病,需要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人类在攻克癌症上逐渐有一些进展,但我不觉得我们能够攻克癌症,因为人体是一个太复杂的系统。

现在人类现在胰腺癌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发现早的话,可以治愈一段时间,当然,将来可能还会发生。我有个同事,胰腺癌,45岁左右,通过手术,5年以后还没有复发。以往胰腺癌5年成活率在5%,但是现在的医学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医学成就的得来与我们国家支持基础研究、与教授们在实验室的辛苦工作是紧密相关的。

提问: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了用人工智能辅助研究新药,你对此有何看法?

谭蔚泓: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是完全从一步一步合成,经过多年工作才能找到好多药物,而是通过智能合成,来寻找帮助药物小分子。这条路在化学界还刚刚起步,这次开会,斯坦福的张首晟教授讲到,人工智能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在医药领域取得革命性的进步,尤其在药物试剂、诊断方面,我觉得应该会有很大前景。

提问:大概能缩短多长时间?

谭蔚泓:这个很难说,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原来一个新药的研制至少要花十年时间,通过人工智能的话,我觉得很难说,可能5年,可能3年,不同的药和不同的病花费的时间不同。但我相信,人工智能肯定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为新药研制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提问:今天上午举办的生命科学论坛,演讲者大部分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现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的融合程度如何?

谭蔚泓:从上午的论坛就可以看出来,生命科学与分子科学紧密相连。上午论坛的题目是生命科学,但所有演讲者是在化学领域获得诺奖。这也给年轻人一些鼓舞。实际上,化学与生命、材料,与所有日常起居、未来人类健康紧密相关。我们希望在分子层面上,去了解疾病产生的原理,在分子层面去做诊断和治疗。这也是为什么,去年5月份,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办了分子医学研究院,我们相信,分子科学一定可以推动医学的发展。

提问:你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

谭蔚泓:我们在制配新药和产前诊断上面有新进展。

我们的研究团队把有核红细胞从怀孕母亲的外周血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后就可以对有核红细胞进行基因测序,从而甄别胎儿是否存在可能的遗传病。这是完全无创的检查。以前需要通过检查胎儿的脐带细胞来做,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现在,只需通过胎儿脱落到母亲外周血中的有核红细胞来进行产前诊断,我觉得这是革命性的一种方法。

提问:治疗癌症的药物在不断更新,但是癌细胞很聪明,是否存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

谭蔚泓:这也是为什么癌症药物有抗药性的问题。一个癌细胞在适应某种药物之后就产生了免疫体系,使药物失去效果,这就是在癌症治疗中难以攻克的难题——耐药性。好不容易花费不少时间开发了一种新药,结果用了几年之后,癌细胞本身又开发了抵抗药效的机制。

提问: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有何建议?

谭蔚泓:今天几个学者反复提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太长,真正成为独立学者的过程太复杂。原因很多,一个是现在科研成果更难以得到,另外,这也是一个科研体系的结果。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在美国也是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美国还要好一点。北大、上海交大等顶尖学校已经开始实行独立PI制,年轻研究者从博士毕业到学校工作之后,可以开自己的实验室,以此推动年轻人尽早进入科研。

很多诺奖得主回忆起自己的研究历程时表示,他们都是在30到40岁之间,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今天,很多年轻人到40岁还没有自己的独立实验室,极大限制了这些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