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微软亚研院20年:纳德拉受唐僧启发,沈向洋押宝IoT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软亚研院20年:纳德拉受唐僧启发,沈向洋押宝IoT

如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20岁了,在过去20年间,它一直专注于革命性技术的研究,不仅为许多微软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不仅机器翻译和机器学习上取得许多成就,而且积极推进AI研究和创新产品的落地。

文 | 心缘

智东西11月6日报道,今天,第二十届2018年“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暨微软教育峰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以“云赋智变,万象新生”为主题,邀请了全球计算机科学和AI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在场的1000多名高校师生分享前沿科技和产业动向。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图灵奖获奖者Raj Reddy等大咖纷纷到场祝贺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成立二十周年。

纳德拉表示,基础科学是一切科技创新的源泉,希望以好奇为基础的研究能够推动基础研究的进展。沈向洋分享了微软在AI领域的取得的一些成就和最新进展。Raj Reddy则脑洞大开,创想了两个未来的智能助理“认知放大器”和“守护天使”。

此外,在今天的大会上,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宣布开启第六期“长城计划”。该计划将着重围绕AI领域全方位展开,新一期合作将深入推进校企创新,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会和国内高校、企业联合成立的“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委员会”。

一、纳德拉:研究应以好奇为驱动

除了对微软亚洲研究院二十周年表示恭喜,带领微软成功转型的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特别强调了对基础研究和好奇的重视。

纳德拉认为,基础科学是一切科技创新的源泉,而创新是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微软一直以来都将创新视为企业的第一发展要务,并持续不断地在基础科研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他希望全世界的基础研究应联合在一起,更好地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在比尔盖茨和其他创始人创立微软之初,就怀抱一个梦想,希望以好奇为基础的研究能够推动基础研究的进展,而今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微软发展,也在推动全世界向前进。

纳德拉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的母亲是印度一所古老大学的教授,她告诉纳德拉,各种领域都有突破,而他们所知道的很多知识都来自唐玄奘,这个人曾在唐朝时从中国跨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印度学习。

纳德拉说,他从中领悟到研究的真谛,即解决问题、持续进步。而回顾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20年,这一真谛正是今天值得庆祝的东西。

随后,纳德拉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学术研究和产品创新上所做的贡献。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学术研究、知识贡献的很多方面取得进展,并推动了许多学术界间的合作。在过去二十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发了5000余篇论文,和超过300所大学合作,有180多个联合培训博士生、6000余名实习生、7000余名院友,其中很多人不仅做基础研究,对知识也作出巨大贡献。

此外,微软在过去几年在AI方面取得的很多突破也源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做出的贡献,比如其研发的152层深层残差网络实现96%图像准确率、在文本理解挑战赛达到88.5%的准确率、机器翻译研究系统达到69.9%的准确率。

在纳德拉看来,研究是突破人类知识的关键。之所以做研究,是为了让知识普及于人类,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基于大量的研究,微软不仅让最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通过产品走到人类生活,同样也从很多产品收到反馈来推动研究的进展。

他在现场演示了微软小冰的对话功能,并介绍称微软小冰现在已经拥有上亿粉丝,涉及诸多对话领域和产品,小冰通过NLP来持续改善性能和进步,陆续解锁了很多有趣的新技能。

另外一个微软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突破新技术。以东方海外货柜货运公司(OOCL)是主要做物流的公司为例,微软通过增强学习帮助该公司更好的摆放集装箱,进而降低成本。

最后,纳德拉谈到,评判任何一个机构是否成功,重点要看它对整个社区有什么影响。他很乐意看到,小企业因为微软的技术而提高了生产力,跨国企业因为微软的技术变得更有竞争力。

除了不断突破和创新外,微软还积极参与社区。过去6年间,多个项目和竞赛展开,参与者超过8万人。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通过举办Ada工作坊(Ada Workshop),鼓励女性做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据纳德拉介绍,已经有超过800名女性开发者参与该活动。

二、沈向洋:微软积极解决IoT安全和AI伦理问题

微软执行副总裁、微软AI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分享了微软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深刻思考。

一开场,沈向洋先讲了两件趣事。一个是他当年刚加入微软研究院时,做的第一个工作不是做研究,而是选地毯,必须要从一排墙上选出正确的颜色。另一个是2004年时,微软亚洲研究院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称之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研究室”,那时他们还开玩笑说,获此荣誉大概是因为北京比较热。

和纳德拉一样,沈向洋也细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在产品领域做出的贡献,比如Azure、计算存储、语音识别、Office中的SDK、HoloLens中的技术、bing搜索排序的能力等等。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培养出许多在中国IT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科技人才。

沈向洋表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的这20年,也是全球以及中国计算机产业快速发展的20年。他非常骄傲过去二十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做的工作,并认为研究院的表现远超预期。

沈向洋接着谈到,世界就是一台计算机,它聚集和处理数据的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正造成影响。微软认为全世界应用都需要丛云到边缘的全新架构,现在正处于模式转变的开始,边缘智能正在成为现实。

微软的研究一直在帮助客户进行智能化升级,比如物联网研究,所有家用电器设备都会连到互联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微控制器,可以进行储存和通信。

每年会诞生90亿新的微控制器设备,但其中只有不到1%实现互联互通。这是因为做安全连接非常困难,并且制造商不希望他们的设备是脆弱的。

从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安全问题的微软团队,在近期推出Azure Sphere。Azure Sphere是一款物联网 IoT 领域的安全套件产品,包括经过认证的微控制器、用于这些微控制器的操作系统和一栈式云服务。该产品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互联网,用以保护边缘设备和实现IoT安全。

很多制造商都在用Azure Sphere。比如此前纳德拉提到的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OOCL)希望有更好的方式来摆放集装箱,微软与该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仿真系统,使用过去真实的数据来训练深度强化学习的模型,最后模型节约了数百万美元。

随后,沈向洋还简单谈了微软在混合现实(Mix Reality,MR)、量子计算和AI领域的一些成就。

在混合现实方面,微软在几年前推出了Kinect,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很多技术都基于其3D感应器进行开发,之后微软剑桥研究院基于这些感应器研发了Holodesk全息桌面,此后微软又推出了HoloLens全息眼镜。

在量子计算方面,微软开发出拓扑量子位,并发布了用于量子计算的开发套件,方便开发者编写量子程序。

最后是AI,早在创建微软研究院时,比尔·盖茨就提出关于“能看会讲、能听会说,还能理解人类的电脑”的设想。微软研究院致力于打造通用AI,在发展AI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挑战,比如长期引发争议的安全与道德问题、偏见问题等。

沈向洋认为,要确保AI对每个人是公平、安全、可靠的,需要理解技术突破和法规伦理之间的平衡。对此,微软专门组建了Aether道德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来自微软各个部门的高管,以讨论和规避滥用AI的问题。

AI算法还经常存在偏见问题,微软的研究员们发表一系列论文来解决这一盲点。微软为此打造了一款能够检测并判断AI算法是否存在歧视和偏见的测试工具,希望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并安全使用AI。

沈向洋表示,微软一直关注真正的挑战,思考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并将继续解决从现在到2038年行业面临的问题。

三、Raj Reddy:未来十年的智能助理

二十年前,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同一时期出现的,还有亚马逊、Facebook和智能手机,他们发挥各自的力量,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未来二十年,AI又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AI先驱、1994年图灵奖获得者Raj Reddy在演讲中即对AI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了设想。他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沈向洋、洪小文、李开复的恩师。

Raj Reddy提出了未来两个阶段的智能助理。

他将未来2-3年的智能助理称为认知放大器(Cognition Amplifier,COGs)。这种放大器能够增强人类的能力,可以加速任何做的工作。它就像心脏一样不需要激活就能自主工作,一直运营和学习。基于云计算技术,它可以记得所有用户所做过的事情,可以用在购物、发邮件、新闻、银行、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大大提高效率,将一天的工作压缩到一个小时。

至于未来5-10年的智能助理,他将其命名为守护天使(Guardian Angels,GATs),这个智能助理将关注范围扩大到全局,用于发现和警告影响到人类安全和幸福度的事情,以及帮助人类做一些人类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守护天使可以当教练,也可以做提前预警和及时报警。当然,在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下,它也无需手动设置,可实现自动启动。

Raj Reddy也表示,AI面临着大数据管理、如何持续收集数据等问题,希望机器通过数据学习,可以创造一个大而全的生态系统。人们可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利用所有的数据,可以通过相互分享经验而受益,假如有人做过某项研究,其他人就不必重复去做同样的事。他认为到2020年,超过80%的人类活动将被守护天使智能助理代替。而我们要思考和探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生态系统。

要想实现让未来每个人都有个人定制化的守护天使,需要实现全球互联。Raj Reddy认为这一设想是很有希望实现的,以中国为例,未来中国若想实现百分之百的互联,可能需要免费发出6亿个智能手机,但给每个人发放智能手机的成本只是搭建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百分之一。

Raj Reddy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全员互联的国家,每个人都能享有无限的存储、带宽,或许还能用任何语言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沟通。

最后,Raj Reddy给出美好的祝愿,希望到2050年,很多人可以变成亿万富翁。

结语:以技术推动产品进化和人才培养

如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20岁了,在过去20年间,它一直专注于革命性技术的研究,不仅为许多微软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不仅机器翻译和机器学习上取得许多成就,而且积极推进AI研究和创新产品的落地。

除了不断输出技术外,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黄埔军校”,还一直在构架学术交流的桥梁,推动计算机领域的教育与科研,为中国IT行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创造了难以估量的价值和创新理念。我们也期待微软研究院未来能够研发出更多改变世界的技术,并培养出更多的学术和产业界的人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软亚研院20年:纳德拉受唐僧启发,沈向洋押宝IoT

如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20岁了,在过去20年间,它一直专注于革命性技术的研究,不仅为许多微软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不仅机器翻译和机器学习上取得许多成就,而且积极推进AI研究和创新产品的落地。

文 | 心缘

智东西11月6日报道,今天,第二十届2018年“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暨微软教育峰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以“云赋智变,万象新生”为主题,邀请了全球计算机科学和AI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在场的1000多名高校师生分享前沿科技和产业动向。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图灵奖获奖者Raj Reddy等大咖纷纷到场祝贺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成立二十周年。

纳德拉表示,基础科学是一切科技创新的源泉,希望以好奇为基础的研究能够推动基础研究的进展。沈向洋分享了微软在AI领域的取得的一些成就和最新进展。Raj Reddy则脑洞大开,创想了两个未来的智能助理“认知放大器”和“守护天使”。

此外,在今天的大会上,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同宣布开启第六期“长城计划”。该计划将着重围绕AI领域全方位展开,新一期合作将深入推进校企创新,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会和国内高校、企业联合成立的“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委员会”。

一、纳德拉:研究应以好奇为驱动

除了对微软亚洲研究院二十周年表示恭喜,带领微软成功转型的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特别强调了对基础研究和好奇的重视。

纳德拉认为,基础科学是一切科技创新的源泉,而创新是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微软一直以来都将创新视为企业的第一发展要务,并持续不断地在基础科研方面进行大量投入,他希望全世界的基础研究应联合在一起,更好地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在比尔盖茨和其他创始人创立微软之初,就怀抱一个梦想,希望以好奇为基础的研究能够推动基础研究的进展,而今这些研究不仅推动了微软发展,也在推动全世界向前进。

纳德拉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的母亲是印度一所古老大学的教授,她告诉纳德拉,各种领域都有突破,而他们所知道的很多知识都来自唐玄奘,这个人曾在唐朝时从中国跨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印度学习。

纳德拉说,他从中领悟到研究的真谛,即解决问题、持续进步。而回顾微软亚洲研究院过去20年,这一真谛正是今天值得庆祝的东西。

随后,纳德拉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学术研究和产品创新上所做的贡献。

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学术研究、知识贡献的很多方面取得进展,并推动了许多学术界间的合作。在过去二十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发了5000余篇论文,和超过300所大学合作,有180多个联合培训博士生、6000余名实习生、7000余名院友,其中很多人不仅做基础研究,对知识也作出巨大贡献。

此外,微软在过去几年在AI方面取得的很多突破也源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做出的贡献,比如其研发的152层深层残差网络实现96%图像准确率、在文本理解挑战赛达到88.5%的准确率、机器翻译研究系统达到69.9%的准确率。

在纳德拉看来,研究是突破人类知识的关键。之所以做研究,是为了让知识普及于人类,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基于大量的研究,微软不仅让最新研究成果从实验室通过产品走到人类生活,同样也从很多产品收到反馈来推动研究的进展。

他在现场演示了微软小冰的对话功能,并介绍称微软小冰现在已经拥有上亿粉丝,涉及诸多对话领域和产品,小冰通过NLP来持续改善性能和进步,陆续解锁了很多有趣的新技能。

另外一个微软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突破新技术。以东方海外货柜货运公司(OOCL)是主要做物流的公司为例,微软通过增强学习帮助该公司更好的摆放集装箱,进而降低成本。

最后,纳德拉谈到,评判任何一个机构是否成功,重点要看它对整个社区有什么影响。他很乐意看到,小企业因为微软的技术而提高了生产力,跨国企业因为微软的技术变得更有竞争力。

除了不断突破和创新外,微软还积极参与社区。过去6年间,多个项目和竞赛展开,参与者超过8万人。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通过举办Ada工作坊(Ada Workshop),鼓励女性做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据纳德拉介绍,已经有超过800名女性开发者参与该活动。

二、沈向洋:微软积极解决IoT安全和AI伦理问题

微软执行副总裁、微软AI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分享了微软在AI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深刻思考。

一开场,沈向洋先讲了两件趣事。一个是他当年刚加入微软研究院时,做的第一个工作不是做研究,而是选地毯,必须要从一排墙上选出正确的颜色。另一个是2004年时,微软亚洲研究院被《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称之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研究室”,那时他们还开玩笑说,获此荣誉大概是因为北京比较热。

和纳德拉一样,沈向洋也细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在产品领域做出的贡献,比如Azure、计算存储、语音识别、Office中的SDK、HoloLens中的技术、bing搜索排序的能力等等。此外,微软亚洲研究院还培养出许多在中国IT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科技人才。

沈向洋表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的这20年,也是全球以及中国计算机产业快速发展的20年。他非常骄傲过去二十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做的工作,并认为研究院的表现远超预期。

沈向洋接着谈到,世界就是一台计算机,它聚集和处理数据的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正造成影响。微软认为全世界应用都需要丛云到边缘的全新架构,现在正处于模式转变的开始,边缘智能正在成为现实。

微软的研究一直在帮助客户进行智能化升级,比如物联网研究,所有家用电器设备都会连到互联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微控制器,可以进行储存和通信。

每年会诞生90亿新的微控制器设备,但其中只有不到1%实现互联互通。这是因为做安全连接非常困难,并且制造商不希望他们的设备是脆弱的。

从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安全问题的微软团队,在近期推出Azure Sphere。Azure Sphere是一款物联网 IoT 领域的安全套件产品,包括经过认证的微控制器、用于这些微控制器的操作系统和一栈式云服务。该产品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互联网,用以保护边缘设备和实现IoT安全。

很多制造商都在用Azure Sphere。比如此前纳德拉提到的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OOCL)希望有更好的方式来摆放集装箱,微软与该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仿真系统,使用过去真实的数据来训练深度强化学习的模型,最后模型节约了数百万美元。

随后,沈向洋还简单谈了微软在混合现实(Mix Reality,MR)、量子计算和AI领域的一些成就。

在混合现实方面,微软在几年前推出了Kinect,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很多技术都基于其3D感应器进行开发,之后微软剑桥研究院基于这些感应器研发了Holodesk全息桌面,此后微软又推出了HoloLens全息眼镜。

在量子计算方面,微软开发出拓扑量子位,并发布了用于量子计算的开发套件,方便开发者编写量子程序。

最后是AI,早在创建微软研究院时,比尔·盖茨就提出关于“能看会讲、能听会说,还能理解人类的电脑”的设想。微软研究院致力于打造通用AI,在发展AI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挑战,比如长期引发争议的安全与道德问题、偏见问题等。

沈向洋认为,要确保AI对每个人是公平、安全、可靠的,需要理解技术突破和法规伦理之间的平衡。对此,微软专门组建了Aether道德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来自微软各个部门的高管,以讨论和规避滥用AI的问题。

AI算法还经常存在偏见问题,微软的研究员们发表一系列论文来解决这一盲点。微软为此打造了一款能够检测并判断AI算法是否存在歧视和偏见的测试工具,希望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并安全使用AI。

沈向洋表示,微软一直关注真正的挑战,思考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并将继续解决从现在到2038年行业面临的问题。

三、Raj Reddy:未来十年的智能助理

二十年前,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同一时期出现的,还有亚马逊、Facebook和智能手机,他们发挥各自的力量,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未来二十年,AI又会发挥什么作用呢?

AI先驱、1994年图灵奖获得者Raj Reddy在演讲中即对AI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了设想。他不仅是计算机科学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沈向洋、洪小文、李开复的恩师。

Raj Reddy提出了未来两个阶段的智能助理。

他将未来2-3年的智能助理称为认知放大器(Cognition Amplifier,COGs)。这种放大器能够增强人类的能力,可以加速任何做的工作。它就像心脏一样不需要激活就能自主工作,一直运营和学习。基于云计算技术,它可以记得所有用户所做过的事情,可以用在购物、发邮件、新闻、银行、旅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大大提高效率,将一天的工作压缩到一个小时。

至于未来5-10年的智能助理,他将其命名为守护天使(Guardian Angels,GATs),这个智能助理将关注范围扩大到全局,用于发现和警告影响到人类安全和幸福度的事情,以及帮助人类做一些人类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守护天使可以当教练,也可以做提前预警和及时报警。当然,在一系列技术的支持下,它也无需手动设置,可实现自动启动。

Raj Reddy也表示,AI面临着大数据管理、如何持续收集数据等问题,希望机器通过数据学习,可以创造一个大而全的生态系统。人们可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利用所有的数据,可以通过相互分享经验而受益,假如有人做过某项研究,其他人就不必重复去做同样的事。他认为到2020年,超过80%的人类活动将被守护天使智能助理代替。而我们要思考和探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生态系统。

要想实现让未来每个人都有个人定制化的守护天使,需要实现全球互联。Raj Reddy认为这一设想是很有希望实现的,以中国为例,未来中国若想实现百分之百的互联,可能需要免费发出6亿个智能手机,但给每个人发放智能手机的成本只是搭建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百分之一。

Raj Reddy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一个全员互联的国家,每个人都能享有无限的存储、带宽,或许还能用任何语言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沟通。

最后,Raj Reddy给出美好的祝愿,希望到2050年,很多人可以变成亿万富翁。

结语:以技术推动产品进化和人才培养

如今微软亚洲研究院已经20岁了,在过去20年间,它一直专注于革命性技术的研究,不仅为许多微软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不仅机器翻译和机器学习上取得许多成就,而且积极推进AI研究和创新产品的落地。

除了不断输出技术外,这个被很多人称之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黄埔军校”,还一直在构架学术交流的桥梁,推动计算机领域的教育与科研,为中国IT行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创造了难以估量的价值和创新理念。我们也期待微软研究院未来能够研发出更多改变世界的技术,并培养出更多的学术和产业界的人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