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酷乐研究所 | 外卖时代,厨房真的会消失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酷乐研究所 | 外卖时代,厨房真的会消失吗?

事实上,讲究的中产人群对厨房的热爱超乎你想象。

家居平台“好好住”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城市人群家居现状的报告《2018好好住居住白皮书》,其中提到,大部分人仍然会为了体验下厨做饭,以及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愉悦感而继续对厨房的热爱。

但现实是,外卖方便,工作繁忙,为了健康很多人都告别了烹炸煎炒的传统厨房。有人说,厨房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会消失。所以,儿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温馨场景真的会在不远的未来一去不复返吗?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如何使用厨房,我们的厨房又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采访了 3 位好看又爱吃的人。

 

号称“家居圈最帅男编辑” 的Kim 现任某意大利、法国知名家居品牌市场推广负责人,花费30万、耗时两年装修完成的单身公寓也频繁登上各大家居杂志。当然,这位看起来靠喝露水就可以续命的男子在硬装阶段“拆墙打洞”时还是为厨房规划出了适宜的空间,关于如何在小户型LOFT里拥有一间功能与颜值兼具的厨房,自然积攒了不少心得。

Kim 的家在北京东五环外一个密集程度很高的小区,LOFT上下各拥有30平开放式的布局。厨房和客厅、餐厅共同位于一层,大概5、6平方米的厨房因为开放式的布局看上去一点儿也没有局促感。“之所以选择开放式厨房,第一是因为空间小,我希望尽可能把空间打开;第二是自己本身比较颜控,认为开放式厨房会更加好看,所以果断选择了开放式厨房。”

其实像 Kim 这样对厨房的使用大多时候限于蒸蛋、烧热水,用酸奶机做做酸奶,偶尔下点面和饺子的小户型单身公寓拥有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厨房的并不在少数。《2018好好住居住白皮书》中也显示,开放式和半开始放式厨房已经和传统的封闭式厨房平分天下。

“ 我觉得这种改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家庭空间会变得更多元,可能都不会有明确的“客厅”“餐厅”“厨房”这样子的划分了。” Kim 说,也因此,他在厨房的墙面颜色、装修风格和厨具选择上都保持了跟客厅一致的风格,传统空间之间的分割线变得模糊。精心搭配的小铜锅,金色的刀叉勺等餐具也让 Kim 将对金色的喜爱从灯具、摆件,延续到了锅碗瓢盆。

 

在时尚行业从业多年后,Y.T 现在和老公住在北京顺义区一个联排别墅,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偶尔为杂志拍摄做做造型。

她每天的厨房时刻表如下:

8:00-9:00   煮咖啡,做早餐

11:30-12:30 做中午饭

17:00-18:30 做晚饭,多数中餐,粤菜或南方小炒为主

“几乎每天都需要进厨房,已经到了没有厨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习惯模式了。”因为是广州人,Y.T的妈妈和外公都很爱下厨,所以厨房对她来说就是家的代名词,充满了回忆。Y.T 厨房里用来煲汤的各种传统老砂锅更是标准的粤式厨房必备品。

“未来的厨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简单,舒适和自由” Y.T 说, 她现在的厨房大概 10 平方米,有一扇大窗户和一个阳台,跟爸妈的家在布局上感觉没有太大区别,无论是存储空间或是动线都很不错,唯一区别就是大了很多。也因此,常常能从她的朋友圈里看到10人以上的家庭聚餐阵容,“厨房大了以后,我变得更热爱折腾做饭这件事,而且可以同时容纳好多人,大家可以陪我一起下厨,喝着酒聊着天把饭菜做好了。”

 

祥子的“饿鱼餐厅”就开在朝阳公园对面一个小区的南门底商,餐厅开业不太久,但已经在北京的文化圈有了些名气。为了更好地经营餐厅、照顾家人,祥子一家三口也搬到了朝阳公园南门的公园大道小区。

“每天我基本上都工作到晚上10点,所以想搬到离工作更近的地方。” 祥子非常喜欢小区里完善的儿童游乐设施和大面积的植被,由于是租的房子,装修上比较受限制,但他和太太还是购买了喜欢的家具,让这个空间变得更像自己的家。

小区是美国开发商开发,并由美国设计师设计的,所以尽管是封闭式厨房,但设计实用且人性化。祥子和太太每天都会花时间做一顿好吃的早餐,一家人喝茶,喝咖啡,吃早餐,慢慢的聊天,也是一天当中最美好的家庭时间。

但唯一稍显不足的,便是面积上的局限性,“家里厨房太小了,拍不出全景。” 也是我们提出采访需求时,祥子有些为难的地方。狭长型的厨房对于收纳是个考验,也需要尽量精简厨房电器、餐具的选择,因此,祥子对具备现代感、设计感和智能化的厨房产品十分青睐。用了很多年的多功能瑞士小刀,日本买来的竹铲子和一锅多用的雪平锅都是他使用率最高的单品。

 

 未来中产的厨房 

 >>> 不会消失,只会相融 <<< 

在厨电巨头老板电器早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随着国民消费实力加强,8090后登上社会舞台,中高收入、高学历的年轻群体显示出追求品质、追求体验的消费需求。其中,新中产对烹饪的热情高涨,近80%的年轻人愿意下厨。

而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之外,也不难发现,80、90后为主的中产人群中间,下厨房几乎与健身、旅行一样,成为认定生活品质的某种标签。而开放性、社交化、智能化与设计感,几乎成为他们的厨房需求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几个词语。

同样,这些趋势在被誉为行业趋势风向标的米兰家具展厨卫展当中也有映证。2018米兰设计周,2年一届的厨卫展回归,就有不止一家行业领导者将社交化、注重交流氛围等关键词纳入年度厨房趋势当中,欧洲品牌 Euromobil 则干脆将展厅主题定为 ‘Kitchen Atmosphere’ ,将厨房视为生活、体验情感并分享准备、食用食物乐趣的空间。

在此之外,厨岛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可帮助家里的主厨提高效率,还需要为家庭成员们提供一个喝咖啡、小聚和聊天的地方。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将厨房、餐厅与客厅合二为一。

今年米兰家具展上,德国 90岁的厨房文化代表Leicht 也推出了社交化厨房整体方案。

关于小空间的利用,日本也许是最值得借鉴的范例。日本厨具品牌 Sanwa Company 就在今年初提出适用于当代社会各种生活方式和空间的专业紧凑厨房。可移动、可伸缩、可升降模块组成的让小空间厨房拥有更多可能性,由于产品的严谨形状和鲜艳的色彩,也不会失去美感和个性。

在国内,包括老板在内的多家品牌—— 包括华帝、方太、索菲亚等都在敏锐的市场嗅觉引导下也针对国人推出了适合开放式厨房的整体橱柜和操作岛台。索菲亚司米橱柜的销售负责人告诉我们,在过去两年中,新中产人群在厨房上的花费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对于橱柜的选择,他们最看重的则是良好的收纳性能和外观所具备的设计感。

司米橱柜 i-mordern 
司米橱柜 i- city

针对年轻人群推出的 i 系列也因为对于厨房社交化、时尚化的考量而成为新品当中最受欢迎的一个系列。

i-ecochic 将烹饪区和用餐区巧妙地衔接,也让做饭和吃饭成为一个有趣而完整的家庭项目。

在此之外,能够在厨房种植蔬菜的 “花园厨房”、“厨房温室”等等,都在以新鲜的理念满足日益增长的新中产厨房需求。但比起这些,最令人欣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速食与外卖的多样选择,并没有削弱人们对于下厨房的热爱,只是随着生活方式、居住形态的发展而变得更好、更美、更贴近人性,毕竟那些温暖的烟火气,和味蕾存有的记忆,始终需要一个空间来盛放和延续。

 

插画/排版设计:mimimi_  

图片来源:采访者提供、品牌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酷乐研究所 | 外卖时代,厨房真的会消失吗?

事实上,讲究的中产人群对厨房的热爱超乎你想象。

家居平台“好好住”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城市人群家居现状的报告《2018好好住居住白皮书》,其中提到,大部分人仍然会为了体验下厨做饭,以及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愉悦感而继续对厨房的热爱。

但现实是,外卖方便,工作繁忙,为了健康很多人都告别了烹炸煎炒的传统厨房。有人说,厨房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会消失。所以,儿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温馨场景真的会在不远的未来一去不复返吗?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如何使用厨房,我们的厨房又有什么不一样吗?我们采访了 3 位好看又爱吃的人。

 

号称“家居圈最帅男编辑” 的Kim 现任某意大利、法国知名家居品牌市场推广负责人,花费30万、耗时两年装修完成的单身公寓也频繁登上各大家居杂志。当然,这位看起来靠喝露水就可以续命的男子在硬装阶段“拆墙打洞”时还是为厨房规划出了适宜的空间,关于如何在小户型LOFT里拥有一间功能与颜值兼具的厨房,自然积攒了不少心得。

Kim 的家在北京东五环外一个密集程度很高的小区,LOFT上下各拥有30平开放式的布局。厨房和客厅、餐厅共同位于一层,大概5、6平方米的厨房因为开放式的布局看上去一点儿也没有局促感。“之所以选择开放式厨房,第一是因为空间小,我希望尽可能把空间打开;第二是自己本身比较颜控,认为开放式厨房会更加好看,所以果断选择了开放式厨房。”

其实像 Kim 这样对厨房的使用大多时候限于蒸蛋、烧热水,用酸奶机做做酸奶,偶尔下点面和饺子的小户型单身公寓拥有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厨房的并不在少数。《2018好好住居住白皮书》中也显示,开放式和半开始放式厨房已经和传统的封闭式厨房平分天下。

“ 我觉得这种改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家庭空间会变得更多元,可能都不会有明确的“客厅”“餐厅”“厨房”这样子的划分了。” Kim 说,也因此,他在厨房的墙面颜色、装修风格和厨具选择上都保持了跟客厅一致的风格,传统空间之间的分割线变得模糊。精心搭配的小铜锅,金色的刀叉勺等餐具也让 Kim 将对金色的喜爱从灯具、摆件,延续到了锅碗瓢盆。

 

在时尚行业从业多年后,Y.T 现在和老公住在北京顺义区一个联排别墅,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偶尔为杂志拍摄做做造型。

她每天的厨房时刻表如下:

8:00-9:00   煮咖啡,做早餐

11:30-12:30 做中午饭

17:00-18:30 做晚饭,多数中餐,粤菜或南方小炒为主

“几乎每天都需要进厨房,已经到了没有厨房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习惯模式了。”因为是广州人,Y.T的妈妈和外公都很爱下厨,所以厨房对她来说就是家的代名词,充满了回忆。Y.T 厨房里用来煲汤的各种传统老砂锅更是标准的粤式厨房必备品。

“未来的厨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简单,舒适和自由” Y.T 说, 她现在的厨房大概 10 平方米,有一扇大窗户和一个阳台,跟爸妈的家在布局上感觉没有太大区别,无论是存储空间或是动线都很不错,唯一区别就是大了很多。也因此,常常能从她的朋友圈里看到10人以上的家庭聚餐阵容,“厨房大了以后,我变得更热爱折腾做饭这件事,而且可以同时容纳好多人,大家可以陪我一起下厨,喝着酒聊着天把饭菜做好了。”

 

祥子的“饿鱼餐厅”就开在朝阳公园对面一个小区的南门底商,餐厅开业不太久,但已经在北京的文化圈有了些名气。为了更好地经营餐厅、照顾家人,祥子一家三口也搬到了朝阳公园南门的公园大道小区。

“每天我基本上都工作到晚上10点,所以想搬到离工作更近的地方。” 祥子非常喜欢小区里完善的儿童游乐设施和大面积的植被,由于是租的房子,装修上比较受限制,但他和太太还是购买了喜欢的家具,让这个空间变得更像自己的家。

小区是美国开发商开发,并由美国设计师设计的,所以尽管是封闭式厨房,但设计实用且人性化。祥子和太太每天都会花时间做一顿好吃的早餐,一家人喝茶,喝咖啡,吃早餐,慢慢的聊天,也是一天当中最美好的家庭时间。

但唯一稍显不足的,便是面积上的局限性,“家里厨房太小了,拍不出全景。” 也是我们提出采访需求时,祥子有些为难的地方。狭长型的厨房对于收纳是个考验,也需要尽量精简厨房电器、餐具的选择,因此,祥子对具备现代感、设计感和智能化的厨房产品十分青睐。用了很多年的多功能瑞士小刀,日本买来的竹铲子和一锅多用的雪平锅都是他使用率最高的单品。

 

 未来中产的厨房 

 >>> 不会消失,只会相融 <<< 

在厨电巨头老板电器早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随着国民消费实力加强,8090后登上社会舞台,中高收入、高学历的年轻群体显示出追求品质、追求体验的消费需求。其中,新中产对烹饪的热情高涨,近80%的年轻人愿意下厨。

而在我们的采访对象之外,也不难发现,80、90后为主的中产人群中间,下厨房几乎与健身、旅行一样,成为认定生活品质的某种标签。而开放性、社交化、智能化与设计感,几乎成为他们的厨房需求当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几个词语。

同样,这些趋势在被誉为行业趋势风向标的米兰家具展厨卫展当中也有映证。2018米兰设计周,2年一届的厨卫展回归,就有不止一家行业领导者将社交化、注重交流氛围等关键词纳入年度厨房趋势当中,欧洲品牌 Euromobil 则干脆将展厅主题定为 ‘Kitchen Atmosphere’ ,将厨房视为生活、体验情感并分享准备、食用食物乐趣的空间。

在此之外,厨岛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可帮助家里的主厨提高效率,还需要为家庭成员们提供一个喝咖啡、小聚和聊天的地方。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将厨房、餐厅与客厅合二为一。

今年米兰家具展上,德国 90岁的厨房文化代表Leicht 也推出了社交化厨房整体方案。

关于小空间的利用,日本也许是最值得借鉴的范例。日本厨具品牌 Sanwa Company 就在今年初提出适用于当代社会各种生活方式和空间的专业紧凑厨房。可移动、可伸缩、可升降模块组成的让小空间厨房拥有更多可能性,由于产品的严谨形状和鲜艳的色彩,也不会失去美感和个性。

在国内,包括老板在内的多家品牌—— 包括华帝、方太、索菲亚等都在敏锐的市场嗅觉引导下也针对国人推出了适合开放式厨房的整体橱柜和操作岛台。索菲亚司米橱柜的销售负责人告诉我们,在过去两年中,新中产人群在厨房上的花费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对于橱柜的选择,他们最看重的则是良好的收纳性能和外观所具备的设计感。

司米橱柜 i-mordern 
司米橱柜 i- city

针对年轻人群推出的 i 系列也因为对于厨房社交化、时尚化的考量而成为新品当中最受欢迎的一个系列。

i-ecochic 将烹饪区和用餐区巧妙地衔接,也让做饭和吃饭成为一个有趣而完整的家庭项目。

在此之外,能够在厨房种植蔬菜的 “花园厨房”、“厨房温室”等等,都在以新鲜的理念满足日益增长的新中产厨房需求。但比起这些,最令人欣慰的是,快节奏的生活、速食与外卖的多样选择,并没有削弱人们对于下厨房的热爱,只是随着生活方式、居住形态的发展而变得更好、更美、更贴近人性,毕竟那些温暖的烟火气,和味蕾存有的记忆,始终需要一个空间来盛放和延续。

 

插画/排版设计:mimimi_  

图片来源:采访者提供、品牌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