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举办第九届中国投资论坛

11月6日,瑞信第九届中国投资论坛在深圳召开,论坛发布《中国独角兽:发源何处?》专题报告,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独角兽群体(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企业)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群体已成为中国科技进步的驱动力。

中国一直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在加强企业家群体并使人们的生活更优质、更健康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独角兽”的第二大发源地,报告将中国的独角兽状况与全球最大独角兽发源地美国进行对比。

截至2018年9月18日,全球共有272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私营初创企业,总估值为8640亿美元。其中有79家(即29%)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占总估值的33%。美国有127家独角兽企业,总值4390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总值的51%)。

瑞信中国股票策略研究部主管、中国独角兽报告作者之一的陈昌华解释说,市场充裕的风投资金大大推动了中国独角兽的快速发展。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期间,在全球36个最大规模的风投(VC)交易中,17个(47%)来自中国。

过去几年中国崛起为新独角兽的关键发源地,这也反映在亚洲风投融资的急剧上升之中。2012年,亚洲的风险投资仅为50亿美元左右,规模接近欧洲,相当于北美洲的15%左右。截至2017年,亚洲(主要由中国推动)的风投规模已与北美洲相近,并遥遥领先于欧洲。

这份报告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中国独角兽的驱动力源自商业模式创新而非高科技,商业模式创新利用了中国庞大、快速增长而又高度细分的零售消费市场。中国的79家独角兽企业中,有46家(58%)来自互联网、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O2O)和游戏领域便是明证。相比之下,美国45%的独角兽来自于需要更高科学研究实力的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软件、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

中美之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仍略为滞后,中国需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赶上全球科技创新的前锋。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的研发支出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增长,到2016年达到了GDP的2.1%,但仍略低于经合组织2.3%的水平,且远低于日本、韩国、瑞典、德国、以色列、芬兰等大量投资于技术研发的小型经济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