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漫长的片荒,好莱坞冲刺月的观影“小高潮”开始发力了:《毒液:致命守护者》《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无敌破坏王2》等多部好莱坞大片轮番上阵,轰炸国内影市。
这其中由岩井俊二导演,陈可辛监制,周迅、秦昊、杜江、张子枫等主演的《你好,之华》更令人期待。上映四天,《你好,之华》在排片量不高的情况下,依靠不俗的口碑取得了近5000万的票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国内大部分文艺片的总票房,排片量也开始上涨。
随着本周金马奖颁奖的临近,此前已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提名的《你好,之华》或许会迎来新的一波讨论热度,收获更长线的票房。而即便抛开票房,这部由陈可辛和岩井俊二两位导演跨国合作完成的电影,也已经为华语电影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尝试。
《你好,之华》书写“岩井美学”的中国化,监制陈可辛为之保驾护航
“岩井俊二”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中国观众并不陌生。他的作品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脍炙人口的《情书》《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四月物语》等作品中清新感人的故事和唯美的影像形成了独特的“岩井美学”风格。
“日本王家卫”、“纯爱教主”等称号都表现出岩井俊二在中国的人气和知名度,他自己也提过“我在中国的粉丝比日本的还要多”。
现阶段,外国大导演来中国拍电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与他们不同的是,岩井俊二对于中国文化的好奇和来中国拍电影的想法已经酝酿了多年:早在2011年柏林电影节时,岩井俊二就曾表示“希望能在中国拍摄一部中文电影”。
之后,岩井俊二一直在学习中国的一些文化,并且在与中国电影的合作工作中,多次参照中国文化表达个人想法。而《你好,之华》拍摄之前,岩井俊二多次飞往拍摄地去体验,通过翻译与中方创作团队进行沟通,选择最适合电影的拍摄地,希望减少与观众的间离感。
除了岩井俊二的积累,这次《你好,之华》能获得认可还离不开陈可辛的保驾护航。
当岩井俊二找到陈可辛,表示希望拍摄《你好,之华》这样一部电影时,作为岩井俊二多年的好友,同时还是他的影迷的陈可辛义不容辞,“无论如何一定要帮他实现拍中国电影的想法”。
由于了解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外国导演“水土不服”现象,陈可辛绝对不希望看到岩井俊二碰到这种情况。“我不一定是唯一可以帮到的监制,但我肯定是一个合适的监制。”
为此,陈可辛找来了《中国合伙人》编剧张冀、《喜欢你》《七月与安生》编剧许伊萌和李媛以及编剧吴楠,尽他所能地帮岩井俊二把《你好,之华》的剧本在细节和文化上本地合理化,成功落地到中国,“让它成为一部好的中国电影,又是岩井俊二的一部好作品”。
而在风格创作上,陈可辛还是给了岩井俊二更全面的自由,“保证他不受到莫名其妙的干预,作品精髓还是很特定的岩井俊二的东西”。在演员选择上,陈可辛表示周迅、胡歌、秦昊、张子枫等人都是岩井俊二的粉丝,慕名而来。他“自己只是一个介绍人”,帮助岩井俊二找到最合适的演员。
另外,陈可辛还调动了自己在大陆积攒下来的资源,在发行、营销以及投资等其他方面为《你好,之华》把关,“我找来我最相信的团队尽全力去完成这部作品”。
如今,《你好,之华》已上映几天,豆瓣评分达7.2分,微博大V推荐度80%,获得了超过10000条的好评。可以说,此次岩井俊二携手陈可辛成功打造了一部“岩井美学”的华语片、中国本土化的“情书”。
岩井俊二+陈可辛克服“水土不服”,《你好,之华》为华语片开拓尝试新类型
随着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不断发展以及观众观影需求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外团队及个人参与到国产片制作当中。
其中,不少国际知名导演就尝试执导拍摄国产电影。但从以往的战绩来看,似乎是胜少输多,影片普遍表现出“水土不服”的现象。例如韩国导演郭在容的《我的早更女友》、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的《烽火芳菲》都未能在票房及口碑上取得较好收获。
“故事无法落地”、“拍的东西看不懂”,文化差异阻碍了国外导演深入中国观众、融入中国电影市场。如何采用中国式的思维逻辑讲述中国故事,是国外导演拍摄中国故事时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另外近几年来,《七月与安生》《前任3:再见前任》《后来的我们》等爱情题材电影作品在国内电影市场频频发力,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
但可惜的是,国产爱情片类型相对单一,迎合观众口味、满足市场需求的喜剧爱情片成了当下最广泛的品类。
而由岩井俊二执导的华语电影《你好,之华》,从一开始就彰显出了区别于国产爱情片的特点与特色。
一方面,《你好,之华》不是一部走标准“爆米花生产线”的片子,导演对中国文化也并不是一无所知。岩井俊二的母亲出生在中国,从小他就表现出了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与他那些经典作品中唯美的逆光画面同样为人熟知的就是在不同电影中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20年前他就因为拍摄电影来到中国取景,而主角说中文这样的设定对于影迷来说已经见怪不怪。因此《你好,之华》也是岩井俊二多年对于中国文化理解下的一部作品,只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同时它还保留了岩井俊二独特导演特色和美学。
与此同时,《你好,之华》也并没有把“爱情”或者“青春”作为自己突出的类型标签进大肆传播。从电影本身的情感表达来说,它超越了大部分国产爱情片和青春片的单薄,通过对叙事时间和空间的拉伸,展现出了不同人在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情感和社会关系羁绊。在情感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上远胜于一般国产片。
另一方面,拥有丰富监制经验的陈可辛率领他的团队为影片保驾护航,使其“在中国成功落地和仍然呈现岩井俊二一贯风格及影片质量之间做到最大平衡”,再加上有周迅、秦昊、胡歌、张子枫等优秀演员的大力助阵。加在一起才实现了《你好,之华》强有力的口碑保证。
可见,《你好,之华》强势的跨地域合作模式和导演独特电影创作风格,将为国产爱情片开辟新的类型。不管最终《你好,之华》的票房表现如何,它为国产爱情片带来的突破都是开拓性的尝试,对中国电影市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聚焦精准受众、巧用“自来水效应”,《你好,之华》让营销回归内容
“你还记得你上一次写信是什么时候吗?”这是《你好,之华》最新的宣传卖点#看了之华想写信#。
配合着钢笔、明信片等电影周边,电影官方巧妙地利用影迷对《情书》的回忆以及呼应《你好,之华》中写信的设置进行宣传营销。满是鲜明的岩井俊二导演风格和美学,每一次营销瞄准的都是岩井俊二的垂直影迷观众以及符合该审美类型的年轻受众,如一二线城市白领、大学生、文艺青年等。
之前的电影物料、营销动作也都是瞄准了《你好,之华》的核心受众人群,自始至终保持着同样的“岩井美学”的审美风格,每个阶段配合的营销策略也是一以贯之地执行与电影内容和情感相一致的内容。
一改以往覆盖大面积的宣传方式,《你好,之华》的营销动作和策略从一开始就针对核心受众坚持走高质感的“岩井美学”路线,延续了岩井俊二作品的一贯气质风格,不给人突兀感和跳脱感,抓住核心受众。
之后,再利用《你好,之华》目前拥有不错的口碑,通过这些核心受众人群的“自来水营销”,以及影评人和KOL对影片进行口碑扩散,促进口碑长线效应的产生,进而突破受众圈层。
此外,官方营销还尝试带给观众新鲜感和惊艳感。像是主题曲MV《样子》一改以往“演唱棚拍+影片片段”的组合剪辑模式,而是由周迅开唱、岩井俊二弹奏钢琴、陈可辛吉他伴奏展开。
目前看来,《你好,之华》的营销是务实、有效的,随着本周金马奖颁奖的临近,此前已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提名的《你好,之华》或许会迎来新的一波讨论热度,收获更长线的票房。而即便抛开票房,这部由陈可辛和岩井俊二两位导演跨国合作完成的电影,也已经为华语电影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尝试。
评论