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移动电话普及率超100% 用户规模面临天花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移动电话普及率超100% 用户规模面临天花板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三季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00941.HK)2018年第三季度营运收入同比下滑2.6%,是近年来首次营收下滑。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三家运营商在履行国家提出的“降费提速”要求,但是流量单价的降幅并没有带来足够的用户量增加。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三季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00941.HK)2018年第三季度营运收入同比下滑2.6%,是近年来首次营收下滑。

就上述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向中国移动方面询问营收同比下滑的原因,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尚未给出回复。

此外,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 的营收虽实现同比增长,但营收增幅均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三大运营商不仅面临着主营业务的用户增量见顶状况,在其他营收项目方面,也存在着销售产品收入下滑、新业务尚未形成主要盈利模式等问题。

增量见顶?

电信业从业者王灿(化名)还保存着一张安徽电信在今年9月开展校园业务时印发的宣传单页,上面赫然写着“1元/月”的大字。

“如果你充值50元,四年大学不超套餐可以用48个月,离校的时候销户,还要倒找你两元。我想四年的电费都不止这么点。”中国电信人士王灿告诉记者,在他们当地的校园业务是九元一个月,今年全国各地除了北上广地区,都呈现出校园套餐价格极端低廉的状况。

校园业务的现状只是运营商当前境遇的缩影。

“校园市场暴露出了一个运营商可怕的业务发展逻辑:要量不要收入。”王灿告诉记者,内在原因是运营商收入模式的单一,电信产品不是快消品,所以实际可发展的用户群越来越少,增量不增收导致对增量要求更多。“恶性循环,发展指标一年比一年高,但发展空间一年比一年小。”王灿说道。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18年第三季度营运收入为1759亿元,2017年第三季度为1806亿元,同比下滑2.6%。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1623 亿元,而上年同期数据为1673亿元,同比下滑3%。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三家运营商在履行国家提出的“降费提速”要求,但是流量单价的降幅并没有带来足够的用户量增加。

从运营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的增速总体呈下滑趋势。中国联通(600050.SH)7~9月出账用户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49%、12.52%和11.9%,中国移动7~9月出账用户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61%、4.49%和4.42%,中国电信(00728.HK)7~9月出账用户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3.22%、23.55%和22.23%。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102.5%,目前增量市场所剩无几。

从去年年初开始,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互联网套餐,如腾讯大王卡、移动王卡等。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套餐不仅吸引很多人办第二张卡,同时也促进了流量使用的增加。在今年9月份,每月每户的使用流量平均为5GB,而在去年9月份为2GB左右。

但是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付亮认为,短视频、游戏等应用已经将流量释放出来,现有产品已很难刺激流量进一步增加。同时,每月20GB的“不限量”流量套餐也让运营商更难通过刺激使用量而增加收益。

此外,运营商还受到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影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从2018年7月1日起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也就是本省或者本地和全国流量将不存在资费差异。

合约机困局

除通信服务外,作为运营商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即销售产品及其他的收入规模也面临萎缩。所谓“销售产品”指的就是在运营商服务大厅里销售的合约机及裸机等产品。

由于具体业务收入仅在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记者查阅三大运营商半年报发现,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销售产品收入及其他收入为357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09亿元相比下滑12.7%。此外,中国电信的该项业务也由2017年上半年的192亿元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162亿元。

据悉,最早做合约机的是中国联通,在3G时代,市场上没有中国联通采用的CDMA制式网络终端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便采用“手机+卡”方式,后因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制式不同,手机不能混用,再加之当时手机价格昂贵,于是延用了上述方法。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合约机类套餐产品的形式多为充话费送手机,或买手机顺便再开通账号,但这两种形式卖出的手机价格基本等于乃至低于成本价,运营商谋求的不是出售终端赚取利润,而是在终端里安装运营商的APP(如中国移动的咪咕阅读、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中国联通的沃音乐等),提供收费服务,或者借此拉新、扩大用户规模,以暂时的小幅亏损,来换取未来的长期现金流。“来自增值服务和流量的收入肯定是持续增长的,这也是运营商能持续十几年开展此类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人士说。

记者走访数家运营商的营业厅发现,目前的合约机基本上与手机市场的价格无差别,只是捆绑办理的手机卡会返话费,但用户需要保证每个月有一定的消费数额。

中国电信营业厅的一名为张丽(化名)的店员告诉记者,以前购买合约机,手机能便宜500~800元,但从去年4月份开始,店里就没有这样便宜的合约机了,原因在于很多人买完合约机,第二个月就注销号码,对运营商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以前苹果7裸机卖5288元,如果你承诺办合约才3399元,省了大约两千元,第二个月你就把号撤了,那么中国电信挣什么钱呀,所以不搞这活动了。”张丽说道。

付亮告诉记者,中国移动的营收下滑,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销售终端产品的收入减少,中国电信的终端产品销售收入也有大幅减少,一方面是买合约机的人变少了,另一方面是运营商终端补贴减少,进而终端产品销售收入减少。

但另一方面,补贴优惠减少也降低了成本,中国电信的商品销售成本从去年的171亿元下降至142亿元,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营收压力。

新的盈利点

传统的通信服务和产品销售增长放缓,运营商也正在寻求新的盈利点。

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运营商作为管道的资源来打包一些服务,是运营商正在探索新道路。比如今年世界杯期间,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视频间接获得赛事转播权,并借此推出定向流量套餐。

付亮告诉记者,运营商早已尝试过互联网产品,然而企业相对僵化的管理方式导致无法像互联网企业那样灵活地调整战略。互联网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有一段时间为了抢占用户而“烧钱”,但运营商的管理模式要求进入一个业务需要有一个规划,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

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虽然能够借助互联网公司来提高收入,但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上,运营商想要从单纯的管道实现转型,将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咪咕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优酷的竞争对手。”付亮说道。

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运营商内部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地方研发实力强,有些地方开发能力弱,但总体而言,运营商自己研发的少,多半是找外包找软件合作商,打着运营商的背景去做项目。”王灿告诉记者,运营商过于依仗行业地位,而欠缺核心能力,比如网络运营多是代理运维公司做,运营商的维护人员其实只是监工,时间久了业务能力也就退化了;软件大多是第三方公司开发,自己只承担了网络接入这部分工作,公司难以培养出IT人才,也难以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科技。

缺乏核心技术和运营实力,这一观点从多位运营商内部员工处也得到了印证。

作为一名入职两年的中国联通员工,林冰认为,运营商不掌握设备和技术很正常,因为并非业务范畴内。但他也坦承运营商确实在技术方面有很多欠缺。

从中国电信跳槽至华为的王斌(化名)告诉记者,在某项云计算服务项目中,华为与中国电信达成合作,然而华为具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的专利,中国电信则只是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表示,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就是网络接入,这也是其他产业公司不可替代的能力,未来只需要提高网络质量,比如发展5G技术。

记者就增速放缓等上述问题向三大运营商方面询问,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作回应。

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移动电话普及率超100% 用户规模面临天花板

最新更新时间:11/07 11: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电信

3.8k
  • 科技早报|刘强东AI数字人直播观看人次超两千万;百川智能回应最新融资情况
  • 中国电信将于年内开源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移动电话普及率超100% 用户规模面临天花板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三季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00941.HK)2018年第三季度营运收入同比下滑2.6%,是近年来首次营收下滑。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三家运营商在履行国家提出的“降费提速”要求,但是流量单价的降幅并没有带来足够的用户量增加。

近日,三大运营商陆续发布三季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00941.HK)2018年第三季度营运收入同比下滑2.6%,是近年来首次营收下滑。

就上述情况,《中国经营报》记者向中国移动方面询问营收同比下滑的原因,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尚未给出回复。

此外,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电信 和中国联通 的营收虽实现同比增长,但营收增幅均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三大运营商不仅面临着主营业务的用户增量见顶状况,在其他营收项目方面,也存在着销售产品收入下滑、新业务尚未形成主要盈利模式等问题。

增量见顶?

电信业从业者王灿(化名)还保存着一张安徽电信在今年9月开展校园业务时印发的宣传单页,上面赫然写着“1元/月”的大字。

“如果你充值50元,四年大学不超套餐可以用48个月,离校的时候销户,还要倒找你两元。我想四年的电费都不止这么点。”中国电信人士王灿告诉记者,在他们当地的校园业务是九元一个月,今年全国各地除了北上广地区,都呈现出校园套餐价格极端低廉的状况。

校园业务的现状只是运营商当前境遇的缩影。

“校园市场暴露出了一个运营商可怕的业务发展逻辑:要量不要收入。”王灿告诉记者,内在原因是运营商收入模式的单一,电信产品不是快消品,所以实际可发展的用户群越来越少,增量不增收导致对增量要求更多。“恶性循环,发展指标一年比一年高,但发展空间一年比一年小。”王灿说道。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18年第三季度营运收入为1759亿元,2017年第三季度为1806亿元,同比下滑2.6%。其中通信服务收入为1623 亿元,而上年同期数据为1673亿元,同比下滑3%。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三家运营商在履行国家提出的“降费提速”要求,但是流量单价的降幅并没有带来足够的用户量增加。

从运营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的增速总体呈下滑趋势。中国联通(600050.SH)7~9月出账用户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2.49%、12.52%和11.9%,中国移动7~9月出账用户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61%、4.49%和4.42%,中国电信(00728.HK)7~9月出账用户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3.22%、23.55%和22.23%。

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102.5%,目前增量市场所剩无几。

从去年年初开始,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互联网套餐,如腾讯大王卡、移动王卡等。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套餐不仅吸引很多人办第二张卡,同时也促进了流量使用的增加。在今年9月份,每月每户的使用流量平均为5GB,而在去年9月份为2GB左右。

但是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付亮认为,短视频、游戏等应用已经将流量释放出来,现有产品已很难刺激流量进一步增加。同时,每月20GB的“不限量”流量套餐也让运营商更难通过刺激使用量而增加收益。

此外,运营商还受到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影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从2018年7月1日起取消国内手机流量“漫游”费,也就是本省或者本地和全国流量将不存在资费差异。

合约机困局

除通信服务外,作为运营商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即销售产品及其他的收入规模也面临萎缩。所谓“销售产品”指的就是在运营商服务大厅里销售的合约机及裸机等产品。

由于具体业务收入仅在半年报和年报中披露,记者查阅三大运营商半年报发现,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的销售产品收入及其他收入为357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09亿元相比下滑12.7%。此外,中国电信的该项业务也由2017年上半年的192亿元下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162亿元。

据悉,最早做合约机的是中国联通,在3G时代,市场上没有中国联通采用的CDMA制式网络终端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便采用“手机+卡”方式,后因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制式不同,手机不能混用,再加之当时手机价格昂贵,于是延用了上述方法。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合约机类套餐产品的形式多为充话费送手机,或买手机顺便再开通账号,但这两种形式卖出的手机价格基本等于乃至低于成本价,运营商谋求的不是出售终端赚取利润,而是在终端里安装运营商的APP(如中国移动的咪咕阅读、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中国联通的沃音乐等),提供收费服务,或者借此拉新、扩大用户规模,以暂时的小幅亏损,来换取未来的长期现金流。“来自增值服务和流量的收入肯定是持续增长的,这也是运营商能持续十几年开展此类业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人士说。

记者走访数家运营商的营业厅发现,目前的合约机基本上与手机市场的价格无差别,只是捆绑办理的手机卡会返话费,但用户需要保证每个月有一定的消费数额。

中国电信营业厅的一名为张丽(化名)的店员告诉记者,以前购买合约机,手机能便宜500~800元,但从去年4月份开始,店里就没有这样便宜的合约机了,原因在于很多人买完合约机,第二个月就注销号码,对运营商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以前苹果7裸机卖5288元,如果你承诺办合约才3399元,省了大约两千元,第二个月你就把号撤了,那么中国电信挣什么钱呀,所以不搞这活动了。”张丽说道。

付亮告诉记者,中国移动的营收下滑,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销售终端产品的收入减少,中国电信的终端产品销售收入也有大幅减少,一方面是买合约机的人变少了,另一方面是运营商终端补贴减少,进而终端产品销售收入减少。

但另一方面,补贴优惠减少也降低了成本,中国电信的商品销售成本从去年的171亿元下降至142亿元,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营收压力。

新的盈利点

传统的通信服务和产品销售增长放缓,运营商也正在寻求新的盈利点。

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利用运营商作为管道的资源来打包一些服务,是运营商正在探索新道路。比如今年世界杯期间,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视频间接获得赛事转播权,并借此推出定向流量套餐。

付亮告诉记者,运营商早已尝试过互联网产品,然而企业相对僵化的管理方式导致无法像互联网企业那样灵活地调整战略。互联网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有一段时间为了抢占用户而“烧钱”,但运营商的管理模式要求进入一个业务需要有一个规划,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

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虽然能够借助互联网公司来提高收入,但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上,运营商想要从单纯的管道实现转型,将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咪咕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优酷的竞争对手。”付亮说道。

问题的关键似乎在于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运营商内部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地方研发实力强,有些地方开发能力弱,但总体而言,运营商自己研发的少,多半是找外包找软件合作商,打着运营商的背景去做项目。”王灿告诉记者,运营商过于依仗行业地位,而欠缺核心能力,比如网络运营多是代理运维公司做,运营商的维护人员其实只是监工,时间久了业务能力也就退化了;软件大多是第三方公司开发,自己只承担了网络接入这部分工作,公司难以培养出IT人才,也难以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科技。

缺乏核心技术和运营实力,这一观点从多位运营商内部员工处也得到了印证。

作为一名入职两年的中国联通员工,林冰认为,运营商不掌握设备和技术很正常,因为并非业务范畴内。但他也坦承运营商确实在技术方面有很多欠缺。

从中国电信跳槽至华为的王斌(化名)告诉记者,在某项云计算服务项目中,华为与中国电信达成合作,然而华为具有云计算的核心技术的专利,中国电信则只是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电信分析师项立刚表示,运营商的核心能力就是网络接入,这也是其他产业公司不可替代的能力,未来只需要提高网络质量,比如发展5G技术。

记者就增速放缓等上述问题向三大运营商方面询问,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作回应。

来源:中国经营报

原标题:移动电话普及率超100% 用户规模面临天花板

最新更新时间:11/07 11: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