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金庸(原名查良镛)“侠隐”,享年94岁。
忘掉金庸,相忘于江湖,让侠义照进现实,华人文化符号式的人物,怎么可能轻易忘掉呢?
金庸“侠隐”,追忆不同时代,展开一个华人精神世界。这是原本想到的标题,这个题目起得很大,大到心慌怕写不下去,大到超出一个人正常的生命时限,大到无法用一生来读懂时代的变化,但这就是人生就是文字构筑的精神家园,恰巧,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我写的文字,刚好被你看到。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杨过,郭靖、小龙女,张无忌、赵敏,胡斐……刀光剑影豪情万丈的侠义世界,这是金庸的江湖。忘掉金庸,这江湖侠义已然融入我们的文化印记里。
我们相识于江湖,我们不如相忘于江湖。不同时代的历史,先略过不讲!怀旧的人必然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江湖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每一次深沉的追忆就像海浪奔袭而去,那么我们正在被时间推赶,因为你我的一生,无非渡人亦渡己。不止金庸的小说,孔子,庄子,老子渡了千年的国与民,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奄渡了几百年的情与义,鲁迅、巴金、王小波渡了几十年的思与理!他们本身就是时代汪洋里的先锋。在不同时代,有星河灿烂,有波涛浩瀚,也有江湖风云,金庸就在这个江湖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忘掉金庸,不是要我们忘掉他和他的作品,而是我们不必强求去记住。江湖的称谓最早出自《庄子 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意为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的干涸小洼,以口沫互相润湿对方,一起追忆起昔日在江河湖海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岁月。古龙去世时,乔奇写下: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小李飞刀和楚留香一直都在,杨过和萧峰也不曾被忘记,此刻的我们像无数条互吐泡泡的鱼儿,我们缅怀的其实就是曾经的沧海,现实就是波澜不惊的湖水。我们无法忘掉金庸,正如无法相忘于江湖。
我们具有相同文化印记,如文字印记,家乡印记,歌曲印记,时代印记,以及增长的年龄消失的时间,金庸的“侠隐”与外公在同一年,这让我更加悲伤。在华人世界里,金庸就是大侠式的人物,而外公就是我心目中的大侠。这是属于我的人生印记。在《笑傲江湖》后记里有一句金庸的武侠小说生涯总结:“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正如《基督山伯爵》、《哈姆雷特》、《红楼梦》这些经典文学作品,其中的人性描写精细入微入木三分,因此具有强大生命力。
写关于时间和情感的时候,越来越理解有感而发,感同身受的境界了!武侠世界毕竟是虚幻的,你可以互相倾诉衷肠或沉默不语,我们都无法避免跋山涉水,生离死别,不如相忘于江湖,回到现实,去感受,去体验,去生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古龙借燕十三说的,也是现代江湖的开端,武侠的结局可以看到,但我们人生的结局如何看得清,那么即使做不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应该具有行侠仗义的品格,忘掉金庸,我们身在江湖已久。
人生不就像渡海吗?从这一端随着浪潮和同行者到另一端,如佛家密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到彼岸去吧!人生终会渡过,终会离别,忘掉这个结果,唯有当下的生活最真实。“世人身处无常里,却又不解无常。"我们想处于同一个时代,却不解这个时代。幸好,华人的精神世界有那么一个江湖,我们可以在武侠世界和现实世界中转换,虚虚实实以至于忘掉了曾经的江湖。事实上,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情仇,就会有江湖。
今年,余光中和金庸只是先走一步!我的江湖故事才刚刚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